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承諾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7      字數:4797
  孟想想住了五天院,拆線後回到家裏坐月子。盡管方娟說不必追尋傳統的方式坐月子,可還是按照婆婆的要求,在額頭上纏上一條圍巾,喝小米粥吃煮雞蛋,手上不得沾水,隻偶爾下地走動走動。

  兩個孩子輪換著吃奶換尿布,盡管有婆婆和妹妹幫忙,還是忙得不可開交。幸好奶水充足,兩個孩子也不是太鬧人。

  小院裏,鐵絲晾衣繩上,掛滿了紅色的尿布片子,旗幟般迎風招展。柳曉楠對孟想想說:“那是一個母親勝利的旗幟、輝煌的旗幟。”

  孟想想對柳曉楠說:“那是一個父親的招牌。”

  晚上,一家四口人擠在那張大床上。柳曉楠把腿胳膊伸直睡在床邊,翻身的餘地都沒有。孟想想每次給孩子喂奶換尿布,他都會跟著醒,幫著換尿布,把換下來的尿布放到衛生間裏,等著第二天早上再洗。

  沒出一個星期,眼睛熬紅了,常常哈欠連天。

  孟想想對柳曉楠說:“你還得上班,這樣下去可不行。你到門廳的長沙發上去睡吧,好賴能睡個安穩覺。”

  柳曉楠堅持著:“我得陪伴在你們娘仨的身邊,晚上怎麽能讓你一個人受累?懷孕期間吃胖了一些,現在讓兩個孩子啃得又瘦下去了。”

  孟想想說:“我天生也不是一個愛胖的人,這可不能怪在孩子們身上。晚上我自己能照看得過來,白天有嬸娘伺候著,我隨時隨地都能補上一覺。”

  在孟想想的一再堅持下,柳曉楠晚上搬到了長沙發上睡,孩子哭鬧時,他還是會醒的。

  最為幸福的時刻,當屬兩個孩子都醒著的時候。輕輕抱一抱柔軟的孩子,摸摸孩子細嫩的小手小腳,看著兩個孩子睜著一雙蒙昧初開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降臨人世間所能看到的一切,當真會忘掉世上的一切。

  女兒長得像孟想想,尤其是眼睛眉毛,已經初見端倪,乖巧可愛很少哭鬧;兒子卻像是生下來就為了跟他們作對似的,餓了便扯著大嗓門哭鬧,也看不出長得像誰。

  薑長玲堅持著,跟柳曉楠小時候一模一樣。

  滿月後,為兩個孩子剃去胎發,柳曉楠拿去找了一家店,做了兩隻胎毛筆留作紀念。

  三個大人抱著兩個孩子回到柳子街,柳致心薑長玲為孫子孫女辦了滿月酒。在家住了兩天,一家四口返回濱城,之後便過上了哭聲與笑聲交織在一起的歡快鬧騰的日子。

  每天下班回家,不管兩個孩子是睡著還是醒的,柳曉楠總是一手抱起一個,為兩個孩子唱歌:“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孟想想對兩個孩子說:“我認識你們爸爸五年多了,從來沒聽見他唱過歌。媽媽這是借了你倆的光,才聽到你們爸爸放開歌喉,沒想到唱起歌來還這麽好聽。”

  柳曉楠說:“有了孩子,會讓我們返璞歸真,也會讓我們看到自己是從哪裏來的。”

  這天晚上,王艾青帶著兒子過來,讓孟想想給輔導一下功課,讓柳曉楠到她家裏去,農村大哥找他有事商量。

  柳曉楠去見農村大哥,農村大哥說:“我今天開車路過你跟我說過的那個樓盤,那些商品房已經開始對外銷售了。我下車去問了一下,一平一千二,看眼的人多,還沒看見有人掏錢去買。”

  柳曉楠問:“大哥有什麽想法?”

  農村大哥說:“太貴了!最小的八十多平,那就得十萬元,誰買得起?不滿兄弟,我和你王姐這些年省吃儉用,我是沒日沒夜地幹,不過攢了八萬多塊錢。我一直想著給你王姐買上一處大房子,兌現我當年的諾言。誰成想,房子可以自由買賣了,我還是買不起。我想再等一等。”

  柳曉楠說:“據我從南方朋友那裏得到的訊息,據我的判斷,隨著城市的發展,房子隻會越來越貴,不會越來越便宜。想買就趁早下手,寧可去借去銀行貸款,都是值得的。大哥如果有意,咱們兩家還做鄰居。”

  農村大哥不再猶豫:“那就買。叫你過來,是下不了決心想聽聽你的看法,我相信你的判斷。”

  柳曉楠說:“我始終被大哥和王師傅的故事所感動,我現在有能力、也願意成全大哥的心願。”

