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家風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7      字數:4584
  年關將近,複州城變得熱鬧起來,周圍四裏八鄉的農民都湧進小鎮子裏來,出售農產品置辦年貨。

  農用車驢車馬車堵塞了街道,人頭攢動人聲鼎沸;沿街店鋪外的音箱聲竭力嘶地較量著音量,寒冷的空氣中時不時地響起二踢腳清脆的爆炸聲,擁擠與嘈雜之中透著一年當中少有的喧鬧。

  柳曉楠和嶽雪蓮下了汽車,在擁堵的人群和各種車輛中穿行了半個多小時,才突出重圍,走進僻靜的小巷子,回到嶽子凡的家裏。

  一進門,兩個人便跳上炕,用一床小被蓋住雙腿,打著寒戰。夜間坐了六個多小時的火車,到達縣城時天剛朦朦亮,汽車還沒通,隻能在沒有暖氣的汽車站等候了一個多小時。汽車上也沒有暖風,跑了一個多小時,渾身上下都凍透了。

  嶽子凡給兩個人端來熱水,詢問省城之行,得知一切順利,便說道:“你倆在我這住一個晚上,明天返回柳子街過年。雪蓮,雖然還沒結婚,你也要盡到當媳婦的責任,在婆家多做點事情。”

  嶽雪蓮說:“曉楠提出來的,我倆今年春節留在家裏陪爸爸過年。”

  柳曉楠說:“我倆明天先回柳子街,給村裏人寫完春聯便回來。”

  嶽子凡擺擺手說:“斷然不可,這不合規矩,閨女女婿沒有在老丈人家過年的道理,別讓我丟臉。”

  柳曉楠說:“規矩也是人定的。”

  嶽子凡不容置疑地說:“流傳幾千年的傳統,必定有它的道理,不可輕易更改。正月初三回來,多住些日子多陪陪我也是一樣的,就這麽定了。”

  吃過午飯之後,兩個人領著嶽子凡去商場,從裏到外給他買了兩雙鞋兩套新衣服一頂帽子。回來後,分頭打掃衛生洗衣服,柳曉楠把家裏家外地麵棚頂清掃了一遍,嶽雪蓮把父親換下的衣服枕巾被單被罩全都洗幹淨,晾曬到院子裏。

  晚飯後,說了一會話,嶽雪蓮說在火車上沒睡好,也累了,想早點休息,自己回到裏屋的房間裏躺下。

  柳曉楠陪著嶽子凡看電視說話,講述了小說修改出版的過程和細節,漸漸的哈欠連連。

  嶽子凡小聲說:“老師不封建,累了一天,去裏屋好好休息吧。”

  柳曉楠說:“我還是陪著老師吧,讓我感受一下老嶽父的關懷。”

  “臭小子。”嶽子凡親自給柳曉楠鋪被褥,自言自語般地說:“當年那個學習成績一般般的學生,怎麽就成了我的女婿?”

  住了一個晚上,一大早,兩個人被嶽子凡毫不客氣地攆回柳子街。

  柳致心正在盼著兒子回來,大棚裏的蔬菜正好趕在春節前上市,菜販子堵在家門口,他一斤一兩都沒賣,他想讓兒子看到他的成功。

  兒子媳婦回來後,柳致心忽然改變了主意,與其讓菜販子賺差價,不如自己多辛苦點,親自到市場上出售,多增加一點收入。

  每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大棚裏忙活,收割韭菜芹菜,捆綁好裝進紙箱,預備第二天一早進城零售。關得玉柳致太和一些鄉鄰前來幫忙,也常常是十點多鍾才能停歇,比任何人家都要忙碌,

  柳曉楠跟著父親進城賣菜,嶽雪蓮在家協助薑長玲蒸年糕蒸豆包蒸饅頭做豆腐,兩個人分別體驗著並不擅長的生存手段和生活技能。

  太累了!嶽雪蓮還好點,薑長玲不會讓未來的兒媳婦累著,柳曉楠卻被父親看得緊緊的,不得有片刻的空閑。

  柳致心對兒子說:“我要讓你知道,做好一個真正的農民該有多難。”

  言外之意,柳曉楠所寫的《父親的土地母親的河》還是過於淺薄,沒能看到農民的付出,沒能深入到農民的內心世界,沒能掂量出土地在農民心中的分量。

  電視都沒工夫看,洗洗便四仰八叉地倒在炕上。家中的土暖氣燒得很熱,睡床也未嚐不可,可沒有火炕解乏。嶽雪蓮鋪好被褥,推推柳曉楠讓他進被窩。

  柳曉楠坐起身,還得安慰嶽雪蓮,替她揉揉肩膀:“你看,嫁給一個農村家庭多麽不容易。要習慣農村的風俗,要適應農村的生活節奏,還要學著幹一點農活,接受全村人挑剔目光的檢驗,一個大學老師都沒半點脾氣。”

