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頂嘴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7      字數:4401
  還有一個星期就到了九零年的元旦,柳致心和薑長玲背著兒子一商量,決定馬上出院。按照兒子的預想,是要再做一個療程的化療,春節前出院回家的。

  離開家住進醫院快有半年多了,隨著病情的好轉,薑長玲開始想家了。想著家裏的大房子熱炕頭,想著蔬菜大棚雞鴨鵝狗,想著村裏的鄉裏鄉親,想著平平整整的土地彎彎曲曲的河。

  她已經做了兩個療程的化療,每次做完化療都惡心嘔吐,吃不下飯。可又必須得吃,還要多吃吃好,這樣才能快速補充營養,恢複身體內紅血球白血球的正常指標。

  盡管男人和兒子做了最有營養最可口的飯菜,她還是難以下咽。為了不糟蹋好東西,為了男人和兒子的期待,她小口小口地吃,強迫自己吃下去就不能吐出來。

  除了身體的嚴重受損,她從沒想到過體驗過,吃口飯還能這麽艱難。怪不得有些得了重病、臥床不起的老人,當吃不下飯喝不下水時,家裏人就開始準備後事了。

  等她的飲食恢複了正常,化療的副作用減輕了,柳致心又得回家去忙著蔬菜大棚裏的活兒,讓她自己在療養院的食堂裏買點吃的,不要再去麻煩兒子。

  她自然知道,兒子白天得在學校裏學習,每天晚上又得往她這裏跑,消瘦了很多,當媽的哪能不心疼。為了她一個人,男人兒子兩頭跑、兩頭受累,有時還要牽連夢想想,因此萌發了出院的想法。

  快要做第三次化療時,柳致心把蔬菜大棚裏的活兒,交代給弟弟柳致太,回到了療養院。

  薑長玲跟他商量著說:“住院這半年多,吃了一輩子都沒吃過的那麽多的好東西,兒子孝順,花了不少的錢,死了也值了。做化療太遭罪,做了兩個療程可以了,不如回家慢慢養著。”

  柳致心說:“你隻知道兒子給你買好吃的花了不少的錢,卻不關心給你治病花了多少錢。”

  薑長玲說:“我問過兒子,他不肯說出實數,也不讓我打聽。你知道花了多少錢?”

  柳致心大概說了一個數,薑長玲嚇了一跳,連連說:“這麽多?照這樣花下去,等兒子結婚時,手裏就沒有幾個錢了。不治了,堅決不治了。”

  “你可要想好了,這是你自己的決定,不是我們爺倆不給你治。”

  “我想好了,該死死該活活,老天爺早有定數。”

  “如果你能一直活下去,活過了十年期限的那道坎兒,你可得記著,這是你兒子給你的一條命。我不瞞你,我想給你用國產的藥,是你兒子堅決要用進口藥,貴出好幾倍的價錢。還有那棵人參,不是衝著你兒子,穀雨憑什麽拿給你?那是多大的人情?將來都得靠你兒子自己去償還。”

  “這個不用你說,就算我活不了幾年,我也記著兒子的好。不能再拖累兒子了。”

  “就怕兒子不同意你出院,堅持做第三次化療。”

  “咱倆不告訴兒子,偷偷出院。”

  一大早,兩個人收拾好隨身攜帶的私人物品。醫生剛上班,柳致心便去辦理了出院手續。走出療養院的大門,薑長玲渾身輕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回家了。

  盡管老是覺得少了半拉身子,盡管左胳膊至今不敢過於用力,盡管後背還是有點駝,可身子的其他部位沒有任何毛病,回家後不耽誤幹農活。

  兩個人來到市醫院,跟林一丹當麵告辭。林一丹見薑長玲恢複得很好,身體狀態精神狀態都還不錯,也沒再說什麽。

  她跟醫院請了假,帶著柳致心和薑長玲去飯店吃了一頓午飯,算是恭喜康複為他們送行。她把柳致心夫婦倆送上長途汽車,囑咐了一番,返身去師範大學找柳曉楠。

  柳曉楠正準備離開學校去療養院,跟父母商量第三次化療的日程安排。

  今天是西方的平安夜,學校下午沒有課程安排,同學們都在興高采烈地布置教室,準備過一個盛大的洋節日。他沒有心思跟這些追趕時尚的小同學們一起熱鬧,讚助了水果瓜子飲料,在一片歡呼聲中離開教室。

  獨自走在校園裏,看著來來往往洋溢著青春笑容的大學生,感受著與傳統不搭調的節日氣氛,柳曉楠越發地感到孤獨。

  嶽雪蓮在美國,是否也跟那些洋同學們一起過平安夜呢?

