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聯手挫高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12-14 20:11      字數:3460
  要說來其實請離的妾室,受不受得子女一聲“母親”,衛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因為這樣的糾紛並不存在,便是存在,也是極少見的情況,更加沒人擺在台麵上理論。

  因為妾室的出身,一定比正室更加低微,所以妾室請離的情形本就是少數——往往請離後,妾室一般不會有娘家收容,麵臨的將是連棲身之地都沒有的處境,又就算有娘家收容,子女大抵也不會願意違逆更加富貴的父族,冒著被責斥不孝的風險,投靠卑微的母族。

  但衛律明確規定了婦若請離,與夫族兩斷,但與所出子女不斷育養。

  這個婦,又沒限定是指正妻,從字麵上理辯的話,芳期剛才的道理也能講得通。

  “夫人這話是說,寧為蘇氏女,不作覃門後了?”高蓓聲自覺這一逼問極其淩厲,她至今還認定晏遲是看重覃相邸,才會如此厚待覃芳期,覃芳期要是敢同父族一刀兩斷,必然失去利用價值。

  高家不如覃家,是之於實際的權勢而言,高家目前不能給走近幸之途的晏郎更大助益,但要論風評論根基,高蓓聲依然認定覃家難望高家項背,晏郎總歸還是會考慮風評,往清貴世家的方向紮根,所以晏郎屢屢聲明他對祖父的敬重,其實就是委婉暗示她,沒有放棄與高門交好。

  高蓓聲太希望芳期自毀前程了,她想:覃芳期這麽個毫無自知之明的愚狂婦人,當真以為晏郎這般的俊傑士卿,會為她姿色誘惑對她包容無度?很快她就會明白了,如果沒有覃這個姓氏,就是一無是處必被棄之如履。

  “高孺人還真是越來越可笑了,家母是請離,無論翁翁還是家父都已放許,我的父祖,無一說過不許我奉事生母的話,高孺人是覃家人麽?誰給你的權力要求我,若然奉事生母,就必須與父族義絕?”

  “姑祖母曾說,蘇氏已非覃門婦……”

  “高孺人,你是想詆毀家祖母違觸禮法,逼迫我與生母斷絕天倫之情?”芳期微笑。

  高蓓聲辯不過道理,隻好改變策略:“蘇氏便是夫人生母……”

  “高氏你在我麵前怎麽稱謂家母的?”

  高蓓聲重重咽下一口火氣,臉色越變得森冷了,芳期看著她那管尤其修挺的鼻梁,才發現隻要高蓓聲拉下臉,鼻子居然有點像鷹鉤鼻,唉,怪不得她晃眼看,論膚色、論眉眼、論鼻梁、論嘴唇,高蓓聲還真算得上美人,但看久了總覺得哪裏不順眼,原來是這個人老陰沉著臉,連累得原本隻是微微下垂的鼻尖,“變形”成了鷹鉤。

  “蘇娘子。”高蓓聲臉上徹底沒了表情:“蘇娘子便是夫人生母,但阿郎是與覃門聯姻,可不是同蘇門聯姻,阿郎的嶽母乃王夫人而非蘇娘子,蘇娘子一介外人,夫人讓她代表國師府招待女眷大不妥當。”

  “高孺人覺得誰更妥當?高孺人自己麽?”

  我有什麽不妥當?總比一介伎子棄婦夠格!

  “我為妾側,自知不能以主婦身份接待賓朋,但夫人應當請沂國夫人款客,妾身願意在旁協佐。”

  “我接下來就要說沂國夫人這件事了。”芳期收斂笑容,對趙瑗道:“高孺人受沂國夫人指使,意圖提醒國師記起舊事,黃夫人稱梅夫人在世時,當犯疾症,曾經毆打國師,造成國師心中創傷,且國師親眼目睹梅夫人在誤害二伯、阿姐之後,悲痛欲絕追悔莫及自刺身亡。”

  趙瑗冷冷看向高蓓聲。

  “高孺人打算讓薛姬把這些事告訴國師,我知情後,告誡薛姬先莫聲張,黃夫人儼然居心叵測……”

  “夫人!”高蓓聲終於能夠提高聲嗓:“夫人如此詆毀沂國夫人可是觸犯不孝之法!沂國夫人確然讓妾身提醒阿郎,無非是因阿郎不記得當年舊事,誤解梅夫人是為沂國夫人加害,沂國夫人擔心阿郎因為誤解再行衝犯尊長高堂的作為,早晚會受誹議,甚至會惹生官家對阿郎不滿,沂國夫人原本也希望夫人能夠勸言阿郎打消誤解,但夫人卻仍舊挑撥離間,沂國夫人一忍再忍,隻望家和萬事興,無奈之下才囑妾身將真相實情告知阿郎,夫人不為阿郎著想,反誣沂國夫人與妾身居心叵測,夫人實在太過狹隘自私!”

  “就算黃夫人說的都是實情,這時揭掀,無異再揭國師胸口創傷,且我根本不信黃夫人這話是實情!”芳期同樣怒視著高蓓聲,她這口火氣是窩得久了:“高孺人不是沒長著腦子,怎會相信黃夫人對國師從來都是好意,國師卻因為忘了舊事,聽幾句傳言,就認定黃夫人表麵賢良心藏奸惡如此荒唐的誤解?高孺人無非是因為利益,才毫不懷疑黃夫人的所謂實情!”

