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搬救兵來了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38
  在路上大致預測了一下李重吉的策略,並打了下腹稿,趙玗深吸了一口氣,走進了會客廳。

  “許久不見,公向來可好?”趙玗大腳剛跨進門檻,便拱著手對李重吉作揖。

  李重吉不敢托大,也站起來回禮:“多日不見,怎地如此客套起來?你我曾經並肩作戰,還以兄弟相稱麽!”

  李重吉使勁示好,充分發揮著自己的領導親和力。他以前是趙玗的領導,現在還是趙玗的領導,能放下架子折節下交,這本身就是一種恩寵。

  可惜這種恩寵,在趙玗這裏並不值錢。

  趙玗心中不以為然,嘴上卻應和著說道:“哥哥遠道而來,可是有什麽緊事嗎?真要有事,隻需要派人來知會一聲,弟弟我馬不停蹄地就朝洛陽趕去。”

  五代又很長一段時間,都城一直在洛陽。長安已經破敗,開封還未成型,洛陽成了當時最繁華的都市。

  王樸聽到趙玗口是心非的話,心中一陣惡寒。雖然他也知道這樣的話李重吉很愛聽,但他就是說不出口。無奈地搖了搖頭,對趙玗這副厚臉皮的技能,心服口服。

  李重吉先是歎了口氣,趙玗卻是強行壓抑著疲憊的感覺,悄悄地打了一個哈欠。

  連續三四天就沒睡一個囫圇覺,鐵打的漢子也會扛不住。

  李重吉敏銳地捕捉到了這樣的細節,關心道:“賢弟可是因為公務繁忙,沒有休息好?我可是聽說你手下幹吏不少,要多給他們壓壓擔子。”

  說著,還不滿地看了王樸一眼,仿佛王樸工作不到位似的。

  趙玗擺了擺手,說道:“沒事,最近想到了幾個新點子,便迫不及待地想折騰出來,這才熬了夜。”

  李重吉繞了繞幾個圈子,跟趙玗攀了攀感情,感覺火候差不多了,這才正色道:“你覺得石敬瑭這人怎麽樣?”

  趙玗又忍不住打了個哈欠,說道:“是個幹將。有他在,河東必然無虞。”心中卻是鄙夷道:有想法還不趕快說,一直在這裏繞圈子。

  有些人就是這麽討厭,明明自己想說什麽,卻始終不說,非要誘導別人先說出來,好像那時別人的意思,而他這個始作俑者才是勉強答應的那個人。

  可趙玗是誰啊,小狐狸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怎麽可能上他這個當。

  李重吉輕咳了一聲,也發現了這種套路對趙玗不管用。以前跟趙玗並肩作戰的時候還不覺得什麽,隻覺得有趙玗這種得力手下,幹什麽都事半功倍。

  現在跟趙玗唱起了對手戲,才忽然感覺很棘手。

  李重吉說道:“朝廷接到情報,說石敬瑭準備造反。”

  趙玗忽然瞪大了眼睛,驚問道:“什麽?石敬瑭竟然要造反?”

  趙玗忽然的反應,把王樸都給嚇了一大跳。

  石敬瑭造反的消息,趙玗早就用大預言術給劇透過,所以王樸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因為趙玗不僅語言了石敬瑭要造反,還把石敬瑭造反後大半年的劇情給講了一遍。

  讓王樸感到驚訝的,是趙玗竟然可以如此逼真地表現出驚訝的表情。

  趙玗驚訝地站了起來,轉而焦急地在路上轉圈圈:“糟了,糟了,如果是別人造反還好說,石敬瑭造反就麻煩了。”

  五代時期,天下精兵全都聚集在河東軍,河東節度使便是勢力最強大的那個人。能留在河東擔任節度使的人,無不是皇帝的心腹。

  可是出問題,往往就出在這個心腹身上。

  因為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心腹,而不是李從厚,更不是李從珂的心腹。

  李重吉見趙玗急得團團轉,心中稍安,看來趙玗還是心係朝廷,也不枉自己給他爭取到的這個節度使頭銜。

  殊不知這個節度使的頭銜,趙玗並不領他的情。恰恰相反,趙玗還覺得自己救了李重吉一命,對他有大恩呢。

  原本的曆史軌跡中,李重吉被發配到幽州之後,被種種折磨,最後竟然是因為造反,被李從厚給殺了。

  (原本李重吉被發配的地方是當時的北京,現在的太原。)

  像這種原本沒有發生的事情,李重吉自然也不會領趙玗的情了。

  有趣的是,兩個人都覺得自己對對方有恩,而絲毫不覺得對方對自己有恩。

  於是李重吉說話的口氣,便有了一絲絲的變化:“石敬瑭謀反,朝廷希望威塞軍能出兵平叛。”

  趙玗被嚇得連連倒退,連忙擺著雙手拒絕道:“不行,不行,我威塞軍才幾千人,去了太原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呢。”

  李重吉麵色稍稍不悅,說道:“當然不是讓你獨自一人去。到時候張敬達會領兵從北麵南下,你去跟他會合。事成之後,河東可以割出幾個州來給你。”

  割地?確實對趙玗有一點誘惑。要說威塞軍跟河東軍倒也勉強算得上接壤,給幾個州倒也算得上實惠。如果是這樣的話,派點人去打打醬油,興許還能撈點別的好處。

  雖然知道張敬達必敗,但是趙玗知道故事情節。真要去協助張敬達,完全可以在關鍵時刻避雷。

  但是跟河東軍幹仗,好像也沒啥油水,遠不如占領整個幽州地區實惠。

  想到這裏,趙玗基本上已經打定了主意要拒絕,隻不過還沒找到一個好借口而已。

  不過,好像李重吉還不知道石敬瑭要跟契丹人聯合的事情。

  對啊,契丹人!

  趙玗說道:“石敬瑭兵精將強,跟他們打仗,勢必需要調動各方軍隊,我威塞軍理應出一份力。”

  李重吉說道:“正是,到時候楊光遠也會從雲州南下相助,高行周從潞州北上相助。”

  楊光遠,高行周,張敬達,都是當時名將。除了張敬達之外,剩下的人還有許多年的軍旅剩下,其中不乏驚世傑作。

  趙玗說道:“有他們相助,想必石敬瑭定然能夠成功剿滅。”

  李重吉穩穩地坐了回去,見到趙玗態度轉變,他的心也放了回去。

  要說穩勝,朝廷也沒把握,但實在是能調動的兵馬太少了,不然也不會讓堂堂的太子殿下,不遠千裏來到北邊苦寒之地,跟一個新進節度使的毛頭孩子來說好話。

  趙玗問道:“把北麵的兵馬集中起來剿滅石敬瑭,萬一契丹人來了,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