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創業之初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7      字數:4054
  進入五月的龍王塘,滿目青翠生機勃勃。兩側的群山鬱鬱蔥蔥,俯瞰著腳下環抱著的海灣;水庫裏碧水蕩漾,碧綠的荷葉或浮在水麵上,或在風中搖擺,亭亭玉立的荷花含苞待放;狹長的海灣潮起潮落,海鷗隨著潮汐翻飛覓食。

  土山上綠意盎然,三月份栽下的近千株大櫻桃樹苗都已成活,紋理清晰的樹葉稀稀落落地點綴著層層梯田。山腳下幾塊零散的園地裏,栽種著土豆黃瓜芸豆西紅柿茄子等蔬菜。十幾棵幸存保留下來的桃樹和杏樹,正在依次開放著粉色白色的花朵。

  兩個加深加固的池塘,堤壩上用一尺多高的塑料布圍繞,防止河蟹外逃。池塘裏長出了嫩綠的水草和蘆葦,在水草下和池塘邊緣,無數的河蟹苗快活地爬來爬去。

  海灣裏正在退潮。先是爛泥灘裸露出來,後是沙灘,在清澈的潮水中逐步呈現出本來麵目。灘塗平整,生長著細小的水草,白色的海鷗飛起落下,在海灘上忙著覓食。

  柳曉楠孟想想帶著兩個孩子,挽著褲腿,赤腳行走在海灘上。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一家人到龍王塘來過節,也是想讓孩子更近地接觸大自然。

  一雙兒女脫離了父母,兒子呱唧呱唧在海灘上奔跑著,大聲喊叫著追逐著海鷗;女兒跟在哥哥的身後,跑跑停停,低著頭不知在觀察尋覓著什麽。

  柳曉楠手持鐵鍬,走上十幾步便挖一鍬,查看貝類的恢複情況。

  這一段是泥沙混合的海灘,主要生長著花蜆子。經過一冬一春的休養生息,花蜆子的種群數量已經相當可觀,一鍬下去能翻上來五六隻七八隻,大都指甲蓋大小。

  他滿意地對孟想想說:“再經過一年的生長,這些花蜆子就可以上市了。”

  孟想想跟她的一雙兒女一樣,也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海走上海灘,對什麽都感興趣。柳曉楠挖出來的花蜆子,她挑選大個的放進塑料桶裏,把小的重新埋進沙土裏。

  柳曉楠笑道:“不用你動手,花蜆子自己會鑽進沙土裏。”

  孟想想仔細觀察。果然,那些小花蜆子伸出白嫩的舌足,三下兩下便鑽到沙土裏隱藏起來。

  她抬起腰笑著說:“大海裏的生物這麽有趣,我還不怎麽了解哪。”

  “到了夏天放暑假,我教你學遊泳怎麽樣?學會遊泳,可以鍛煉出更健美的體型。”

  “好啊,我一直想學遊泳。眼下,你得教我怎麽趕海。你那篇《霧》的小說,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一直想知道什麽是趕海。”

  柳曉楠說:“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再往前走上一段,便是純淨的沙灘,海水剛剛沒到腳脖子處,很多海灘生物都冒出頭來覓食。

  柳曉楠指著一處鼓起來的沙包說:“你看看這下麵是什麽?”

  孟想想伸手一摸,原來是一個白色的肚臍形狀的海螺,白色的舌足成碗狀伸展開,緊緊包裹著一個文蛤。海螺離開海水受到驚嚇後,舌足慢慢往殼裏收縮,鬆開了文蛤。

  太有趣了!她又在周圍尋找到幾個這樣的海螺,每個海螺無一例外地包裹著一個文蛤。

  柳曉楠說:“這些肚臍海螺是文蛤的天敵,幸虧數量不多。”

  孟想想孩子氣地說:“我今天專撿這種肚臍海螺,消滅這些文蛤的天敵。”

  柳曉楠說:“每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海灘上出現這種肚臍海螺,說明文蛤的數量正在增加,這是一個好現象。”

  柳曉楠在沙灘上挖了幾鍬,挖出幾隻大小不一的文蛤。他的心情很愉悅很放鬆,明年這個時候,單單這片海灘,就將為他創造出不小的經濟效益。

  由此可見,沙萬裏大哥的判斷是準確的。隻要熬過今年,明年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開春買大櫻桃樹苗、買河蟹苗買餌料,孟想想手中的積蓄已全部投入進去,手中隻剩下父親和叔叔給的那五萬塊錢。

