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〇二 種水稻(新的一個月開始了,求票票)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23
  大諲撰封話一出口,隨便說得很客套,但是態度卻表露得一覽無餘。

  什麽叫怎麽都是個死?什麽叫先聽一聽?

  如果對複國沒有興趣的話,恐怕早就把趙玗趕出去,自己跑去耶律德光那裏證清白去了。

  趙玗說道:“契丹人打掉了忽汗城不假,但是並沒有徹底地征服靺鞨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契丹人也沒有徹底政府靺鞨人的想法,他們想要的,是剝削你們。”

  “剝削?”大諲撰還不太適應趙玗口中的現代詞匯。

  趙玗解釋道:“就是讓你們白白替他們幹活,然後強迫你們上交自己的財產,隻留給你們少量的財富,僅僅夠活著而已。”

  大諲撰忿忿地說道:“我們乃是亡國之人,能活著就不錯了。”

  趙玗說道:“你真是這麽想的嗎?既然如此,大光顯和烈萬華還折騰個什麽勁兒?好好地被端順皇後剝削不就得了。”

  大光顯是大諲撰封兒子,烈萬華是他的弟弟,這兩個人領導著粟末靺鞨的殘部,繼續反抗事業。

  大諲撰說道:“公子既然都知道了,還問我做什麽?”

  趙玗笑道:“沒什麽,我就是想確認一下,你自己是不是知道自己的處境。”

  隻有當大諲撰對造反事業感到絕望,趙玗拋出的橄欖枝才有價值。如果大諲撰還抱著迷之自信的話,那自己貼上去,純粹是熱臉貼上冷屁股。

  大諲撰有點不高興。自己是落魄不假,但是也輪不到一個外人來隨意羞辱。

  趙玗繼續說道:“我可以提高你們的實力,給你們提供糧食,武器。你們可以在給契丹人上交賦稅以後,還能結餘大量的資本。等你們悄悄地攢夠足夠的實力,到時候造反複國,還不是輕而易舉的嗎?”

  東丹國成立以後,不停地往契丹本土輸血,所以東丹國的實力也不見得有多強。

  怎奈大光顯匆匆建立起來的後渤海國,實力更差。不僅複國無望,就連自己現有的勢力範圍,都不見得能保住。

  大諲撰問道:“哦?趙公子妙手生花,老夫倒是有所耳聞,不知道公子有何妙策,可以化我腐朽為神器呀?”

  趙玗笑了笑,知道大諲撰已經動了心。之所以還保持比較矜持的狀態,是想知道自己的計劃到底可行不可行。

  看來今天不說出點幹貨,是無法說服這個老頭子了。

  趙玗說道:“我會造海鹽,造出的海鹽,和上好的湖鹽一模一樣。”

  大諲撰眉頭一動,略有意動。

  陸地上的鹽湖,數量是有限的,全都被強勢的勢力占據。誰要想吃到足夠的鹽,必須從人家手中買。就這,還不一定能買得到。

  這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並不是自然稟賦的差異。就算現在的後渤海國境內發現新的鹽湖,分分鍾會被契丹人組織重兵給拿下。

  粟末靺鞨人之所以還能保持住現有的後渤海國領土,並不是契丹人拿他們沒辦法。

  隻是因為他們現在占據的土地太過貧瘠,契丹人瞧不上而已。隻要他們造反活動不要太過分,契丹人也不會花大力氣,非要把他們給趕盡殺絕。

  也正是因為這樣,靺鞨人才真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前提就是有一個契機,可以讓他們悄悄地強大起來。顯然,食鹽是這麽一個機會。

  但是,想要富國強兵,光有食鹽還不夠。

  趙玗說道:“契丹人準備對中原用兵,時間就在開春之後。到時候我會打通新州與遼東的通道,到那時,咱們聯手拿下東丹國,你說如何?”

  大諲撰微微搖了搖頭,說道:“公子說笑了,光是賣鹽,短短的兩個月,我們如何能夠積蓄起那麽大的能量?”

  趙玗說道:“光靠你們自然不行。難道你們不能借助一下南唐,日本的力量嗎?”

  大諲撰又是猛地一顫,仿佛被戳中了吉點一樣,說道:“公子知道的,還真不少啊。”

  渤海國從唐朝開始,就是一個商業氣氛很足的國家,不僅與唐朝做生意,跟日本人也互通使節,打得火熱。

  唐朝滅亡之後,渤海國繼續與朱溫的後梁,李存勖的後唐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直到十多年以前,被契丹人滅國之後,才算是斷了聯係。

  有趣的是,滅國以後的渤海國,繼續與日本和朝鮮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當渤海國徹底滅亡以後,大光顯領著部下就是逃亡到了朝鮮,改姓為“太”。

  商業的力量是巨大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夠的利益給對方。

  隻要錢給得到位,有些國家甚至可以把武器賣給敵人,讓敵人拿著自己生產的武器,在戰場上殺戮自己的士兵。

  在這個時代,鹽是稀缺資源,鹽就是硬通貨。

  趙玗說道:“南唐有多富庶,你不會不知道吧?隻要能拿出足夠多的鹽,跟他們什麽都能換到。你們和南唐沒有利益糾紛,他們自然也什麽都願意賣給你們。”

  大諲撰點了點頭,說道:“如果這樣的話,糧食就不是問題。”

  以南唐的富庶程度,隻要靺鞨人能拿出足夠多的貨物,南唐甚至可以提供足夠所有靺鞨人吃的食物。

  隻可惜靺鞨人生產力落後,隻能以後人力和運氣,在山上搜集一些山貨,與南唐人交易。

  南唐人的商船在渤海國,不僅僅是與渤海人交易,同時也和朝鮮人和日本人交易。

  渤海國沒有滅亡的時候,更像是一個東亞地區的貨物集散地。

  可惜現在的契丹人不懂商業,白白浪費了這麽好的地理位置。

  大諲撰說道:“辦法是好,但是終究還是單薄了一些。”

  趙玗說道:“我可以教你們種水稻。”

  “水稻?”大諲撰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隻是他,就連趙思溫都有些不可思議。

  在大家的常識裏,水稻隻有南方才種,就連華北都沒人種水稻。

  趙玗竟然要在遼東種水稻?

  如果不是趙玗之前得種種傳奇表現,趙思溫恐怕都得懷疑這小子腦子有問題了。

  大諲撰雖然不信趙玗,但是他信趙思溫。

  或許種水稻真的可行呢?

  強壓住內心的激動,大諲撰問道:“你為什麽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