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愛好打耳光的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1-03-08 18:13      字數:3212
  劉氏是大剌剌坐在胡氏身旁。

  雖說這樣的宴集,並不到在內堂分主次入座敘話的規模,往往是在花園裏的榭館,擺下一張或圓或方的大桌,主家賓客輕鬆愉快地閑坐著品茗說話,不可少的是各色蜜餞、瓜果、雜嚼,不過姬妾們與主婦還是不能平起平坐,她們大多是坐在主婦身後的繡墩上,時而見縫插針說句逗趣的場麵話,有時還要搶著斟茶遞水獻殷勤。

  像尚書府今日出席宴集的另一個姬妾,雖也是著華衣,佩金釵,裝扮俏麗,就沒有逾矩賣弄輕浮,眼瞧著客人們水盞空下來,會搶在婢女之前把水盞滿上,又還會順便的挑樣雜嚼、瓜果,或者用簽出幾枚蜜餞放在小白瓷碟盤裏,薦給客人品嚐。

  她嘴也巧,性情還詼諧,往往把奉承討喜的話說得不露媚俗,彌補了其實頗有些不善言談的胡氏應酬時的呆板,又能不奪風頭,讓客人們覺得尚書府的這個姬妾頗有眼色,是個妙人,讓主家增了顏麵。

  怎像端著架子一看就囂張狂妄的劉氏,活脫脫顯示出司馬極的色令智昏。

  芳期今日在到場的諸多賓客中,年紀輕,份量卻重,她就坐在胡氏的另一邊,因此劉小娘要恨視著寧姬,臉得先衝芳期,芳期哪會無知無覺?隻裝作無知無覺,她要是為了個粗俗無禮的姬妾這無聲的注視就立時發作,肯定也失氣度。

  隻不過芳期心裏在想:胡氏雖是商賈女,嫁進司馬家已經有了這麽多年,大不至於還不清楚權貴門第的規矩,讓劉小娘出席宴集的事她雖無力阻撓,肯定不是連加以約束的權限都一點沒有,她卻裝作隻能妥協,也不怕司馬極被人議論色令智昏,看來是真的苦劉氏已久,侍機就想打壓,也罷了,為助著辛郎君維護薛家,就由得被胡氏利用一回罷。

  剛想到這兒,就聽胡氏說:“今日請諸位來,本是我一時興起,想籌辦個佳肴社,每月行一回社,大家夥輪留作東,行社以品嚐美味佳肴為主,或往酒肆,或賃遊船,菜肴以美味為重,不限食材是否珍貴,隻要可口,市井的攤當上買來均不要緊,當然也可以由家中皰廚烹飪,不知諸位可有興致?”

  衛人無論男女,頗興結社之風,還不限於貴庶。

  比如演雜劇的有“緋綠社”,喜好唱曲的有“遏雲社”,寫詩的組織“詞賦社”,貴婦組織的“鬥寶會”,妓/女們都可以組織個“翠錦社”……社團五花八門,其實就是一幫誌同道合興好相投的人,有個名義時常聚會,為生活增添樂趣罷了。

  芳期原本的生活就很有趣,倒不用跟別的婦人結個社才能排遣無聊,她就沒有加入什麽社團,更沒興趣挑頭籌辦,用行社之名行交際應酬之實,可她雖然胡氏籌辦的佳肴社並無一分興趣,這時也不好說掃興的話,就跟著其餘的客人點一點頭。

  “那就說定了,今日是立社,下回才是真正行社,既是我的提議,下回仍由我先行社集。”胡氏微笑道:“要論起品嚐佳肴來,我提議立覃夫人為社監,諸位想必都能心悅誠服。”

  龔夫人第一個表示讚同:“國師府的宴席,多少菜肴都是在別處見都不曾見的,我至今想起那道綠筠丹衣都忍不住垂涎呢,家時的皰廚不知享飪之法,效仿出來總覺是兩種味道,也唯有往韶永廚,才能吃到這一美味,又如那道佛跳牆,並未添加椒辣,是風味相異的菜肴,可同樣令人回味無窮,真不知覃夫人是怎麽琢磨出這些享飪的技法,我說要是覃夫人推卻社監之職,那這佳肴社就成徒有其名了。”

  “龔夫人這樣說,我便是想要躲懶都不成了。”芳期攤了手,一聲歎息。

  胡氏接一句:“讓覃夫人受累了。”

  “夫人也太客氣了,社監是多榮耀的事,覃夫人年紀輕輕就能得夫人委以如此重任,是她的榮幸。”——這話當然是劉小娘才能說得出的,她剃得幹幹淨淨“寸草不生”的眉骨上,用黛墨畫出兩條又細又彎的月眉,這讓她的神態裏總帶著股輕挑的傲慢,又因是一雙杏眼,眼瞼抬著就有如瞪視般,不善的意態真是自然流露,但確確渾然天成,讓人想要忽視都忽視不了。

  不能忽視卻是可以無視的,芳期根本就沒理會劉小娘,隻對胡氏說:“我是社監,夫人是社主,既如此社主今日可得要自飲三盞酒對我這社監示以信重了,否則社監沒有社監的威望,社員們可不會信服。”

