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新州會議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16
  新州,議政堂。

  趙玗推開門,眾人早已在裏麵坐好。

  回新州的消息早就傳了回來,眾理政們接到消息後,全都早早地交代了手中的工作,回到新州城,靜等趙玗的歸來。

  趙玗歸來的消息,是從營口轉到臨潢府,再由臨潢府轉道野狐嶺,傳回的新州。而趙玗本人,則是由營口經海路抵達長蘆,然後經河運抵達天津,在一路走陸路,繞房山抵達新州。

  這一來一往,消息傳遞的時間和本人行走的實際,誤差變得十分的大,大家誰也不知道趙玗究竟會在哪天抵達。

  甚至能不能抵達,在路上會不會出現意外,都未可知。

  在這個時代,再見成了永別,太常見了。

  正因為如此,見到趙玗真的歸來,眾理政們激動之前全都溢於言表,一個個衝上來跟趙玗熊抱。

  “辛苦了!”

  “不,你們才是最辛苦的!”

  “都辛苦,都辛苦!”

  李興最後過來,也跟趙玗來了個熊抱:“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王樸等大家情緒宣泄得差不多,拍了拍手,說道:“好了,現在開始開會吧。”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李興逐漸讓賢,把王樸推上了前台,他自己隻當一個名譽上的頭領。

  好在王樸隻關注政務,沒有覬覦李興的軍權,所以銀槍軍以往的一些老部下們沒啥意見,大家都能和平相處,各守本分。

  王樸還沒開口,趙玗說道:“老王你先等一會,你這邊事多。”

  去契丹逛了一圈,趙玗的心性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變得更加地豁達,更加地融入了這個時代。

  對這個時代的名人,他也不再是像以往那般敬仰,而是把自己當成和他們一樣的人。

  以往趙玗還在糾結,到底該怎麽稱呼王樸,才能既顯得親切,又顯得尊重,可惜想來想去都想不出個合適的稱謂。

  這一次,幹脆稱呼其為老王。

  老王稍一愣怔,倒也沒說什麽,乖乖地坐下。

  趙玗看向陳間威:“老陳,野狐嶺的築城怎麽樣了?”

  陳間威眉頭稍稍一皺,拱手說道:“回公子,小城已經築好,大城還未動工。冬季天太冷,滴水成冰,挖地挖不動,混凝土也攪拌不成。不過五座小城已經足夠擔當防禦任務,就算契丹人再來十萬大軍,咱也不怕。”

  趙玗說道:“以後咱也別公子不公子的了,關起門來都是兄弟,你們喊我小趙就行了,要不顯得太生分。”野狐嶺的進度沒有出乎他的意外,趙玗先糾正起了稱呼的問題。

  李興插嘴道:“那怎麽行,這樣一來,豈不是亂套了。”如果稱呼別人老李老王,倒還算是一種粗俗的親切。但要是稱呼別人小李小王,就有點倚老賣老,反倒顯得沒有禮貌。

  趙玗想了想,說道:“稱呼的問題是個大問題,開會之前不如先把這個定下來。我中華自周以來,定下的‘禮’用來區分上下尊卑,維持了社會的秩序。但是現在,這套‘禮’卻跟我們的理念大相徑庭。想要讓人人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首先就要在稱呼上體現出平等。我們是一群誌同道合的人,不如互相稱呼‘合道’如何?”

  趙玗原本想說互相稱呼‘統治’,但是怕被404,便說出了‘合道’,聽得自己都尷尬得一身雞皮疙瘩。

  眾人麵麵相覷,雖然沒人出言反對,卻顯然大家都覺得這個稱呼不太好。

  王樸說道:“‘合道’之說太過縹緲,不如‘同誌’更加貼切。”道指的是天道,誌指的是誌向。一個說的是天,一個說的是人,其實不能亂用。如果像趙玗剛才那樣混搭,不懂的人覺得別扭,懂的人覺得是胡鬧。

  不料趙玗聽了卻是趕緊搖頭,說道:“不好不好,既然合道不好,咱們便互相稱呼‘道友’罷了。”不是他覺得這個稱呼不好,是真的害怕河蟹大神穿越時空來終結自己。

  王樸再次反對道:“道友也不妥,聽著像是一群神棍。”

  杜陶憋了半天,說道:“不就是個鳥稱謂麽,搞得這麽婆婆媽媽的,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不是不喜歡同誌麽,你不是覺得道友不好嗎,幹脆就叫誌友算了。”

  “誌友?”

  王樸覺得也不是不行。趙玗覺得好像也沒那麽別扭。

  李興見大家這次好像都不怎麽反對,笑著說道:“那就投票吧。”說完,李興自己舉起了手,眾人也都紛紛舉起手,這一項決議就算是全票通過了。

  趙玗說道:“在野狐嶺督工,陳誌友辛苦了。等到消了凍,給你們見識見識什麽叫鋼筋混凝土。那玩意,炸藥都炸不開。”

  理政團的人對於炸藥一點都不陌生,武州向野狐嶺開路的過程中,就經常用到炸藥。在他們看來,炸藥已經是開山裂石,無堅不摧的東西了。如果把炸藥用到戰場上,隻要派一隊敢死隊,將炸藥送到城門口,沒有炸不開的城門。

  能把炸藥堆在城牆地下,就算是城牆,都能給他炸塌。

  不過趙玗總是能帶來黑科技,大家早已習以為常,沒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刨根問底。等到鋼筋混凝土問世的時候,大家自然會見到。

  趙玗又看向張貞衝,問道:“張誌友,總參建設得怎麽樣了?”

  張貞衝說道:“總參謀部已經可以運行了。這段時間集中了各級軍官進行了輪訓,輪訓的範圍覆蓋到了隊正級別。”

  趙玗點了點頭,說道:“戰場上基層軍官的素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是戰術最後的執行者,他們發揮的好壞,直接可以影響到戰鬥的結局。”

  這一點銀槍軍眾人都是老兵,知道趙玗所言不虛。

  隻不過他們還沒有專門訓練基層軍官的觀念。他們認為,百戰不死的老兵是軍隊的財富,而老兵都是戰場上曆經生死磨練出來,沒辦法教。

  張貞衝說道:“教是教了,可是沒仗打,暫時也不知道效果怎麽樣。”

  這段時間的局勢,暗地裏波濤洶湧,明麵上卻是風平浪靜,沒啥可打的仗,自然也就不能檢驗軍隊的成色。

  趙玗笑了笑,說道:“怎麽沒仗打?對手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