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石敬瑭稱帝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43
  三朝元老,年紀很大的馮道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閉上了雙眼,抬起右手掐算起來。

  李從珂急道:“這次如若成功,朕重重有賞!”

  不待臣子們應答,李從珂再急道:“凡是有功之軍鎮,免三年租稅!”

  朝堂上一員大臣出列,此人容貌俊美,英武非凡,正是趙延壽,奏道:“臣保舉盧龍節度使趙德鈞。盧龍軍坐鎮幽州,兵強馬壯,又離太原很近,幾日便可到達增援。”

  趙延壽本姓劉,在一場戰爭中被趙德鈞俘獲,收為養子。趙延壽從小就聰明,在養父趙德鈞的支持下,迎娶了皇室公主成了駙馬,逐漸走上帝國高位。到現在,已經成了帝國的樞密使,同平章事,成了帝國第三人,位高權重的右相。

  從唐朝後期開始,直到宋朝,樞密使一直是掌握軍權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權力比宰相都大。他和趙德鈞互為表裏,儼然成為了帝國一直極具競爭力的政治力量,有些時候甚至隱隱壓過李從珂一頭。

  趙延壽言罷,又有一大臣出列,奏道:“臣保舉彰聖軍……”

  “臣保舉耀州軍鎮……”

  到了分桃子的時候,各地節度使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紛紛出言舉薦。

  如果是不知道內情的人,還以為所有人都想精忠報國呢。

  最後馮道說道:“陛下還需禦駕親征,方能坐鎮大局。”

  到底是當了好幾朝的大臣,不免提醒李從珂一句。各地節度使都是驕橫跋扈慣了的人,如果沒有一個強勢人物坐鎮,他們勢必各自為政,亂做一團。

  李從珂曾經是一員猛將,具備禦駕親征的實力。不像後來那些深宮裏長大的廢物,一聽說打仗就腿軟。

  說起禦駕親征,李從珂稍稍平靜了一些。

  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人,或許隻有上了戰場,才能讓他們稍稍平靜下來。

  說幹就幹,李從珂一麵傳令各地軍鎮即刻出兵,自己也在洛陽城中點兵備馬,準備出征。

  曆史在這一刻,依然保持了其強大的慣性,並沒有出現什麽偏差。

  經過朝堂討論後決定,調彰聖都指揮使符彥饒領兵兩萬前往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市)布防,命天雄軍節度使範延光領兵兩萬前往榆次聽命,命盧龍節度使趙德鈞領兵兩萬從代州(今山西省忻州市雁門關附近)南下,調耀州防禦使領兵兩萬出慈州(今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北上,李從珂親率三萬兵馬從洛陽經潞州北上。

  此番安排,從四麵將太原團團圍住,四路兵馬在太原匯聚之後,兵力將遠遠超過石敬瑭和契丹人的兵馬。到時候援軍與張敬達的兵馬裏應外合,徹底殲滅叛軍和外敵。

  所有人都把石敬瑭和耶律德光看作了到口的肥肉,認為此戰必勝。

  大家所想的,不過是怎麽樣才能舒舒服服地吃下這塊肉,以及吃到更多的肉。

  中原的皇帝禦駕親征,往往隻是走個過場,遠不如遊牧民族那樣瀟灑,說走就走。

  等李從珂的依仗隊伍浩浩蕩蕩地從洛陽出發,抵達河陽(河南省焦作市)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後。

  好在五代時期武德充沛,亂歸亂,各地軍鎮的軍事素質沒有丟下。

  李從珂抵達河陽的時候,各路人馬全都就位。就連路途最遠的趙德鈞,也率軍從雁門關南下,將契丹人南下的路重新走了一遍,一路抵達太原城北,就地安營紮寨。

  就這樣,圍著太原城紮了三堆營寨,西北麵是被圍困的唐軍張敬達,南麵是耶律德光,而趙德鈞駐紮在太原城的東北麵。

  三路人馬就像旅行團一樣,在太原城周圍各自駐紮,相安無事。沒有挑戰,也沒有戰鬥,仿佛大家不是敵人似的。

  表麵的平靜,暗地裏卻是波濤洶湧。沒有戰鬥的鬥爭,比戰鬥還要激烈。

  在契丹人的營帳中,便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石敬瑭稱帝了!

  如果之前石敬瑭造反,還有和解和招安的可能,那麽現在,石敬瑭和李從珂便徹底決裂,不死不休。

  準確地說,不是石敬瑭稱帝,而是耶律德光冊立石敬瑭當了皇帝。

  這一天,石敬瑭在耶律德光的主持下,走完了全套登基典禮,建國號為晉,年號為天福。

  可登基的事實在是太倉促,準備工作很不完善。別的不說,連天子依仗都沒準備全。

  耶律德光見狀,感覺有點寒酸,於是把自己的衣冠贈送給了石敬瑭,助他登基稱帝。

  而石敬瑭也履行了自己的諾言,在正式場合下,確定了自己和耶律德光的父子關係。從此以後,兒皇帝的名聲,算是徹底地坐實了。

  除了桑維翰之外,石敬瑭手下的文武大多都覺得忿忿不平。

  這一次留守太原城中的,不隻是劉知遠,就連石敬瑭的兒子石重貴,也借口留在城中,不願意去見證這屈辱的一刻。

  石敬瑭麵色嚴肅,從始至終都看不出喜怒之色。

  ……

  葦澤縣衙,現在威塞軍的前敵總指揮部,場麵十分輕鬆活躍。

  “石敬瑭已經稱帝了,接下來局勢會如何發展?”趙玗問道,又一次地考察參謀部的推演能力。

  “石敬瑭謀算頗深,大家可能對他有點低估了。自從石敬瑭起兵以來,看似他沒有任何動作,其實一直在等機會。”有參謀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什麽機會?”

  “唐軍內亂的機會。唐軍看似兵馬占有,猛將如雲,實則各懷鬼胎,各自為政。如果石敬瑭主動出擊,唐軍或許還能擰成一股繩。但是石敬瑭按兵不動,唐軍反倒會自亂陣腳。”

  趙玗點了點頭,說道:“那契丹人會如何行動?”

  那參謀繼續分析道:“契丹人應該會繼續圍困晉安寨,圍點打援,逐漸消滅唐軍的實力。”

  對於參謀部的價值,趙玗很滿意,說道:“這幾天參謀部分析一下可能出現的情況,並擬定作戰方案。”

  室昉拱手道:“得令。”

  這些觀點其實都是平日裏參謀們討論出來的結果,有些觀點直接來自於室昉。而今天室昉並沒有發言,把表現的機會給了參謀們。

  他不貪功,乃是因為貪了更大的功。組織好參謀部,顯然比提出一兩個閃光的點子功勞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