  不會的,一定不會的。

  雪蓮接受的是傳統的文化教育,也許會湊湊熱鬧,但她心目中的新年,一定是農曆臘月三十、正月初一。一定是在柳子街,一定是祭祖祭灶王爺、貼春聯貼福字包餃子放鞭炮拜新年,絕不會認同什麽聖誕老人聖誕樹。

  剛走出校門,迎麵碰上林一丹。得知父母不經自己的同意,偷偷地出院,現在已經坐在回家的長途汽車上,柳曉楠苦笑道:“林阿姨,我爸媽一定是心疼錢了。我爸曾想過到大學校園裏走走看看,現在為了給我省錢,連這個願望都顧不上了。”

  林一丹勸說道:“你父母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讓我轉告你不要生氣。你不必過於糾結,你是個好兒子好女婿,醫生護士們都看在眼裏,在我麵前讚不絕口。你盡心盡力了,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你母親的身體狀態精神狀態非常好,在癌症患者當中並不多見,興許會有奇跡的發生。”

  柳曉楠寬慰了許多:“如果我媽能等到雪蓮回國,我一定辦一場前所未有的喜慶婚禮。”

  “一定會如你所願。”林一丹說:“你父母還讓我轉告你,元旦家裏殺豬,讓你帶著那個女同學——叫孟想想,對吧——一同回家。”

  柳曉楠問道:“林阿姨,你相信我和孟想想,隻是普通的同學關係嗎?”

  “阿姨當然相信。”林一丹微笑著回答:“阿姨了解你家,了解你父親,了解你。當雪蓮告訴我你和孟想想之間的淵源和資助她讀完大學的事情,阿姨一點都不感到奇怪。”

  回到嶽雪蓮的家中,在林一丹的幫助下,柳曉楠將床單被罩枕巾全部換下來清洗,將家裏的設施和物品,恢複到和嶽雪蓮共同生活時的模樣。

  父親不再到這裏臨時居住,母親也不再需要他給做飯,當天晚上,他搬回了紡織廠宿舍。

  第二天中午,柳曉楠找到孟想想,告訴她母親已經出院,父母邀請她,元旦回柳子街吃豬肉。

  孟想想婉言謝絕了。柳曉楠說:“家裏蓋上新房子後,你一直沒有回去看看。再說,是你嬸娘邀請你的,我沒有把你領回去,你嬸娘會生氣的。”

  的確如此。開學以後,孟想想還會在星期天來到療養院,給嬸娘洗洗衣服,陪嬸娘說說話。如果哪一天來得晚了,薑長玲會念叨個不停,情感上已經產生了某種依賴性。

  孟想想說:“我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影響大師兄和嶽老師之間的感情。”

  柳曉楠知道孟想想顧慮的來源,他說起自己和林阿姨的談話,這才打消孟想想的顧慮,答應跟他一同回柳子街。

  因為母親的生病住院,柳曉楠也是半年多沒有回過家。叔叔今年在自家的東院蓋上新房,已經搬進去住了,他還沒看到叔叔家新房子的模樣;父親的蔬菜大棚裏,依然栽種著各種蔬菜,母親需要休養恐怕幫不上什麽忙,不知道父親自己能不能忙得過來。

  母親隻做了兩個療程的化療便回到家裏,不知道病症會不會出現反複。

  帶著種種疑慮,柳曉楠帶著孟想想,在元旦的前一天回到柳子街的家中。途徑複州城時,他習慣地望向嶽老師家的方向,不禁啞然失笑。

  嶽老師的房子已經賣掉,複州城再沒有值得他掛念的東西。

  走下長途汽車,眼望著前麵的一排新房子,孟想想驚呼:“我認不出來了,哪家是你家?”

