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第一個夢想
作者:楊允勇      更新:2020-12-28 08:46      字數:4242
  八七年春節臨近,穀雨買了很多的禮物,送到柳曉楠的宿舍。春節期間她有很多事情要辦,很忙,不能跟他回農村。

  柳曉楠赧然汗下,坦誠地跟穀雨說:“一直以來都是你在為我付出,我什麽也沒有為你做過。過年了,本該我給你買點禮物,可眼下我沒有能力兼顧。獲獎的獎金,加上稿費和工資,我攢了三千塊錢,在農村可以蓋上三間普通房子。我想把這筆錢交給我叔叔,讓叔叔蓋上新房子,了卻我一個心願。”

  “你能不斷進步,才是對我最大的回報。”穀雨疼惜地擁抱著柳曉楠:“你不必跟我計較這些俗事,你能兌現少年時的諾言,將來也必定不會辜負我。”

  春節回家,柳曉楠先跟父母親說了自己的想法,征得父母的理解和同意。叔叔的境遇一直是他心中的牽掛,他要幫叔叔擺脫困境。

  薑長玲很是舍不得,兒子攢下的這筆錢,在農村不是筆小數目,怎麽能全部送人呢?自己家還住著舊房子,以後還要娶媳婦,幫助叔叔是應該的,這也太多了。

  柳致心看到的是兒子的長大,兒子為人處事不落俗套,竟跟自己的母親如出一轍。這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隔輩像,兒子不僅得到關先生的真傳,行事風格受到他奶奶的影響,而且把兩者完美地融合一體,實屬罕見。

  柳致心做了三十年的礦工,滿打滿算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即將退休。本已看開看透一切,能夠從礦井下全身而退實屬幸運,再沒有什麽可令人動容、令人激動不安的。

  可是,兒子的一封封報告喜訊的信件,給他帶來太多的驚喜,讓他在即將退休的階段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兒子遠遠地走在他的前麵,正在實現著他曾經有過的未曾奢望過的夢想,十分的欣慰自豪。

  柳致心因此勸慰薑長玲看得長遠些,有這樣的兒子才是最大的財富。

  柳曉楠得到父親的支持,晚飯後邁進叔叔的家門。柳致太一家四口剛吃完飯,柳二丫正在收拾桌子,見柳曉楠進來,柳二丫的女兒立馬躲到了裏屋。

  柳曉楠笑著喊這個跟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妹妹:“你怕我做什麽?你未來的嫂子給你買了新衣服,快出來試試。”

  柳二丫的女兒這才走出來,高興地試著穀雨給買的新衣服。

  柳曉楠逗著剛上小學的弟弟柳允鵬玩了一會兒,等柳二丫收拾完家務坐上炕,話歸正題,拿出三千塊錢說:“叔叔嬸子,這三千塊錢,是我自己掙來的,給你們蓋新房子。你們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不能讓人看笑話。”

  眼淚在眼圈裏打轉,柳二丫隻顧擦拭著。柳致太堅決推辭:“當叔叔的沒能幫上侄子,反倒讓侄子出錢蓋房子,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

  柳曉楠說:“這是我多年來的一個心願,也是想讓你遠離我爸。我爸的觀念老舊僵化,你什麽都聽他的,什麽都跟著他的腳步走,始終走不出那個小圈子。”

  柳致太深感意外地看著柳曉楠:“你怎麽能這麽說你爸?我是你爸帶大的,不聽他的聽誰的?這麽多年都養成習慣了。”

  父親對叔叔的影響太深,柳曉楠說:“叔叔,正因為這樣,我才勸你去過自己想過的日子。最近常出去開會,接觸的都是站在時代前沿的人,觸動很大,咱們的思維太保守了。我想到了一點,很適合你。農閑時去學個駕駛證,將來農用車取代牛車馬車必定是大趨勢,哪怕買台小貨車,拉腳拉貨也會比種地收益大。”

  柳二丫對柳致太說:“當年你聽曉楠的,才等回了我,咱這回還聽他的。”

  柳致太說:“花侄子的錢,我心理不安。”

  “算咱借曉楠的。”柳二丫跟柳曉楠商量著說:“村裏在公路邊有幾間房要賣,買下來開個小賣店怎麽樣?我很早就想過,隻是沒錢辦不了大事。”