  “黃氏究竟說了些什麽?”這是趙瑗在問話。

  “說國師應當是忘記了,過去梅夫人對他幾回毆打,梅夫人確患狂症無疑;國師也忘記了,當聽仆婦驚呼喧嘩,他從寢臥出來,到梅夫人的寢臥,親眼目睹兄姐躺臥在血泊中,梅夫人痛哭不已,當著眾人麵前,自刺身亡;國師還忘記了,他至此神喪智昏,黃夫人跟晏竣屢屢想要安撫他,他卻咬傷黃夫人,毆打晏竣,還把晏竣推下階梯摔傷,所以沂國公才認定國師也患狂症,一怒之下將他鎖禁!

  高孺人,黃夫人分明是想讓國師怨恨梅夫人這生母,怨恨梅夫人傷害他的兄長阿姐,還不放過他,反而是黃夫人與晏竣,他們沒有哪裏對不住國師的地方,甚至對國師還有照恤之恩,結果呢?國師聽信讒言,忌恨他們,他們是想讓國師自責,悔愧,轉而補償黃夫人母子!

  黃夫人不至於信口雌黃,這些事應當都發生過,國師當年年幼,遭遇痛創確然可能神智崩潰,但黃夫人真如她所說的那麽賢良?

  沂國公,身為國師的生父,即便確然擔心國師因為遺患狂病傷人,何至於下令不予飲食,甚至連被褥都不提供一床?國師傷病,無醫診治,渴無熱湯饑無飯菜,被鎖禁在一間閉室裏,天冷無襖褥禦寒,沂國公分明是想將國師置之死地!高孺人還敢說黃夫人不是因為爵位,遊說沂國公虐殺嫡子!

  這些事情,國師忘了,我為國師感到慶幸,因為讓我害怕的是萬一揭開國師心中的舊傷疤,萬一那些是國師根本無法接受的過去,萬一國師的舊疾再因這些所謂的實情觸發!哪怕隻是萬一,我也絕對不敢冒險!可你高孺人,口口聲聲說什麽一見傾心,情比金堅,你可曾想過這些萬一,就這樣你還有臉說自己是為國師著想?!”

  芳期其實聽過辛遠聲的敘述,篤定晏遲一定記得沂國公對他的虐折,應當也明知黃氏母子對他的惡意,所以晏遲仇恨的不僅僅是沂國公,甚至更加仇恨的是黃氏,所以當年他潛回沂國公府,意圖刺殺的人才是黃氏。

  但晏遲應該不記得他也曾親眼目睹,梅夫人自刺身亡了。

  晏竑告訴芳期黃氏的計劃時,芳期隻覺渾身遍布寒意,黃氏想讓晏遲回憶起來,他不僅受到過生母的毆打,還目睹血淋淋的慘禍發生,黃氏以為晏遲對她的仇恨僅僅是誤解她加害梅夫人,她自信兩麵三刀已經爐火純青,年幼的晏遲絕對不知是她和晏永共謀,虐殺晏遲,讓晏竣名正言順繼承爵位!

  芳期一點都不想讓晏遲想起那場慘禍。

  隻是知聞結果,和血淋淋的場景根植記憶是兩回事,如果晏遲真的不記得那些舊事了,說明他下意識間根本無法接受梅夫人在他麵前自刺身亡這件事。

  會自責的吧?為什麽當初因為懼怕,沒有能夠阻止母親的死亡?

  自責往往比記恨更加痛苦,芳期在得知黃氏計劃那刻,她都恨不能把那惡毒繼母那張虛偽的臉皮直接從頭顱上剝下來。

  所以她感激晏竑,如果不是晏竑通風報信,這件事就算薛姬不會聽令而行,可她會上報徐娘,徐娘不敢隱瞞晏遲,結果雖然絕對不會如黃氏、高氏所願,但晏遲仍然會被傷害。

  “我決定,高孺人禁足在金屋苑寢臥,但這事需要告知徐娘,所以必須由趙姬和我共同說服徐娘,讓她不需過問究竟,倘若國師問起,我自有解釋,不過當然也需要趙姬配合。”芳期把高蓓聲質問得一聲不敢吭,她不再搭理這個女人,而是直接宣布決定。

  趙瑗這時的情緒已經平靜了,她頷首:“都依夫人決斷。”

  “至於黃氏,沒了別人替她當口舌,想她也不敢親口提及這些事,且我也有辦法要脅警告她不能提及,就是歲除夜,國師會往沂國公府,國師也必然不肯讓趙姬跟去受閑氣的,我的想法是,薛姬、魏姬可以隨行。”

  趙瑗其實想去沂國公府,她根本不怕與那家人對峙。

  “我要是能去,趙姬同行無礙,因為我並不需國師維護,黃氏也不敢同我理爭。”芳期點到即止。

  趙瑗看她一眼,再次頷首。

  高蓓聲直到這時才如醍醐灌頂,竟還敢力爭:“經夫人提醒,妾身怎敢再觸及阿郎的傷心事?妾身發誓會守口如瓶,但薛姬、魏姬無非女伎,她們怎能……”

  “你以為你是什麽人?”趙瑗冷冷看著高蓓聲:“女伎尚有一技之長,你呢?”

  “夫人說是與我等商議……”

  “高孺人你誤會了,我是說與趙姬、薛姬商議,至於你,讓你來我就是想告誡你,不要自作聰明,且時時勿忘生而為人,當有良知,你住的是國師府邸,衣上所著,口中所食,皆為國師恩賜,你應當謹記國師與沂國公夫婦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要為了你的貪欲,串通敵仇損害國師。”

  高蓓聲麵色慘白,她覺得自己又再中了覃氏的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