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再來就放狗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12-14 20:11      字數:3266
  兩個女子其實都沒喝暈,不過芳期正在服製,渾身散發著酒味去見劉氏這樣的敵人當然是不智的,所以當鄂霓自覺告辭後,她還慢吞吞地先去沐浴更衣淨齒嚼香,耽擱了一個時辰,才到長英堂見客。

  跟著劉氏來的兩個人芳期覺得有點眼熟,但她是真想不起這兩個是誰了。

  就看了一眼徐娘。

  徐娘才替芳期引薦:“劉公和於淑人是劉娘子的伯父、伯母。”

  哦,是劉氏在臨安城的兩個親長啊。

  芳期知道劉氏並非臨安人士,而為蘇州籍貫,她的父母兄長在原籍,劉伯父忘了是在朝廷擔任什麽官職,不過妻子的品階隻是淑人,位階肯定不高,要不是逼急了,大抵不敢來國師府捏她這枚“軟柿子”。

  但芳期沒想到於淑人是個爆脾氣,早前就因為被晾在這裏的一個時辰憋了滿肚子硝火,此刻又被徐娘那聲“劉娘子”給刺激著了,“爆炸”出一聲冷笑:“國師府的奴婢倒是消息靈通,就聽說了太子殿下罷免大郎世子之位的事故,立時就改了稱謂,可國師夫人就太不靈光了,足見還沒個奴婢關心家事。”

  “仆確然還沒來得及稟報夫人……”徐娘下意識就替芳期辯解。

  “也不用徐娘稟報,這事我早料到了,於淑人說我不大靈光,那可真瞧不起人。”芳期笑著看向如喪考妣的劉氏,露出她有若編貝的麗齒:“劉娘子,你們那邊應當一團亂,這樣的事,又何需你特意來通知呢?”

  於淑人老大一聲喝斥:“覃氏你也太張狂!聽聞兄長遇了難,不立時趕往慰問,明知你的嫂嫂是來尋兄弟跟你這弟媳商量,你先是把親長、長嫂晾了一個時辰,現在還敢冷嘲熱諷?”

  “晏大郎這是遇難麽?這叫自遺其咎,劉娘子跟國師和我有什麽好商量的?晏大郎自己都認了罪,就得承擔國法處罰。劉公跟於淑人就算衝我擺親戚家長輩的架子,我也不敢違背國法包庇罪徒,我年齡小膽子小,經不起嚇。”

  “真是荒謬!”於氏氣得眉毛都要飛了,她中氣足,這樣一喝,仿佛滿長英堂都有怒斥在回響似的:“有你這麽說夫家兄長的麽?你膽敢目無長幼尊卑!三郎絕不會這般不親不睦,都是你這等刁婦挑撥離間!我活了這歲數,就沒聽說過兄長獲罪,兄弟媳婦竟敢落井下石的!”

  “我也奇異了,於淑人你活到這把歲數,臉上的褶子跟雕花似的了,還不明白國法為上,不能因私犯公的道理?晏大郎的罪,按律判定,依法懲處,我這麽說怎麽是目無長幼尊卑了?於淑人的言下之意是,要若外子不為了晏大郎抗逆太子殿下,就是不親不睦了?”

  “覃氏,我就隻問你目無尊長之罪!!!”

  劉氏那伯父打算的是軟硬兼施達成目的,怎曾想往日在他麵前還算溫順的妻室居然發起脾氣來沒完沒了,把覃氏罵一頓,就算罵哭了有什麽用?能讓侄女婿免受太子責罰麽?婦人真是頭發長見識短,到什麽時候了,還爭執這些有的沒的。

  伯父就想說兩句軟和話。

  “喲,怎麽我一不在,就有人找上門來逞威風了?哪家子的親長啊,我怎麽瞅著怪眼生的。”晏遲打外頭進來,他今天還沒刻意地冷著臉,黑沉沉的眉壓著其實輪廓纖致的眼,頗是隨意的眸光,像看螻蟻蚊蠅般的把劉、於夫婦二人一掃,坐下後,旁若無人整理起袖口來。

  他今天穿著一件黛藍色的圓領袍,窄袖口纏織位同親王爵才敢服用的赤金蟠螭紋,這頗有意味的舉動果然讓劉伯父有如醍醐灌頂,他們夫婦二人,敢當晏竣一聲親長,卻不能在晏遲跟前擺架子,晏遲要較真,國師府的大門就算敞開讓他們進來了,都不能張口討一把坐椅。

  “夫人真是太賢惠了,我都說了沂國夫人的子媳,要識趣的話你就把她當個鄰居,她要敢在夫人麵前擺長嫂的架子,讓仆婦下人拿大條帚驅逐出門幹淨,沂國公跟沂國夫人要是不滿,由我去跟他們理論。夫人那幾回,被劉氏冒犯,懶得跟她這樣的人計較也就罷了,可今日眼瞧著劉氏拉著這兩個目無尊卑滿口狂言蠢話的貨色來耍潑,還待他們這樣客氣,心胸真是越見寬廣了,但我聽著刺耳的話,卻心疼夫人被潑婦糾纏呢。”

  晏遲放過了他的袖口,臉朝芳期,一笑間清淺的眸光像被暖風渡經的湖海。

  芳期明知他這是在作態,都被看得心潮也跟著蕩漾了蕩漾,這麽一個美男子明晃晃送來的秋波,隻要不是瞎子都得折服於如此“凶猛”的魅力啊。

  “官人誤會了,我翁翁才是宰相,我不是,自來就沒修成宰相的肚量,我今日就是心情好,所以有好為人師的興趣了,等於淑人撒完潑,我再好教訓。”

  於氏受晏遲夫婦兩個這一唱一合的極盡羞辱,怒火中燒頭頂冒煙,就沒接收到丈夫的提醒和警告,又是重喝:“三郎你真是色令智昏,受這刁婦挑撥,不敬兄嫂,你與大郎雖則不是一母所生,但家族宗法在,你怎能不認兄長!”

