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第二場大型舌戰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12-21 03:36      字數:3330
  因為芳菲已快出閣,她今日不曾赴請,周小娘當然被王老夫人“遺忘”在家,可芳蓮、芳許姐妹兩個卻都跟著李夫人出席,而且剛才親眼目睹了她們的三姐一番“理論”,慢說芳蓮心驚,芳許也覺膽跳,待到正宴畢,總算是可以自由活動了,芳許才把李夫人拉到一邊。

  “阿母,三姐今日可真敢講!”

  芳蓮小聲道:“祖母說從此把三姐當死仇,肯定是不會原諒三姐了。”

  李夫人卻淡定得很,趁機教導庶女:“說得老夫人仿佛從前沒把三娘當死仇似的,慢說三娘了,你跟六娘,什麽時候被老夫人當作孫女看待過?是,沒有血緣之親跟有血緣之親的不一樣,但像老夫人這般過火的,這世上卻也不多見!

  你們也是知道的,老夫人可巴不得晏國師休棄你們三姐,把高氏女扶正,光有這想法也就罷了,但老夫人的陰謀詭計可一直沒有斷過,你們當隻有大夫人要把三娘置之死地呢?所以啊,三娘才敢當老夫人麵前說,她不把高、王二姓當親長,三娘是有恩報恩有怨報怨,這才是真正的世道人情。

  所以啊,你們兩個學著三娘些,心裏得有杆準秤,看清楚誰是親誰是仇,千萬別信老夫人那套禮矩,她怕以為她自己比周太後還能呢,讓你們給高、王兩姓女為奴為婢當墊腳石,都算看得起你們了。”

  自從覃澤前些時候的那場姻緣風波鬧生,雖說相邸裏,並沒有正式宣布覃敬雖是嗣子,但覃牧才是宰執公親兒子的事實,可其實該知情的人也都知情了,這件事從此再也不是相邸的秘辛,而之所以不曾正式宣告,還是因為王老夫人的固執,她不願承認覃遜與覃牧是親生父子此一“平生最大糟心事”。

  王老夫人對二房的態度更加惡劣,這也導致了覃淵等幾個孫子、孫女對祖母也更加畏懼,李夫人心裏頭當然是窩火的,苦於翁爹一再教誡,丈夫也一再安撫,連她都不敢在老夫人麵前頂嘴,就隻能背地裏報怨幾句。

  芳許的性情隨了母親,所以她對芳期也崇拜得很:“三姐的確是愛憎分明,別看三姐嘴巴厲害,報複起仇家來更是果敢幹脆,但心胸其實豁達得很,過去三姐跟四姐爭執還少麽?四姐也常對三姐惡語相向,但看現在,四姐將近大喜,三姐給四姐的添妝禮可是一套名貴的茶具,大投四姐的喜好,這份心意足夠表達姐妹間的親厚了。

  祖母但凡對三姐有些微的慈愛,不整日間的琢磨著算計陷害,三姐哪會計較?早前在花榭裏,三姐應對祖母的質問,我雖然聽得膽顫心驚的,可真是心悅誠服、五體投地。”

  這幾年間,芳蓮跟芳許其實也是越發親密了,她這時竟然也敢直接說提醒的話:“三姐敢這樣與祖母爭鋒相對,那是因為有三姐夫維護,倘若沒有三姐這樣的幸運,還是不敢違逆祖母的。”

  李夫人這些年也很在意對芳蓮的教養,聽她這樣說,先給予了肯定:“蓮兒這話說得不錯,這也是世情,說到底這世間的禮法,其實從來沒有完全的公允,尊卑往往淩駕在善惡之上,人在屋簷下就不得不低頭。

  可是人的剛強,靠的也不僅僅是攀附,要是怯弱已經深入骨髓,就像朵長在鳳凰山上的蒲公英,哪怕是在皇城裏,長植在堅崖上,慢說欺霜傲雪了,輕風一陣,就被卷得身不由己。所以啊,不能隻寄望於幸運,自己得懂得爭取。蓮兒你是庶出,不跟許兒一樣是我懷胎十月生的親骨肉,你理當會想你的處境更困苦,未來更艱辛。”

  見芳蓮立時焦急,卻又無措,李夫人笑了笑:“你們的外祖父,其實也是庶子,但從來不覺不幸,這不是因為男子跟女子不一樣,而是因為你們的外曾祖母盡管做不到一視同仁,卻也從來不曾苛薄庶子。所以蓮兒,你的種種憂慮,我確然該檢討,是我這嫡母有不到的地方,我就隻有一個庶女,卻都不能讓庶女安心,還多得三娘的提醒,我才關注到蓮兒你為何這般的怯弱不安,隻信劉小娘的話呢。”

  芳蓮現在已經及笄了。

  跟三年前不一樣,她對李夫人其實已經產生了信任甚至孺慕之情。

  所以在經過短暫的無措後,她明白了李夫人的教誨:“兒與三姐皆為庶女,可三姐過去的處境,比兒艱辛百倍,但要非三姐援助,兒至今仍然懦弱,以為隻有兒陷於陰淖……阿母,兒明白了,人生在世,其實誰也不能完全無受惡意的道理,這跟是嫡是庶原本無關,也不關孰強孰弱,但隻有強者會迎擊惡意,弱者隻會自悲自傷,自甘被惡意摧折。”

  像她剛才的認為,誰還會有三姐一般幸運呢?衛國有幾個像三姐夫一樣的權臣?

