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緊張局勢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180
  趙玗聽從了趙弘盛的建議,一直向西行走。

  隻不過他並沒有到了官道向北走,而是繼續向西。幽州城可不是他的目的地。

  一路向西,經過房山,到達燕山,然後沿著燕山山脈一路向北,尋一處隘口向西北穿過燕山,就是自己家的地盤了。

  四人都是騎馬的好手,壓根就不怕有人追來。就算有人追來,靠著他們的騎術,也能輕鬆擺脫。

  就是苦了那兩個歌姬了。

  六個人十匹馬,還有兩個人不會騎馬,所以現在的狀況是四匹馬載人,始終有六匹馬空跑著。

  一人雙騎還富裕,一路上換馬不換人,趕路趕得飛快。

  兩個歌姬不習慣承馬,屁股都磨破了,卻依然咬牙堅持,一聲不吭地坐著。

  “前麵就到房山了,咱們休息一會,喝點水吃口東西吧。”耶律質古感覺馬的狀態不太好,需要稍稍休息一會。

  戰馬和人不一樣,隻要有人驅使,他們就會一直不停地跑。如果用力過猛,馬會直接累死。真正在打仗的時候,騎兵平時並不騎馬,而是跟馬一起步行。

  所謂一人雙騎,也不是指一個人來回換著馬騎,而是一匹馬駝人,一匹馬駝盔甲。

  等到兩軍交戰的時候,騎兵才會穿上盔甲,騎馬衝鋒。

  耶律質古正是察覺到馬的狀態下降,擔心這麽跑下去會把馬給累死,那樣他們就又得步行了。

  剛準備休息,就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當然,還是蕭曙光也薛廷番聽到的,剩下的一臉懵地看著這兩人。

  薛廷番說道:“來人規模不小,咱們還是暫避鋒芒吧。”

  蕭曙光點了點頭,說道:“怕不是有上百人。”口中雖然這麽說,眼神中卻略帶興奮,挑釁地看著趙玗,那意思好像在說:你不上去硬剛一把嗎?

  趙玗心想:我又不是莽夫,有什麽好硬鋼的。再說了,就算剛過對麵百人隊,來個百人斬,也沒啥用啊。

  兩個歌姬剛剛放鬆下來的心情,重新鬱悶起來,隻好忍著屁股上的疼痛,繼續乘馬。

  距離燕山還有點距離,來不及鑽進山裏,眾人隻好就近找了一座小山頭,進去躲了起來。

  上山走了一陣,感覺不是很安全,便繼續往深山裏麵走。

  今日既然要上山躲避,晚上肯定來不及趕路,幹脆就在山上休息一晚,等到明天款款趕路算了。

  簡單地一商量,大家意見達成一致,便開始尋找合適的山洞。

  先找了一處隱蔽的地方潛伏起來,不多時,一隊騎兵便從山腳下疾馳而過,數目果真約莫有上百人。

  騎兵一刻沒有停留,一路從北向南奔馳,顯然是有什麽緊急任務。

  戰爭雖然還沒有打響,但是緊張的氣氛,已經籠罩在了中原大地之上。

  許多人以為戰爭是突然爆發的,以至於防守方根本來不及準備,其實不然。

  大多數情況下,戰爭在爆發之前,氣氛早已開始變得緊張,關於戰爭的傳聞也早已廣為傳播。

  有時候這種緊張的氣氛會持續一年多,怎麽可能會沒有機會去準備。

  遠的不說,就說日均侵華時,開戰之前,國際國內早就把各種可能性全都討論過一遍。事實證明,事後戰爭的發展,一點都沒有超出當時主流預測結論的預料。

  所謂的猝不及防,不過是自己抱著僥幸心理,沒有去準備防禦罷了。

  李從珂的後唐政權也是如此。

  朝中大臣們,早已看出了石敬瑭和趙德鈞沒安好心。趙德鈞還好一些,是個誌大才疏的家夥。隻要中央政府能夠保持住一定的實力,趙德鈞一定會像一隻乖巧的小貓一樣,乖乖地給帝國把守北大門。

  石敬瑭就不同了。朝中大臣們對他的斷言是:遲早要反。

  當石敬瑭在洛陽被軟禁的時候,就有無數人勸說李從珂,讓他就此殺掉石敬瑭以絕後患。

  可是李從珂依然抱著僥幸心理,沒從聽從勸誡。

  自從當上皇帝以後,李從珂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馳騁沙場,殺伐果斷的李從珂,變得優柔寡斷起來。

  就仿佛這個皇位被詛咒過一樣,無數的英雄好漢隻要坐上這個座位,馬上就會變成自己當初反對的那個人。

  李從珂不僅沒有在洛陽殺掉石敬瑭,還把石敬瑭放回了太原,以期待他和契丹人大幹一場,正好可以削弱河東軍跟契丹人的實力,所謂一石二鳥。

  算盤打得劈啪響,卻是一個十足的昏招。

  這麽大一個昏招,朝中竟然沒有人繼續勸誡,任由李從珂自己走向滅亡。

  當皇帝的悲哀就在這裏,擁有無上權威的同時,也會被所有人敬而遠之。

  臣子們小心翼翼地提出一點建議不被采納的時候,便不再有人會仗義執言。

  或許那些偉大的大一統朝代裏,會有死諫的官員,但是五代十國裏,絕對不會有。

  因為這是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一切都是拿拳頭說話。

  李從珂混用,不代表所有人都看不清局勢。

  中原地區絕大多數的節度使們,基本上都能看到局勢,並能預料到局勢的發展。

  每個節度使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他們有的人打算幫助李從珂抵抗石敬瑭和契丹的聯軍,立下功勞然後得到更多的地盤,更大的利益。有的人打算協助石敬瑭和契丹聯軍,當一個開國元勳。

  大多數人,隻打算按兵不動,靜觀其變。誰上台,自己就擁護誰,然後繼續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當土皇帝。

  ……

  趙玗一行人繼續往深山裏走,找到山洞還不敢生火,萬一火光把不知敵友的騎兵給引來,那就真是叫人甕中捉鱉,逮個正著了。

  可是不生火,晚上又著實難熬。三四月份的河北,晚上依然十分寒冷。

  趙玗說道:“老薛,今天教你一個新手藝:無煙篝火。”

  趙玗安排女眷們先去休息,自己跟薛廷番在洞口開始布置起來。

  在這天寒地凍的野外露宿,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吃上一口熱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