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誅心之劍,誰刺向誰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7-11 17:09      字數:4006
  龔夫人一邊磕著葵瓜子,一邊說那些無根無據的誹謗之辭:“說是辛侍郎趁這回出使遼國之便,逼辱一個遺民之女委身於他,那女子剛烈,觸壁而亡,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說那女子的容貌酷似辛侍郎從前那位未婚妻,辛侍郎見了她後,才至於非要逼辱,又說辛侍郎這些年來沒娶妻,就是因為對未婚妻的迷戀,又有人說辛侍郎的心病,就是未婚妻寧死不肯委身他這遼國細作,逼辱那遺民之女,實則是為遷怒。”

  ??“這可真是,造謠遇害者遠在遼國,連求證都無法求證了。”芳期很是火光。

  ??辛遠聲可是好不容易才肯娶妻,婚事眼看已經定下了,隻不過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而已,哪知道奉令出使了趟遼國,與遼帝談判讓遼帝妥協更改了盟約條則,從此之後遼國的細作再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派遣衛國了,自己卻被潑了一身的汙水,還是這麽髒的一桶汙水!!!

  ??隻但願,不會因此再讓姻緣受阻吧。

  ??又說這日,辛遠聲正好也在湘王府。

  ??此時他的神情十分凝重。

  ??“綿穀一事,當為無端煽動,你這樣做……是要將淮王置之死地?!”

  ??晏遲看著案上的幾味小菜,剛斟滿的兩杯碧光酒,眼睫似因輕笑而顫了一顫:“怎麽遙之遠道歸來,今日來見不是為了跟我飲談小會,倒是興師問罪來的?”

  ??他其實知道辛遠聲回到臨安後,必然會從辛公口中聽聞綿穀事案的詳細,又畢竟辛遠聲對他的計劃,了解得更比辛公等人要詳盡,把前後一聯係結合,不難猜到是他一手策劃推動。

  ??至於興師問罪嘛,這也沒什麽好意外的,辛遙之就是這麽副脾性。

  ??“你心裏清楚,淮王並沒有參與陷害老師的惡行。”辛遠聲到底還是執了酒杯,仰首而飲,酒杯放回桌案上沒有造成多大響動,可克製著憂怒的情緒,流露在眉梢眼角,他現在的目光透著幾分冷意。

  ??晏遲沒有看辛遠聲的神色,他飲酒之後,把酒杯留在指間把玩:“你莫不是以為羿杜可取代羿栩,成為一國之君吧?”

  ??“無端,你不能再累及無辜。”

  ??“無辜?”晏遲輕笑出聲:“權場之上哪有這麽多的無辜?羿杜受司馬修的遊說,竟寧舍他一個兒子的性命陷害我意圖把我置之死地,他這是無辜?我現在不過還擊而已,怎麽我難道竟還不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淮王根本傷不了你……”

  ??“誰說他一定傷不了我了?”晏遲又是一聲冷嗤:“他之所以傷不了我,是因為我不會再給他傷我的機會,但我要是婦人之仁養虎為患,等真把被虎所傷時,難道再來追悔莫及?而且我對付羿杜,是為了調開司馬修,斷羿栩之臂,司馬芸姐弟二人以及羿栩,他們都是讒害趙叔的凶手,我要是不走這一步,遙之不如替我籌謀籌謀,我要怎麽做才能弑君?”

  ??他說完,才把手裏的酒杯往案上一頓,眉睫輕抬似笑非笑:“我知道遙之其實並不是為了羿杜尋我興師問罪,你真正憂心的究竟是什麽?你我之間,什麽時候竟然也需著試探這種把戲了?”

  ??辛遠聲的眉頭蹙了起來。

  ??“淮王若被處死,太子必被廢位,朝野又將掀發儲位之奪,無端是故意要引發這樣的變亂!”

  ??“你啊,我勸了你不要涉及權場之事,你偏不聽勸,結果什麽事都還是想當然。羿栩的確想廢太子,可他現在廢得了麽?先不說太子一個繈褓小兒,萬萬不可能參與附逆,羿栩也挑不出太子別的過錯,總不能因為太子尿了床,就硬說太子有失賢智不配繼承皇統了吧。

  ??再說,羿栩連羿杜都容不下,還能容下別個宗室仗著為皇嗣生父的名義幹預軍政之權麽?他現在廢了太子,又該立誰?所以數載之內,羿栩都不可能急著廢儲,而他也活不了多久,沒等他盼得廢儲另立的時機,我就會讓他一命嗚呼了,辛遙之你告訴我,哪來的皇儲之爭?”

  ??晏遲理直氣壯,辛遠聲啞口無言。

  ??但他其實最擔心的還是另一件事:“無端不會想不到,經綿穀事案,各地的軍戶都會對皇權君威產生輕視之心,且官家重用的那些武官,讓他們督管軍戶,這些人中竟多數都為投機之徒,我屢屢想諫阻,無端卻不允同……”

  ??“羿栩要提攜的人,你卻諫阻,遙之啊,我要是允同了你這行為,你現在已經被罷職卸任了。你說得沒錯,綿穀事案的確會動搖君威,這本來也是我目的之一,不過隻要我先掌握了大權,你覺得那些個武官誰敢貿然叛亂?我不妨跟你實言,令尊會一直擔任樞密使的重職,執掌一國軍權,令尊及其屬官必不會荒疏軍政,各地軍戶又怎能被那些投機之徒輕易籠絡,行附逆之實?”

