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給我一個理由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329
  趙思溫說得沒錯,契丹人打草穀,搶劫的不僅僅是財物,擄掠人口也是他們的主要目的。

  從匈奴開始,漢人在他們眼中就是財富的象征。

  這些高級npc,可以極大地提高契丹人的生活指數,遠不是幾個奴隸可以達到。

  而奴隸的來源並不是漢人,而是比他們更偏遠,更荒蠻的遊牧民族。

  趙玗無聲地歎息了一聲,恐怕就連最貪婪的契丹人,都想象不到,他們真的可以得到幽雲十六州吧。

  趙玗說道:“契丹人這次向西,給石敬瑭站台。隻是不知今冬就要開戰,還是會等到來年春天。”

  趙思溫說道:“據我猜測,大概會等到明年春天。”

  大規模的戰爭,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

  倉促出征,很容易打一個大敗仗。

  耶律德光在武州城大敗趙玗,跟倉促行動也有很大的關係。

  趙玗說道:“不知趙公有何打算?”

  趙思溫說了大半天,全是在說契丹人的情報,還沒有說自己的來意呢。

  直到現在,趙玗還不知道趙思溫到底打的是什麽主意。

  而趙思溫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打了個什麽主意。

  一開始,他隻是來向趙玗示好,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可經過交談以後,他發現趙玗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強大,於是趙思溫便開始思考,自己要不要投靠趙玗。

  趙思溫說道:“公子新立四州,正是用人之際。如果公子不嫌棄,我願攜帶家產投靠公子。”

  趙思溫終究還是下了決斷。

  趙玗假裝惶恐,說道:“新州不過貧寒之地,在下能夠自立已經不易,日後也難得發展。趙公如此大才,怎可屈居在我之下?”

  見過了太多的爾虞我詐,趙玗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敵方陣營中投靠過來的人。

  不重用吧,感覺浪費人才。重用吧,又對他不放心。

  趙思溫說道:“石敬瑭有勇無謀,有謀無斷,日後成就必然有限。趙德鈞看似雄主,其實氣量狹小,難成大事。反倒是公子,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度,又有如此能力。能夠輔佐公子,乃是趙某今生之幸。”

  誰說剛愎的人不會拍馬屁?

  趙思溫拍起馬屁來,一點都不比佞臣差。

  對於趙玗來說,剛愎之人拍出的馬屁,他更香。

  趙思溫心裏的打算也很簡單,他自詡有些才幹,但是還達不到張子房諸葛亮的程度。

  如果他投靠漢人政權,肯定不會有多麽高的地位。

  他能看上眼的幾個人,無非就是皇帝李從珂,河東石敬瑭,幽州趙德鈞。如果投靠這幾個人,混得好了能給個副市長當當,混得不好,說不定連個副縣長都當不上。

  而去了趙玗這邊就不一樣了。

  趙玗事業草創,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趙玗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就是活脫脫的一個亂世雄主,比之曹孟德有過之而無不及。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趙玗也不再矯情了。

  說實話,他那裏確實很缺人才。

  不僅僅缺當官的,治國理政的人才,還缺大量的科研人才,工程人才,財稅人才,教育人才,軍事人才。

  畢竟來自於現代,趙玗對於一個完美政府的想象,完全脫胎於現代的政治製度,全麵而又專業。

  而不是古代那種,一個文人,或者一個武將當地方一把手,軍政一把抓。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才。

  不過趙玗打算先試探一下趙思溫:“既然趙公抬愛,我也不矯情。現在我就麵臨一個困局,還請趙公教我。”

  趙玗暗暗朝趙思溫拱手詢問。

  趙思溫也悄悄回了個禮:“公子請講。”

  他知道,這是要給自己麵試了。能夠踏上趙玗這艘大船,攀上趙玗這顆樹苗,在此一舉。

  趙玗說道:“我欲速回新州,可有何辦法?”

  趙思溫哈哈一笑:“這個簡單。”

  “簡單?”趙玗頗為驚訝,也著實佩服古代智謀之士。甭管天大的事,在他們眼中就倆字—“簡單”!

  “簡單啊!”

  “契丹人對我嚴防死守,怎能說簡單呢?”

  趙思溫看到趙玗著急的樣子,正是體現自己價值的時候,不禁有些得以,說道:“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公子想回新州,不要往西走,向東去。”

  “東麵?那不是東丹國嗎?”

  “正是東丹國。契丹人對公子嚴防死守,主要布置在西南方向。隻要公子找一個由頭,去到東丹國,然後再順著東丹國南下,途徑幽州,便能回到新州了。”趙思溫一股腦,將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來。

  東丹國就是現在的東三省地區。趙思溫說的路線,便是從向東達到今遼寧沈陽,然後再沿渤海海岸南下,穿越山海關,抵達北京,再向西去到趙玗的大本營,張家口。

  趙玗迅速在心中盤算了一下利弊,感覺此計可行。

  東丹國就是原來的渤海國,其居民大多是靺鞨人,也就是常說的熟女真。

  唐代對少數民族施行羈縻政策,大概相當於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意思。

  與大唐接壤,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生活習慣更接近漢人的,叫作“熟”,反之叫作“生”。

  像沙陀族這種徹底漢化的民族,直接稱呼其名字,視作與漢人等同。

  東丹國被契丹降服的時間不算太長,受契丹控製較弱。

  如果能取道東丹國,勝算很大。

  況且趙玗原本就打算去東北地區轉一轉。

  除了幽州,這裏也已經被趙玗視為囊中之物,是自己日後爭霸天下的資本。

  趙玗的爭霸之路,是一條不同於以往的爭霸之路。

  以往的人爭霸,都會迅速攻占富庶的地方,然後積累財物,訓練士兵,打造軍械,再然後趁敵人軟弱的時候,一個個地殲滅,最終一統天下。

  而趙玗,則是要以工業革命為起點,積累夠足夠降維打擊的實力以後,再以雷霆之速度,席卷天下。

  想要搞工業革命,就要大量的人口,巨大的市場。

  更重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理念。

  黃河以南的區域,社會發展高度成熟,士族社會根深蒂固,想要改變他們的想法,趙玗自詡沒有那個口才。

  但是東北地區就不同了,這裏本身就是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

  他們思維更加簡單,更願意接受先進的事物。

  想通了其中的關節,趙玗問道:“我該以什麽樣的理由,去東丹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