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7      字數:4644
  胡麗雯吃了一頓鮮美無比的海鮮大餐。清蒸河蟹赤甲紅、鹽水煮大蝦、爆炒海螺、紅燒海參、辣椒炒文蛤、海膽清湯......河蟹香、赤甲紅鮮,兩種不同水域的螃蟹,蘸著陳醋薑汁,風味各異。

  她並非沒有吃過海鮮,可沒吃過這麽鮮美的海鮮,每個螃蟹腿都不肯放過。

  聽了解釋她才懂得,差別隻在一個新鮮度上。長途運輸過程中,需要打氧氣維持海鮮的成活率,新鮮度和肥瘦已經大大折扣。而今天餐桌上的海鮮,都是從海裏剛剛捕撈上來的,自然鮮美。

  吃過午飯,柳曉楠要返回養殖場,問胡麗雯想不想去參觀一下,要去一起走。胡麗雯正有此意,柳其宇卻提出,他想去碼頭看看航母的舾裝情況,孟想想便把自己的車子交給了兒子。

  柳其宇開著母親的車子,帶著胡麗雯前往碼頭。行駛在路上,胡麗雯對柳其宇說:“你們家的房子可真大,環境也好,站在窗前就能望見大海。”

  “不知我爸什麽時候買的房子,我們平時都不知道,我爸從不跟我們提及家庭的財產狀況。”

  “今天中午,我可是飽餐了一頓最原汁原味的海鮮大餐,可惜吃不下那麽多。”

  “回去的那天,我給你準備一些新鮮的海鮮,放上冰塊跟飛機一同托運,帶給你家人嚐嚐。”

  胡麗雯高興地說:“真的呀,那可太好了,我先謝謝你。”

  到了造船廠的碼頭,遠遠地可望見停泊舾裝的航母,銀灰色龐大的身軀,在陽光下愈發的高大顯眼。柳其宇靜靜地望著,胡麗雯在他的臉上看到了專注向往和堅定。

  胡麗雯輕聲問道:“為什麽一定要先來看看航母?”

  柳其宇說:“以前,我爸經常帶我去軍港,觀看軍艦潛艇進港出港。我爸對我說,海軍還沒有航空母艦,等著我們這代人去建造。我那時便想著長大後,能夠造軍艦造航母。現在雖然有航母了,卻不是國產的。選擇咱們這個專業,也是為了這一點。”

  胡麗雯說:“畢業以後,一定要到造船廠工作嗎?”

  柳其宇說:“到造船廠工作,是我畢業後的首選。”

  “想沒想過出國留學深造,或是工作定居?”

  “我爸不支持我們出國留學,我也沒有這方麵的打算。我爸甚至不允許我們和外國人談戀愛,否則不認我們。在我爸看來,我們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基因,不必崇洋媚外。”

  胡麗雯笑道:“你爸可真有意思。你家條件這麽好,你又那麽的優秀,高中時有很多女生追你吧?”

  柳其宇說:“我爸媽都不讚成我們在本科期間談戀愛,你說我們會早戀嗎?上高中時,我媽給我們看了她寫的日記,讓我們懂得了什麽是真正的愛情。”

  “在你看來,什麽是真正的愛情?”

  “真正的愛情是沒有愛情,隻有心靈的碰撞與結合,外在的因素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可是,在目前的大環境背景下,卻是難上加難。”

  “觀點很奇特,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在你看來,現在的愛情已經世俗化格式化了。”

  “我不知道,我沒有經曆過愛情。你不是看過我爸寫的《經緯線》嗎?其實,那是他的自傳體小說,裏麵所描寫的愛情故事,都是他的親身經曆。如果把這篇小說和我媽的日記結合起來,那才會構成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可以這樣說,我媽的日記,是我爸小說的續篇。”

  “我能有幸讀讀你媽寫的日記嗎?”

  “我想,我媽會同意的。”

  胡麗雯不再追問了,她已經對柳其宇的家庭,以及柳其宇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有了大致的判斷,知道他是在什麽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接受的又是什麽樣的家庭教育。

  觀看了一會兒航母,柳其宇開車帶胡麗雯去龍王塘養殖場,帶著她從小島到水庫參觀了一遍。雖然沒有什麽奇異的風景,可胡麗雯卻分明看到了她想看到的。

  刻著“愛之源”三個大字的橢圓形礁石,柳曉楠辦公室裏的那些榮譽牌匾,美麗的小島、寬闊的海域,養殖河蟹的池塘,栽種著大櫻桃的土山,無不給胡麗雯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雖然不能理解“愛之源”三個字的深意,可她分明看到了另一種美、另一種愛。

