第818章 滅門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2-02-26 06:01      字數:3310
  付英並沒能在榭廳裏立時稟明事由,晏遲便先讓芳期帶著孩子們回避了,經過那晚的談話,芳期默許了晏遲對她的有所隱瞞,自然就不會因為他這態度置氣,而且她還篤信的是,這回入局之中,非但不會是弱勢無辜的周家夫婦,甚至連小閔的祖父閔申,晏大王都會高抬貴手。

  因為晏遲有一番直言——

  “閔申無非在廟堂權場上早早就投效了司馬權,於立場而言同我是敵非友,但我對這人並不存在深仇大恨。當年他甚至還勸說過司馬權,讓他不可事事聽從於太後,比如榜害趙叔一事就極其的不智,雖說閔申認為的是倘若趙叔被脅迫之下,隻好答應讓小姑姑入後宮,羿承鈞宿願得償就會態度大改,當時連羿栩都還沒得儲呢,羿承鈞可不是司馬權的堅實靠山,閔申認為要趙叔化險為夷施以打擊報複,司馬權根本就無能對抗。

  雖說吧,閔申這番論調仍是為司馬權著想,不過我卻知道他哪怕和趙叔間並沒交情,心中卻著實認可趙叔的品行,他的那番勸說,暗中也是想要維護趙叔。

  因此閔申隻是對我懷有敵意,他不是謗害趙叔的幫凶,我盡管不會因此就對他有什麽好感,但便是放任他不管,也不必擔心他會擾我計劃,畢竟他現在已經竭盡全力在折騰了,竟然連自家的孫女都難說服,根本就不信閔申對我的指控。

  王妃既當汴王夫婦是好友,我還答應了庇全他一家四口,幹脆連閔申都一並饒過也不算多此一舉,反而分心去對付這麽個既不是我仇人,又不夠份量成我對手的人才成了沒事找事幹,因此王妃不必發愁對閔妃會無法交待。”

  但這些人雖然不會成為晏遲的棋子,不入湘王的死局,卻並非完全沒有發生意外的可能。

  李夫人早前也正陪著芳期飲茶,此番仍是她和芳期移步至距離榭廳其實並不太遠的琉璃閣裏,通過雪白的琉璃窗,還能清晰的看見榭廳裏煌煌的燈火幢幢的人影,李夫人見芳期不轉眼的盯著那頭,她還頗有心情的調侃:“期兒如今是越發關注朝堂格局了 ,可還記得當年你那懶惰樣,慢說廢這些腦子去思慮這些咱們根本不能幹預的事兒,便是讓你多用些心思在女紅針鑿上,你總是有百種法子躲懶呢。”

  芳期心裏多掛慮,腦子就大不夠用,把李夫人的話雖說是聽清了,後半截兒卻沒弄懂是什麽意思,頗有些怔忡,更幾分呆滯:“我現在已經不再推脫女紅了,雖說繡技仍不精巧,隻做穿來舒適合體的衣用卻不在話下,二嬸怎麽突然教訓起我來了?”

  把李夫人也說得一怔,好歇才笑著伸手往芳期額頭上一拍:“我的湘王妃,快些回魂兒吧,隔著這麽遠是聽不見那邊的言談的,你光用眼睛瞧能瞧出底細?唉,過去我就看出了幾分你的意思,是懶得在夫妻之情上用心的,隻圖著自己怎麽過得愜意,而今可好了,心裏有了人,動了情,女紅也勤快了,外頭但凡有個風吹草動的,你就恨不能豎出雙兔子耳朵來聽察動靜。

  我哪還會教訓你啊,你這樣才對,連我的許兒效你的行事,我連她日後與女婿間的恩愛和諧都不用再發愁。”

  芳期這才把自家叔母這番調侃的話聽透了,想到那時她雖為了奉承王夫人自來就遠著叔母,李夫人卻仍有許多回提點過她“不能太懶怠”,原來是一早就看透了她的心思,根本就不求遇著個情投意合的良人,隻盼著夫家顧忌她的家世,把她當尊泥菩薩供著。

  這懶怠的心性可不就差點要了她的小命!!!

  若是原生世界的她能聽進叔母的提點,保不準就不會落得那般下場了。

  芳期從來對人情其實並無太高期待,所以人家哪怕對她有丁點的關照,她都會努力用十倍的摯意報償,這番後知後覺那些年她與叔母尚處“敵對”立場時竟已經得到叔母的熱心提點,縱然心裏的掛慮沒打消,卻也準備與李夫人說幾句掏心窩子的交心語了,李夫人卻也正留意著榭廳呢,這時反倒摧促起芳期來。

  “湘王離座了,看情形這件事他得去親自處奪,嬋兒我替你看著,你這就去問問翁父吧,知道了什麽事也好安心。”

  晏遲沒交待就走人,當然不是先回湘王府去了,所以芳期也認為叔母的判斷符合事實,付英稟報的一定是件需要晏遲立即處理的大事,卻不知這事是不是出乎晏遲自己的意料了。

  再入榭廳,芳期打量覃太師的神色,仍是一張歲痕深刻卻麵若平湖的臉,光靠眼睛是不能從這張臉上捕捉到半點端倪了,正要問,覃遜卻主動告訴自家孫女:“出了一件事故,無端趕去了湖南街,一陣間事了後直接回湘王府去,來不及跟你打招呼了,嬋兒你若不舍得留她下來在這邊住一晚,還是趁早回王府去吧,再耽擱,就更是夜深風冷了。”