  “還好啦。”嶽雪蓮把兩條腿伸進被窩,依偎在柳曉楠的胸前:“誰讓我愛上一個農民的兒子。見到你二姑,我才知道什麽是大家閨秀,那是一種骨子裏散發出來的東西,學是學不來的。在柳叔叔的身上,在你的身上,我同樣看到了那種骨子裏的氣度。我想,我要讓我們的孩子也承繼下這種素養,我自己先要融入這個家庭。”

  “還是小嶽老師想的有深度,辛苦了。”

  “真的不辛苦,我感受到的是家庭祥和的氣氛,溫暖、快樂和積極奮進的生活態度,這是我從沒有體驗過的幸福。以前在家過年,我和父親相互之間都沒多少話可說,過個年也是冷冷清清的。我喜歡這個家,盡管很忙碌。”

  “我父親太固執,他想做的事情誰都攔不住,不會享清福。沒辦法,我們都得配合著他。”

  “我算看出來了,你父親做了三十多年的礦工,他的骨子裏還是個農民。我感覺得到,他正在完善他的人生價值。”

  柳曉楠擁抱著嶽雪蓮:“做兒媳婦的能夠理解未來的公公,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忙碌了幾天,大棚裏的蔬菜幾乎銷售一空,隻留下少部分待春節後出售。關得玉特意跑來,跟柳致心一起算帳,結果是一茬蔬菜近萬元。大地蔬菜下來前,大棚裏的蔬菜還可以再賣一茬,那就是破萬了。

  關得玉跟柳致心感慨:“萬元戶喊了多少年了,你這是實打實地第一個,給柳子街帶了一個好頭。”

  柳致心說:“我的退休工資才四百多塊錢,一個大棚頂上我兩年的退休工資。自己不想辦法掙點,等有了大事小情,伸手跟兒子要?”

  柳曉楠在一旁對父親說:“大棚快成了村裏人參觀的基地,你證明了你自己,以後就別太勞累了。”

  關得玉看著柳致心,微笑著對柳曉楠說:“你還是不懂你爸的心。”

  臘月二十九的下午,為村裏人寫完春聯,柳曉楠和嶽雪蓮坐上叔叔的農用車,返回複州城。

  柳致心和柳曉楠到複州城賣菜的時候,嶽子凡天天到場幫著看攤幫著吆喝,他也找到了感興趣的事情做。

  柳致心跟嶽子凡商量,讓兩個孩子在大年三十的中午,陪他吃頓團圓飯,下午返回柳子街,至少像個過年的樣子,也沒壞了老規矩。

  老同學兼親家考慮得很周全,嶽子凡這才答應下來。

  柳致心為嶽子凡準備了很多自家產的年貨,大米小米、豬肉排骨、黃酒青菜、年糕粘豆包凍豆腐......回到嶽子凡的家中,嶽雪蓮忙著準備晚飯,柳曉楠則把自己書寫的春聯貼到老師的門楣上。

  晚飯幾乎都是現成的,熱乎乎的年糕粘豆包,炸魚炸豆腐、幾盤冬季裏少見的青菜。

  嶽子凡燙了一壺黃酒,高興地對柳曉楠說:“我這是借了你小子的光,不然,也吃不到你爸這麽多的好東西。”

  柳曉楠給嶽子凡嶽雪蓮倒酒:“在我的記憶裏,也是單幹後最近這幾年,農民的飯桌上才豐富起來。以前很少能吃到細糧,第一年種水稻,秋後打下大米,我媽做了一鍋大米飯,我吃了冒尖的兩大碗,肚子撐得鼓鼓的,晚上都沒吃飯。”

  嶽雪蓮笑道:“你也不怕把自己撐壞了。”

  嶽子凡說:“我打心眼裏佩服你父親羨慕你父親,可惜我這身體不行。不然,我退休後,也跟著你父親種地去,給他打工也行。”

  嶽雪蓮說:“爸,曉楠說了,等我們結婚以後,把你接去跟我們一起住,我們來照顧你。”

  嶽子凡高興地喝了一大口,痛快地答應:“好,別的幹不了,幫你們帶帶孩子收拾收拾家還是可以的。”

  大年三十,上午,嶽雪蓮提前和好了麵和餃子餡,做了一大桌子菜。柳曉楠買了鞭炮回來,午飯前在嶽子凡的小院裏燃放起來,一時電光雷鳴震耳欲聾紙屑亂飛。

  嶽雪蓮躲在家裏的門後,雙手捂著耳朵,興奮得大喊大叫。嶽子凡暗自感歎,這都多少年了,自己沒心思放鞭放炮,和女兒過的每個年都是冷清寂寥的,今天才算有了過年的氣氛。

  吃過團圓飯,柳曉楠擀皮,嶽子凡和嶽雪蓮包餃子,留給嶽子凡三十晚上獨自享用。包完餃子,柳致太開著農用車也到了,把柳曉楠和嶽雪蓮接回柳子街。

  柳致心和薑長玲已經包好了餃子,正等著柳曉楠和嶽雪蓮回來。有一道程序非長孫柳曉楠莫屬——打紙錢。用木棒敲擊紙戳,在黃表紙上打印出一排排銅錢的形狀,這是燒給祖輩神靈的冥幣。

