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67章 “你在我眼中”
作者:刹時紅瘦      更新:2020-09-15 11:54      字數:3687
  芳期準備告辭的時候,有一個仆嫗過來,說是老夫人相請,要見一見芳期。

  大衛的俗情,子孫輩普通待客,尤其是閨秀間的走動來往,多數情況下長輩們不會出麵,隻童老夫人既然開了口說要見芳期,無論是丁文佩還是芳期自然都是不好拒絕的。

  芳期雖沒聽晏遲著重提起過童老夫人,但通過周小娘的口,對丁九山這位老妻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童老夫人可該她爹一聲“師母”,因為王夫人“尊貴”的身份,從來不會替覃敬操心這些應酬師長的事務,是以倒是周小娘更加了解丁家的情形。

  在周小娘的敘述中,丁九山和童夫人似乎不是那麽般配。

  丁九山是世宦子弟,童夫人卻是寒門女子,童父的出身其實跟覃遜差不多,但他顯然沒有覃遜這樣的時運,童父經明經科入仕,輾轉兩任縣令就賦閑了,童夫人雖也能算是官宦之後,但其實都是跟著母親在祖籍操持稼穡等等事務,童母更是普通的農家女,目不識丁,導致童夫人也隻會蠶桑女紅,一本千字文都認不全。

  周小娘是聽覃敬的說法——

  丁九山少立大誌,把立業放於成家之前,金榜題名後還不願趨附顯望,隻想憑真才實學博得青雲之途,卻沒想到仕途屢受挫折,導致一時淹蹇,困難之時結識童父,受了童父宿留款待之情,丁九山覺得童父這種不以榮達頹困的情勢取人,才是真正輕名利重交情的真君子,真君子教出的女兒就必然是真淑女,所以願意姻聯。

  且丁九山終生未納妾室,也可以顯現他對童夫人是多麽的情深意重了。

  在大衛,不納妾室的官員其實並不罕見。

  甚至顯貴也有不少例子。

  如覃遜,如晏永,如也算“新貴”的辛坦之。

  但唯有童夫人,似乎頗受世人“妒嫉”,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她不值得丁九山這般情深意重,在丁九山的君子風範映襯下,童夫人顯得尤其的一無是處,擱從前芳期或許不會覺得蹊蹺,但她現在已經得知了丁九山其實是心有別屬。

  這些都不足以讓芳期對童夫人產生好奇心。

  她要跟丁九山及丁九山的家眷“楚河漢界”,那理當止步普通應酬,她向周小娘打聽童夫人是因為不時之需,但芳期壓根沒想到“不時之需”竟還能認真發生作用。

  童夫人住的院子比丁文佩的閨院寬敞許多,且還看得出來應是年前才經過了重新刷飾牆簷,芳期不由想到周小娘透露出的來自旁人的議論,都道童夫人雖出身寒門,卻生活奢侈,這無疑跟丁九山兩袖清風的形象大不符合,真難怪不少官眷都為丁九山扼腕歎惜。

  廳屋裏鋪著的是一張朱紅牡丹地氈,童夫人就坐在正中的花梨木鏤雕喜鵲登枝的靠背榻上,榻後一麵畫屏也是花開富貴的喜慶氣派,一眼晃過,隻見她穿的是明藍遍地海棠紋的大袖禙,露出高領真紅色的絲錦襖,再細細一看,芳期微微驚異了下。

  按說童夫人也是年近六旬了,但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縐皺,要是換身不那樣老成的衣著,說她剛三十出頭都怕有人信。

  保養得好,也是天生麗質,芳期有點理解官眷們為何都不大喜歡童夫人了,大多數女子難免的妒嫉心唄,個個都盼著青春永駐,可惜歲月不會眷顧多數人,所以僥幸得到眷顧的人,就容易被羨慕嫉妒恨。

  “三娘可真是生得好水靈。”童夫人卻讚芳期的容貌。

  而後就有了稍微的冷場。

  於是芳期就知道了童夫人也確實如傳言般,不大擅長言談。

  丁文佩當然是陪著芳期一同來見自家祖母,她卻很擅長緩解場麵的忽然尷尬的,把芳期推著去童夫人那張靠背榻上另半側坐,她自己倒是坐在了張繡墩上,笑著道“我從前跟太婆也去過數回相邸,隻可惜竟沒早些跟三娘結識,雖說現在也不算晚,卻還是遺憾從前的年月,若是能時常跟三娘一塊,定是有趣得多。”

  這是希望日後多交道的言下之意,芳期卻隻能微笑著不接話。

  她可不是矝傲啊,誰讓丁小娘子沒攤著個好祖父呢,晏大國師的仇敵,斷然是得疏遠著些。

  不曾想緊跟著就聽童夫人說“四娘也莫惋惜,我作主,求娶覃三娘給你做大堂嫂可好?”

  芳期……

  這下連丁文佩都覺得尷尬了,人家是相邸的閨秀,祖母您老人家這是做的哪門子主?且就算有聯姻之意,怎麽問起我這自家孫女覺不覺得好來?

  芳期知道丁文佩是丁九山幼子的女兒,她的堂兄就是那個生母被祖父給算計得流配服刑的可憐孩子,還是聽周小娘說,丁九山的長媳一連生了三個女兒後,才幸得嫡子,故而丁九山雖說六十好幾的人了,長孫年歲卻才十五,比她應當還小著月份,世族子弟一般不會太早議婚,童夫人這是著的哪門子急?

  “三娘,我家的大郎阿母雖不慈善,但他自幼卻是被他祖父教養長大的,品行沒得說,跟三娘你十分般配,我說我能作主,也是因為你父親得尊稱我一聲師母,我也算是你的長輩。”

  童夫人神色是和氣的,口吻也溫柔,隻是這“遣詞造句”卻越來越生硬了。

  芳期想起自家的祖母最近入過宮,依稀明白了這其中的勾聯。

  她微笑“老夫人這些話,是聽丁公交待吧?”

