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評判難決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12-21 03:36      字數:3351
  薑夫人感覺自己的腰被捅了兩下。

  回頭就看見像若無其事般搖著扇子的女兒。

  嘿這丫頭,嫁了人後可就看不得隻有她婆母“衝鋒陷陣”,親娘卻一點沒有表示了?自己小棉襖般的女兒不見了,真真切切成了別人家的子媳。

  想歸這樣想,薑夫人心裏當然不至於真犯堵,先是擊了兩下掌:“蘇夫人答應了為判官,我都覺得摁捺不住了,一陣間可得下場切磋切磋,好聽蘇夫人對我的評判。”

  這番話頓時讓不少躍躍欲試者紛紛表態,就有許多人讓子媳趕緊把女兒們喊上來了——

  雖說是今日國師府的宴席,根本就不帶姻聯的內涵,可現在在昭堂的官眷,好些都是名門望族、顯貴權勳,國師府沒有姻聯的需求這麽些門第總有需求吧,主母親長們都在座呢,自家女兒指不定就能被其中哪位相中,高嫁貴婿。

  場麵一時熱鬧非常,哪裏有不歡而散的跡象?

  就算有還在觀望的婦人,暗地裏使了仆婦去窺望男賓們聚飲的花廳明堂,反饋的消息竟然是晏國師聽聞榮國夫人、姚夫人拂袖而去後,居然直接衝周全、向進下了逐客令,鬧得堂堂的榮國公和向次輔好生沒臉,婦人們聽得暗自心驚,哪裏還敢懷疑晏國師夫妻二人的琴瑟和諧有假,她們縱便是受不了芳期的囂張,這時也都賣力錦上添花,讓昭堂的氣氛更加熱烈歡喜了。

  王老夫人看在眼中,恨在心頭,一咬牙出頭當了敗興的人。

  “恩貞夫人既然答應了擔當評判,想必三娘也需不著煩動老身了。”隨著話音一落,重重把茶盞一頓,給了在場中人她老人家十分不滿,恥於跟蘇氏為伍的示意。

  芳期很乖順的一笑:“孫女原本就不敢煩動祖母。”

  謝老夫人張了張嘴,又再閉上了。

  最要緊的是借著今日的時機,能讓六娘的才華受到官眷的推崇,孫女才名廣傳,才有機會爭得晏國師的寵顧,表妹這也算自作孽,誰讓她過去對覃遜言聽計從,結果養虎為患呢?表妹越是痛恨覃芳期,今後才能回頭是岸,真真硬起心腸來除了這隻白眼狼。

  薑夫人把氣氛煽動起來,當然不會讓王老夫人熄滅,也笑道:“蘇夫人已經是三娘的親長了,總不能另一位評判再由三娘的親長擔當吧,那咱們可不用比了,就隻好讓三娘奪彩頭,我卻是有好勝心在,下了決心要爭上一爭的,如此,我舉賢不避親,薦姨母擔當評判,三娘若還覺著公允,趕緊的敬酒。”

  薑夫人的姨母,此時當然也在座,就坐在上首那張長桌,芳舒左手邊的一位。

  老夫人姓殷,是薑夫人嫡親的姨母。

  殷老夫人雖說不比王老夫人年長,但論起德高望重來,王老夫人可遠遠不及。

  殷老夫人未及笄時,其文采斐然,便已然聞名於世,當時華林書院乃是衛國唯一接容女學生的書院,不過多為山長胡氏本族及其親好的女兒,殷老夫人卻是背井離鄉投往華林書院的唯一女學生,且也是華林書院女學生中的佼佼者,她的詩詞文章,曾經讓一代名士曲奉慎大為心折,不遠千離求見,聲稱見文藻而生愛慕,跪地求娶。

  奈何當時殷老夫人已經名花有主了。

  曲奉慎得知他來晚了一步,殷老夫人剛剛嫁人未滿三日,遺憾得捶胸頓足,後來曲奉慎名揚九州,當被問及平生不足,他居然還說——晚去了華林書院啊,三日,我隻要早三日知道世間竟然有此等才華的女子,哪至於抱憾終生?

  曲奉慎其實沒見過殷老夫人。

  但他竟然終生未娶。

  殷老夫人聽聞曲奉慎病重,才修書一封,表明自己也拜讀過曲奉慎的詩詞文章,評論一番,曲奉慎拿著殷老夫人的親筆信,歎一聲“死能瞑目”,就果然含笑九泉。

  這是一段佳話,芳期卻還是聽晏遲說的。

  但她在很早之前還聽說過殷老夫人的另一個事跡,是從明溪的口中知聞。

  當年殷老夫人在華林書院就讀,聽聞周近的幾個村子忽然爆發了痘疹,死者近百,尚有二百餘人掙紮於病痛,可縣令聞報,竟然隻下令將村子封鎖,不予救治,幾個村子共計七、百人,眼看就會死於惡疫。

  殷老夫人不會醫術,但她做了一件事,便是疾趕至州府,寫血書於州衙前,舉告奉新縣令草菅人命。

  但痘疹一旦暴發,事實上也是回天乏術,所以對於州縣官員而言,封鎖疫區乃是常規方式,因為官員認為根本沒有郎中願意往暴發疫情的地方施治,他們能做的,隻能是杜絕惡疾殃及更多的人。