  站在水庫邊緣,回望著整個龍王塘,胡麗雯手裏拿著一個蓮蓬,無限神往地說:“山美海美名字也美,龍王塘猶如仙境、猶如世外桃源,能夠長期生活在這裏,是一件多麽美妙的事情。”

  柳其宇說:“承包期隻有三十年,不可能長期生活在這裏。不過,看習慣了,也變得稀鬆平常了。”

  “對於我來說,一切都是那麽的神秘,長期生活在大都市裏,哪裏能見到如此優美舒適的環境。”

  “明天上午,海灣裏退潮後,我帶你趕海,撿海螺挖文蛤挖蟶子。”

  胡麗雯並沒有太興奮,她看著不遠處的池塘邊,正在指揮人們下地籠的柳曉楠,問道:“你父親獲得那麽多的榮譽,還是個作家,可一點架子都沒有,跟個普通人一樣。”

  柳其宇說:“我父親他們那代人,跟我們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曆,什麽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不像我們,幾乎什麽都是現成的。所以,他們那代人的情感更為豐富深厚。我父親在老家捐資建校,為村裏引進致富項目,幹過掛職村長,我想,都是源於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情感。”

  胡麗雯深有同感:“我們沒有吃過苦,都是在蜜罐裏長大的。聽你這麽一說,我多少能理解一點,你父母為什麽把這裏起名叫“愛之源”養殖場。我沒理解錯的話,這裏恐怕是追溯愛的地方。”

  柳其宇點頭說:“我也是這樣理解的。”

  “你父親很了不起。”

  “我父親說,他隻是個平凡人,幹了一點平凡人所能幹的平凡事。”

  兩個人走向忙碌的人群,柳其宇為胡麗雯介紹了正在鋪放地籠的沙石沙山。看著那倆人強健的體魄,胡麗雯暗想,高手果然在民間。

  柳曉楠對胡麗雯說:“小胡姑娘,我這裏並沒有太好玩的地方,像個農村的生產隊,是不是很失望?”

  胡麗雯笑著回應:“柳叔叔,您謙虛了,您的實體經濟與您的小說同樣精彩,是個充滿愛的地方。”

  柳曉楠說:“謝謝小胡姑娘的評價。我出身於普通家庭,格局也就這麽大。其宇自然也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眼界決定著格局,他也隻能做點普通人的那點事。”

  胡麗雯笑道:“柳叔叔,我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我倒是覺得,一個人的格局跟他的眼界無關。”

  “是嗎?”柳曉楠這樣回答。他對柳其宇說:“廚房裏有點海參海腸,你媽今晚想包餃子,你和小胡姑娘先帶回去。我手頭上的事情忙完了,才能回家,怕你媽著急。”

  柳其宇和胡麗雯回到家中,孟想想正等著海參和海腸。把海參海腸剁碎了,和豬肉韭菜拌餡,包三鮮餡的餃子。柳其宇和保姆孫玉秀擀麵皮,孟想想和其夢包餃子。

  一家人在餐桌上忙活,本來也不需要客人伸手。胡麗雯麵有愧色地對孟想想說:“阿姨,我不會擀皮也不會包餃子,隻會吃餃子。”

  孟想想笑道:“沒關係的。阿姨相信你一定沒吃過海腸包的餃子,你今晚好好嚐嚐。”

  其夢在一旁對胡麗雯說:“你讓我哥教你包餃子,我哥包的餃子是元寶形的。”

  胡麗雯期待地看著柳其宇。一個大男孩子,擀餃子皮如此熟練,看來這也是家教的結果。

  柳其宇把一摞餃子皮放到其夢的麵前,說道:“你陪著麗雯去說話,哪能讓客人包餃子。”

  胡麗雯說:“我倒是想學學包餃子。”

  孟想想接過兒子手中的擀麵杖,柳其宇隻好來教胡麗雯包餃子。其宇耐心地教,胡麗雯虛心地學,在餃子下鍋前,倒是包出了幾個像樣的餃子。

  等著柳曉楠回家吃飯的功夫,胡麗雯請示孟想想:“阿姨,其宇對我說,您的日記是叔叔小說的續篇,我能欣賞欣賞嗎?”

