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妞妞拜師
作者:般若      更新:2020-07-28 02:25      字數:2296
  回來的時候坐田九郎的船,下船的時候田九郎還給了喬文兩條活蹦亂跳的大魚。

  陳瑜做了紅燒魚,蝦滑青菜湯外帶小半盆醉蟹,玉米發糕顏色澄黃,切成了小塊,還把曹紅英送來的點心擺在桌子上。

  滿滿當當的一桌子菜可讓袁炳義眉開眼笑起來了,連聲誇讚陳瑜廚藝好,也不客氣的坐下來。

  喬文和喬斌忙前忙後伺候著熱酒,很快就有了濃鬱的酒香。

  陳瑜熬了薑湯放在鍋裏熱著,囑咐喬文吃完了醉蟹要喝薑湯驅寒,這才帶著妞妞進了屋裏,屋裏小桌子上和外麵的菜一模一樣,份量也不少。

  妞妞吃的飛快,吃完了就跑出去了,陳瑜便一個人邊吃便看曹紅英給的圖紙。

  當時把圖紙交給自己的時候,曹紅英連問都沒問一句自己要做什麽,隻說帶回去慢慢看,還有些歉意說不能帶她去酒坊看呢。

  不過,有圖紙就足夠了,第一張圖紙是陶鼎,下麵是曹紅英批注的小字,這樣的陶鼎可以去陶器店定做,第二張是大口尊,圓柱形逐漸縮小,底部略尖,為了固定是需要結實的木架子,第三張是漏缸。

  漏缸是平底直璧的大缸造型,底部有十厘米的孔,孔上放著的是用堅韌的牛皮絲縱橫交錯的一個滿缸底的圓形扁盤,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讓酒和酒糟區分開。

  最後一張是裝酒的陶罐。

  看完了後陳瑜略有些失望,這些工具證明了現在釀酒工藝還沒有蒸餾,而她要做精油蒸餾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把圖紙收好,陳瑜收拾桌子送去灶房,剛出門就聽到吳道清問:“你們真不學醫?”

  陳瑜看過去,見吳道清臉色微紅,眼裏盡是期待,詫異的看著幾個孩子,就看到喬文幾個都搖頭說不學。

  心裏都為吳道清臉紅,偏偏這會兒妞妞見縫插針一般脆生生的說:“那收我啊,我不出去行醫,我就在家裏幫娘調香,調香也用藥材的,世伯,你收妞妞當徒弟的話,以後也能和袁伯伯一樣天天來家裏吃飯,我娘做飯的手藝這麽好,你不吃虧啊。”

  “咳咳咳!”吳道清頓時一陣咳嗽,眼淚都冒出來了。

  陳瑜快步去了灶房,止不住低低地笑出聲了,這小丫頭鬼精鬼精的,也讓她明白吳道清為何要收徒了,敢情都是衝著吃喝來的。

  吳道清拿了帕子擦眼淚,再看妞妞這模樣,心裏哀歎,嘴上卻說:“那妞妞請你娘過來一趟吧。”

  妞妞立刻跑去了灶房,歡歡喜喜的衝陳瑜笑,陳瑜戳了她腦門:“看你淘氣,要不了幾天就厭了怎麽辦?”

  “娘就放心吧,我一定認真學。”妞妞拉著陳瑜出了灶房。

  “弟妹,妞妞想要學醫,我、我呢,也想衣缽有傳,想問問你的意思。”吳道清頂著袁炳義都不掩飾的鄙夷神色,說。

  陳瑜看了一眼妞妞那乞求的小眼神兒就笑了:“這可是妞妞的福氣,隻是吳大哥,女娃娃學醫術的話,有沒有什麽禁忌避諱?”

  這是古代,男女大防簡直比命都重要,陳瑜當然要問一句了。

  吳道清顯然也掙紮的很,想了想才說:“女子並沒有學醫的先例,就算是家裏世代相傳的醫術也傳男不傳女,女兒家最多就是認識藥材,幫襯家裏曬藥收藥。”

  “隻是學曬藥和收藥的話,妞妞就不要去學了,雖說女子不能在外行走行醫,但有醫術也是保命的本事,吳大哥想要收徒,那就讓妞妞學真正的醫術,學得會是她的悟性,學不會也免得她總惦記。”陳瑜頓了一下:“要是妞妞真學會了也未嚐不是好事,妞妞以後也要長大嫁人,醫術可以傳給兒孫,想來妞妞會明白,不能對不起吳大哥一番教導之情的。”

  這話極大的安撫了吳道清,他立刻問道:“弟妹不反對?”

  “妞妞喜歡就好,不反對。”陳瑜回答的幹脆。

  吳道清這才問妞妞:“你聽懂了嗎?我不要求你一輩子不行醫,但在嫁人之前切不可給人瞧病,女孩子名節重要,若長大後遇到良人願意讓你行醫,倒未嚐不可懸壺濟世。”

  “我不會反對的。”牧秦心裏這麽說。

  妞妞福至心靈,立刻跪下來:“徒兒喬筠竹拜見師父。”

  吳道清頓時笑出了一臉褶子,伸手把妞妞抱起來:“好,好,沒想到老了老了,我還收了個女徒兒。”

  “那師父肯定是有福的,哥哥們的恩師可以來家吃飯,我的師父也要來家裏吃飯,娘親行不行?”妞妞看陳瑜。

  陳瑜點頭:“當然,不過娘有時候忙的顧不過來,要妞妞的師父和哥哥們的恩師不見怪才行啊。”

  “不怪不怪,這麽好吃的東西,一天就一頓都值。”袁炳義立刻夾了個醉蟹問陳瑜:“這醉蟹還有嗎?不夠吃了。”

  “有,我去都拿來。”陳瑜把醉蟹都拿出來,又端來了薑湯,叮囑他們一定要喝點兒,免得惹了寒氣傷身。

  袁炳義吃飽喝足,必須要表現表現才行,張羅著讓喬文幾個人去讀書。

  吳道清則帶著妞妞回去拿拜師禮了。

  陳瑜還沒等收拾完桌子,田九郎帶著黃家三兄弟就上門了,四個人顯然提前都打好了招呼,提了一兜魚蝦和螃蟹上門的。

  陳瑜招呼幾個人進屋坐下,拿了紙筆過來,這筆還是從陳木匠手裏借來的,細細的筆蘸足了墨汁也不會一筆下去一大片烏黑的,用著還算趁手。

  “我設計的這艘船是三層結構,船上口長度二十一米,寬七米半,吃水深度一米五分,底層長度十八米,寬六米,整艘船高兩米六。”陳瑜邊說邊畫圖,不用看都知道對麵坐著的四個人是四臉懵逼的樣子。

  繼續說:“第一層要起高,這樣可以長途跋涉的時候有供休息的地方,第二層是要設計成寬在兩米到三米的格子,用來裝魚,魚要按照類別分開,免得造成互相攻擊死亡的現象,最底部則是裝沙子,這樣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證船在海裏即便是遇到風浪也能穩定船身,更安全一些。”

  畫完了,抬頭見四個人都傻眼了,陳瑜清了清嗓子提醒他們。

  黃九郎最想回神兒,問:“嬸子,這麽大的船我們四個能撐得起?”

  另外兄弟三個人立刻點頭猶如搗蒜:“對對對,我們四個的力氣不小,可這麽大的船擺弄不了啊。”

  陳瑜淡淡一笑:“那你們就沒想過雇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