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將有汴王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4-03 20:39      字數:3462
  遼國使臣骨刺機終於走了。

  晏遲似乎又恢複了遊手好閑的狀態,雖說他建議了羿栩派遣使臣去遼國迎回太子梁,但這個使臣肯定不能是他,慢說他還得繼續“安胎”,哪怕沒這件要緊事牽絆,羿栩也不會放心把他現在倚重的第一臂膀湘王殿下給派去敵國,萬一這麽個能臣被遼主扣押,要脅晏遲倒戈相向助遼國攻衛……

  羿栩不敢冒這風險。

  這日,芳期由晏遲陪著在月色下散步,問道:“讓羿栩謙讓寶座予太孫梁,這是故作姿態吧?”

  “當然是故作姿態,羿梁隻是懷宗帝立的太孫,他被立太孫時北衛已然亡國,隻剩南衛據江南尚在苟延殘喘,羿梁自知他隻靠著一個亡國君給予的太孫之名,絕對無法坐穩皇位,他要是真連這點自知之明都沒有,真一屁股坐下去,朝堂上立時就會有臣公勳貴站出來質疑他已經降遼,意圖篡位後跪獻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羿栩讓,羿梁辭,且羿梁還會主動提出廢太孫之名,諫言羿栩當立皇嗣為儲以正皇統之繼,安天下臣子之心。”晏遲把局勢揣度得明明白白。

  “歸國的可不僅僅一個太孫梁,還有好些宗室呢,這下子臨安又會多不少親王郡王了。”芳期道。

  “羿栩不會這麽大度的,封了親王郡王,就會給予相應的爵祿,可羿栩的內庫眼看著又將賠出去一大筆錢款,他還要養兵備戰,已經是捉襟見肘了,我猜吧,他會授意司馬權提諫,非常之時不應大封宗室,以省下一大筆爵祿,至多隻會封羿梁為親王,可這麽些宗室回到臨安,吃什麽住哪裏,總是該羿栩安排的,我還猜度著,羿承昭應該會利用這一時機,籠絡好不容易回國卻未得爵封祿養的宗室們,羿栩的日子不會好過,權奪利爭會越演越烈。”晏遲分明是想看天子皇室的笑話。

  芳期其實也沒半點“忠君”的意識,很是不屑:“當年要不是衛懷宗耽於享樂,荒疏軍備,以為不斷靠納幣就能避免開戰,一味的重用文臣打壓武將,哪裏至於完全抵擋不住遼國的侵伐,瞬息之間就葬送了江山,連他自己都被俘往了上京。

  羿姓宗室也沒一個中用的,全都是白食祿養的蛀蟲,做了數十年的俘虜,倘若他們以為歸衛之後理當榮華富貴,而毫無悔悟,可真是一無是處了,既窩囊,還愚頑不靈。”

  “這些人,在遼國為階下囚時,嶽母為他們說情,讓他們免於被遼人虐殺折辱,他們倒還有臉求上了嶽母,道嶽母能受遼太子禮遇,住高屋華堂,著錦衣食山珍,嶽母就應當替他們爭取更高的禮遇,結果嶽母搬出了高屋華堂,隻跟俘臣遺民一樣著布衣荊釵,以這樣的行動拒絕了這些蛀蟲的得寸進尺。

  嶽母是在羞辱他們,葬送了江山淪為囚徒尚且不知悔改,還以為光姓著一個羿,就能繼續尊榮享樂,嶽母替他們爭的,隻是衛國皇族的最後一分尊嚴,可他們還做什麽美夢?大抵還有人覺得遼主應該封他們為王爵,這非但不是羿氏丟了江山社稷,反而有如他們擴大了國統,用被俘的方式把遼國給侵吞了。

  能有此荒唐的想法,王妃以為這些人能夠幡然悔悟?”晏遲一邊譏諷這些羿姓宗室,一邊扶著芳期進一涼亭。

  此間臨一池渠,又為丹楓所繞,風起時水氣漫溢,很能緩解暑夏的躁熱。

  立時又有婢女奉來了茶湯涼水,夫婦二人就坐在這裏乘涼歇腳。

  晏遲又道:“但公允的說,太孫梁雖然生於富貴,但長於患難,他可沒有那麽多的優越心,在遼國時,他親自侍奉父祖,烹飪浣衣,打水澆園,他甚至還能做得一手好針線,縫縫補補,才至於照顧得懷宗父子雖被囚禁,尚且不曾餓著渴著,袒胸露腹。”

  “經這樣說來,難道太孫頗有臥薪嚐膽的見識?”

  “臥薪嚐膽,自勵複國,哪裏有這樣容易。”晏遲搖頭道:“羿梁不過是尚算有自知之明罷了,他怕是根本沒想到還有歸衛之日,他被囚於遼國,而立之年遼主尚不許他婚配,恐於禁居,所見之人都不足二十,他縱然有忍辱負重的意識,又豈有雪恥複國的能力。”

  “太孫梁至今未曾婚配?”

  “是,所以待羿梁歸國,恐怕這位汴王,迎娶哪家女子為汴王妃,又將掀起一場風波了。”

  “汴王?”芳期奇道:“羿栩這就定下了予太孫的封號?”

  “我猜的。”晏遲笑:“羿梁是懷宗帝所立的太孫,封舊國都汴京為羿梁封地,羿栩既是承認了羿梁曾為北衛時期皇統,封汴王以示尊敬先祖父的遺旨,又為告示天下,此乃新朝南衛,隻要以新衛的皇統繼延國祚,才能洗去北衛亡國之辱。

  司馬修畢竟是狀元,這點文字機鋒的能力他還是具備的,王妃若不信,咱們約個賭。”

  芳期:……

  她能不信晏半仙的猜測麽?