  受到無視的劉小娘自是懊惱,正想發作,這時卻有仆婦來通知宴席已經準備妥當了,劉小娘的怒火沒發作出來,隻能忍到午宴之後才侍機發作。

  胡氏再是想要借故排壓姬妾,宴桌上也不能再讓家裏的姬妾們與客人共座,因為這對於宴主而言是輕視客人的行為,客人們便是拒絕入席,也合乎情理,那宴主就徹底下不來台,這事傳開了,她還會受到貴婦們的鄙夷譴責,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腳,可謂傷敵三千自損一萬。

  所以劉小娘就和姬妾們另坐一桌,甚至都不在同一個宴廳。

  話說寧姬今日得了芳期的吩咐,任務就是要挑生劉小娘的怒火,她原以為這個任務頗有些難度,不曾想“對手”居然這般的蠢狂,寧姬就徹底放下了包袱——像今日這樣的宴集,但凡主婦不是特別的妒悍,其實都樂於攜自家的姬妾出席,因為都知道今日的主家,尚書夫人肯定會攜同姬妾一齊待客,免得姬妾成群的家主司馬極聽信了挑撥離間,怪罪胡氏妒悍不容人。

  隻是芳期自來不在意“妒娨”的風評,尋常沒有攜同姬妾赴請的習慣,寧姬對於這些姬妾而言,是個實打實的陌生人,所以眾人都對寧姬表示出十分的好奇。

  一人便問:“想來覃夫人是格外青睞阿寧的,今日阿寧才有幸隨同覃夫人赴宴呢。”

  “我家夫人其實是格外好相與的,其實我們在家中,也並沒受到幾分拘束,姐妹們圖自在倒不多麽願出門應酬,隻我突然想著跟夫人赴宴長些見識,學幾分眉眼高低,夫人也願意成全我。”

  別的人聽這話都沒覺刺耳,唯有劉小娘因恨寧姬更勝她的美豔,似乎今日還搶了她的風頭——她明明才是宴主呢,怎麽這些人都圍著寧姬攀談?!

  再兼早前她被芳期無視,一口怒火沒消,連食欲都大受影響,劉小娘恨屋及烏,就更加覺得寧姬礙眼了,她端著個丹釉細瓷酒杯,斜倚著玫瑰椅,圓眼微斜,豔唇高挑:“寧氏這樣的姿色,鼻尖上長著這麽粒顯眼的黑痣,難怪不能靠姿容贏得晏國師的寵愛,隻好奉承著主婦求活了。”

  這話真是既無禮又淺薄,在座的雖然都是姬人,確然是靠姿容爭寵,不過也都明白這實在不值得炫耀,更何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清,寧姬的姿容勝過劉姬,人家鼻尖上的那粒烏痣,明明更增風情,根本就沒有影響美貌,硬要挑刺的話,那也該挑劉姬略為高突的眉骨和顴骨,看多了反而是副刻薄相。

  可這些姬妾與寧姬不熟悉,當然深知劉姬的脾性,她們可不敢惹事,因此都保持著緘默。

  劉姬果然覺得找回了往常威風八麵的感覺,笑出了冷哼。

  “別說我這樣的容貌了,便是比我容貌美上十倍,才情高上八鬥的姬人,在國師府裏都難得國師眼光一顧,國師與夫人恩愛和睦的佳話,在臨安城也是眾所周知了。”寧姬不犯惱,莞爾應對。

  “我倒是認為傳言畢竟是傳言,未必見真呢,今日我看覃夫人的容貌,雖說的確要比寧氏你要強些,卻也不過如此罷了。”劉姬再次笑出一聲冷哼。

  要是光寧姬受到了怠慢冒犯,因身份所限,她不能在宴上生事,可現在是自家主母受到區區姬妾的嘲笑,寧姬要不發火那可有如她自己不敬主母了,當即就把酒盞往酒台子上一放,臉色立時冷了下來:“我家夫人豈是劉氏你這等人能評頭論主的?劉氏你別不是以為你在貴府能夠囂張狂妄,就算傾國傾城了吧?也不仔細照照銅鏡,就你這等姿色,金屋苑裏哪怕一個掃灑婢,都能將你比進塵埃裏去。”

  “你說什麽?!”劉姬勃然大怒,抓著酒杯就往寧姬身上砸,被寧姬眼疾身快地躲過了,劉姬一擊未中,起身過去,揚著手就刮了寧姬一個耳光。

  如此變故,造成舉座皆驚,寧姬卻也沒有還手,她隻是摸了摸麵頰,抬腳就往主婦們行宴的花廳去了。

  劉氏動手打了人,尚且凜然無懼,叉著腰梗著脖子,大發狂言:“在尚書府,任誰也不敢冒犯我,賤人就算在尚書夫人跟前告我惡狀,夫人又能拿我奈何,今日寧氏要是不跪在我跟前,再讓我扇上她十個八個嘴巴子,可休想出尚書府一步!”

  倒是劉氏身邊的婢女,覺著晏國師到底不好惹,恐怕覃夫人會不依不饒,尚書夫人未必應對得了,於是趕緊往外宅去,想搬司馬極這一家之主來鎮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