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來自家鄉的花朵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152
  契丹(這時候契丹人還沒有改稱遼國)和晉的聯軍在團柏穀大勝趙德鈞和趙延壽,趙玗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從張敬達被楊光遠殺掉那一天起,威塞軍便在太原城周圍遍布耳目,時刻關注著時局的發展。

  團柏穀的戰報還沒到達太原城的時候,趙玗就已經得到了消息。

  “即刻出兵,捉拿趙德鈞!”抵達娘子關以來,趙玗下達了第一次軍令。

  威塞軍眾將官在這裏憋了三個多月,早就嚷嚷著要上戰場。這時候把他們放出去,宛如一群下山的猛虎。

  這一次,趙玗共派出了三大隊人馬,共一千五百人。其中一隊種花軍,兩隊威塞軍。

  隻不過這一次,種花軍換上了一種奇怪的兵器——種花槍一號。

  沒錯,經過金工坊工匠們日夜不停地努力,種花槍終於可以實現量產,目前為止已經生產了兩千支,調運了五百支送到了娘子關前線。

  定裝子彈依然還是用紙彈殼,暫時還沒有建設起金屬子彈殼。金工坊產能有限,現在所有的產能全都放在仿製毛瑟槍的種花槍一號上麵。至於定裝子彈,暫時能用就行。

  武器的改變,大大降低了戰士的負重。

  在以往,一名戰士出了全身佩戴數十斤的盔甲之外,還需要帶一根長槍,一把砍刀,一張弓,外帶一個箭壺,二十支箭。光是這些加起來,怕不是還有數十斤重。

  現在的種花軍,隻需要帶一支步槍,外帶一把刺刀就可以了。

  煉鋼坊依然沒有造出合適的材料來製作槍管,所以槍管全部使用青銅製造。

  一支步槍大概有八斤重,需要熔煉八百枚銅錢。也就是說,一支步槍的料錢,需要八百錢,換算成現在,大概需要一千來塊錢。

  至於工錢,可以忽略不計。得益於古代的徭役製度,每個人每年都有義務給官府免費勞動一定期限,大量的簡單體力勞動完全可以交給他們來幹。再說,威塞軍中還有近十萬的俘虜,這可全都是免費勞力,不用白不用。

  當定裝子彈出現,種花步槍一號問世以後,種花軍上下製造這種新式武器的熱情空前高漲。

  出乎趙玗意料的是,這種高漲的熱情不是因為這種槍打得有多準,射程有多遠。

  事實上,種花步槍一號的射擊精度比弩稍微差一點。因為槍管的加工和子彈的造型無法做到完美,一些小小的瑕疵放大之後便會產生較大的誤差。另外,槍筒裏麵還沒開始拉膛線,也造成設計精度不高。

  而射程上,冷兵器中有太多的武器可以超過種花步槍。

  真正讓種花步槍引人矚目的,是因為造價低!

  沒錯,火器真正的普及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麽得厲害,而是因為它便宜!

  一支純銅打造的火槍,造價不過才千錢,如果換成鑄鐵打造,造價隻會更低。以種花軍現在的鋼鐵產能,完全可以將價格壓到百錢左右。當然,前提是能造出合適的鋼材,以及合適的槍管加工工藝。

  而一把普通的弩,其造價少說在三千錢。若是神臂弩,造價怕不要萬錢以上。

  正是因為便宜,戰亂頻繁的歐洲人才會大量地造火器。正是因為造的量大,才會不停地開發火器的性能,不停地突破火器的極限。

  就像鋼鐵的用途遠遠超過銅,就是因為鐵比銅便宜,所以人類對鐵的性能研發上的投入,遠遠超過其他任何金屬。

  這支五百人的種花軍大隊攜帶種花槍,除了執行戰鬥任務之外,他們還需要收集步槍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在戰場上的優點和弊端。

  趙玗給金工坊提出的要求就是:隻有一線戰士的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一切設計要以滿足一線戰士的需求為最高宗旨。

  三大隊騎兵從葦澤縣出發,呈倒三角形向西挺進到太原城附近,然後一路南下。

  經過趙玗的大預言術,趙德鈞父子現在應該出現在潞州附近。

  曆史上,趙德鈞和趙延壽在這一戰之後,逃亡到潞州附近被契丹人截獲,然後投降了契丹人。

  趙玗給這三個大隊下達的任務,就是要在契丹人截獲趙德鈞和趙延壽之前,將此二人拿下。

  三支大隊一路急行,一點都沒耽擱。

  奇怪的是在太原周圍,這片多方交戰的角力場中,種花軍竟然來去自如,沒有任何人跟他們交鋒。

  不過說來也是,不論是唐軍還是契丹人,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盟友。至於石敬瑭,現在是契丹人的附庸,也把趙玗當成自己的盟友。

  看到威塞軍的人進入了戰場,大家隻以為他們是來抓俘虜的。

  畢竟趙玗喜歡抓俘虜,那是天下皆知的癖好。

  趙德鈞和趙延壽父子剛剛大敗,四萬人死傷一萬人,他們父子領了不到一萬人逃出戰場,剩下的將近兩萬人,就這麽被活生生地打散。如果能把這兩萬人當成俘虜抓回去,說不得野狐嶺的鐵路工期進度還能往前再趕一趕。

  種花軍一路之上也確實在打聽趙氏父子殘兵的取向,不過他們並沒有急著收攏殘兵,而是告訴他們,現在去葦澤關投靠威塞軍,可以給他們分土地,分住房。但如果隨後他們被抓去威塞軍的話,就必須先當三年奴隸才行。

  這些逃兵中有一半人來自幽州,對趙玗在武州的所作所為一清二楚,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

  而趙延壽帶來的士兵壓根就沒聽說過趙玗。那時候信息傳遞不發達,一些偏遠地方的人甚至連改朝換代都不知道,照樣按部就班地交租稅,服徭役。

  於是這些逃兵又分成了兩部分。趙德鈞帶來的人在種花軍的指引下,向著娘子關逃去。而趙延壽帶來的兵,大多數都是洛陽附近的人,自然是朝著潞州跑去,想回到李從珂的身邊。

  種花軍的人一路追,一路打聽,在逃兵的指引下,他們距離趙氏父子越來越近。等快到潞州的時候,突然沒了趙氏父子的消息。

  他們把趙德鈞和趙延壽跟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