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睡覺更重要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2-02-11 21:38      字數:3412
  清簫在福寧殿前等著晏遲。

  左近無人,略遠處卻有耳目,清簫自是不能以師父相稱,他隻用大嗓門恭賀了下湘王殿下大捷歸朝,小嗓門卻是一番打趣:“師父這一趟玩得還愉快?”

  “就羿枚那起子窩囊廢,也配成我玩伴?”

  “那接下來,師父可得和耶律齊好好玩一玩了。”

  “遼國的戰將中,耶律齊雖不夠善謀,但論驍勇也可排在前三位,這回要不是鄂公親自鎮守襄陽,恐怕耶律齊已經舉兵進犯了,也多虧得耶律齊率部隻有三萬騎,而在眾多遼國將領看來,襄陽軍來我朝第一支鐵軍,耶律齊再無遼廷派兵支援的情形下,他才不敢貿然進犯襄陽。”

  “若是能借這回時機,幹脆翦除耶律齊……”

  “遼國的悍將甚多,耶律齊沒了對彼而言傷損不大,倒是莫為芻對於種種治政布局,更能使遼廷國力軍備壯大,否則遼主、遼太子也不可能如此信重他一個衛人,相比莫為芻,耶律齊不足為患。”

  說到這裏時,晏遲已經與清簫坐在福寧殿的一處亭榭裏。

  “羿栩方才服下湯藥,現下正受春山施針引導氣機潛沉於經脈,況怕還得等半個時辰後才能見人呢。”清簫道。

  晏遲勾起了一邊唇角:“他現在倒完全相信了春山那套說辭。”

  “羿栩一心急著調養好他的身子骨後開枝散葉呢,他篤信這回九地兵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這皇帝膝下沒有皇嗣才至掀生,所謂的軍政不公其實並非禍變的要因,他甚至跟我直言不諱,曆朝曆代,實則政治從來就沒有真正清明過,把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話標注為一國之君身邊不可或缺的是唯唯喏喏的臣子,要朝堂之上的官員,個個都以百姓為重,真奉行什麽民貴君輕,那世上還需要什麽君主呢?”

  清簫的口吻中充滿了對羿栩的譏嘲,話多得難以摁捺:“羿承鈞當年,為康王時倒也沒圖謀過權椅,是時勢造就他成了半壁江山之主,可一當坐上了帝座,真真正正的掌握了權柄,漸漸就欲罷不能,當爹的是這德性,真難怪兒子雖生了一窩,一個個的不是迷戀長生,就是迷戀權杖。

  羿栩,他到底把皇帝看成了什麽?皇帝不能一呼百應就不是皇帝了?臣子百姓為什麽要敬奉君主?可不是因為皇帝這頂帽子,說到底一國之君必須得讓臣民安居樂業,不受戰亂之殃,不存飽暖之憂,他才配得上皇帝這頂冠帽,坐得穩屁股下頭那張龍椅,靠的是身邊的幾個奸臣讒黨吹噓奉承?”

  “清簫你憂憤的,現在已經變成社稷天下了麽?”晏遲眉眼平靜。

  他微微抬著眼瞼,看了看自己的好徒弟:“我許你入世,是因你過去心中的戾氣是父祖之仇,但你畢竟是出世之人,難道還看不明白這一朝一代的興衰本就是循環往複,而世上之人,總有幸運者能受仁君盛世之庇,自然就有時運不濟者因處末世而難得安穩。

  大衛自建國,於今已有三百餘載,自盛而衰,固然是因君王一代不如一代,但青史丹書上,可有哪一姓的國祚能萬古長青?大衛衰頹,遼夏掘起,能夠複興華夏盛世者,必然不是凡俗之人,可這樣的人慢說這一朝一代,便是翻遍了史書,能數得出幾個來?

  你要真為了這九州蒼山憂憤難安,便是消除了心中的戾氣也難以再閑雲清煙逍遙世外,可你若真要耽擱在這紅塵,也無非是和芸芸眾生共淪於劫難而已,你喊我一聲師父,我自然不願你受這些牽絆,所以我必須提醒你,莫入執妄。”

  清簫深深吸一口氣。

  “師父不也深受牽絆?”

  “是。”晏遲微微一笑:“從我難以放下戾氣仇憤時,就已經注定不能出世了,可雖無法跟著鍾離師修行長生之術,卻還能夠事了拂衣去,野鶴歸林泉,踏踏實實和妻兒共渡此生,而不受執妄之苦,活得個兢兢業業苦大愁深,清簫你呢?我知道你未必執妄於長生,然而你生於林泉長於林泉,你的性情也自來恬淡,哪怕心存恨戾,卻從不苦於恨戾,你是為了消除恨戾才入世一遭,及到該放下時,你難道還得帶著滿腔的愁鬱歸隱?那歸隱還有意義麽?你細想想我這番話,最好是及時回頭。”

  晏遲的心情有點沉重。

  世外過於安寂,相比於山水之間,這萬丈紅塵到底是人的境界,有爭權奪利,也有情義擔當,有奸險惡毒的人,更不乏正直忠勇之士,所以才有愛恨情仇,才有砒/霜蜜糖,讓人深困局中,難以堪破其實種種,盡為綁縛在身上的繩索,掙不脫,則再難登忘俗之境。

  他起初以為清簫隻是在宮廷,這個索然無味的地方,接觸的也無非羿栩這麽個死仇而已,不至於受到愛恨癡怨的困擾,當事了拂衣去,轉身即忘這一遭紅塵經遇。

  從什麽時候開始?清簫竟也耿耿於懷為——大衛國祚將頹,萬千無辜盡替羿姓陪葬?