  柳曉楠指點著:“老房子全都拆掉了,你當然認不出來。西側的五間是我家的房子,東側的五間,是叔叔家今年才蓋的新房子。前麵菜地裏,是我爸去年建的蔬菜大棚。”

  話剛說完,兩個人便看見柳致心和薑長玲從蔬菜大棚裏走出來。孟想想高喊了一聲嬸娘跑過去,跟薑長玲抱在了一起,有說有笑地回家。

  柳曉楠協助父親放草簾,問起母親出院回家後的身體狀況。

  通過父親得知,母親依然閑不下來,重活幹不了,家務活輕快活一樣不耽誤,從醫院回家的那天起,沒有一天閑下來。用母親自己的話來說,天生是幹活的命,閑下來倒覺得渾身難受。

  柳曉楠擔心母親的身體吃不消。柳致心說:“人是有慣性的,勞碌了一輩子,突然閑下來才不利於康複。你媽喜歡做什麽,就讓她做什麽去,不要去強迫她。”

  晚飯是薑長玲和孟想想聯手做的,因為明天殺豬,晚飯相對簡單些。就算這樣,薑長玲還是特意為孟想想炒了一個雞蛋菜,開了兩個水果罐頭。

  吃過晚飯後,柳曉楠開始清掃自己的那兩間房。房間顯然打掃過,可他受嶽雪蓮的影響,不親自打掃一遍總覺得哪裏不舒服。打掃完房間,又整理一遍嶽雪蓮留下的衣物和書籍。

  忙活完了,他坐到書桌前,漫無邊際地遐想著。他想象著嶽老師和嶽雪蓮在美國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想象著嶽雪蓮回國的那一天,想象著在這兩間屋子裏,他和嶽雪蓮如何完婚成為真正的夫妻。

  響起敲門聲。在自家屋裏敲門,隻能是孟想想。柳曉楠說:“小孟,進來吧。”

  推開門,孟想想仍站在門外,探頭打量著屋子問道:“大師兄,我能進去參觀一下嗎?”

  柳曉楠站起身,走到門邊說:“又不是什麽神秘的場所,都是自己的家,用不著請示。”

  孟想想脫了鞋,小心翼翼地走在地板上,四下打量著,被這種新奇的布局深深地吸引住了。

  從衛生間裏走出來,她對柳曉楠說:“真幹淨呀!在農村,有這樣一所大房子居住,跟在城市裏沒什麽兩樣。不知道我以後有沒有這個能力,給我爹娘也蓋上一所新房子。”

  柳曉楠邀請孟想想坐下來,問道:“再有半年的時間,大三的學習結束了,你們就該去實習了。對於未來,你有沒有具體的目標和打算?”

  孟想想說:“我倒是想留在濱城工作,這樣就能和妹妹在一起,互相有個照應。可是,又沒有多大的把握,到時候隻能服從分配,我也不敢想得太多。”

  “想沒想過考研,繼續深造?”

  “想是想過,可我更想早點工作,考研會放到未來的規劃中。我明白大師兄的意思,目前我隻想盡早地自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未來。”

  “按照你的學習成績,留在濱城工作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的。凡事都有個意外,如果你被分配到了外地或是偏遠地區,我不惜動用社會關係,把你再調回濱城。”

  “以後看情況再說吧,也不是一定要留在濱城。”

  “這樣想也對,將來是要跟所愛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的,不能像我爸媽那樣,兩地分居太辛苦。”

  孟想想突然不說話了,兩隻靈動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柳曉楠,好像並不能完全理解他說的那句話,臉上的表情迷惘而生動。

  終究是個小姑娘,對於感情和家庭沒有想得那麽深那麽遠。柳曉楠來了興致,問道:“小孟,平時有沒有看得上眼的男同學,大師兄幫你把把關。”

  “沒有。”孟想想痛快地回答:“我也不敢有呀。大師兄不是說過嗎,隻要我談戀愛,隨時都會終止對我的資助。”

  柳曉楠笑道:“當時那樣說,是怕你荒廢了學業。如果你真談戀愛了,我還能為此難為你?我沒記錯的話,你今年二十一歲,確實到了談戀愛的年紀,該適當地考慮考慮了。”

  孟想想責怪道:“你才比我大五歲,怎麽像個家長一樣,什麽事都要管。”

  柳曉楠大笑:“是我忽略了,小孟可不是個一般的女孩子,什麽事都有自己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我不跟你說了。”孟想想站起身往門外走,好像逃避著這類話題,給柳曉楠留下了一句話:“嶽老師不在你身邊,你把自己搞得老氣橫秋的,何苦呢?”

  柳曉楠愣在那裏,有些意外有些驚喜,她竟敢跟自己頂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