  她覺得她肯定不會有這樣的幸運。

  但其實不是這樣。

  她已經足夠幸運了。

  她沒有遇見惡毒嫡母,她其實根本不用如履薄冰,就算遭受來自祖母的惡意,但擋在她身前的是——父母高堂,嫡兄、嫡妹,祖母根本不把她放在眼裏,也從來不針對她獨個人算計陷害,她生母早亡,但她其實一直生活在嫡母張開的保護/傘下。

  而曾經把她從自以為的陰淖裏一把拖出來的三姐,三姐當時有什麽?

  如果換身處境,她肯定早已在那麽多的惡意逼迫下,成為那被腳履踩死的螻蟻,所以根本不會有柳暗花明的幸運。

  “五姐,那咱們今天去陪著三姐吧,我估計一陣間,祖母還會侍機挑三姐的不是。”

  芳許一說,芳蓮就點頭。

  “你們兩個陪著就陪著,但別多話,你們這時還幫不上你三姐的忙,若貿貿然插嘴反而可能壞事。”李夫人自是不阻止兩個女兒跟芳期交近,但她儼然沒有去“助陣”的想法。

  自從王老夫人知道了那件隱瞞多年的秘辛,對覃牧尚還維持著幾分虛情假義的偽飾,可對她的惡聲惡氣就再不遮掩了,實則上相比兒女們,李夫人才擔當著最大份的惡意跟仇視。婆母磋磨兒媳都不用巧立名目,隻要不動手責打,娘家人往往還沒有出頭維護的立場,所以那些零碎氣辱,李夫人還隻能咬著牙握著拳忍受。

  她是認真厭煩王老夫人這婆母,得機會遠離趁機會遠離,且今天她的娘家人同樣是國師府的座上賓,剛才已經同王老夫人客氣應酬過了,她這會兒子跟娘家人一塊說說話也是情理之中。

  李家的女眷們,因為覺得跟國師府原本就屬親好,有的是機會來往走動,今天自然不會上趕著與芳期攀交情,故而並沒有留在芳期所在的花廳。

  這間花廳名為昭堂,它並不是單一的廳室,居中是座兩層的樓廳,左右還建有亭榭,遊廊相聯,借落相依,今日設著長桌跟條幾,可供不少客人在此間茶話。

  芳蓮跟芳許進一樓敞廳,見好些閨閣女子,有點茶的,有對弈有的,有三、五個圍坐著閑談的,有十好幾人占了長桌正玩擊鼓傳花的,她們沒有加入,往一邊的扶梯上去,還沒到樓上的敞廳就聽見有婦人的笑談。

  一張橫置的長幾正中,王老夫人反客為主般的據坐了,她左邊是謝老夫人,右邊是被她奉為貴客的鎮江侯夫人,芳期挨鎮江侯夫人坐著,正跟淮王妃和芳舒說著話,相聯的廊子裏有女伎彈著箜篌助興,那樂音嫋嫋,盤旋耳邊卻並不影響言談。

  淮王妃見芳蓮、芳許上來,笑著衝她們招招手,就跟芳期道:“我去花苑裏逛逛,一陣間再來看鬥藝,說好的,今日彩頭由我跟四嫂出,覃夫人可莫再跟我們客氣。”她見芳舒也想起身跟隨,又把她按住:“幼娘好容易跟家裏的姐妹們聚在一處,今日就不用陪著我了,安生歡喜一日。”

  淮王妃把芳舒稱“幼娘”,足見兩人是相處得親昵,芳期對她也很友好,交待鄔娘子:“醉顏樓下的紫薇開得正盛,又有女伎在那處演撮弄,洛王妃剛才聽我一說就忙去看藝演了,你服侍著淮王妃去,正好跟洛王妃打個伴,商量商量一陣間的彩頭。”

  等芳蓮、芳許過來,這下子覃家的女兒們就坐成了一串四個,鎮江侯夫人把她們幾個打量番,笑著對王老夫人道:“老夫人真是會調教人,看看這如花似玉的四個孫女,我都覺得移不開眼了。”

  可惜這四個孫女沒一個讓老夫人看得順眼。

  覃芳姿剛剛還在昭堂,這會兒子卻不曉得逛去了哪裏,王老夫人也根本不打算用二孫女的風頭打壓其餘幾個,她這時笑著回應:“我這算什麽福氣啊,比不上我的老嫂子。”

  王老夫人拉著謝老夫人這位“老嫂子”的手。

  在場的好些女眷,其實都聽說了龔、高兩家即將聯姻的消息,雖覺著王老夫人這般明顯的誇耀高氏女有點自傲了,但也算委婉恭維了鎮江侯夫人將得一個好兒媳,還不顯得太出格。

  哪知接下來就聽王老夫人道:“尤其是六娘,論她的才品,我家這幾個丫頭真真望塵莫及。”

  有好幾個女眷都打起了眉眼關司。

  高六娘?是那個硬糾纏著要做國師妾側的高六娘?才不才的不知道,無品可是人盡皆知了!把自己折騰進臨安府衙挨刑杖的大家閨秀可沒個,王老夫人是怎麽昧著良心說出讚詡高六娘的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