  “師父,徒兒謹記教誡。”清簫半響才道。

  “這不是教誡,並不需要遵從,就當是我肺腑之言吧,說實在我也是認真可憐鍾離老頭子,他就隻收了一個有資質的徒弟和一個有資質的徒孫,結果呢,我這徒弟自廢了道法,徒孫卻也心猿意馬了,我真怕他再活個兩百歲,結果還是沒法壯大師門,一門就隻有他孤伶伶一個老祖宗,徒子徒孫們墳頭的草都長得茂盛了,想想還挺淒涼的。”

  清簫差點沒笑出聲,嘴角微不可見的抽了幾下,才道:“師公又何嚐執著這些事。”

  “他是不執著,可我卻難免替他淒涼啊,所以論起俗情嗔癡來,自來都是你這徒兒要比我這師父更澹泊,你啊,許是真入世太久了,又常被羿栩這個窩囊廢個笑哭,才至於為了無辜百姓打抱不平,這心思隻要不重,就還能夠排消。”

  晏遲也就不再多說了。

  還真是等了半個時辰,潘吉終於才過來宣詔,說天子已經見得人了。

  相比起前些日子,羿栩這時倒多少不再像個立馬就要吐血而萬的臨終之人,雖還是副有氣無力的模樣,至少聽得清人言看得清人臉了,他今日不曾坐朝,又剛剛經過針炙治療,所以隻穿著件圓領窄袖的紅袍子,襆帽都懶得帶,應是尋思著要好好褒獎一番立下大功的晏大王,勉強端坐著。

  晏遲也就裝作認真的模樣,聽下那番褒獎,免不得的回應幾句謙虛話。

  羿栩立時就問鄧州之事。

  “臣固然奉令平叛,卻也沒有因此疏忽了外察衛的職責,隻是據遼廷的探報,莫為芻現在還不能懾服遼國的大貴族,且現下的局勢,遼國貿然與我朝開戰著實也不到時機,所以莫為芻的主張仍是維持和盟,尤其是這回我朝順利平定九地兵叛,莫為芻更是認定隻要不先翦除我,貿然開戰對遼國必有極大損患。

  故而臣雖一直防範遼廷會趁虛而入,可真沒料到耶律齊會突然發難,臣懷疑,這其實是耶律齊自作主張,打算起事逼迫遼主下令對我朝用兵,耶律齊及大貴族應該還會借這回事故彈劾莫為芻,稱莫為芻執意主和,導致了鄧州市征使劉維為我朝官員陶永刺殺不提,甚至於遼廷安插在鄧州榷市的兵部也為我朝剿滅。

  他們必會中傷莫為芻明麵上投誠於遼,實則卻與我朝暗中勾結,進讒言媚惑遼主,以期造成遼國皇族的內鬥,耶律齊等,是想置莫為芻及其黨徒於死地。”

  晏遲說了自己的看法。

  羿栩就覺精神一振:“這樣說來,咱們完全可以將計就計。”

  清簫心中一陣犯嘔。

  晏遲也強忍著笑意:“官家,現下我朝的燃眉之急是收複鄧州,解除襄陽之患,而並非計殺莫為芻,所以將計就計是行不通的。”

  “那……若讓襄陽公領軍收複鄧州,無端認為有幾分勝算?”

  “這個時候開戰,那遼主不是必須得對我朝用兵了?”晏遲道:“羿枚這逆首雖已命絕,西部六起叛軍再難成威脅之勢,可因為這起兵叛,共有九地的廂軍潰逃,縱然是我朝的禁軍未有損創,可大大影響了備戰,這個時候,若真與遼國全麵開戰,臣以為我朝勝算僅占三成。”

  “無端你就別繞彎子了,快講你的錦囊妙計吧。”羿栩突然又覺一陣困意上湧,這可好了,有望睡個安穩覺,天曉得他已經多少時日沒有這種沾上枕頭就能踏實入睡的感覺。

  晏遲的眼睛,看破了羿栩強忍著的那個嗬欠,故意短話長說:“陶永已死,劉維也成了具屍體,著實難以證實鄧州這起事故其實是耶律齊一手策劃,不過據我判斷,想要力證耶律齊罪行折人是莫為芻,他應當會竭盡全力阻止遼主對大衛用兵,咱們不如先幫莫為芻一把,此時遣使臣入遼,先向據守開封的遼太子呈清我朝絕無撕毀和盟之意,莫為芻當然會借機對耶律齊發起劾爭。

  耶律齊雖是大遼一員驍將,可他並不擅謀,腦子遠不如莫為芻靈光,我要是莫為芻,這個時候就會想方設法煽動其餘大貴族,力保耶律齊,甚至於將威脅的話在遼主麵前道出,再遞假消息給耶律齊,讓耶律齊篤信遼主要治他個悖逆之罪,耶律齊會怎麽辦呢?

  唐州與鄧州他是無法久倨的,唯有發兵襄陽,遼主無旨他卻悍然發兵,我朝當然不會將襄陽拱手相讓,我相信襄陽公必能憑借守城之利,重創耶律齊之部,既不授遼廷把柄,又能平息這回變殃,甚至於讓羿枚事變的餘孽更加懼怕朝廷之威,趁著鄧州、襄陽之戰,他們還不作鳥獸散潰撤往邊塞之外……”

  晏遲話還沒說完,羿栩就連連擺手:“依無端之計,這件事由你全權操持,朕會下令政事堂傾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