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初步構想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7      字數:4525
  卸下一千棵樹苗,種苗基地的平板車原路返回,明天一早仍會準時送來一千棵樹苗。柳子街一下子訂購了五千棵樹苗,幾乎清空了積壓兩年多的種樹苗,理應服務到家。

  栽種前,柳曉楠把沙萬裏介紹給大家認識,讓他作現場指導。柳曉楠之所以把沙萬裏帶到柳子街,也是想讓他借此機會,為大家傳授一些大櫻桃的日常管理經驗。

  沙萬裏講述完栽種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大家按照互助的方式開始栽種,有人的出人,有車的出車。栽樹的,培土的,拉水澆水的,各有分工,關得玉陪同沙萬裏做現場指導。

  關得玉組織的相當出色。十幾家種植戶當中,少則二三百棵,多則五六百棵,一家一戶單幹,誰家也無法保證在短時間內全部栽種完,勢必會影響到大櫻桃樹苗的成活率。

  不如集中人力物力,從山坡下開始向上栽種,輪到誰家是誰家。種樹苗是柳曉楠和沙萬裏精心挑選的,沒有大小粗壯之分,用不著挑挑選選。

  十幾戶人家一同栽種大櫻桃,本身就是一次集體行為,無論大小事情都要擰成一股繩。柳曉楠為大家的事情跑前跑後,他圖了什麽?

  柳其順父母有病,靠他一個人什麽時候能栽種完六百棵的種樹苗?大家還得互幫互助,共同致富。

  關得玉的號召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本來就是一個村子裏住的,誰有困難能不伸把手?都不去計較。

  柳曉楠也參與到栽種的行列中來,跟著幾個嫂子配合栽樹,一邊幹活一邊開著玩笑,把幾個嫂子逗得笑聲不斷。

  就在這時,宋鴿打來電話,問他在哪兒。他說他在老家柳子街的山坡上,跟著一幫大老娘們在栽樹。

  宋鴿在電話裏開懷大笑。明明是個文化人,卻說著大眾話,不拿腔拿調,這一點她尤其敬佩。

  嫂子們也是哄然大笑,她們可不管柳曉楠跟誰打電話,宋鴿在電話裏都聽得清清楚楚。

  柳曉楠一遍躲閃著嫂子們向他扔來的石塊,一邊問宋鴿有什麽事。宋鴿說沒什麽事,電話也就掛斷了。

  嫂子們問他是誰打來的電話,眉開眼笑的。他說是以前來過柳子街的那個女記者,嫂子們又有了開心解悶的話題。

  柳曉楠對付嫂子們的責問和玩笑那是綽綽有餘的,可他對付不了宋鴿一個人。交往快有半年了,兩個人的關係快速升溫,從極其普通勉強挨邊的學長學妹的關係,升格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宋鴿有思想有活力,思維敏捷富有正義感,常常能更換他的腦筋,為他帶來新穎的想法和有價值的信息,輸入新鮮的血液。

  唯有一點讓他頭疼,宋鴿一直想在他的身上挖掘出更多的東西,家庭事業各個方麵她都感興趣。這似乎偏離了作為經濟板塊記者的範疇,他也因此常常把孟想想掛在嘴邊,把孟想想作為他的擋箭牌。

  中午時分,大家下山吃午飯,柳其順主動留下來為大家看守工具和樹苗。柳曉楠把自己的車留在山上,讓柳其順有個休息的地方,跟著關得玉沙萬裏步行下山。

  柳致心早早地回家準備午飯,招待沙萬裏,也邀請關得玉一同來家裏吃飯,共同商討櫻桃園後期的管理。

  行走在後山坡的山路上,望得見柳子街的全貌。沙萬裏對關得玉說:“有山有水,真是個好地方。”

  關得玉說:“正因為溫飽容易解決,人們才思維懶惰安於現狀、滿足於現狀,離真正的富裕還相差太遠。以前推廣蔬菜大棚,費了好大勁兒才有幾家響應。這次如果不是曉楠牽頭,種植大櫻桃恐怕還是難以推廣。”

  沙萬裏說:“這一大片好山地,如果都栽種上大櫻桃,富裕起來就有指望了。”

  關得玉說:“很多人在觀望,隻有看到別人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他們才會跟著去做。”

  柳曉楠說:“三叔,我有個建議。我們要有個長遠的打算,如果種植大櫻桃得以大麵積推廣,一定會吸引外地客商前來集中收購。到那時,如果能把柳子街建成大櫻桃種植基地、水果批發集散地,不但可以帶動更多的農戶擺脫貧窮,還可以讓柳子街成為一張名牌。”

  關得玉讚歎道:“到底是年輕人,思維活躍想得深遠。眼下,咱們先把這個實驗田做好,然後再沿著你的構想一步步做下去。”

  回到家裏,剛要坐下來吃午飯,宋鴿再次打來電話。宋鴿在電話裏喊:“我在你家大門外,快出來迎接。”

  柳曉楠不知真假,走出家門一看,院門外果然停著一輛車,宋鴿含笑站在車旁。

  他快步走出院門迎接,握著宋鴿的手說:“宋大記者,你來柳子街有公事?”