  農村大哥說:“我跟著你王姐走進城市,有幸結識了兄弟,客套的話不多說了。明天你要是有時間,咱倆一起去看看房子。”

  王艾青領著兒子回來後,柳曉楠回到家裏,跟孟想想商量買房子的事兒。

  現在的房子太小,想加個嬰兒床都加不了,兩個人隻能分居。孩子會一天天長大,房子會越來越貴,買房子是當務之急。

  黑石礁那一帶的房子,離省師範附屬中學也近,孟想想上下班、照顧孩子也方便。另外,他還想幫幫農村大哥和王師傅。

  兩個孩子已經熟睡。孟想想把幾天前剛到手的、柳曉楠的《那一聲長號》二版的稿費,全部交還到柳曉楠手裏,隨口問了一句:“這三間瓦房你打算怎麽辦,是賣掉還是出租?”

  柳曉楠說:“這屬於家裏麵的事兒,怎麽處理你說了算。”

  孟想想說:“我有個想法,得跟你商量一下。我想把這三間瓦房留給孟多多,不管她將來能不能有個城市戶口,她都有個落腳的地方。產權還是我們的,隻是房子給她住。”

  “你娘囑咐過我,要照顧好孟多多,我讚同你的想法。搬新家的時候,這些家具電器也都留給她,你爹娘哥嫂他們來濱城,也有地方住。”

  “買了房子搬進新家,我還想要一樣東西。”

  “縫紉機?”

  孟想想笑著:“此一時彼一時,你不能拿老眼光看人。我這回要的東西,可比縫紉機高檔多了,是電腦。”

  有人用電腦代替用筆書寫,美術生出身的李嫂,也用電腦代替畫筆來製圖。柳曉楠看著孟想想:“我覺得電腦不是個什麽好東西,你要電腦幹什麽?”

  孟想想說:“我們學校在放暑假前,安裝了幾台電腦,可以查資料、可以學習、可以發郵件。我也是第一次見識過,不管世界哪個角落,發送郵件瞬間到達,比書信快捷方便多了。如果我以後想考研,也不必重返學校學習,在家裏同樣能複習。”

  實際情況的確是這樣,但促使孟想想安裝電腦的卻是嶽雪蓮。她給嶽雪蓮寄去了一本《那一聲長號》,並告知家裏的電話號碼。

  有一天柳曉楠上班後,嶽雪蓮打來國際長途,跟她嘮了很長時間。並說如果有電腦就好了,可以發郵件、可以視頻,兩個人之間的聯絡會更隱蔽更方便。

  柳曉楠見孟想想如此懇切,便說:“家裏可以裝台電腦,不過我有個條件。隻限於你一個人使用,在孩子上大學前,不許他們接觸到電腦。我們應當給予他們傳統的教育。”

  第二天上午,柳曉楠和農村大哥來到樓盤實地考察。的確如農村大哥所說,打聽的人多,買的人少。盡管有銀行現場辦理低息貸款,大多數人還是不敢輕易跟銀行借貸。

  柳曉楠想買一個三居室的房子,在一棟十二樓帶電梯的高層,十一樓有他需要的戶型,南北通透,三室兩廳,一百三十多平。

  地理位置也好,站在陽台上,前麵的大海一覽無餘,采光視野俱佳。他不再去看其他的房源,當場就定了下來。

  一梯兩戶,對門是八十多平,兩室一廳,既然兩家還想做鄰居,農村大哥也定下了這間房子。

  付款前,農村大哥跟柳曉楠探討,跟銀行借貸可不可行。柳曉楠知道農村大哥不想伸手跟別人借錢,也不勉強,他說當然可行,他也準備跟銀行借貸。

  麵對農村大哥驚詫懷疑的目光,他說了兩件事。

  一是八三年剛實行土地承包製,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四處登門,動員農戶貸款發展生產發展經濟,而且是無息貸款。

  那還了得,誰敢借公家的錢?

  偏偏有極少數膽大的人,跟農村信用社借貸,買了客車跑客運。至今十年過去了,那些人早已發家致富了。

  農村大哥點點頭,當時他也想買台小貨車跑貨運,同樣是因為膽量的問題,不敢跟銀行借貸。

  二是個人信用記錄。有一次在辦公室裏,同事們拿著一份報紙,在激烈地討論著。

  報紙上有篇文章說,跟銀行借貸,隻要按期還款,銀行裏會保存下個人良好的信用記錄。

  同事們分成兩派,有人說這是個人信譽問題,有人說一輩子也不會跟銀行借錢,要那個信用記錄有什麽用。

  柳曉楠傾向於有信用記錄總比沒有的好,跟民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是一個道理。

  農村大哥信服柳曉楠的話,兩個人一同貸款買下了房子。

  回家的路上,農村大哥難得地興奮,感歎的話語冒出了很多。走進城市十幾年,終於用自己的雙手和肩膀,為老婆和孩子買下了一處大房子。

  而且,農村戶口的買下商品房,馬上可以轉為城市戶口,不再是城市裏的流浪者。

  下午,兩家人一同去看房子。柳曉楠和孟想想一人抱著一個孩子,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欣賞,商量著該怎麽布置。