  孟想想微笑著答應:“可以的,不過是我的一些情感和瑣事。都在其夢的手裏,你倆一起看。”

  柳曉楠回到家裏,一家人開飯。吃過一頓鮮美的海鮮餃子,散完步歸來,三個年輕人急不可耐地跑到樓上去看日記。因為要以日記為藍本寫小說,其夢把母親的日記都拿在手裏,胡麗雯也得以從頭開始閱讀。

  胡麗雯沉浸在一個女大學生甜美的夢境中。日記寫得跟樸實,沒有華麗的詞語和修飾,文字簡單質樸卻充實著真摯飽滿的情感,引起她心中的某種共鳴,甚至覺得自己便是日記的主人。

  日記中的情感過於強烈,她不得不時時停下閱讀,眼睛離開日記本,望著窗外遠方的燈火,平息一下心中的澎湃的思緒。

  其宇其夢也同樣沉浸在日記中,靜靜地閱讀,客廳裏隻有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眼睛看累了,其夢放下日記本說:“越往下讀,我越沒有信心把媽媽的日記寫成小說,情感太豐富了。”

  柳其宇合上日記本,對妹妹說:“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咱倆隻有你有希望,能夠滿足爸爸的願望。”

  胡麗雯也鼓勵其夢說:“我支持你。我們這代人很難擁有這種純淨質樸的情感,應該寫下來,寫成《經緯線》的續篇。其實,完全可以寫成日記體的小說,因為日記本身已經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稍微加工就可以了。”

  “對呀。”其夢高興地說:“謝謝你提醒了我。不過,我不會輕易動筆,不能褻瀆了爸爸媽媽的感情。”

  柳其宇問胡麗雯:“你累不累?累了早些休息。明天早晨還得早起,我們得跟著退潮去趕海。”

  胡麗雯說:“我不累。這一天我收獲了很多,還想著多讀幾本日記。”

  高中同學打來電話,柳其宇回到自己的房間,跟高中同學嘮嗑去了。

  其夢對胡麗雯說:“有哥哥真好,可惜上大學後分開了。從小學到初中,我和哥哥一直步行者上學,都是哥哥替我背著書包,一路保護著我照顧著我。上高中時,所有想給我遞紙條的男同學,都不敢輕舉妄動。上大學以後,哥哥每個星期都給我打電話。”

  胡麗雯羨慕地說:“有這樣一個哥哥關心你愛護你,你當然幸福了。我也有哥哥,同父異母的,年齡相差又太大,沒有得到你這麽多的愛護。”

  其夢看著胡麗雯說:“不知道將來誰能做我的嫂子,她一定會比我幸福。在我媽媽的日記中,不難看出爸爸是把媽媽當妹妹當親人來愛護的。我哥哥受到我爸爸的影響,一定會做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胡麗雯說:“你哥哥還有什麽有趣的事情,講給我聽聽。”

  其夢欲擒故縱:“我不講,我要留著講給我未來的嫂子聽。”

  樓下的書房裏,柳曉楠和孟想想也在進行著對話。孟想想問柳曉楠:“你對胡麗雯這個姑娘怎麽看?”

  “深藏不露!”柳曉楠斷然地說:“才接觸一個月的時間,能有多少了解,一個姑娘家便跟著男同學跑到千裏之外。要麽是缺心眼,要麽是有強大的根基,你看這個姑娘像是個缺心眼的人嗎?”

  孟想想說:“我看這姑娘挺好的,落落大方、熱情懂禮貌,能考上清華大學,本身素質也挺高的。要麽是單純地來看看大海,要麽跟我當年一樣,對咱兒子一見鍾情。”

  “我沒說這姑娘不好,我是勸你趁早打消你那不切實際的念頭。我試探過這個姑娘,沉著應答滴水不漏,有見識有眼界,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她說她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可到目前為止,我們沒聽到她說起她家庭的任何情況。你再想想看,是北京人還是普通人家,為什麽還要住校,這都是疑點。”

  “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這女孩竟然不會包餃子,咱家其夢什麽不會做?可是,家裏房子小,或是交通不便,怕影響學習,住到學校裏也是有可能的。”

  “我們不去妄加猜測,我們隻把她當成普通客人,當成兒子的同學來看待。至於其他的,由兒子自己去做判斷做選擇,我們不幹涉,也不要抱有特別的希望。”

  睡覺前,胡麗雯將白天拍攝的幾張照片通過微信發送出去,並附帶說明:“這是我居住的房間,這是他家的別墅,這是他父親的養殖場,這是他父親獲得的榮譽,這是他父親的題寫的石碑......”

  過了好一會兒,對方才回複:“麗雯,如果情況屬實,家庭狀況和父母背景還勉強說得過去,我和你爸爸同意你繼續交往下去。不過,不可輕易下結論,還有待進一步長時間的考察。”

  胡麗雯發了一個羞澀的表情包,道了一句晚安。這天晚上,她在一個並不完全陌生的環境裏,在自然放鬆的氛圍裏,早早地睡下,睡得很沉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