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漢化的臨潢府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53
  臨潢府。

  契丹的都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麵又叫漢城,北麵又叫皇城。

  顧名思義,南麵的漢城,是漢人生活居住的地方。

  北麵的皇城,是契丹皇族和議政的地方。

  等趙玗一行人到達臨潢府的時候,竟然有契丹國的使者在城外迎接。

  在城外舉行了簡單的歡迎儀式,使者將眾人接進了皇城。

  臨潢府畢竟是都城,比沿途的城鎮都要大一些。

  然而如果將臨潢府拿到中原去排名的話,恐怕前二十都未必拍得進去。遠的不說,幽州的規模都比這裏要大得多。

  看到城內竟然有寺廟,趙玗還是挺驚訝的。

  契丹人不是信薩滿的嗎?怎麽會允許佛教的存在?

  心存疑惑,趙玗便問耶律質古:“你們這裏竟然也有寺廟?”

  耶律質古說道:“寺廟是寺廟,薩滿是薩滿,各是各,互不影響。”

  趙玗不信,繼續問道:“真不影響?還是你們采取高壓措施限製了佛教的發展?”

  耶律質古說道:“我契丹人心胸開闊,做事堂堂正正,不像你們漢人,嘴裏說一套,實際做一套。信奉佛教的,大部分是你們漢人,也有少部分牧民信奉佛教。我們薩滿隻管貴族。

  按照你們漢人的說法,薩滿應該叫做國師。”

  這麽一說就好理解了。

  就像大唐一樣,是佛教大發展的時代。終唐一朝,佛教在民間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然而唐朝的皇室,一直都是信奉道教的。

  不過契丹的薩滿跟漢人的道教還不是一回事,因為薩滿掌管著國家祭祀,占卜,以及解釋星象的權力。

  真要類比的話,薩滿更像是漢人的禮部所擔負的職責。

  趙玗和耶律質古探討了一番,基本解釋了佛教為何能在契丹存在的道理。

  但下一個建築,就要讓趙玗驚掉了下巴。

  孔廟。

  沒有看錯,堂堂契丹國的首都,臨潢府的都城之內,竟然有孔廟。

  這下連趙玗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在異國他鄉竟然能看到孔廟。

  耶律質古看出了趙玗的驚訝,說道:“契丹作為大唐的附屬國數百年,一直在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有孔廟一點都不稀奇。”

  孔廟周圍來往的行人,全都是漢人裝扮,說著中原官話。

  如果趙玗閉上眼睛,甚至會覺得這裏就是幽州,而不是契丹首都臨潢府。

  耶律質古不滿趙玗的驚訝,這分明就是瞧不起契丹人。

  小公主說道:“你莫要瞧不起我們,覺得我們都是蠻夷。我問你,你有字嗎?”

  古人起名字,除了大名之外,還有字。這是士人的專利。

  五代時期大多數人都沒有字,因為他們是窮苦出生,壓根就沒人給他們起字。

  趙玗當然也沒有字。

  “沒有。”趙玗搖了搖頭:“難不成你還有字嗎?”

  耶律質古說道:“你見過那個女孩子有字的?我阿爺的名字叫耶律億,字阿保機。我二哥耶律德光,字德謹。三哥耶律李胡,字奚隱。”

  小姑娘也不說避諱不避諱,就像是炫耀一樣,把自家哥哥的信息說了個底掉。

  真沒想到,這些個姓耶律的家夥,還有這麽文雅的字。

  殊不知耶律阿保機雖然流著契丹人的血脈,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漢人。

  正是耶律阿保機不懈的努力,大力在契丹國推廣漢人的製度,漢人先進的生產技術,大大提高了契丹的國力。

  這許許多多的城池,大多都是在耶律阿保機在位期間,修建或者擴建而成。

  臨潢府不大,不一會兒就到了皇城。

  守城衛兵查驗了身份,將四人引入了皇宮大殿。

  耶律德光麵朝南,坐在主座之上,旁邊坐著他的母親,述律平太厚。

  下首東西兩側坐了兩排大臣。

  從衣著上看,應該一排是漢人,一排是契丹人。

  契丹國大概是曆史上最早將一國兩製付諸實施的政權。

  在他們的政治體製中,用漢人治理漢人,契丹人治理契丹人。

  不僅如此,他們還大力招攬漢人的人才。隻要是有才幹之人,必委以重任。

  剛進大殿,耶律德光起身快步走向耶律李胡:“皇弟辛苦了,不遠千裏將小妹帶回來。”

  耶律李胡麵露慚愧之色,說道:“不瞞皇兄,我,我當了幾個月的俘虜。”

  耶律德光擺了擺手,說道:“不說那些了,回來就好。今日就為你接風洗塵。”

  趙玗一行人走得不快,老百姓都知道白馬青牛的仙人和仙子來了,早早地出城迎接,沒理由耶律德光不知道。

  可是瞧這情況,耶律德光是故意假裝不知道這些,不知道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耶律德光想裝糊塗,趙玗可不樂意了。

  好不容易混了個仙人的身份,怎麽能就這麽糊裏糊塗地糊弄過去。

  耶律德光拉著耶律李胡的手,剛剛轉身向大殿內走去,趙玗朗聲說道:“陛下這是打算賴賬了嗎?”

  耶律李胡聽到趙玗開口,一臉憋屈的站住腳。他知道趙玗這樣的口氣,肯定說不出什麽好話來。

  怎麽回到自己家了,還是對趙玗這麽忌憚?耶律李胡恨自己這副沒出息的樣子。

  耶律德光也站住腳,還沒說話,一個契丹大臣先開口說話了:“你是何人?怎敢如此無禮?!”

  趙玗孤身在契丹大殿之內,一點都不怯場,朗聲應道:“某家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乃趙玗是也。”

  “趙玗”這個名字一出口,大殿之上一陣低聲驚呼。

  那大臣皺了皺眉頭,問道:“哪個趙玗?”

  趙玗嗤笑一聲,說道:“新州趙玗。”

  比膽子嗎?咱可沒怕過。

  那大臣不知在想什麽,又問道:“新州哪個趙玗?”

  趙玗目光逼視著契丹大臣,一字一句地說道:“新州節度使,趙玗!”

  那大臣用手指著趙玗:“你,你,你……”想說什麽,卻被趙玗滿含殺氣的眼神盯住,一句囫圇話都說不出來。

  耶律德光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知道那大臣是想給趙玗一個下馬威,結果反倒是當了墊腳石。

  耶律德光接過話題,用一口漂亮的中原官話說道:“你說寡人打算賴賬?這話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