  “是羿青家**了事故?”芳期一聽湖南街三字,心中便有了猜度。

  覃遜抬了眼瞼,眉心的歲痕更如深鑿,他當然明白這件事對於自家孫女婿來說其實並不算什麽意料之外,親自去處奪無非是有此需要罷了,可自家孫女的詢問卻是這般小心翼翼,似乎有幾分驚疑,更兼幾分不忍,這情形可大不美妙了,覃遜就想幹咳兩聲開始教訓,無奈孫女婿剛才送來的茶團著實是佳品,他這會兒子嗓眼尚覺舒潤呢硬是裝都裝不出幹咳來。

  端嚴肅厲的架子既然擺不成覃太師很利落的就放棄了。

  “尹氏母女,連同幾個兒媳,一家子都亡於強徒刀下,無一活口。”

  一記悶錘,重擊往胸口。

  芳期頗為艱難的,深深吸一口氣:“湖南街尚屬內城,怎會有如此猖獗的強徒?!且尹氏等人已經落難,家中再無巨財能夠吸引亡命之徒……”

  “所謂的強徒當然是凶犯施偽,尹氏既走漏了她知悉司馬權餘孽中尚有哪些人居心不死的消息,這些人為防尹氏影響他們的計劃,趁他們起事之前便將他們一網打盡,理當是要……殺人滅口的。”

  “翁翁,你分明也清楚……”

  “我清楚,三娘自然也當清楚。”覃遜又抬了眼瞼,可這一回,他不再蹙眉,一字一字慢條斯理的說,不顯冷沉:“有的事情無端既必須要做到,那麽他的設計就不會顧慮太多人,我知道三娘你這性情,雖然也算個睚眥必報的,但你心腸沒有那麽冷硬,你做不到對他人的生死漠然無視。

  在你看來,羿青的遺孀,以及他年幼的兒孫都乃無辜,遭此劫厄實為淒慘,而造成這起劫厄之人雖然不是你,卻也與你並無多少差別,你心驚,且自責,那我問問三娘你,你是否打算責備無端手段太過狠辣呢?”

  覃太師雖是在問話,但他其實根本不需要芳期回應。

  需要回答的人是芳期自己。

  芳期很清楚,根本就不存在居心不死還打算與晏遲為敵的司馬黨餘孽,隻有餘黨,可這些餘黨甚至難以自保,沒有人認可自己是餘孽,當然不會認為尹氏能將他們供出,尹氏等不是死於殺人滅口,而是……是晏遲要讓世人相信他們是被殺人滅口。

  這回入死局者,隻有手無縛雞之力的孀婦,以及懵懂不曉世情的孩童。

  他們在這世上已經落於極為底層弱勢的處境,隻求平安的活下去,根本無意再涉那方殘酷的權場,卻依然受到了殘酷的波及,芳期毫不懷疑,當晏遲製定完整弑君的計劃時,就已經預設了尹氏等的死亡。

  能瞞過世人麽?

  顯然,在這件事真正發生之前,連芳期都沒想到所謂餘孽的謠言,竟然會伏滅門之禍。

  晏遲公然宣稱他痛恨謗害東平公者,而這些時日遭遇清算打擊被刑殺者,也的確都曾謗害過東平公,這尤其會給朝堂臣公造成一種錯覺……湘王對待多數司馬門餘黨尚且能夠手下留情。

  羿青沒有謗害東平公,已經形成錯覺的朝堂臣公就不會將尹氏等人的這樁慘案,歸咎於湘王殿下,他們不會懷疑晏遲察實的真相——的確有心懷不軌的餘孽,他們在殺人滅口。

  這是芳期已然頓悟的真相,可她仍然沒法回答自己。

  應該指責晏遲麽?

  如果不指責,就說明她認可晏遲的行為,莫說尹氏等非她所殺,哪怕是她所殺,她也不會因此自責,自責、愧疚等等情緒,隻能是因於她不認可晏遲的行為。

  然而如果晏遲不這樣設計,就無法把謗害東平公者名正言順的以極惡之罪處殺,隻能使用暗殺的手段,不,根本不可能有“暗殺”之說,謗害東平公者接二連三死於非命,哪怕就是個傻了都明白凶手是誰,晏遲現是執政之人,執政者違法犯律,連施私殺泄憤,沒有任何一個朝堂會視若無睹,任由執政者倒行逆施,如果引發群臣劾抗,試問晏遲還如何在弑君之後全身而退?

  必將有更多的人死於這場禍劫,甚至還會從根本上動搖衛國的社稷。

  他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

  芳期試圖說服自己,我要是晏郎,也想不到萬全之計使無辜弱小無一受到牽連,我必然也會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家人、親朋,聽令於我的從者他們的安危,我與尹氏非親非故……

  但尹氏,尤其是那些孩音罪不及死!!!

  夜深了,晏遲仍然未歸,芳期還是忍不住把常映喊了進來,她想從常映口中打聽這件事案的詳細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