  柳曉楠說:“先別管怎麽樣,想到了就去做,不去做永遠不知道怎麽樣,永遠不能獲得成功。”

  “我還聽我侄子的。”柳致太下了最後的決心,規劃起以後的日子:“我明天去找關得玉,把那幾間房買下來。地還是要種的,不種地不叫農民,隻不過要把那兩頭牛賣掉,養牛牽涉精力。開個小賣店,以後再買台農用車,不信過不好日子。”

  柳曉楠成功地勸說叔叔脫離父親的掌控,正如當年父親逃離柳子街,正如自己追尋著夢想的腳步,像父親一樣逃離農村。

  柳致太買下了村裏那幾間房,春節後就要搬出這處老房子,開辟新的生活。柳曉楠則把穀雨當年留給他的那些書籍帶回他的鬥室,給了它們最穩妥的安置。

  這些書籍從城市來到農村,伴隨著兩個少年的成長。如今又回到了城市,見證著兩個青年人的愛情,見證著他們追尋夢想追尋愛情的腳步。

  勇於追尋不放棄,夢想總會在不經意間走來。

  春節過後不久,柳曉楠正在辦公室裏寫新聞報道,穀雨過來喊他去接電話,是趙廣誌打來的。

  電話還沒有普及,隻有主管領導辦公室裏配有大號電話,其他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裏,隻配有通過主機交換台轉接的小號電話。

  為了聯係方便,柳曉楠在文聯留下穀雨辦公室的電話。

  柳曉楠在穀雨的注視下,接聽趙廣誌打來的電話,眼睛漸漸地睜大,臉色漸漸地放紅,回話十分簡短,隻有一連串不間斷的感歎詞:啊!是嗎?好、好的......語無倫次的。

  穀雨觀察著柳曉楠表情上的劇烈變化,預感到這是又有好消息了。臭小子總會在人們對其熟視無睹的時候,突然間讓人嗔目結舌。

  他很快適應了辦公室裏的工作,因為沒有野心不刻意去表現自己,反倒成了最受歡迎的人物。

  那些小姑娘小夥子不斷地挑逗他、試探他,他像個愚人似的跟小姑娘們擠眉弄眼、跟小夥子們稱兄道弟。大大咧咧不拘一格,倒把他們搞得無處下手了。

  文雅的時候咬文嚼字,能把人酸掉牙;粗俗的時候說著農村的方言和口頭語,在別人的嘲笑聲中泰然自若,還會跟著自嘲。

  別人很難把這樣一個人當成競爭的對手。恐怕還會這麽想,一個農民輪換工,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他已經很知足了。

  日常的工作無可挑剔,所有重要的工作都拿得起放得下。穀雨漸漸地放心了,不管是真性情,還是大智若愚,都是一個可造之才。

  唯一糾結的是,那些小姑娘不會來真格的吧?

  柳曉楠放下電話,瞪大了眼睛盯著穀雨,像是要在她的臉上看出點什麽名堂來。穀雨正要開口問清電話的內容,柳曉楠突然抱起她,掄起來轉著圈子,完全不顧及這是在辦公室裏。

  “你瘋了!”穀雨一邊掙紮一邊小聲提醒:“有話好好說,快放我下來。”

  “我瘋了,真瘋了!”柳曉楠放下穀雨,把她按在辦公椅上,語速極快:“我瘋了不要緊,你別瘋。你聽好了,趙老師說,有個導演來找我,想把《從軍記》拍成電影,讓我馬上去文聯跟導演見麵,洽談相關事宜。我的第一個夢想要實現了。”

  “真的呀?!”穀雨尖叫一聲跳起來,雙臂一揚緊緊地抱著柳曉楠,興奮得連蹦帶跳,連聲說:“你成功了、成功了!”