  明知故問,並且故意問了一句廢話。柳曉楠心裏明白得很,人家小姑娘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從龍王塘趕到柳子街,不是衝著他來的又能衝著誰。

  果然,宋鴿鄭重地說:“我來看看學長,跟著一幫什麽樣的大老娘們一起栽樹。”

  柳曉楠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先進家一起吃午飯吧。”

  柳曉楠把宋鴿領進家裏,除了自己的父母,剩下的兩個人都不用太作介紹。宋鴿常去龍王塘愛之源養殖場,跟沙萬裏自然熟悉。柳子街小學新校舍竣工剪彩,宋鴿前來采訪,沒少跟關得玉打交道。

  柳致心炒了一桌子好菜,拿出冬季自釀的封存的黃酒招待來客。柳曉楠對宋鴿說:“你下午還要開車回去,不要喝酒了,喜歡喝黃酒給你帶一些回去。你多嚐嚐我爸做的農家菜。”

  宋鴿說:“我下午不準備回去。既然沙大哥和關支書都在你家,說明你們正在做著一件大事。”

  柳曉楠說:“當記者的就是敏感。其實沒什麽大事,村裏栽種大櫻桃,我讓沙大哥來做顧問。”

  “一定是共同致富的大項目。”宋鴿堅持著:“我不想像上次一樣,再做二次采訪。”

  “也好。”柳曉楠給宋鴿倒了一杯黃酒,說道:“既然想留下來,我給你提一點建議。如果你有責任感,眼睛就不要老是盯著成功的企業家大老板,應該多關注一下民生。下崗工人是如何謀求生存的,靠天吃飯的農民又是如何的勞累而收益甚微。”

  宋鴿說:“我留下來,也是想具體了解一下農民的所思所想,了解一下關支書這樣的農村基層幹部,以及他們的日常工作和所遇到的難題。”

  關得玉說:“宋記者,你還是跟曉楠一樣,叫我三叔吧。叫我村支書,實在慚愧得很。”

  柳致心發話了:“進了家門都是客,姑娘,嚐嚐我的手藝,咱們邊吃邊嘮。”

  吃過午飯,稍作休息,大家一起上山,柳曉楠用飯盒給柳其順帶去飯菜。因為有記者在場,眾人的幹勁更足,沙萬裏也成了男人們的共同朋友,邊幹活邊詢問大櫻桃的日常管理。

  宋鴿的親和力也是很強的,很快跟一幫女人們打成一片,說說笑笑的。

  一千棵大櫻桃樹苗栽種完,眾人收工下山。關得玉望著一排排整齊的大櫻桃樹苗,展望著前景對柳曉楠說:“你那裏還不到一千棵櫻桃樹,便會有那麽高的收入。這一麵山坡五千棵大櫻桃,三四年以後,能給大家帶來多少收入,我都難以想象。”

  柳曉楠說:“這些大櫻桃都是新品種,果大肉厚核小、甜度高,比普通的大櫻桃賣價高。我那裏有少數的幾棵,有絕對的把握我才敢大量地引進到村子裏來。”

  沙萬裏用行家的語氣說:“用不著三四年,兩年以後會帶動很多人栽種大櫻桃。”

  宋鴿說:“我是第一次麵對麵地跟農民打交道,感受很多,致富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容易。等到這片櫻桃園給村民帶來收入,我寫一篇專題報道,免費為柳子街的大櫻桃做廣告。”

  柳曉楠說:“這才是為民服務的好記者。”

  宋鴿說:“我一直都是個好記者。”

  把柳子街建成大櫻桃種植基地、水果批發集散地的構想,逐步在心中醞釀成熟。柳曉楠開車下山,邀請關得玉到家裏吃晚飯,探討更多的可行性的辦法,這其中也需要得到地方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晚飯後,柳曉楠正式提出了自己的大膽構想,激發了關得玉極大的熱情。他表示栽種完櫻桃樹苗,馬上給鄉裏打報告,申請政策與資金方麵的支持。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如果這五千棵大櫻桃樹能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種植麵積將會進一步擴大,柳曉楠的構想便會逐步實現。