  “必輸之局,不約。”芳期悍然拒絕了賭局,捧著晏遲給她斟的一盞涼水喝一小口:“未來的汴王妃肯定不能是權勳名門出身的閨秀,但羿栩又不能公然隻在平民門第中擇選,否則防範之意過於明顯,他之前那番讓位予汴王的姿態就白廢心機了。”

  “所以,如果王妃還打算著撮合薛小娘子跟丁文翰,可得未雨綢繆了。”晏遲提醒芳期。

  “晏郎認為羿栩會讓薛小娘子嫁給汴王?”

  “有此可能。”晏遲道:“針對羿梁,羿栩和陳皇後、梁國公府是一根籐上的螞蚱,他可不用提防梁國公府會佐助羿梁謀位,而陳瑛和薛奇儒交厚,薛奇儒之長女為天子嬪妃,薛奇儒本人又是行科舉入仕的官員,其嫡幼女為汴王妃,出身合適,又不用擔心汴王靠此姻聯獲利,羿栩雖非一定隻能擇薛幼娘為汴王妃,但極大可能。”

  芳期掐指一算,丁九山身故,丁文翰為祖父守喪九月,剛好已經除服出喪,雖說不適合立時就談婚論嫁,不過薛小娘子其實還未及笄,若先定了婚約,隔上兩載再行親迎禮,倒是合適。

  “等兩日吧,我先請嫂嫂過來,先讓嫂嫂問一問丁二郎的意願。”芳期道。

  結果次日就聽聞覃澤竟然被任命為使臣,立時就要奉旨前往遼國迎歸太孫梁及宗室。

  這有些出乎芳期意料,倒是又被晏遲料中了。

  “大舅兄原本就是禮賓院判事,為外事官,擔任使臣之職極為合適,更兼嶽祖翁畢竟一度為遼主重用,大舅兄作為嶽祖翁的嫡長孫,雖年紀尚輕,不過在遼主心中分量,倒是重於不少鴻臚寺的老臣,隻是我起初以為,司馬修會毛遂自薦,這件差使並不會一定落在大舅兄頭上。”

  晏遲思忖了一陣:“其實此番遣使赴遼,不存多少變測了,司馬修在與骨刺機商判一事上毫無寸功,我才猜他應當會請這趟四平八穩的差使,好挽回羿栩對他能力上的信任,但他沒這麽做……”

  “別不是司馬修又在醞釀什麽陰謀詭計吧?”芳期擔心道。

  “不至於,司馬修對羿栩的情誼不假,破壞遼衛之間的既定商判,必然不利羿栩,這樣的事他還拎得清。”晏遲道:“我估計這小子啊,是防著我會借機算計他呢,所以才不敢急著爭功。”

  “司馬修還真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芳期輕哼一聲。

  晏遲看著芳期,眼睛裏淌過一道笑意:“君子?王妃可別這麽誇我,我這滿肚子陰謀詭計的,搜腸刮肚都翻不出君子之德,弑父弑兄的事都幹過,信奉的從來都是君讓臣死,臣先讓君死的道理,有我這樣的君子?雖然我知道我和王妃現正如膠似漆、魚水情深,我在王妃眼裏的貌態是鋥光瓦亮,但君子這樣的讚譽是太過了。”

  他伸手摸了摸芳期的小腹:“當著孩子的麵,我會不好意思的。”

  芳期把他的手輕輕打開:“大王這麵皮,自來堅不可摧,可就別故作謙遜了。你恨的是羿栩,這是私怨,但哪會像司馬修似的做出不利於衛國百姓,讓敵國快而己國痛的事?司馬修尚且知道顧及大局呢,也隻有像周全那樣的人,才會為了私利,行為串通敵國謀害大長公主根本不顧社稷存亡的事體。”

  晏遲眼睛裏的笑意就不知道流淌去了哪裏。

  他垂著眼瞼,右手拇指摩蹭著食指一側,看陽光從窗外落在了腳前,地麵上亮起的那道燦光:“我猜釋歸羿梁等等宗室,是莫為芻替遼帝出的主意,意在激發衛國內部的皇統之爭,使羿栩陷足於闔牆之亂而無力顧及外患,那麽遼國當然是希望這些人能毫發無傷地歸衛,而要是羿梁一行入了衛境方遭伏殺,羿栩必遭質疑,所以司馬修也不會因為陷害大舅兄而設伏,大舅兄這趟差使沒有風險,我還會下令刺探社的人手暗中護衛,王妃不用擔心。”

  但凡是湘王殿下開口保證的事,芳期都不存絲毫懷疑,她就在心裏默默打算著,過兩日理該請嫂嫂來一趟王府,一來安撫嫂嫂不用擔心兄長這回遠赴敵國,再則就是商量促成丁文翰姻聯薛小娘子一事,五妹、六妹既說了薛小娘子時常打問丁文翰的消息,當丁文翰往歸州奔喪時仍掐著時日,關心他什麽時候回臨安還會不會回臨安,多半薛小娘子確實是先動了芳心,要如果丁文翰對薛小娘子也同樣有好感,促成了這雙有情人是一件樂事。

  芳期還是相信丁文翰品行的。

  連晏遲都肯饒過丁九山的這位嫡孫,不攔阻她做這媒人,丁文翰肯定跟別的丁家人都不一樣,她起初的眼光應當不錯。

  而董娘子當受到了芳期的邀請,這天便帶著桃葉跟陽春奴一同來了湘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