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耶律德光的豪華班底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53
  耶律德光雖然跟他的大哥耶律倍很不對付,但對這個大侄子卻青睞有加。

  契丹人的情感,還真是讓人難以捉摸。

  耶律阮年紀不大,約莫跟趙玗差不多,在契丹群臣中的位置並不太靠前,可見其地位不是很高。

  地位不高,就表示話語權小。

  一位麵向稍老一些的契丹武將說道:“你個小娃娃,懂得什麽軍國大事?”

  說話的人,叫作耶律安摶(tuan),是耶律阿保機手下的得力幹將,資曆非常地老。一些軍事方麵的大事,耶律德光都要參考他的意見。

  耶律阮絲毫不怯,說道:“我契丹國能馳騁草原上萬裏,靠的是本事,靠的是智謀和勇武,可不是年齡。”

  耶律安摶被晚輩反駁,倒也不惱,說道:“那你倒是說說,你是怎麽看出石敬瑭的野心?”

  耶律阮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戰場上表現十分勇猛,這也是耶律安摶能高看他一眼的緣故。

  耶律阮說道:“沙陀人李從厚當皇帝的時候,李從珂和石敬瑭就不對付。現在李從珂當了皇帝,石敬瑭肯定會跟他翻臉。雖然石敬瑭也是沙陀人,但是他好像跟漢人趙德鈞的關係更加的正常一些。所以,我認為石敬瑭派出使者來出使,一定是想要跟李從珂開戰。”

  耶律安摶想了想,感覺說的有幾分道理,便問道:“那你認為,石敬瑭的計劃是什麽嗎?”

  不光是他,就連趙玗都覺得這樣的分析完美,在台下悄悄地鼓掌。

  耶律阮說道:“石敬瑭坐擁河東重鎮,軍事實力非常強。但是他的周邊並不是很太平。在他北麵有振武節度使楊光遠,跟他並不是一條心。在他東麵,幽州節度使趙德鈞最多保持中立。幽州的中立,對河東軍來說已經算是大好的局麵了。然而夾在石敬瑭和趙德鈞中間的,還有三個節度使,義武軍節度使李從溫,成德軍節度使範延光,還有……”

  耶律阮看向了趙玗:“新州節度使趙玗。”

  眾人隨著耶律阮的目光一齊看向了趙玗,趙玗慌忙擺手:“跟我沒關係。”

  耶律阮朝著趙玗友好地笑了笑,頗有一番英雄相惜的感覺,繼而說道:“這三家節度使跟石敬瑭全都不對付。也就隻有新州節度使跟河東軍稍微友好一些。別忘了,剛剛結束的那場大戰,河東軍可是出不少力氣。”

  提起剛結束的那場大戰,也就是耶律德光損兵折將的那次大敗,大殿之上的氣氛忽然就沉悶了起來。

  耶律安摶情緒也略帶不悅,說道:“你繼續說。”

  耶律阮說道:“如果我是石敬瑭,我就會給趙玗和我們契丹許下好處,讓趙玗幫他守住東麵的大門,然後會合上契丹的精兵一路南下,直撲洛陽,幹掉李從珂,成就帝業。”

  “我沒有,你胡說,不可能。”

  趙玗在心中來了一個否定三連。

  我跟石敬瑭那叫聯盟嗎?

  顯然不是啊。

  當初石敬瑭就是來演戲給別人看,做做樣子而已。

  是我神機妙算,把他們引入了戰爭而已。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算計。

  可是趙玗能承認嗎?

  顯然也不行。

  趙玗沒急著否認,也沒急著肯定。

  至少在沒有想好怎麽從這個話題中獲取利益之前,他不準備表態。

  耶律德光也覺得自己這個大侄子分析得有道理,說道:“韓相,你覺得此事如何?”

  他口中的韓相,叫韓延徽,是漢人。

  二十多年以前,韓延徽奉劉守光之命出使契丹,結果被當時的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機給扣下了。

  扣下的理由也很奇葩,是因為當時的皇後述律平覺得韓延徽太有才了,舍不得放他回去。

  話說韓延徽見了耶律阿保機,說什麽都不肯下跪。

  耶律阿保機盛怒,打算讓韓延徽學習蘇武,去極北之地放羊。

  述律平認為這個漢人很有骨氣,說話有禮有節,是個人才,應當委以重任才對。

  耶律阿保機是個非常有氣度的人,當晚就召見韓延徽,兩人探討起如何治理國家來。

  一談不要緊,雙方竟然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從此以後,韓延徽就成了契丹的肱骨之臣。

  胡漢分治,這種一國兩製的政策出台,就是韓延徽的手筆。在漢人治漢的基礎上,韓延徽主持大建城池,讓漢人在契丹國安定地生活下來,這才有了那許多大大小小的城鎮,宛如在中原一般。

  也正是因為如此,安定下來的漢人,覺得富饒的大興安嶺一點都不比自己的家鄉差,不僅很少有人逃回中原,甚至還會從中原把自己的家眷接到契丹來生活。

  漢人的不斷加入,更加增強了契丹的實力。

  韓延徽不僅政治才能十分優秀,還頗有謀略。

  耶律阿保機攻伐黨項,渤海國的時候,韓延徽出謀劃策,出力不少。

  日積月累中,韓延徽成了漢人在契丹國中,首屈一指的漢相。

  而韓延徽也很喜歡在契丹國,這裏有他施展拳腳的空間。

  有一次韓延徽思念家人,跑回了中原,但沒過多久,又主動回了契丹國。

  相較於五代時期混亂的政治環境,契丹國確實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遇到與漢人有關的事務,韓延徽的意見分量最重。

  韓延徽說道:“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隻要石敬瑭能付出足夠的代價,幫幫他們也無妨。”

  契丹人當雇傭兵不是一回兩回了,幹這一行,他們比誰都熟練。

  通常的行情是,雇傭方先付一筆錢財,然後契丹人的戰利品歸自己所有。

  契丹人不同於別的雇傭兵的地方,是他們不隻搶奪錢財物資當戰利品,還喜歡擄掠人口。

  攻占一個地方之後,總是盡可能地將那個地方的漢人全都收攏回臨潢府。

  以韓延徽為首的漢人官員集團,以耶律安摶和耶律阮為代表的契丹官員集團,對於出兵協助石敬瑭全都沒有什麽異議。

  討論的重點,變成了該跟石敬瑭索取多少好處。

  這時,沉默了很久的耶律李胡說話了。

  耶律李胡原本想私下裏跟自己的皇兄匯報漢人的情況,怎奈朝堂討論的進度太快。

  他要是再不說,很快就會得出不利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