  “成功了!”柳曉楠暈暈乎乎的,極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可是辦不到。他輕輕拍打著穀雨的臉蛋,咧著嘴癡笑著:“我沒有知覺了,腦袋裏空空的,心髒跳得厲害,你陪我去文聯。”

  “我陪你去。”穀雨同樣拍打著柳曉楠的臉,啪啪作響,年輕的狂熱的喜悅的心,不知道該怎樣表達這突如其來的幸福感:“臭小子,鑽牛腚的臭小子,你把我也帶瘋了。”

  “冷靜、冷靜。”柳曉楠口中念念有詞,握著拳頭轉著圈,走到屋角的臉盆前洗臉。洗了幾把,幹脆把臉浸在水裏,想用冷水把自己滾燙的血液溫度降下來。

  “我也洗洗。”穀雨擠過來,把柳曉楠的頭從水盆裏揪出來。

  兩個人的歡鬧聲,吸引來了辦公室裏眾多的圍觀者,完蛋了!平日裏端正嚴謹的形象碎了一地,拾都拾不起來。管他呢,快樂如泉水噴湧,什麽力量也阻擋不住。

  冷靜下來後,穀雨跟她的主管領導請了假,眾目睽睽之下,跟柳曉楠手挽手走出辦公樓,走出紡織廠的大門。青春跳動的背影彰顯著活力與激情,令人羨慕,令人刮目相看。

  在市文聯的一個小會議室裏,柳曉楠跟中年導演單獨會談。

  導演以拍軍旅題材而著名,在圈裏的朋友推薦下,一口氣讀完中篇小說《從軍記》。讀後興奮不已,認為找到了反映戰爭的新模式,拍好了會是戰爭題材電影的新突破,這才通過文聯找到作者。

  會談輕鬆而愉悅。導演沒有一點架子,虛心地詢問《從軍記》的寫作過程和素材來源。

  柳曉楠在他崇拜的導演麵前已經冷靜下來,詳細地講述了大舅和大舅媽的故事,以及自己寫作時的思路。

  導演詢問柳曉楠,能不能單獨完成劇本的創作。柳曉楠坦誠地說自己隻是高中畢業,沒有接觸到電影藝術,可他希望能有一個學習電影劇本創作的機會。

  導演答應了柳曉楠的請求。他下過鄉,懂得農村青年奮鬥的不易,決定兩個人共同完成電影劇本的創作,故事的一些細節也需要原作者用第一感覺去把控。

  會談結束後,在文聯的主持下,召開了一個小型新聞發布會,市電視台電台各大報紙的記者悉數到場。

  柳曉楠留下來跟導演住在賓館裏,共同完成劇本的創作,穀雨囑咐了一番後獨自離開,回廠向領導匯報具體的情況。

  作為整個事件的親曆者、見證者,穀雨始終克製著激動的情緒,下班後直接回到父母的家裏。她知道父母有個習慣,每天晚上必看新聞聯播,從中央台到地方台,按順序看個遍。

  不論怎麽克製,興奮的情緒還是時不時地表露出來。母親看出來了,問穀雨:“你那個農村小朋友又做出什麽大事來了?看你高興的樣兒。”

  穀雨借機跟母親撒嬌,摟著母親的脖子說:“媽,你想不想看看柳曉楠現在長成什麽樣了?”

  母親堅持原則:“等他具備我說的那些條件,你才能把他領到家裏,我才見他。”

  “你會見到他的。”穀雨轉換了進攻方向,對父親說:“爸,我那個農村小朋友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你說是不是?”

  父親點點頭說:“的確難得。不過,你有沒有替他想一想?如果他不具備你母親提到的那些資格,你冒冒失失地跟他確定關係,冒冒失失地把他領回家來,凡是一個有自尊心的人,都會難以接受巨大的反差的。”

  穀雨氣嘟嘟地說:“等著看吧,他早晚有一天會讓你們刮目相看。”

  她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小說改編電影的新聞發布會將在今晚的濱城電視新聞中播出。

  電視上正在播放市新聞,頭條新聞是穀雨的父親帶領機關工作人員,在植樹節參加植樹活動。小樹提前栽好了,穀雨的父親鏟了幾鍬土,澆了一小塑料桶水,講了幾句話。

  時長將近十幾分鍾,穀雨不耐煩地等待著。

  隨後插播了一條文化動態,趙廣誌、導演、柳曉楠同框出現在電視畫麵中,配有解說詞,時長不到三五分鍾。

  穀雨指著電視畫麵,興奮地對父母大喊大叫:“快看、快看,他就是咱家下放時,對門的那家小男孩。”

  母親輕描淡寫地說:“還不錯,隻是氣度風度差了許多,還是一副農村人的樣子。”

  父親點點頭說:“如果給他一次機會,他能把握住嗎?”

  穀雨信誓旦旦:“他一定能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