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吃人的羊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14
  趙玗還是低估了織毛衣的難度。

  在他的記憶中,母親都是一邊看著電視,一邊盲操,一晚上能織出好大的一塊毛衣,還能順便穿插著不同的花紋和圖案。

  可是真到自己上手的時候,他竟然連第一排線該怎麽繞到針上,都搞不定。

  反複嚐試了大半天,趙玗終於琢磨出最簡單的一種方法,那就是用線在手指上先繞一圈,然後再掛在針上。

  毛衣針沒有現成的,是趙玗昨晚拿了兩根筷子現加工出來的。

  解決了第一排線上針的問題,後麵就簡單了,不過就是不停地重複第一個動作,也就是把針從線孔穿過去,繞一圈線,然後從孔中掏出來。

  一排操作過去以後,所有的毛衣半成品就會從一根毛衣針換到另一根毛衣針上麵,而毛衣也就多了一層。

  如此往複無數次以後,毛衣便織成了。

  隻不過趙玗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那就是如何讓毛線圍城一個圈,以及最後如何織出個領子來。

  時間緊迫,來不及慢慢琢磨,隻好先織出一塊“毛布”出來。

  嗯,咱們管這個叫“圍巾”,或者圍脖。

  努力奮戰了整整一個上午,終於織出了一尺寬,三尺長的圍巾出來。

  雖然簡陋了些,好歹能在脖子上圍一圈了。

  趙玗拿起圍巾,來到述律平的身後:“太後,您試試。”

  邊說話,一邊把圍巾壓在述律平的領子裏麵。

  述律平心中一暖,在趙玗手背上拍了拍,說道:“倒是挺輕巧的,就是有點紮脖子。”

  羊毛沒有經過篩選,粗細毛線沒分揀出來,體感自然差了一些。

  不過今天的主要目的是測試保暖性,舒適性隻能暫且犧牲一點點。

  好在契丹人皮糙肉厚,述律平也是沙場上經曆過生死的女中豪傑,這麽點粗糙根本沒放在心上。

  趙玗說道:“這東西保暖,卻不防風。最好是在裏麵先穿一身麵單衣,然後再穿一層這個毛衣,最外麵再裹一層皮衣,那麽冬天就算在外麵,也能抗一抗寒風了。”

  東北的冬天有多冷,就算沒經曆過的人,也聽說過。

  聽說尿尿都要帶棍子的地方,趙玗可不敢隨便吹牛皮,說這玩意能夠抵禦一切寒冷。

  小時候,裏麵一身棉秋衣,外麵一身毛衣,再外麵穿一層外套,算是冬天的標配。

  在保暖內衣和羽絨服出現以前,毛衣就是冬天抵禦寒冷的重甲。

  十一月的東北,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

  毛圍巾能不能保暖,出去轉一圈就知道了。

  述律平剛圍上圍巾的時候,還沒什麽感覺。稍稍過了一會,眉頭一挑:“咦?還真是挺暖和的。”

  毛衣本身不產生熱量,它是靠隔絕空氣來保溫的。讓人感覺暖和的還是自己的體溫。

  當述律平的體溫逐漸將圍巾內的空氣加熱,而圍巾內的熱量不再散發到外麵的時候,保溫的效果才真正體現出來。

  趙玗見效果明顯,說道:“牧民們到了冬季,全都變得無所事事,每日就是喝酒賭博。不如給他們找點事情幹,不論是分揀羊毛,還是編製毛衣,都可以增加契丹人的實力。”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很懶,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然而深層次的原因,並不是他們真的懶,而是冬季的時候真的沒事情可做。

  外麵天寒地凍,屋內隻能造人活動。

  可是造人吧,造多了也無聊,體力還不支,於是乎喝酒成了最好的活動。

  每天喝醉了睡覺,睡醒了繼續喝,一直到了來年開春,才能開始新一年的生產活動。

  織毛衣看似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一件小事,述律平卻能看到其中巨大的價值。

  它可以讓牧民們的冬季繼續創造價值。

  趙玗見述律平心情不錯,說道:“太後覺得這個聘禮,可還夠分量?”

  述律平很高興,但是又不想這麽輕易地饒了趙玗,說道:“你又極力地鼓動我們養牛,那麽羊毛從哪裏來?”

  趙玗苦笑一聲,心想不待這麽刁難人的,說道:“一個人能穿多少衣服是有數的,隻要衣服夠穿就行,多出來的羊毛豈不是浪費嗎?再說,又不是隻有羊毛可以織毛衣,狐狸毛,兔子毛都可以。”

  述律平問道:“那棉麻線可以嗎?”

  “不可以。”趙玗堅定地搖了搖頭。

  開什麽玩笑,棉麻線那麽細,用那個織毛衣,一輩子恐怕隻能織出來一件吧。

  述律平又問道:“你們漢人的織布機,可以用來織毛衣嗎?”

  趙玗又搖了搖頭:“毛衣想要暖和,一在羊毛要好,而在毛衣要疏鬆。如果織得太緊密,反倒不暖和了。”

  到底行不行,他也沒試過。聯想到為什麽大家都在織毛衣,而不買機器毛衣,恐怕是這個技術不太容易實現吧。

  述律平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以整個冬天全都用來織毛衣的話,一個勞力大概能織出兩三件衣服的工作量。

  照這樣下去,不出兩三年,全契丹人過冬的衣服便不在話下。

  述律平說道:“這個聘禮不錯,不過好人做到底,你就負責教導隨行的契丹婦人,怎麽織毛衣。”

  “啊?”趙玗心中一虛,隨即答應道:“包在我身上。”

  咱可是隻會織一塊圍巾出來,距離織一件真正的衣服還有很大的距離。

  難不成教他們織出一條很長很長的圍巾,然後一圈一圈地裹在身上嗎?

  跟個木乃伊一樣。

  倒也算是提前一千多年,開發出了一套最時尚的穿法。

  算了,這個想法太奇葩,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這麽幹,太坑人了。還是得想個正經辦法。

  實在不行去找找韓延徽和趙思溫,看看他們能不能就近找幾個懂織布的漢人來。

  織毛衣的原理,雖然和織布還有一些區別,但是大道理是相同的。

  相信自己隻要稍微演示一下織毛衣的方法,聰明的漢人,能立馬把毛衣的織法,玩出無數種花樣出來。

  到那時,這種新奇的玩意,說不定還能遠銷中原,成為搶手貨呢。

  想到這裏,趙玗都有些猶豫要不要在幽州地區推廣牛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