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無情有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2-02-11 21:37      字數:3384
  唐哲垂頭喪氣的回到家裏,正見妻子送一個婦人至角門,他不耐煩攪進這樣的“應酬”,就沒跟妻子打招呼,直接回房去了,喝完半盞茶,見妻子返回,才問:“是什麽人,還勞你親自去送?”

  “是潘家的仆婦,奉的是潘家大娘子之命,送來了好些禮,說是多謝官人和二郎救了陳小郎,方才使得潘大郎免受冤枉,我知道官人不肯收禮,所以婉拒了,但尋思著潘家大娘子也是一番誠心實意,不好太過怠慢她遣來的仆婦,所以才親自送了出去。”

  “怎麽不讓大婦去送?”

  “大婦今日帶著良兒還願去了,我尋思著她也許久沒回本家看望親長,幹脆囑咐她順道在本家住上一晚,良兒病時,姻家翁姑也很是掛心,如今大好了,也正該他們見上一見外孫兒。”

  “小娃子哪個能免得了幾場病的,良兒的病能康複,該謝的是郎中大夫,大婦竟然也學那些無知婦人的行逕,拜什麽泥菩薩木神像。”

  “官人還真別不信,湘王殿下可就有卜斷吉凶的本事……”

  “你快別提他了,說到這小子我就是一肚子氣。”唐哲說著還跺了下腳。

  他的妻子史氏,一點都沒被怒氣衝衝的丈夫嚇退,笑著道:“官人跟二郎商量的時候,我就聽出來那是湘王唬弄官人的話,就這一件事兒,陳小郎毫發無傷,潘大郎同樣有驚無險,怎麽可能造成朝堂上一個相臣,一個監務使被處極刑?湘王明知規勸官人脫身這趟渾水無用,才借這機會讓你自己暴露,可明明湘王從未與官人結交過,卻熟知官人的性情,這雖說並非卜斷吉凶的術法,然而察諳人性人心的目力若有失鋒銳,是萬萬做不到的。”

  唐哲更沒好氣了:“看著我被唬弄,你也不提醒一聲?”

  “官人做出那樣倉促的決定,佯作與沈炯明同流合汙時,我便不那麽讚同,官人性子直,做那些惺惺作態的事根本就是為難自個兒,官人急於探清沈炯明等的陰謀,已經引得那金敏動疑了,金家的女眷前番與我走動熱絡,為的就是探我們的虛實呢。”史氏仍是淺淺的笑容。

  唐哲歎了聲氣,抬眼看著妻子:“那你為何不阻止我?”

  “我還能不知道,雖說世人皆以為官人與東平公不和,可東平公被構害,官人實則一直為東平公打抱不平,東平公一家幾乎滿門遭遇不幸,那段時日官人雖說在人前隻能作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可足足有一年,不飲得爛醉夜裏都睡不安生,多少回夢囈,都在罵東平公愚忠,官人是痛怨天家無情,而東平公,舍小己全大道的行為太不值得。

  這些年過去了,官人看似不問朝政,然而屢常與遙之飲談,其實為的還是打聽軍政之事,官人一邊為東平公抱不平,一邊卻又不忍眼看著東平公的苦心付之東流,還埋怨自己無能為東平公滿門昭雪平冤,日日都在受煎熬。

  我知道官人既然有了時機,是必會嚐試的,且我更篤信,別的人肯定做不到的事,湘王殿下卻多半能做到,這世道,要是連為東平公滿門複仇雪恨的人都沒有,放縱那些奸惡小人在構害忠良後尚能榮華富貴得以善終,也著實太讓人齒冷心寒了,官人想竭力一試,這心意我是讚同的,既如此,就不會阻止。”

  唐哲突然就覺得釋懷了。

  那時年少,機緣巧合見了陸娘一麵,便一見傾心,那時也枉恣,以為此生若不得意中人攜手共渡,必成缺憾,可後來,親眼目睹陸娘與夫婿琴瑟和諧,子女繞膝,他心中的執念早就放下了,娶妻生子,各自為安,他並沒想過與陸娘之間再有別的交集。

  也幸得他的妻子,雖明知他曾有一段執念,許多年來卻不曾觸及那因年少輕狂留下的一道疤,直至陸娘遇害……

  妻子告訴她,陸娘不會輕生,是被謀害的。

  妻子說得很篤定。

  “我雖與東平公夫人猶如陌生,也隻有數麵之緣,從未曾深談深交,可我能看出來陸夫人心地堅韌,東平公遇害,家中陸夫人就是頂梁柱,她不會走那條絕路,陸夫人曾是官人傾慕的女子,官人若是要為陸夫人複仇,我必與官人齊心合力,官人不必有顧慮。”

  他沒有籌謀複仇。

  因為他明明知道誰才是元凶,是一國的皇帝,九五之尊,複仇便是要弑君,便是要謀逆,他不是不想做,是根本做不到。

  也隻有,趙君陸娘的年年死祭,以一杯冷酒,月下相問亡靈。

  你們在泉下,應是不曾失散的吧?好啊,不必忍受這多年生死相隔之苦,隻有魂夢能見的淒惻,既已渡忘川,當是拋卻了人世的牽掛,趙清渠,你就莫再憂愁這片江山,日後會否為蠻夷侵吞了。