  作為旁觀者,宋鴿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也給出了很多實質性的建議。初步方案逐步完善,藍圖漸漸清晰明確,隻待時間去實施驗證。

  柳曉楠拿出兩本書交給柳致心,分別是河蟹的養殖技術和大櫻桃的種植技術。他說:“爸,你都六十多歲了,我媽的身體也不是太好,把那幾畝河灘地和蔬菜大棚租給別人吧。作為退休工人轉型當農民,你是成功的,不如再學點新技術。”

  柳致心接過兒子送給他的書,翻了翻說:“好,幹到老學到老,我對你們的那個計劃也很感興趣。”

  關得玉在一旁笑道:“大哥,曉楠這是給你布置新任務,這是要爺倆齊上陣。趁著咱們老哥倆身體還行,一起再為柳子街幹回大事吧。”

  柳致心豈能不知兒子所幹的是大事?如果兒子的構想得以實現,其作用遠比他帶著大家科學種田和建蔬菜大棚大多了。

  從礦山退休十年了,親眼見證了兒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他自豪他欣慰。如今兒子回過頭來為柳子街辦實事,作為父親怎能不大力支持?

  柳致心對沙萬裏說:“你是種植果樹的行家,有不懂的地方,我打電話跟你請教。”

  沙萬裏說:“大叔,我沒有文化,全靠自己摸索。大叔有文化,說不定以後我還得向你請教。”

  勞累了一天,沒有閑心看電視,都要早早地休息,迎接明天的辛苦。

  關得玉回去後,薑長玲冷著臉對柳曉楠說:“你那屋的炕我給燒熱乎了,你把記者姑娘安頓好,過來跟你沙大哥睡裏屋。累了一天,不要說個沒完,讓人家記者姑娘早點休息。”

  柳曉楠把宋鴿領到自己的那兩間屋裏,問宋鴿:“你是睡床還是睡火炕?”

  宋鴿環視著這兩間布局特殊的房間,欣喜地說道:“別有洞天啊!我沒睡過火炕,今晚體驗一下。”

  柳曉楠從衣櫃裏拿出一套新被褥,鋪在炕上說:“裏麵的套間是衛生間,晚上不必出去。”

  宋鴿笑吟吟地說:“聽你母親的意思,好像懷疑咱倆的關係。中午對我還很熱情,到了晚上這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好像咱們已經打算睡在一個房間裏似的。”

  柳曉楠又從衣櫃裏拿出一個枕頭,放好蓋上枕巾,抬起頭說:“還有更狠的。我跟你學姐結婚前,我父親就對我說過,我要是做出對不起你學姐的事情,他會打斷我的腿。現在知道你學姐在我父母心中的地位了吧。”

  所謂的學姐,當然是指孟想想。柳曉楠感謝母親,把一切都挑明了,省去了自己很多的麻煩。

  宋鴿並不在意這些,往炕沿上一坐,晃蕩著兩條長腿說:“隻要你不趕我走,我打算在你家多住幾天。你的那個構想前景廣闊,我想自始至終都作為一個見證者參與者。你父親是個謎,關得玉三叔是個謎,柳子街是個謎,我要挖掘的東西很多很多。”

  難道是自己自作多情?這樣最好。柳曉楠替宋鴿打開電視說:“我父親的習慣是早睡早起,我也得跟從他的作息,這一天也確實夠累的。你自己看會兒電視,困了也早些休息。”

  “這才八點多鍾,你真的聽從你母親,不陪我多說幾句話?”

  “你現在出去看看村子裏,還有幾戶人家亮著燈光?即使有亮著燈光的,那也是家裏有學生在寫作業。農村人整年的辛苦勞作,娛樂的時間很少,比不得城市,此時正是華燈初上,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幹了一天的農活,累得狗攆兔子喘的,日複一日,什麽生活都免了。”

  宋鴿忍不住笑道:“學長的語言獨具一格。照你說來,好像農村不必實行計劃生育了。”

  柳曉楠說:“如果你明天在山上待一天,不用你幹活,到了晚上,我敢保證你連話都懶得說。”

  宋鴿笑夠了才說:“學長你休息去吧,等你母親來喊那才叫尷尬。”

  柳曉楠走出房間時,替宋鴿關上房門。宋鴿拿出記事本,記錄下柳曉楠的那個構想和這半天來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