  “長孫的婚事,自然得讓外子首肯。”

  丁文佩聽祖母竟這樣說,急得險些沒有開口阻止。

  “老夫人,晚輩過去就聽見些誹議,稱老夫人並非出身詩書之門,故而言行常有粗鄙無禮之處。”

  童夫人沒想到芳期竟然當麵給她難堪,這下真被難堪住了,幾乎是“騰”地一下紅了臉,但卻沒有勃然大怒。

  “可在晚輩看來,老夫人雖說不是出身詩書之門,性情卻是溫和慈善,隻是老夫人耿率,且一心賢良事夫,可惜的是丁公枉為禮部官員,空有忠正無私的名聲,對老夫人卻欺瞞利用,白讓老夫人擔當誹議。”

  這下連丁文佩都驚呆了,睜著其實同童夫人幾分相似的鳳眼,愕然對芳期行著注目禮。

  “晚輩不知什麽緣故,有哪位貴人逼著丁公與相邸姻聯,丁公根本不認為我能與令孫般配,卻礙著利害二字不敢直言拒絕,交待老夫人道這般一聽就是逼迫且無禮的說辭,丁公是想激怒我頂撞老夫人,那麽這樁姻緣就自然是做不成的了,且我又成了跋扈驕橫之人,丁公以為造成我得了惡名,那位貴人也會滿意,斷然不會再為難丁公,好個高風亮節的長輩,竟如此處心積慮算計我這閨閣女子。”

  芳期笑吟吟的,先向童夫人禮辭“晚輩不會埋怨老夫人,卻定然會讓家中尊長同丁公理論。”又把笑吟吟的臉對著丁文佩“四娘今日款待,我卻不能再還東道了,唯有多謝二字。”

  她可不怕得罪丁九山。

  且晏遲應當也會樂見她給丁九山這重重一記掌摑,雖說以她的能力,不可能造成丁九山聲名狼籍,可逼著祖父捅破丁九山的用心,周皇後會不會記恨丁九山陽奉陰違呢?

  丁九山,這個讓人惡心的偽君子,他分明是對何錢氏念念難忘,但又不能終生不娶,娶童夫人為妻,又故意造成童夫人飽受誹議,世人皆認為童夫人般配不上他,通過這樣的方式,他衝何錢氏示意——不能娶卿為妻,著實是我的終生遺憾,沒了你與我白首偕老,縱然我是子女雙全,此生也不能美滿幸福。

  所以何錢氏就也會遺憾,就也會惦念他,他們雖然不能做夫妻,但仍然是心心相印。

  芳期覺得自己再在丁家多留哪怕一息都會忍不住嘔吐。

  誰知她剛出丁家的角門,還沒登車,就又看見了個讓她倒盡胃口的人。

  無精打彩的彭子瞻。

  彭子瞻顯然沒有料到會在丁家門外巧遇芳期,愣怔了一下,才上前施施然見禮“三妹妹。”

  他現在已經是芳期正兒八經的姐夫,喊一聲“三妹”自然是使得的,不過芳期卻很介懷由彭子瞻的嘴喊出這代表親好的稱謂,霜眉冷眼地說道“令賢都恨不得把我挫骨揚灰了,彭郎君如此稱謂豈不虛偽,日後相見還是當作陌生人吧。”

  扶著常映的手就登上了車,怎知彭子瞻卻上前一步“無論二娘怎麽看你,但在我眼裏,三娘絕對不會是貪慕虛榮、蛇蠍心腸的惡徒……”

  芳期翻了個白眼,才轉身,居高臨下地看著彭子瞻“你怎麽看我與我何幹,雖說多得令堂唇飛舌舞一番,才讓世人都曉得了我貪慕虛榮,但彭郎君總不會認為我會惶惶難安以及悲憤難過吧?令堂是個什麽品行臨安城的官眷又不是不清楚,被她誹斥是件好事,反而被她認可才是大事不好了,至於彭郎君怎麽看我,就仿佛一個匪類如何看待刑官似的,誰在意啊。”

  她是真不在意,都懶怠多看彭子瞻一眼,直到快到家了才想起來疑惑一下彭子瞻今日怎麽會去丁家。

  彭子瞻是遞“東籬帖”去的。

  原來丁九山設了個東籬社,月月都會擇期社集,跟一幫子名士及清要論談哲理,也吸引了不少儒生學子坐聽,可不是所有的儒生學子都有坐聽東籬哲講的資格,先得向丁九山獻呈東籬帖,倘若求帖未被送回,才能列席聽講。

  彭子瞻從前遞了不少回求帖,都未被“留社”,但他而今成了覃敬的女婿,覃敬又是丁九山的學生,有這層關係在,丁九山示意覃敬可再讓彭子瞻遞帖。

  彭子瞻自然是得親自遞帖的。

  可今日並非沐休,丁九山這時間當然不在家,他的一個族侄出麵接待彭子瞻,待說完了東籬社的相關事宜後,丁侄子似乎隨口一提“小郎的妻妹,不愧是相邸千金,矝高傲氣,著實讓人瞠目結舌。”

  這一聽就不是好話,彭子瞻忙問“丁世叔這話何意?”

  “今日覃三娘來丁門做客,相見老夫人時,卻出言不遜,她的厲齒,可把老夫人及四娘都批斥得半個字不敢還口。”

  彭子瞻又忙道“覃三娘口齒確然厲害,晚生今日在丁公門外巧遇覃三娘,也被怒斥一番,唉,覃三娘的性情可真是越來越跋扈刁蠻了。”

  “丁侄子”也就不多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