  陰陽兩隔,人事迥異,一條忘川水兩岸,理當是魂靈有魂靈的寄趣,別再為了什麽人,為了什麽社稷興亡,操勞牽掛了。

  “我等著看。”唐哲忽而又振作,再次跺腳:“看看晏無端這小子怎麽除盡奸惡,使這朗朗乾坤之間,芸芸眾生,見證善惡有報。”

  又說芳期,這日等到了親自來道謝的袁四娘,隻四娘的神情,卻是比上回來更加心事重重,芳期不急著問,四娘又主動說了。

  “外子平安歸來,阿家自是喜出望外,當日便讓我親自往皰廚操持一桌酒菜,我本不知阿家與外子說了些什麽,倒是外子夜間,自己跟我講的……我再想不到,阿家是有意支開我,竟對外子抱怨他在獄中時,我不急不慌,根本就不牽掛外子的安危,而後又提醒外子,讓他千萬別信我離間之辭,誤解了小姑。

  外子本不知小姑片刻不曾猶豫,就拒絕了區氏的脅誘,反倒是從阿家口中聽聞的,當即便頂撞了阿家。”

  “這不是好事麽?”芳期笑道:“潘大郎總算長了心思,知道好歹了,日後你們夫妻之間,更加是無話不能說,任憑有多少人說你閑話,潘大郎都不會信他人的挑唆了。”

  “我也總算是回過神來,原來阿家對我竟這樣多的不滿,過去那些事……王妃應當早就心裏有數,隻我蠢笨糊塗,不解王妃的苦心。”

  “小袁啊,你雖打小沒了父親,不過是家裏的獨女,族中長輩又仁德,對你們母女二人照恤周道,你在閨中時,因身邊就沒有居心險惡的人,自然不懂得人心叵測,還以為生而為人,本性皆善。

  要說起來,你阿家也並非多麽惡毒,隻是她為孀居,兒子又不成器,家道難免中落之患,既是仕望不複,也隻好圖謀著財利了,可你帶去夫家的嫁妝雖則豐厚,無論是禮法還是俗情,你阿家都是不能支配的,可你要自己願意補貼夫家的開銷,那又不同了。

  所以,你阿家不希望你過於強勢,她一再強調順從賢良,就是想壓製你萬事都以潘大郎的想法為準,夫婿強而妻室弱,婆母則能名利皆收。”

  袁四娘默然不語。

  “你現在明白了吧?若是潘大郎還跟過去似的放蕩,貪新厭舊越成了痼疾,你們夫婦之間哪有和睦可言?你想想,有朝一日你連嫁妝都被夫家人逐漸蠶食了,除了唯唯諾諾,也並無別的出路,哪怕你認可了命應如此,心中不存痛怨,家中的姬妾是否會看你這主母懦弱好欺,以至於貪婪熾增,生出想將你取而代之的想法,這內宅之中,也不是沒有謀財害命的事,你的世母,丘大娘子正是因為看穿了潘母的小心思,才憂愁你難在夫家自立,到頭來被人欺負,也隻當啞巴咽黃蓮。”

  “是世母……”

  “是丘大娘子拜托我點醒你,今日聽你這番話,我也總算是不負所托了。”芳期笑著攜了袁四娘的手,帶她去看清歡裏仍在盛放的一片美人蕉:“我知道有一首詩作,寫的正是這花,中有兩句,‘無情有態緣何事,也倚新妝弄晚秋’,將那起子裝腔作勢之人,比作此花,我心裏是覺得這詩句很荒唐的,可轉念又想想,確是這些花兒,有的爭春,有的卻避開春季而盛於秋冬,大抵是花花草草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吧。”

  袁四娘又有些聽不懂了。

  “假若是這世上有後悔藥,服下後就能回到事成之前,小袁還會否嫁入潘家?”

  袁四娘下意識就想搖頭,可忽然又猶豫了。

  芳期又笑:“我知道了,小袁是真對你家夫婿動了情,這確也好,所以大可不必再和你的阿家計較了,她雖不厚道,重私重欲,可隻要潘大郎不信她的唆擺,她也無計可施,你麵上就裝作什麽都不知道,她隻要不擺婆母的威風故意為難你,你就順著她幾分。橫豎啊,你阿家現今指望不上女兒,她得依賴兒子兒媳渡日的。”

  “小姑,方才是無情有態。”袁四娘蹙著眉頭。

  “潘女官倒未必那樣短見。”芳期摘下幾枝美人蕉,準備一陣間插瓶,遞給袁四娘替她拿著:“她的誌向比你阿家高遠多了,大抵也不滿潘母看潘大郎不上進不成器,就接受了家道中落仕望無存的事實吧,潘女官雖是女兒身,可她自信能夠博得仕望,但無奈的是她要若一直不脫離潘門,她就隻能聽從於母親。

  這世道,禮法對女子可比男子嚴苛多了,潘女官要是擔著個不聽教誨的名聲,論是她有多高的心氣,未見大洋,就將沒於溝渠。”

  袁四娘鬆開了眉頭:“外子也並沒埋怨小姑。”

  “這就是潘大郎的長處了,他自己懂得自己的毛病,不記恨胞妹隔岸觀火,心胸也算寬廣,倒有幾分值得小袁你真情相待。”

  芳期看著袁四娘手裏的美人蕉,想到的卻是袁四娘的堂兄,就在昨日,對那句詩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