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一一〇 助力大光顯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64
  趙玗大大方方地把大諲撰的玉佩,給了大光顯。

  一點都沒有想要通過玉佩去拿捏大光顯的意思,讓眾人頗為驚訝。

  要知道,對於渤海國來說,大諲撰的玉佩,就相當於是尚方寶劍般的存在。趙玗就這樣把玉佩給了大光顯,怎麽能保證大光顯以後還聽自己的,去實現趙玗的抱負?

  顯然,大光顯也有些疑惑。

  但疑惑歸疑惑,還是伸手接過了玉佩,問道:“公子這是何意?”

  趙玗說道:“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跟你們渤海國做一場交易。”

  “什麽交易”大光顯把玉佩放入懷中,心情非常好。

  趙玗說道:“在臨潢府的時候,我跟令尊已經談過一次,今天時間緊迫,我便不再廢話。我說的合作,就是幫助你們複國。”

  “複國?”大光顯有些驚訝,身邊的隨從卻是激動不已。

  他們當然想複國,想過回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總好過這般野人的日子。

  大光顯畢竟見識稍微好點,問道:“你為什麽要幫我們?”

  趙玗說道:“恐怕你還不知道,我剛從契丹人手中奪下了武州和新州,又占了儒州跟媯州,現在是四州節度使。契丹人隨時會找我算賬,我不多找點盟友,免得到時候被契丹人逮住一個人揍。”

  渤海國滅國多年,大光顯每天遊走在敵後,消息遲滯一些,也是可以理解。再說了,身在東北的大光顯,不一定真的關心中原的形勢。所以趙玗才專門解釋了這麽一番。

  “哈哈哈……”大光顯豪爽地大笑:“公子真是個痛快人。就衝你這番話,咱們這個盟友,就算是結下了。”

  要說大光顯能在敵後生存,也不是魯莽之人,不會隨意結下盟友。想來還是大諲撰的玉佩起了作用,先天地就讓大光顯對趙玗很信任。

  緊接著,大光顯說道:“公子剛才說會幫助我們複國,不知道是怎麽個幫法呢?”

  從趙玗的話中,大光顯感覺到趙玗也是一個被契丹人威脅的存在,怎麽還有餘力幫助自己去複國呢?就算有餘力幫助自己,恐怕對自己複國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趙玗說道:“不知大王子以為,複國最要緊的是什麽?”

  大光顯說道:“當然是富國強兵。隻要手中有兵有糧,區區東丹國裏的一點守軍,我還沒放在眼裏。”

  趙玗點了點頭,對大光顯展露出來的豪氣和敢戰之心很是放心。隻要大光顯對複國充滿激情,那麽自己的一通謀劃就有了著力點。怕就怕大光顯是一個膽小之輩,亦或者是誌大才疏之輩,那麽自己的謀劃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至於大光顯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幫助,變得太過強大,以至於尾大不掉。這完全不在趙玗的憂慮之中。

  在馬先生和加先生的麵前,再凶悍的遊牧部落都會變得能歌善舞。

  馬是馬克沁的馬,加是加特林的加。

  趙玗說道:“沒錯,就是富國強兵。說起富國,不吹牛的說,全天下我自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至於強兵,那就隻能靠你自己了。”

  大光顯雖然不太相信趙玗的吹牛,但還是報以禮貌地微笑,等著趙玗說下文。

  趙玗早已打好了腹稿,說道:“聽說你們靺鞨人愛養豬?”

  大光顯點了點頭,指了指自己的身上:“豬可是個好東西,肉能吃,好養活,皮還能做皮甲。”

  靺鞨人愛養豬可是出了名。豬皮不僅被用來做盔甲,甚至他們日常的衣服,許多也是用豬皮製作。

  所以靺鞨人,包括以後的女真人,後金人,會得到一個“野豬皮”的蔑稱。

  拋開豈是來看,靺鞨人養豬,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不像契丹人擁有廣袤肥沃的牧場,可以放牧養牛養羊,也不像漢人擁有肥沃的土地,可以種地,靺鞨人向來以漁獵為生。

  其實廣袤的牧場和肥沃的土地他們都有,隻不過自己沒有開發出來罷了。

  所謂漁獵,便是打漁和打獵。

  不論是吃魚,還是吃獵物,都會產生一些人類不願意吃的食物殘渣,這時候就體現出豬的優越性來了。

  豬是雜食性動物,能吃草也能吃肉。尤其是人類不愛吃的各種下水,殘渣,都是豬的最愛。於是乎,養豬便成了最為經濟的活動。

  趙玗要給出的金手指,就是從養豬出手。

  趙玗說道:“再生出的小豬,你把它尾巴減掉,能省下很多飼料。”

  那時候還沒有飼料這麽一說,但明眼人隻要一聽,就知道飼料指的是豬消耗的食物。

  大光顯眼睛一亮,問道:“能省多少?”

  趙玗兩根手指:“至少兩成。運氣好,能省三成。”

  大光顯問道:“有這麽厲害?”

  趙玗說道:“有沒有,試試就知道了。”

  大光顯說道:“成與不成,這都需要一些時間,一時半會也無法驗證。”

  趙玗說道:“既然你要驗證,那我不妨再給你說一條。公豬生下來後,把公豬閹掉,肉質會好很多。但是閹割技術不好的會,小豬長不大就死了,反倒損失更多。你們不妨摸索一下,怎麽樣閹小豬不會死。”

  “多謝公子指點。”大光顯禮貌性地拱了拱手,表情卻是對趙玗的這點意見不甚滿意,體現出來的價值還不夠多。

  趙玗說道:“跟著你們的還有漢人嗎?”

  大光顯道:“公子何處此問?”

  趙玗說道:“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了。如果你們有從南方來的漢人,不妨讓他們教你們如何種植水稻。找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春天播種秋天收,剛好可以種一季水稻。這樣一來,你們的糧草就不缺了。”

  這話一出,不僅大光顯目瞪口呆,就連裴璆都有些不可思議。

  至於剩下的幾個人很淡定,是因為他們已經聽過一次這樣的論述。

  趙玗說道:“種水稻見效慢,但非常值得一試。等你們慢慢地摸索出適合這裏種植的水稻品種,產量上一定會給你們一個驚喜的。”

  大光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今年我就試一試。不知公子還有何指教?”

  終於,在拋出了兩個小知識點之後,趙玗把話題引入正軌:“剛才說的兩點,都是見效慢,周期長的事兒。眼前有一個立竿見影的活計,曬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