  “於淑人這話真奇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晏大郎犯了國法,劉娘子心裏不服太子殿下的處斷,搬來娘家人逼著外子同我違法抗旨,敢問晏大郎、劉娘子還敢說自己友愛手足麽?又或者說,你等如此無理取鬧跟晏大郎無關,是劉娘子自作主張?那劉娘子可是犯七出之條了。”

  晏竣沒在現場,芳期就盯著劉氏攻擊。

  “覃氏你還敢血口噴人?我是替自家侄女打抱不平……”

  “怎麽於淑人你要打抱不平,我就該罵不還口了?那於淑人可得說清楚你打抱的是什麽不平?我怎麽欺辱你家侄女了?”

  “明知兄嫂有難不立時前往助慰,還衝我們冷嘲熱諷,覃氏你敢說你不是眼睛裏根本沒有禮法!”

  “那不還是說我不跟晏大郎一同違法犯罪,就是狂悖無禮嗎?晏大郎逼人行賄的時候也沒先跟外子和我打招呼啊,而今罪行敗露被律法懲治,惡果已經造成,想起來逼我們助慰了?這算哪門子兄友弟恭?”

  “我們何曾逼你,我之所以惱怒,是因覃氏你把我們晾了整個時辰,這分明就是羞辱!”

  “好笑了,怎麽於淑人過去不告而訪,習慣了主家倒履相迎?就算真有這習慣,也得改改了,國師府裏這麽多的事務,我一時間脫不開身,但我沒讓你等一行站在門外頭等吧?請進來,既沒讓你們受風吹日曬,還交待奉茶水蜜餞的招待,這是羞辱?於淑人可真霸道。”

  “我也該三郎一聲世母!”

  “於氏你可真敢講。”晏遲看夠了戲,厭煩這婦人嗓門大:“夫人,我看於氏這般蠢悍,大不值得夫人好心教訓,趕出去吧。”

  就交待徐娘:“把這潑婦架出去,丟角門口,跟來往行人申明了,沂國夫人讓他兒子娶哪家女子當媳婦我懶得管,可劉家人仗著晏竣是他家女婿,硬逼著攀我國師府這門親戚可不行,今後劉家人要敢再來我晏遲門前,讓付英直接放狗。”

  長英堂終於安靜了。

  熱鬧換去了國師府的角門口。

  天子閉關清修,等閑人不許打擾,不過晏遲做為鍾離磯的高徒,天子親自任命的國師,皇帝將修長生不老的大業當然少不得他的“指點”,太子當然得繼續重視晏遲這支臂膀,好及時掌握天子的動態。

  也就是說,執政之人雖說變成了太子,可晏遲仍然還是近幸,國師府的門前照樣有許多遞帖攀附的人。

  徐娘認真跟常映,架著於氏出來,把晏遲的話一直不漏複述。

  於氏從沒受過這樣的氣辱,尚且叫罵不休,把劉伯父難堪得滿地找縫。

  劉氏哭哭啼啼:“都怪我連累了伯父、伯母。”

  “跟四娘你有什麽關係?晏遲這豎子,對嫡母不孝,對兄嫂不敬,大逆不道之徒!”

  門外圍著那些人一聽,雙雙眼睛都在放光,嘴快的立時譏嘲:“從前聽說沂國夫人苛虐繼子的話,還懷疑隻是謠傳呢,今日可算開了眼界,劉家不過是晏大郎的嶽家,都敢在國師府門口當眾詆辱國師,可見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但凡晏竣還念及手足之情,哪裏幹得出暗底下仗著手足之勢逼索賄賂的事?也好在太子殿下明察秋毫,晏竣才不曾禍及手足。晏國師有如此陰險鄙劣的兄長,當真不幸。”

  “要不然刑律為何規定,繼母殺子與常人同罪呢,原本這世上,也多的是惡毒不慈的繼母,晏竣若不得黃夫人的縱容,哪裏敢這樣張狂。”

  “晏國師隻是把這些陰險小人驅離,當真是手下留情了。應是顧及沂國公畢竟為尊父,才不追究繼母之子陷謗迫害之罪。”

  於氏滿耳朵聽著的,竟都是對己方的指責,沒一句公道話,狂怒之情更是摁捺不住:“大郎無辜,是晏遲這豎子陷害兄長!”

  劉伯父早就想要落荒而逃,奈何被一眾看客圍得緊,正覺得老臉都要掛不住了,猛然間聽於氏居然喊出了這話,氣急敗壞一耳光刮過去。

  這下子連角門口也清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