  柳曉楠說:“電腦放在咱倆的臥室裏,省的孩子長大後偷偷接觸。”

  孟想想說:“隻怕等咱孩子長大後,電腦早已經普及了。”

  柳曉楠說:“長大以後咱們管不了,成長階段必須引導控製,你這個做老師的責任重大。你想想看,咱們這代人從小接觸的是山川河流、飛鳥走獸,是彈弓毽子小人書猴皮筋。雖然沒吃過什麽好東西,甚至還餓過肚子,哪個不是強壯有力頭腦健全?”

  孟想想對懷裏的兒子說:“小宇,等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學會你爸爸的摔跤技術,將來好保護女人。”

  柳曉楠對懷裏的女兒說:“夢夢,等你長大以後,一定要像你媽媽一樣,清新自然健康活潑。”

  房門敞開著,王艾青聽見一家四口的笑聲,走過來參觀柳曉楠的房子。雖說早知道這個當年的農民輪換工已經今非昔比,可沒想到經濟實力同樣讓人吃驚。

  她看著一家四口快活的樣子,看著孟想想平淡的笑容,她想起一句流行於農村的大實話:有福不用忙,沒福跑斷腚根腸。

  柳曉楠對王艾青說:“王師傅,大哥的農村戶口這次可以轉成城市戶口,你們倆這對多年的非法夫妻,也可以正式登記複婚,是不是應該擺幾桌酒席慶賀一下。”

  王艾青說:“沒什麽可慶賀的。老夫老妻了,有沒有那張結婚證都一樣。”

  星期天,柳曉楠找來李哥李嫂王哥和於智勇,一同商討怎麽裝修他的房子。李哥首先建議拆去暖氣片,改用地熱取暖,取暖效果好,還不占用空間。

  柳曉楠沒見過地熱,可他願意相信朋友的建議。

  李嫂和王哥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設計著,什麽色調,配什麽樣的家具。

  設計客廳時,李嫂說:“小兩口都是文化人,沒有專用的書房,得把客廳設計成多功能用途的,書房會客兼用。”

  柳曉楠問:“李嫂,牆上能不能寫字。我想在這麵牆上,親自寫上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詞。”

  李嫂說:“可以呀,不但可以寫字,還可以作畫,到時候我通知你。”

  設計全部完成後,李嫂跟於智勇交代具體的施工細節。這功夫,李哥才得空跟柳曉楠閑聊幾句,他說:“我很奇怪,小區一側建了一排車庫,那麽便宜,卻沒人買。”

  柳曉楠說:“誰買那個幹什麽?又不買車。”

  李哥說:“我們老家那裏,已經有很多人開上了私家車,這是大的趨勢,恐怕以後會一位難求。即使自己不買車,車庫也可作為一項投資。”

  柳曉楠當天便買下兩個車庫。

  真正接觸到建築裝修行業,柳曉楠才知道於智勇有多拚。

  幾個工號同時開工,每一處都得監督照顧到,中午晚上跟工人一樣吃盒飯,灰頭土臉的。一忙忙到夜間停工,才能回家睡覺休息。他對柳曉楠說,他要打出一塊跟他不一樣的天地來。

  基礎裝修完成後,李嫂通知柳曉楠來寫字。

  柳曉楠站在梯子上,在客廳的那麵背景牆中間部位,揮筆寫下偉人的那首著名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李嫂站在下麵欣賞著,她說:“你要是相信我,我給你這幅字配上畫。”

  用了幾天的時間,嬌小的李嫂站在梯子上,為柳曉楠的那幅字配上莽莽的雪原、巍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冰雪覆蓋下潺潺流淌的溪流。

  征得柳曉楠的同意,李嫂又在門廳兩側的牆壁上,畫上修長茂盛的竹林,一直延伸到留做女兒的房間裏,並畫上幾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

  李嫂笑談:“你我的字和畫都不入流,搭配起來看著還說得過去,放在家裏滿堂生輝。”

  柳曉楠說:“咱這又不是搞書畫展,自己看著順眼舒服,能滿足自我欣賞也就足夠了。”

  農村大哥也很忙,白天出車跑運輸,晚上自己幹裝修。搞來不花錢的水泥沙子,買來瓷磚,自己刮大白刷塗料粘瓷磚,一天晚上幹一點。

  他要用自己的一雙手,為老婆兒子打造一個全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