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芳舒的話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6-27 16:04      字數:3923
  正堂婚拜、正院觀禮,這是衛國富貴門第遵行的俗規。

  ??此時新郎倌還沒能把新娘子迎進門,不過太師府的暉盛堂外,青氈已經從幛牆處,一直鋪上了階梯,鋪進了廳堂,在那條長長的青氈兩側,桌椅已經擺設整齊,隻是還沒有多少賓客親朋過來,芳期來的時候,隻見著晏遲已經在“暖場”了,似乎跟徐大哥正在高談闊論,邊兒上圍著一堆少年郎。

  ??芳期又見芳許自從往那處看了一眼,就低下頭十分的安靜,知道六妹妹是因鍾離奇在場,多少有些害羞,她也就不往晏遲那邊去,繼續“拷問”鄂霓:“究竟怎麽了?你單挑今日跟世母鬧起別扭來,招得世母還特意囑咐我數落你,一路上你都不肯說,我瞅著肯定是你理虧。”

  ??“不是你想的這樣。”鄂霓終於是經不住“拷問”了,長歎一聲:“我跟大嫂二嫂,都是和睦的,隻有跟三嫂合不來,今日出門前,阿母偏讓我跟三嫂同乘,我不樂意,就說我不乘車,騎馬過來,結果三嫂她……把我好番說教,真真是,她循規蹈矩是她的事,我就看不得她嘴甜心苦那般行逕,又哪裏忍得了她的說教呢?就嗆了她兩句,誰知道,阿母有了兒媳忘了女兒,竟責怪我無理取鬧,我看我在襄國公府是住不下去了,阿期,我要搬來湘王府,你就說收留不收留我吧!”

  ??芳期:……

  ??閔妃聽了,看一眼芳期,又看一眼鄂霓,便問:“鄂娘子的三嫂,可是翰林鮑家的女兒?”

  ??“正是,她家規矩最是森嚴的,可我家自來就沒那麽些教條,她偏要以鮑家的規矩,對我指手畫腳,我看她明明是嫌我已經是出了閣的女兒,但慢說我,連我的公婆都住在家裏,小心眼發作,就這樣還算什麽知書答禮的大家閨秀?”

  ??芳期衝閔妃擺了擺手,卻一巴掌打在了鄂霓的肩上,巴掌也沒離開,笑問:“你老實說,你家三嫂是怎麽說教的,就今天這件事!”

  ??“她說日頭太曬,我要是騎馬,今日還是穿著這樣一身,更加苦熱……”

  ??“聽聽吧,你三嫂是為你著想呢,這也算是說教?阿霓,我聽你數落過鮑娘子不少了,在我看來,她跟咱們性情雖不一樣,也比你那兩個嫂嫂要世故,總不肯以真性情示人,不過心地卻是好的,哪有你說得那樣兩麵三刀?你啊,對她是有成見,世母知道你的性情,直來直去的,那些話難免傷人,鮑娘子是個寬容的性子,她不和你爭執,世母卻總得體諒兒媳的心情,才指出你的過錯。

  ??我是不會收留你的,我還得勸你,看人不應隻看別人和你是否性好相投,直言直語就無奸邪小人了嗎?反言之,世故圓滑就一定是陰險狡詐之輩?”

  ??“好,她怎麽對我我可以不在意,但我是替三哥不值當!”鄂霓蹙眉,聲嗓卻壓得更低了:“三嫂苦勸三哥學經濟仕途,說既然襄陽公府已經交歸了兵權,三哥無望再上征場,就應該棄武從文,她根本就不明白三哥的誌向,她還低看三哥……三哥因為與她無話可說,最近都不怎麽回家了,一直在外留宿。”

  ??“我理解,其實你也著急,眼看著你另兩個兄長,都能與嫂嫂知心和睦,唯有三哥的婚姻看似不那麽美滿,你當然是偏心自家兄長的,不過顯然,世母更能體諒兒媳婦的不易。阿霓你細想啊,你三嫂的本家,自來就是鼓勵兒郎下科場考取功名的,三嫂怎能不受影響呢?她又並非和三哥青梅竹馬,父母之命成婚,新婚不久,她要能熟知三哥的性情那得是什麽城府了?

  ??她是在翰林鮑家這樣的詩書之族長大,規勸夫婿本是她認為的本份,說到底,她還沒有真正融入你們家,可這婚姻之好怎能兒戲的?世母的做法是對的,由得三哥三嫂兩夫婦去磨合,你啊,固然著急,也不能隻埋怨嫂嫂,你得相信,鄂將軍及世母之所以能相中三嫂,願意求娶三嫂為子媳,當然有他們的道理。”

  ??鄂霓沒了言語,正想著好友這番剖心的話,忽然又聽一句——

  ??“三姐真是越發通情達理了,讓我好不欽敬。”

  ??眾人抬眼的抬眼,回頭的回頭,才看見了芳舒,已不知在這張並不顯眼的坐席邊,站著聽了多久的話。

  ??不過嘛,幾個都算親近的,也難怪仆婢們誰都沒有多事提醒。

  ??鄂霓先就起身,挽了芳舒的胳膊:“我真是丟人了,今日才醒悟,原來人的心就是偏著長的,我是三哥的妹妹,才會埋怨三嫂,若我是鮑家的女兒,指不定多為姐妹打抱不平呢。阿舒可別笑話我小肚雞腸,是非不分。”

  ??“我不笑話你,我隻笑話她。”芳舒手指一出。

  ??眾人看著手指的方向。

  ??閔妃大是驚奇:“阿舒這是怎麽說,怎麽笑話起我來?”

