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先把框架搭起來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307
  第二天開始,趙玗開始編寫基礎數學,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學的內容。此外,趙玗還遞出了一個條子,讓王樸搜羅人手編寫一本地域博物的書,專門講述現在中華大地上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物產特色。雖然隻是很基礎的內容,還是讓趙玗費了不少腦子。

  這些知識,活學活用很簡單,但是要成體係的複述出來,難度增加的不是一星半點。趙玗端起耶律質古為他泡好的茶,喝了一口,揉了揉太陽穴,開始查看今天遞進來的條子。

  上麵的幾個都是耶律質古寫好處理意見的條子,趙玗隻是大概掃了一眼便放下,算是通過了。

  通過這段時間的配合,趙玗覺得耶律質古是真的很懂自己,擬定的處理意見非常合自己心意。

  偶爾一半條不合自己心意的,問題也不大,趙玗也懶得更改,還是照耶律質古的意思去辦。

  “咦?這是竇儀的條子。”趙玗拿起了一張條子,上麵沒有耶律質古的處理意見。

  大家知道趙玗不喜歡文縐縐的語言,竇儀的條子寫得也很簡單:“家父希望讓家中兄弟都來新州,不知可否?”

  竇燕山還真是看得起自己啊!

  趙玗大筆一揮:“可!”

  竇家各個是人才,不要白不要。

  得虧先前自己還發愁,怎麽才能把竇家的人才全都拐到自己這裏來,沒想到人家主動要來。

  那還不是瞌睡有人送枕頭,美極了!

  緊接著又一張條子,更是讓趙玗美上天了。

  範延光竟然派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範守圖和範守英,來新州,請求擔任小吏。

  在這個年代,隻要讀過書就是個人才。

  範延光的兩個兒子,雖然算不上天才,但至少也是人才中的人才,還是那種自帶流量的人才。

  趙玗大筆一揮:“可!”

  算是和範延光徹底地捆綁在了一起。

  緊接著,儒州和媯州也傳來了消息。

  媯州的周刺史非常配合,熱情地招待了威塞軍地五千壯漢,高高興興地完成了媯州的交接。

  儒州的楊刺史那邊,果不其然地險些除了岔子。

  趙德鈞在得到儒州和媯州被趙玗強行接收的消息後,非常惱怒。

  惱怒歸惱怒,卻又不敢真的出兵跟趙玗對著幹。

  趙玗的威塞軍,現在就是一個硬茬子,既難啃,又沒多少肉。明智如趙德鈞,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跟趙玗徹底翻臉。

  於是乎,趙德鈞發動了自己在儒州的勢力,想要搞一次政變,提前掌控儒州。

  怎奈儒州距離幽州太遠,距離新州太近。

  耶律質古的提醒,讓趙玗高度重視,連夜發兵儒州接手政權,最終快了趙德鈞一步,拿下儒州。

  這也隻是控製了州城而已,每個州下麵還有各自的縣,各自的鄉。趙德鈞雖然丟了兩個州城,但是卻也控製了個別縣鄉,給趙玗下絆子。

  趙玗現在忙著編寫教材,根本無暇顧及這種事。隻要控製了州城,下麵管轄的縣鄉遲早都是囊中之物。

  隨便挑個刺,就能出兵收回。暫且讓他們在趙德鈞手下安逸幾天,等野狐嶺築城的事情走行正軌,再來慢慢收拾他們。

  縣鄉畢竟沒有自己的軍隊,隻要趙玗下令去不聽話的縣裏收租,征兵,哪個縣敢不配合,立馬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麽叫槍杆子裏出政權。

  如果他們該交租交租,該征兵征兵,不給趙玗借口怎麽辦?

  太好辦了,不用管就是了。

  人家的義務本身就是交租征兵服勞役,隻要人家聽話,那就是守法公民。總不能因為自己懷疑人家不聽話,就對人家用刑吧!

  竇家和範家的子弟,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新州。

  讓趙玗驚喜的是,來的子弟們,不隻有這兩家的直係子弟,還有旁係的子弟也有自願來的。

  一時之間,這些知書達理的青少年人才們,竟然達到了十人之多。

  但凡有新進的人才,全部讓耶律質古先相個麵,然後寫下判詞交給趙玗,再由趙玗決定怎麽安排他們。

  性格嚴謹,不愛交際的人,就讓他們去搞科研,去鑽研趙玗寫的教材,去傳播這些知識。

  會來事,為人外圓內方的人,就讓他們去當官。當然,當官之前,必須得先跟著王樸實習一段時間。

  實習期間主要實現兩個目的,一個是學習王樸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二個是由王樸給他們灌輸一下趙玗的先進執政理念。

  還有一些心思縝密,喜歡冒險的人,就讓他們去從軍,去野狐嶺監工。

  為將帥的人,最是需要膽大心細之人。

  空有膽大,那叫冒險主義,可能初期會打幾場勝仗,但最終的結局還是逃不出全軍覆沒。

  空有心細也不行,做事總求完全,在戰場上容易錯失良機。

  許多時候可能隻有三分把握就要冒險,並不能總等到萬事俱備才出手。

  有這些人才的加入,趙玗相信,等他從契丹回來以後,這些人一定能給他一個驚喜。

  古人的智慧從來沒有讓他失望。

  竇家的幾個子弟的加入,也徹底地將琉璃張給解放了出來。

  這個幹了一輩子活兒的老頭,讓趙玗生生地逼成了化學家,著實讓他很為難。

  小張雖然接受新鮮事物比老張快一些,但終究學識有限,許多東西理解起來太費勁。

  竇家的人就不同了。

  在五代時期,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同樣也出現了許多科學方麵的著作,讀書人往往也都有所涉獵。

  到後來沈括著作《夢溪筆談》的時候,就借鑒了許多這些雜書。

  竇家和範家的子弟們,看了趙玗的簡易物理、簡易化學、簡易生物教材以後,立馬就能把這些知識和道理,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理解起來自然就會很快,也更徹底。

  人才豐盈起來,趙玗終於可以讓每個人負責一門學科,在自己去臨潢府的期間,潛心鑽研。

  也終於可以解放出王樸,竇儀,室昉,這三個宰相胚子。

  竇儀跟著陳間威去了野狐嶺築城,依靠自己的數學能力提高效率,並協助陳間威組建總後勤部。

  室昉跟著張貞衝一起,開始組建總參謀部。

  王樸則是拿著趙玗列出的提綱,開始謀劃政府的組織架構。

  整整五天之後,趙玗伸了個懶腰,終於結束了閉關。

  “質古,明天就送你會臨潢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