  如果不是專家說,河蟹苗適應了新的生長環境後,可以投放天然餌料。比如從海裏捕撈小魚小蝦剁碎了替代餌料,他已經開始考慮,要不要賣掉一處門市房,或是從銀行貸款。

  孟想想撿起一隻掌心大小的文蛤,喜愛地撫摸著文蛤光滑的帶有花紋的外殼,她說:“我記得小時候,商店裏賣一種擦手油,叫蛤蜊油,正是用這種文蛤的外殼盛裝的。那時候,我隻能圍著櫃台看看,真的買不起。”

  柳曉楠說:“一會多挖一些文蛤,中午咱們把肉吃掉,把外殼帶回家。你把你那些護膚品倒出來,裝在文蛤的外殼裏,彌補一下你少年時的欠缺。”

  孟想想看了一眼兩個孩子,見他們在不遠處玩得正歡,回過眼神盯著柳曉楠說:“那算什麽欠缺?我最大的欠缺是,兩個孩子都這麽大了,還沒聽到過一個‘愛’字。”

  說話的功夫,腳下的潮水已經退幹了。柳曉楠回避著這個話題,他說:“為了表達歉意,我給你變個魔術。你圍繞著我蹦跳著跑一圈,馬上會有奇跡發生。”

  孟想想知道,讓柳曉楠說一聲“我愛你!”那是奢求。可她必須得表達出自己情感上的渴求,不然,他會真以為自己所需不多。

  既然有歉意,說明他還記掛在心上,隻是嘴上不說罷了,她也不強求。她想看看有什麽奇跡,也不去多想,圍繞著柳曉楠又蹦又跳,直到柳曉楠喊了一聲可以了,她才停下來。

  柳曉楠神秘地對孟想想說:“你看好了。”

  說完,看似很隨意地把鐵鍬往沙灘上一插,用力翻上來,一個短粗的黃色的大蟶子,赫然出現在翻上來的沙子裏。

  孟想想彎腰撿起來,高興地問:“你是怎麽挖到的?快教教我。”

  柳曉楠把鐵鍬交到孟想想手裏,指著一處凹陷下去的小沙坑說:“你在這旁邊挖下去,動作要快,不能停頓。不然,蟶子會迅速縮回洞底。”

  孟想想奮力一挖,果然挖出一個大蟶子,高興的孩子一樣又蹦又跳。

  柳曉楠告訴她,蟶子的洞口被一層浮沙所覆蓋,她一跑動,蟶子受到驚嚇往洞裏一縮,海灘上便會凹陷出一個小沙坑。剛才她跑了一大圈,隻出現兩個蟶子,說明蟶子的數量並不多。

  柳曉楠自己也跺著腳跑了一大圈,停下來查看了一下,蟶子的數量依然有限。不過沒關係,隻要有,過幾年便會繁殖開來。

  正在這時,不遠處的女兒發出一聲驚喜的尖叫:“爸爸媽媽,快來看呀,怪物啊!”

  柳曉楠倒是不相信有什麽怪物,不過是女兒看見了什麽稀奇古怪的生物。

  孟想想趕緊跑過去,卻見女兒麵前的一個小水坑裏,一隻奇形怪狀的小型螃蟹,用兩隻枯樹枝一樣的蟹螯,把一塊小木塊舉在它的後背上,漂浮在水麵上。

  孟想想給女兒講解:“這是小螃蟹自己給自己偽裝起來,多聰明呀。”

  她伸手抓起小螃蟹,小螃蟹的甲殼上凹凸不平,恰似京劇的臉譜。她也是頭一次見到這種螃蟹,擺弄了幾下,對人並無傷害,才把這種鬼臉蟹交到女兒的手裏。

  中午,大家聚在一樓的餐廳裏吃飯。柳曉楠買了啤酒和肉,其它的青菜和海鮮,都是自產的。女人孩子一桌,男人一桌,過節了,改善一下夥食。

  喝著啤酒,沙萬裏建議說:“如果有條件,把我原先住的那幾間房子修一下,通上電。平時放個工具什麽的,用起來方便,秋後看守池塘也用得上。”

  柳曉楠說:“我馬上去辦。”