  殷老夫人據理力爭,說可以嚐試著發布告示,她可執筆,鼓召郎中自願前往。

  且她還提出,可以劃定“隔離區”,至少先讓並未染病的村民遷至此處,供給飲食,能救一命是一命。

  最讓人欽佩的是,殷老夫人自願去照顧染病的人。

  由她執筆,還真召集了不少郎中,這些郎中都是立誌攻克痘疹的人士,他們甘冒風險,嚐試妙手回春,他們懂得如何防護,可以將染病的風險降至最低。

  後來,得病的人隻有一人病愈。

  可因為殷老夫人的倡議,數百人幸免於難。

  奉新縣的縣令掛冠致事,自慚身為命官,卻遠遠不及一介閨閣的才幹果敢,無顏再食朝廷俸祿,這個縣令後來傾盡家財,資助那些冒著生命危險竭力救治痘疹重患者的郎中,且念念不忘殷老夫人的鋌身而出,讓他幸免背上數百條命債。

  這才是殷老夫人得到推崇的根本原因。

  不是因為出身世族,甚至不是因為才華出眾,她是真真正正的靠著悲天憫人的心懷,以及敢於為了信念拋棄生死的果決,她後來的夫婿,其實是個相當普通的世族子弟,沒有傲人的才華,不曾位高權重,芳期甚至還聽阿辛說過,這位姨姥爺尤其好吃醋,正因為姨姥爺耿耿於懷,殷老夫人才在收到曲奉慎的書信後,慢說回信,甚至都沒有拆閱。

  直到聽聞曲奉慎病重,藥石難醫。

  就這樣阿辛的姨姥爺還足足一載都沒搭理妻子,離家出走去了個佛寺,威脅著要剃發出家。

  在晏遲的口中,說“這兩夫妻才是真正的恩愛啊”。

  芳期對於殷老夫人其實早就充滿了好奇。

  所以當薑夫人一舉薦,芳期立馬就衝殷老夫人舉起了杯子。

  連蘇夫人的心中也充滿了興奮和期待之情。

  她也是殷老夫人的老擁蹙了,奈何無緣交識。

  這位老夫人已經年過六旬,但精神矍爍,臉上雖有歲月的痕跡卻並不深刻,發絲裏已經夾雜著銀白,她沒有染黑,可白發並沒讓她顯現滄桑,反而像增添了種獨特的風韻,像那些古玩名/器,歲月的積澱才是珍貴之處。

  “我不善飲酒,好在也上了歲數,以茶代酒傲慢點,大抵還算有資格。”殷老夫人沒有笑,隻有眼睛裏的明朗愉快,表示出她的善意。

  王老夫人氣得險些沒當眾發抖。

  殷氏算什麽東西!!!殷家三流世族,嫁的也是個窩囊廢,跟那曲奉慎的風流韻事被人津津樂道這些年,她就是個茶餘飯後的笑柄!姓薑的憑什麽認為殷氏就足夠代替我,堂堂名門之後擔當評判,就足夠讓人心悅誠服!!!

  彭何氏接受到了王老夫人的怒意,硬著頭皮道:“雖說蘇夫人、殷老夫人二位判官已經決出,可畢竟還少了德高望重的一位,妾身還是得勸老夫人,畢竟覃夫人今日是宴主,老夫人縱然厭煩了這類俗務,既為祖母,對孫女還是理當支持。”

  很委婉的點出了前兩位判官不足夠服眾,還得王老夫人出麵鎮場子。

  謝老夫人也忙附和:“三娘還不快向你祖母敬酒。”

  偏此時,趙瑗、高蓓聲、魏姬三個已經到場,趙瑗眼見著這場麵,笑了一笑:“王老夫人既厭煩了這類俗務,二位何苦逼著我家夫人無視孝道,勉強為難尊長呢,尤其何娘子那話……真是荒唐,兩位德高望重的判官,主決此場遊戲,怎的還少?”

  “三娘,趙氏無禮,該當重懲!”王老夫人終於找到了發火的由頭。

  “太婆息怒。”芳期這回連起身都懶得,就用口頭敷衍一句:“何娘子出言出遜,詆辱家母及殷老夫人,趙娘子出言教誡,是孫女授意,因為孫女已經著實懶得跟何娘子多廢唇舌了,太婆若要怪罪,孫女擔當。”

  妾側一般不能開罪客人,但隻要是主婦授意,慢說妾側,哪怕是仆婦指責何氏,也不算無禮,如彭何氏這樣的身份,當眾內涵蘇夫人及殷老夫人不夠德高望重,把芳期置於何地?下逐客令都屬應當了,讓妾側開口譏毀兩句,簡直就是小懲大誡。

  彭何氏隻覺有苦說不出,一臉的苦相,還趕忙幹笑兩聲:“老夫人息怒,都怪妾身不會說話,覃夫人教訓得是,確然妾身先冒犯了蘇夫人及殷老夫人。”

  “算什麽冒犯?本郡主就覺得奇怪了,仿佛本郡主聽說的是古謠白不過一介從六品的朝奉大夫,他的妻室不應當被封為郡夫人吧,都殷老夫人殷老夫人這樣的稱謂,不過是眾人的恭維罷了,何氏不是宜人麽?一個宜人反過來該對安人畢恭畢敬了?”

  一行人從扶梯上冒頭,二樓的敞廳裏立時就有了團金光燦燦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