  ??辛遠聲站起身:“我雖不如無端多謀,卻懂得伏患便是伏患,之於地方軍政的大忌便是開此可以叛走之行反抗紀法的先例,你這樣做,為除淮王而伏禍社稷,我絕對不能認同。”

  ??“事情我已經做了,而且我也會按部就班繼續推進我的計劃,遙之你可以舉告我,我不會阻攔你,但你若是想勸我終止計劃,我也還是那句話,萬無可能。”晏遲也起身。

  ??遠遠的,芳期便見兩人似在涼亭裏對峙。

  ??又見晏遲先一步拂袖而去,辛遠聲愣怔了愣怔,才步伐沉重的往這邊來。

  ??差點就這樣和她擦肩而過了。

  ??芳期叫住了他。

  ??“辛郎君剛與晏郎發生了爭執?”

  ??“是鬧得不歡而散。”辛遠聲猶豫了一陣,到底還是簡略說了下矛盾所在。

  ??芳期很是無奈,她不懂得什麽地方軍政,那伏患真有什麽要緊,但她知道目前的形勢,晏遲就算終止計劃,淮王也是必死無疑。

  ??“綿穀事案,已經成這樣了,總不能讓那些原本無辜的軍戶被處死吧?如此羿栩的君威倒是得以鞏固了,可難道就該放縱羿姓宗親無視律法恃強淩弱,軍戶和百姓隻能忍辱吞聲?”

  ??聽芳期這樣說,辛遠聲也隻餘長歎一聲:“事已至此,我當然不會真檢舉無端才是策亂之人,不過憑無端的本事,他不是想不出兩全之策……隻是,我越來越擔心,或許我們應當勸阻無端繼續複仇……”

  ??“那麽辛郎君有把握諫勸羿栩這個皇帝以社稷百姓為重麽?”芳期不那麽讚同辛遠聲的主張:“一國之君,隻知道權衡之術,根本無視民生疾苦,也從來不會采納良諫,羿栩倒是巴不得君權至上,文武百官及軍民百姓都聽他一人號令行事,這樣一來就完全沒了顧忌,想讓誰生就生,想讓誰死就死,這就真對社稷有利了?郎君莫不是覺得靠羿栩的頭腦,足夠中興盛世、征複失土吧?”

  ??芳期更願意相信晏遲複仇的計劃,其實和中興社稷、延續國祚並無衝突,晏遲針對的隻不過是羿栩這昏君,以及司馬權等等奸臣,這也有如替衛國社稷剜除毒瘡病灶,是一舉兩得好事。

  ??“興許真是我在杞人憂天吧。”辛遠聲也不勉強芳期,憂心忡忡告辭。

  ??辛遠聲走得不見影,芳期才想起來忘了問他有沒聽說市井間那些惡毒的毀謗,又一琢磨——這樣的事其實告訴辛遠聲也沒有太大意義,到底有無妨礙,還是晏遲更加拎得清,於是便問晏遲的去向,才知道這人並沒有生悶氣,而是召集了付英等等議事,芳期情知局勢雖在按著晏遲的計劃發展,不過還有不可控的因素。

  ??比如司馬芸姐弟二人會怎麽對付羿杜,有無事敗的可能。

  ??萬一司馬姐弟栽贓陷害不成,被羿杜脫身,皇帝也不會追究他們兩個的罪責,這三人都毫發無損,晏遲的計劃就算功敗垂成了。

  ??接下來的一步步,都不能吊以輕心。

  ??芳期也不敢打擾晏遲與部署商會,隻想著等晏遲處理完手頭的事後回清歡裏再說,哪知等到半夜三更都不見晏遲回來,她實在撐不住困倦,靠在榻上昏昏沉沉睡過去了。

  ??被驚醒時,已經在晏遲的懷中了。

  ??芳期迷迷瞪瞪伸手環上晏遲的脖子,被他直接抱進內間,安安穩穩放在床上,才依稀想起剛才的噩夢。

  ??夢裏辛遠聲手執長劍,劍尖直指著晏遲的胸口。

  ??說了什麽?

  ??——事已至此,想殺就殺吧。

  ??這是晏遲的話。

  ??夢裏的辛遠聲最終還是拋下了長劍,但晏遲卻突襲已經轉身的辛遠聲……

  ??還是晏遲冰冷的聲嗓,不知在囑咐誰——將辛遙之囚禁。

  ??仿佛後來的夢境,是辛遠聲立於一艘大船之上,他無奈又悲憤,他說悔不當初,不該念及私交放過晏遲這個罪逆,那艘船漸漸遠去了,夢境裏又出現一方島嶼,那時辛遠聲已是兩鬢斑白,臥於病榻,但他仍在說悔不當初,他說他已窮盡精力,卻隻能成為海寇,據此偏島苟且偷生,他說終究是無能征滅遼賊匡複中華之治,他的話音逐漸低微,最後就徹底靜默了。

  ??一直睜著眼,不知仰望著什麽。

  ??這個噩夢也是異常的真實,仿佛她當時就在場目睹著他們的決裂,她能感同身受辛遠聲的絕望和悲憤,卻不能體察晏遲那個冷酷的囑令後是什麽樣的心情。

  ??堅定的隻有一個想法。

  ??必須阻止噩夢成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