  沙萬裏又說:“大櫻桃樹苗之間的空地也得利用上,浪費了可惜。我琢磨著栽上地瓜,不耽誤大櫻桃的生長,咱們冬天也有了吃的。”

  柳曉楠說:“山上的事情,大哥自己拿主意,我一定照辦。”

  沙萬裏笑道:“看兄弟說的,好像我是老板似的。”

  大舅哥建議說:“如果你手頭緊,可以捕撈一些海膽賣掉應應急。你不能什麽都兼顧到,海裏還是應當以養殖海參為主。我原先打工的那個養殖場也是這麽做的,算是成功的經驗。”

  柳曉楠采用了這個建議。二舅哥說:“我發現小島周圍的礁石上,上來一些海參產卵。這些天我和大哥不幹別的,把那裏的海參撈上來,投放到咱們的養殖區域裏。過些日子天氣熱了,海參都會躲進礁石縫裏,想撈也撈不到了。”

  柳曉楠端起酒杯站起來說:“在座的,包括沙大哥沙大嫂,都是我的親人。不過,我還是要說一聲謝謝。”

  暑假來臨,孟想想沒有回娘家,也沒有回婆家,而是在養殖場的二樓收拾出一個較大的房間,帶著孩子住了進來。

  七八月份正是雨季,不管天氣好壞,柳曉楠每天晚上都要按時回家,給她和孩子以安定。往來奔波勞累不說,她實在擔心他在路上的安全。

  池塘裏的河蟹已經長到一兩半接近二兩重,再有一個多月就可以上市,正處於生長管理的關鍵時期,孟想想明顯地能感覺到柳曉楠身上所承載的壓力。

  盡管在她和孩子們的麵前,他依舊笑聲朗朗,依舊陪伴著孩子們玩耍,可在睡覺時,輾轉反側呼吸沉重。如果夜間突然下起大雨來,他會馬上驚醒,久久地站立在窗前,擔心池塘裏的水位會不會上漲。

  孟想想帶著孩子住進養殖場,柳曉楠不必兩頭奔波,她也能和他共擔風險,給他以安慰。

  孟想想把兩個孩子交給柳曉楠來帶,她跟著哥哥嫂子們在櫻桃園裏除草,到潮溝裏捕撈小魚小蝦,剁碎了投喂給河蟹。

  此時的她,不再是重點中學的班主任老師、兩個孩子的母親,而是那個在山路上獨自奔走、一邊燒火一邊看書的山村小姑娘。

  傍晚時分,是一家人最為歡樂的時光。一家人沿著海灣上行,孟想想和兩個孩子頭頂著荷葉,跟著柳曉楠一直走到水庫的盡頭。

  一條山澗為水庫注入清澈的溪水,一群群小魚逆流而上,兩個孩子在溪水中歡鬧地戲水玩耍,捕捉著小魚;他帶著她在水庫鋪滿細沙細石的水底處學遊泳,雙手環抱著她的肚子,讓她浮在水麵上,教她如何手腳協調地劃水。

  孟想想問柳曉楠,為什麽不帶她到海裏學遊泳。柳曉楠回答,先在水庫裏學,學會了再到大海裏遊,這叫順勢而為。

  等到孟想想學會了狗刨,柳曉楠讓她一個人在水庫邊撲騰,他跟著兩個孩子玩到了一處。

  風平浪靜潮水穩定的時候,他也會帶著她們娘仨來到海邊,輪流著讓孩子抱著他的脖子,趴在他的後背上,他馱著孩子遊進大海。

  他對她說,他小時候差一點淹死,成為河裏的淹死鬼,他要讓孩子們從小學會遊泳。

  天黑以後,孟想想和兩個嫂子結伴,打著手電到山林中捕捉剛從土裏鑽出來的蟬蛹。一小桶一小桶地捉回來,洗淨,或醃製或油炸。

  沙萬裏沙柳不吃,柳曉楠也不吃,兩個孩子卻跟他們的母親舅舅們一樣,吃起來津津有味,看那樣子不知有多香。

  孟想想告訴柳曉楠,蟬蛹是高蛋白食物,在她老家那邊,每到這個季節,都會有人上門大量收購。

  柳曉楠依舊不肯吃。她善意地嘲笑他,有勇氣承包下這麽一大片的海灘海域,卻沒有勇氣嚐一嚐小小的蟬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