  打完紙錢,柳致心挎著裝有祭品紙錢的籃子,帶著柳曉楠上山接神。薑長玲帶著嶽雪蓮在家布置供桌,燒水煮餃子。所謂的接神,便是迎接祖輩的神靈回家一同過年。

  太陽即將落山,暮色西垂暗淡。上山的男人三三兩兩,四周的田野響起鞭炮之聲,在寒冷的空氣中稀稀落落地回蕩。

  來到祖輩的墳前,擺上祭品,插上三炷香,敬酒、燃燒紙錢、放鞭放炮、磕三個頭,人與神靈之間完成了溝通,共同迎接農曆新年。

  回到家裏時,天色完全黑了下來,門旁的兩個大紅燈籠已經點亮。將供桌上的兩隻粗大的紅燭點燃,在裝滿五穀雜糧的香爐裏插上三炷香,將煮好的第一碗餃子供奉給三代宗親,在供桌前燒幾張紙錢,磕三個頭,這就意味著祖輩的神靈已接回家中。

  灶台後供奉著灶王爺的牌位,同樣燃起三炷香,供奉一碗餃子,祈盼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忙完這一套必要的程序,一家人才能坐下來吃餃子。吃完餃子,收拾桌子馬上包大年初一的餃子。柳曉楠有意要在父母麵前露一手,主動拿起了擀麵杖,嫻熟地擀起麵皮來。

  薑長玲很是驚訝,笑道:“還是有媳婦好啊,什麽都會幹了。以前在家怎麽逼著都不肯學擀皮。”

  嶽雪蓮包著餃子,微笑不語。柳曉楠自嘲道:“這是師生戀的必然結果。我永遠是個學生,校裏校外什麽都得跟著老師學,守到老學到老。”

  守到老學到老!嶽雪蓮心中有點小感動,跟兩個長輩解釋說:“我不是一定要逼著曉楠做家務,總覺得兩個人一同做家務能夠加深感情。如果以後有了孩子,也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教育孩子。”

  柳致心倒是很能理解:“必須得這樣,兩個人都有工作,家務也要彼此分擔,不能單指靠哪一個人。咱們家曆來沒有男尊女卑那一套,沒有你奶奶做主,我讀不到高小,也就不可能認識你爸你媽。”

  薑長玲對兒子說:“在這一點上,你真的要跟你爸爸學學。退休以後,家裏家外都是他在忙活。”

  柳曉楠用沾滿白麵的手,抹了一把嶽雪蓮的臉說:“恭喜恭喜,你成功地獲得了做媳婦的地位。”

  嶽雪蓮抬起一張白的掉粉的俏臉,把一塊糖果塞進柳曉楠的嘴裏。

  包好了餃子,喝著茶水吃著水果,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炕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

  農曆新年到來前,薑長玲和嶽雪蓮重新燒火煮了一點餃子,柳致心重新給祖輩神靈上香燒紙供奉新出鍋的餃子,一家人坐到飯桌前吃年夜飯。雖然都不餓,也要象征性地吃一點。

  新年鍾聲敲響時,一家人來到院子裏,燃放鞭炮煙花。

  兒子的新書即將出版,自己的蔬菜大棚獲得了成功、見到了效益,柳致心舍得花錢買了大量的鞭炮煙花。農村人嘴上不說,心裏都暗自較著勁,誰家燃放的鞭炮多,說明誰家的日子過得紅火。

  柳致心爺倆將幾十萬頭盤成一盤的電光鞭拆開,鋪放在院子中間的水泥道上,點燃,讓轟鳴的爆竹聲驅趕惡魔,除舊納新。

  鞭炮放完,院子裏彌漫著濃烈的硝煙氣味,鋪上了厚厚的一層紅色紙屑。

  柳致心爺倆又把禮花彈搬到院子裏,分頭點燃,兩組兩組燃放的禮花彈,在空中競相綻放出碩大璀璨的花朵,交相輝映照亮了一大片天空。

  嶽雪蓮和柳曉楠並肩站在門前的台階上,仰頭望向黑漆漆的夜空,觀賞著人間的煙火,拖著長長的尾巴竄入空中,在夜幕上點綴短暫卻絢麗的色彩。

  這一夜,大地上,天空中,不知有多少火藥在爆炸在燃燒。那場景,不亞於電影電視上的戰爭畫麵。村裏的狗,平日裏一犬亂叫眾犬附和狂吠,在這個夜晚卻全體噤聲,趴在狗窩裏瑟瑟發抖。

  農曆新年便在這響徹大地的轟鳴聲中,踏著堅實有力的步子來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