  ??芳舒拿團扇,掩了口:“別已為我不察覺,要非是三姐,小閔可不會跟我親近,纏著我套著我,無非是想從我口中聽三姐更多的趣事,我啊,隻慶幸三姐不是個男兒身,否則……汴王和湘王恐怕都得失了良侶為妻。”

  ??“促狹鬼。”閔妃哭笑不得,把芳舒的團扇奪過來,一邊扇風一邊道:“鄂娘子不知,令嫂在閨中時,也曾寫下暗諷那些屍位素餐空享俸祿的官員的詩詞呢,她倒也不是個呆板無趣的人,學識恐怕比多少生員還強些,隻是,鮑家素以禮矩治家,慢說女兒,哪怕是兒郎,行事也都是中庸隨和……”

  ??她話未說完,又被芳舒打斷:“三姐瞧,小閔羞了,立時又轉開話題。”

  ??又起身,繞去了明皎身旁,手放在明皎肩上,臉卻朝著閔妃:“阿皎姐姐也是佐證,小閔過去與姐姐交道時,是不是也從姐姐口中套問過有關三姐的情性。”

  ??“聽你這樣一說,仿佛確然如此。”明皎也笑了:“隻是阿期若是男兒的話,也輪不到小閔了,我才是那近水樓台。”

  ??芳期:……

  ??她抬手扶著額頭:“我看你們是繞著彎的打趣我吧,一個二個都是促狹鬼。”

  ??“完了”明皎把手一攤,推了芳期一把:“是我太自信了,你兩個確然才是天造地設,隻可惜都是女兒家。”

  ??幾個女子互相取笑一番,芳舒才又衝芳期道:“那位鍾離小郎,也即湘王今日帶來的賓客,早前可是被老夫人挑剔了一番。”

  ??“舒妹妹竟然已見過他了?”芳期問。

  ??“薇兒和嬋兒今日是由嫂嫂看顧,原本我在嫂嫂院裏時,就見大哥在考問鍾離小郎的識見,大哥自來無那好為人師的心性,我就想到了鍾離小郎不是普通賓客……”說著這裏衝芳許笑了笑,芳許立時緊張起來,她覺著族姐今日仿佛特別愛調侃,生怕芳舒調過矛頭開始取笑她,芳舒卻放過了芳許,繼續道:

  ??“後來有仆婦來傳話,說祖翁與老夫人都得了空,大哥就引著鍾離小郎去見二老,我尋思著也該去拜望二老,隨後而去,又聽了一番祖翁、叔父對鍾離小郎的考問,老夫人自然也醒悟了,少不得刁難幾句,也虧得鍾離小郎能夠應付自如。”

  ??閔妃道:“阿舒說的鍾離小郎,應是今日跟在湘王身邊,現下正和周六郎說話那位吧?”

  ??芳舒頷首,仍對芳期道:“今日我與小閔來時,正巧在門前遇見了湘王,不過我卻沒留意見鍾離小郎現下在和別的郎君交談呢,還是小閔細心,那位周六郎又是誰?”

  ??“是蘭陵周的子弟。”閔妃問芳期:“太師府與蘭陵周何時如此交近了?”

  ??“怎麽太師府與蘭陵周過去沒有來往麽?”芳舒問。

  ??芳期先往過看了一眼,看見鍾離奇確然和那位周六郎聊得十分興起,難免一邊關注著周六郎的貌態行止,一邊道:“老夫人邀請的蘭陵周,應是洛陽王氏與蘭陵周氏有好交情吧。”

  ??閔妃心裏就有了數,對芳期道:“周六郎是蘭陵周現任宗長的嫡孫,與袁子高等幾位,並為餘杭七子,這雖是有的文生對他們幾位的追崇,七子之中,有那麽些位是繡花枕頭,可周六郎卻是公認的七子之首,論詩賦之才,恐怕還更勝於袁子高,他的品行也是難得。

  ??周六郎大抵七、八歲時吧,路見一個乞婦,貧病加交昏臥積雪上,路人皆避,怕那乞婦是因惡疾病重,怕沾染了病氣,周六郎讓隨從背那乞婦往醫署,連隨從都不肯,還是周六郎自己背著乞婦,使那乞婦得治。

  ??這是他憐惜貧病救人於危,還有一件事,周六郎有個族姐,是庶出,出嫁後時常被婆母挑剔,又為丈夫打罵折磨,周家的長輩雖與男方家交涉,奈何男方非說女子對公婆有失孝敬,生性也妒悍,夫家才加以教束,周家人理屈詞窮,隻好作罷。

  ??周六郎卻為了族姐出頭,硬逼著男方簽了和離書,終於才使他那可憐的族姐脫離了苦海。”

  ??芳期聽著心裏也覺訥罕,是她成見了啊,看來如蘭陵周一門,竟然也能教養出優秀的兒郎,想想王嘉慧的德性……

  ??算了,周家的宗婦又不是沒長眼,看不透王嘉慧的底細,非要給門中的優秀兒郎娶個這樣的媳婦,那定是圖劃著這樁姻緣能給蘭陵周帶來利益,這件事外人插不得手。

  ??芳期想著又往過看了一眼,卻見周六郎已經起身,往門口的方向迎了過去——

  ??喲,可不就是馬氏和蘭陵周的女眷,也到場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