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聯宗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8-21 21:41      字數:3212
  宋國公府的世子夫人尹氏,已經是第三回做東道便邀請芳期了。

  這回聚會的主題是“育兒”。

  芳期應邀,還把嬋兒也帶了去,她是聽自家二叔母說的,臨安城中的官眷不僅有“鬥玩寵”的興好,更有“鬥娃”的興好,但當然不會表示得這樣直接,所以往往以交流育兒之道為名,卻是必須把各自的娃都帶去赴會的。

  芳期完全沒有這興好,不過她得給機會尹夫人,建立起友好的橋梁,以便日後的計劃。

  尹夫人既然懷的是友好的心願,邀請的官眷當然不能是湘王府的仇敵,比如馬氏之流,雖說跟尹夫人也有來往,但今日是不可能獲得邀請的。

  尹夫人自己沒生過娃,但幾個庶子都是她一手帶大的,如今又在帶孫兒,宋國公這個曾孫子也才剛滿周歲不久,走路很是穩當了,隻是還沒有學會說話,他一聽嬋兒“娘娘,花花,吃吃”的喊個不停,就皺著眉頭一個勁的往地上滑,邁著兩條健壯的小短腿一個來回一個來回地走。

  芳期看得樂不可支,衝尹夫人道:“小女扶著床欄才能站穩,還邁不開步,令孫不過比小女年長兩月而已,竟能走得這樣穩當了,可見夫人養得好。”

  “他是兒郎,學走學得比女兒家快不算什麽,倒是嘉頤,我活到這年歲,都沒見過像她一般可齒伶俐的孩子呢。”尹夫人也誇了回去。

  另一個官眷便笑道:“夫人和王妃就莫互誇了,硬比得咱們都不會養孩子,瞧瞧小犬,都快歲半大了,獨自不能走,又還沒學會說話,真是愁煞人。”

  “嘉頤郡主是隨了湘王殿下,殿下也是頂早就學會了說話。”一個官眷說。

  芳期認得她,是尹夫人的親戚,雖隔得有些遠,但與尹夫人很算親近,前幾回尹夫人做東,這位史郡君都是席上客,便笑問:“外子幼年時郡君已經見過?”

  尹夫人道:“她本與湘王的母親梅夫人很要好。”

  喲,還有這一層關係?

  史郡君緊跟著說:“殿下捉周禮時,我就在場,隔得久了忘了殿下拿的是什麽物件,不過一件事卻難忘,當時殿下是受到梅太師的吉讚,就開口說‘謝謝祖翁’的話,在場中人無不驚奇,梅夫人卻道殿下其實早就會說話了。

  想起來那場禮宴不久,遼人就攻陷了開封,梅太師……唉,幸虧了梅夫人提醒我開封怕是守不住了,外子與我一商量,才投往濟州。”

  芳期不知道史郡君和梅夫人是真要好還是假要好,不過尹夫人既然拿這些陳年舊事來套交情,她且當史郡君說的都是真話。

  因此當史郡君立時說要做東道,並力邀芳期赴宴時,她含笑答應了。

  十月,臨安城終於有了幾分入冬的模樣,史郡君的園子裏芙蓉花開得好,所以主題是賞花,賞花一般就有飲酒,聚會的時間拖得長久些,哪知道下晝時,綿綿的冷雨下起來沒完沒了似的,湘王府距離最遠,史郡君就堅持要讓芳期留宿,還道:“王妃若為避嫌,不如也請湘王來,外子今日正好和羿世子也在飲談,湘王來了才更盡興。”

  “外子今日被安義侯約了外出,也不知現下人在何處。”芳期婉拒道。

  “湘王怎麽和安義侯有了交道?”連尹夫人都覺得奇特了。

  “兩個人都好吃唄。”芳期微笑道:“安義侯雖是興國公的親戚,不知何故,突然就主動跟外子攀談,外子與興國公間其實沒什麽深仇大恨,且一貫知道安義侯從不過問朝堂之事,也是想著借安義侯主動親近的時機,盡量跟興國公化解矛盾吧。”

  尹夫人總算是找到了進一步示好的機會,連忙說:“興國公就罷了,隻是大娘娘因為司馬公的緣故,對湘王及王妃可是記恨得很,司馬公呢,就是個糊塗人,一味的聽信寵妾的枕旁風,前不久為了湘王的事,還跟我家翁父爭執了一場呢,湘王固然有修好之意,但對司馬公卻不得不防。”

  “說起來這也怪我氣性大。”芳期歎了聲氣:“那劉氏公然挑釁我,我沒忍住才還以厲害,誰曾想司馬公竟會為劉氏唆使,又再嫁害我,外子不是個由人欺迫忍氣吞聲的軟性,導致司馬公削職為民,這仇算是結下了,現如今想消卻也難了。”

  “說不定安義侯還真能起到作用呢。”史郡君積極開動腦筋:“我打聽得一件事,劉氏的弟弟劉投,因為劉氏的緣故竟娶了個富賈家的女兒為妻,劉氏嫂嫂的娘家本就有錢,指望著家裏的子弟能靠司馬極提攜謀個正當的官職,還真被他盼著了,有一個兒子近日入了皇城司察部。

  劉投的小舅子有了官職,劉氏豈不盼著水漲船高,安義侯不也是姓劉嗎?要若是這兩家聯了宗,劉投豈不對安義侯心存感激,安義侯在讓劉投去勸劉氏息事寧人,劉投也不敢不聽,劉氏為了本家的興旺發達,總不至於再為點過節還記恨王妃,她要是轉而勸司馬極跟湘王府和解,湘王就不必發愁了。”

  芳期沒想到會有此意外收獲。

  又道:“外子的性情剛強,恐怕不會主動向那劉氏低頭,讓安義侯跟劉氏的娘家聯宗,這法子雖好,卻未必行得通。”

  尹夫人又忙獻殷勤:“這事就讓外子去遊說安義侯吧,我們與安義侯也算是親戚。”

  宋國公此時其實不在意湘王會否和司馬氏一族化幹戈為玉帛,他的目的隻不過是和湘王府維持友交而已,再則說,宋國公也並不認為司馬極真能不記前嫌,劉氏分明一個蠢婦,就算娘家和安義侯聯了宗,此婦必也會認為是安義侯占了便宜,說不定更加得意忘形,唆使司馬極趕緊鏟除了湘王。

  而晏遲當然更沒有與司馬極修好的想法。

  當他聽聞芳期的意外收獲,哈哈大笑道:“原本我已經有了法子,沒想到竟有人爭著搶著要做這說客,省了我出力,這下可好了,劉力訥跟劉氏一家聯了宗,他倒黴的那一天,劉氏一家也跑不掉,如我的計劃不出意外的話,屆時司馬芸已經被軟禁在慈寧宮了,她那時已經給足了劉氏體麵,劉氏固然已經命喪刑場,但世人會以為劉氏是被司馬極誅連,跟司馬芸沒啥幹係,直到劉力訥也罪發,世人才會恍然大悟,司馬芸這太後,果然是禍國殃民的首惡。”

  “劉投的嶽家,到底是什麽人?”芳期問。

  “靠的是販賣舶來品起家,算是有錢人吧,劉投的嶽丈姓塗名高,他的兒子塗顯被司馬仲給弄進了皇城司察部,都是潘氏的功勞,司馬仲尚且還不知道塗顯是劉投的小舅子呢,原本劉氏的娘家,司馬仲就沒放在眼裏,潘氏被劉氏一唆使,又收了塗顯給的那大一筆錢財,可是心花怒放。”晏遲微笑。

  這當中,自然有他的設計。

  接下來會發生什麽呢?

  柏妃會逐漸重視受到司馬芸關照的劉氏,意識到劉氏雖然家世貧微,但因為被司馬極寵愛,甚至受到司馬芸青睞的緣故,份量可謂不小,而且安義侯與劉家聯宗,交待劉投勸阻劉氏促成司馬極和湘王府和解一事,也會被柏妃耳聞。

  柏妃會爭取籠絡劉氏。

  劉氏娘家獲益,劉投會得意忘形,他為了斂財,將四處“販賣兜售”皇城司察部的官職,這又給了柏妃機會,將耳目安插進察部。

  司馬極和洛王府,密不可分。

  那就當然得同生共死!!!

  隻不過有一事,晏遲還是會如實稟報羿栩的。

  “宋國公一直示好湘王府,臣當然也想著籠絡宋國公,待官家察明洛王的罪鑿,爭取宋國公揭發洛王的罪行,所以讓內子不必拒絕尹夫人的示好,且臣也明白,洛王企圖謀逆,此乃要案,若生萬一,洛王罪行固然不可能得逞,但卻會造成物議紛擾,於皇權帝威無益,在此緊要關頭,臣應當與太後及其親族和解。

  所幸的是安義侯,不知何故突然主動與臣交近,臣尋思著這是一個契機,正好尹夫人提議,不如促成安義侯與司馬公那妾室一家聯宗,讓安義侯出麵,勸阻劉氏繼續遊說司馬公與湘王府爭鬥,臣深以為然,是以今日特意稟明官家,不知官家所見如何?”

  羿栩當然求之不得。

  挽著晏遲的手:“我知道,因為太後生事,實在是讓無端受了不少委屈,多虧了無端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太後的言行。”

  “隻是尹夫人還向內子透露了一事,臣尋思著,雖說看似不算要緊,但未知是否影響大局……那劉氏的娘家胞弟,叫劉投的,他的小舅子似乎被司馬公的嫡長子選入了察部。”

  羿栩眉頭緊蹙。

  洛王去見司馬極,司馬極便立時入宮,衝太後一陣火上澆油,太後原本想要裝病的,改了主意,儼然要堅守陣線了,而劉投的小舅子又被司馬仲給選進了察部……

  那劉氏不敬正妻胡氏,貪圖司馬極長子媳的嫁妝,司馬仲指斥劉氏反被司馬極這父親教訓,按理說司馬仲哪裏甘心讓劉氏的弟弟受惠?除非是……

  父命難違!!!

  “有一件事,還需要煩勞湘王妃。”羿栩靈機一動,計上心頭。

  晏遲非常舒心地替他家王妃又攬了一樁“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