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有便宜不占望八旦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212
  話說趙玗嘴炮開疆,著實讓李興感慨不已。

  自己隻知道在戰場上耍謀略,沒想到戰場之外的謀略也可以這麽精彩。

  就這麽幾句話,就討來了兩個州!

  雖然奪取新州和武州的過程,也很容易,沒費多大勁兒,那自己好歹也跑了一趟不是?

  哪有這種動動嘴皮子就開疆拓土的。

  照這麽下去,用不了幾年,整個華夏都要被趙玗都嘴炮給收複了。

  範延光看夠了好戲,知道儒州和媯州已經是趙玗的勢力範圍了。就算趙德鈞知道了,恐怕也挽回不了什麽,隻能捏著鼻子認下。

  範延光說道:“聽聞趙將軍打算在野狐嶺築城?”

  趙玗一開始打算悄悄地在野狐嶺築城,不想讓鄰居們知道自己的野心。

  但這麽大一件事,又怎麽可能瞞得住。

  趙玗說道:“好叫範相公知道,我打算禦敵於國門之外。”

  範延光雖然是個統治範圍不大的節度使,但實際上資曆非常地老,趙德鈞在他麵前都是小弟弟。

  這家夥能文能武,是從李克用跟朱溫對幹的時候,就已經登上了曆史舞台。

  當年跟五代第一名將王彥章對陣,不幸被俘,迎來了人生高光時刻。

  被俘怎麽還能高光?

  因為範延光受盡了屈辱和虐待,愣是咬著牙,寄不投靠敵人,也絲毫沒有提供己方的情報。

  等到李存勖攻入洛陽後,將範延光解救出來,逐漸委以重任,官至樞密使。

  五代時期的樞密使,掌管著軍事,稅收,和高層官員的任免,可謂權傾朝野,號稱帝國第二人,一時風光無兩。

  等到李嗣源繼位的末期,他看到了石敬瑭與李從珂的對立,感到危急四伏,主動請調,來當了這個成德軍節度使。

  如果說在坐的諸位,有哪一個格局更高,最關心天下大勢,最在意百姓疾苦。

  除了趙玗,也就是這位範延光了。

  趙玗的一句禦敵於國門之外,讓範延光對他好感倍增。

  範延光還沒答話,楊光遠搶先拍手叫好:“好一個禦敵於國門之外!”

  楊光遠撫摸著自己的斷臂,唏噓道:“想當年我追隨周德威將軍在新州大戰契丹人,雖然也取得了勝利,但是百姓卻生靈塗炭。隻有禦敵於國門之外,方能守護一方百姓!”

  他沒說的是,自己的胳膊,就是在那一場戰鬥中,受傷斷了的。

  趙玗沒想到範延光和楊光遠二人如此忠義,能說出這麽高格調的話來。

  既然你們這麽高尚,那我就不客氣了。

  趙玗說道:“諸位將軍也知道,野狐嶺築城,難度不小。僅僅憑我威塞軍的能力,很難在來年春天之前築好。到時如果契丹大軍來犯,恐怕築到一半的城難以有效抵禦契丹人。城被毀,一冬天的努力就全白費了。”

  範延光說道:“開始不要貪大,可以先築幾座要塞,互相照應。如果契丹人來犯,也可堅守,以待援軍。”

  趙玗光說自己要築城,卻沒說自己要修路。

  單從築城的角度來說,範延光的建議不失為一個最恰當的,萬全之策。

  可趙玗訴苦,不是想讓別人給他出主意,而是想要撈點好處來了。

  趙玗說道:“新州久居前線,民生凋敝,民力物力都有所不及。我威塞軍抵抗在最前線,還希望各位將軍能在物資上,多多支持一些。”

  趙玗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想必李從溫和範延光一定會有所表示。

  楊光遠在雲州(山西大同)最前線,趙德鈞在幽州最前線,跟趙玗一樣同屬於邊疆地區。對他們二位,趙玗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出乎意料的是,楊光遠第一個出來表態:“我振武軍助你十萬石的糧草。雲朔也是苦寒之地,我能拿出來的東西不多。日後若是契丹人來犯,趙將軍隻需知會一聲,我振武軍一定全力支援!”

  楊光遠跟契丹人打了半輩子仗,見了契丹人沒二話,就是一個字,幹。

  隻要有能跟契丹人幹仗的機會,他從來不吝嗇。

  李從溫也是個急性子,緊跟著說道:“你們都在前線抗敵,著實不易。我出三十萬石糧草助你。”

  等他們表完態,範延光才慢吞吞地說道:“從武州出野狐嶺,最難的路在北麵山區,那裏車馬行走不便。這樣吧,我送你駑馬一萬匹,驢一萬頭,再加平車兩萬輛。”

  李從溫聞言,說道:“這麽一比,我倒是顯得小氣了。我也給你一萬匹駑馬吧。”

  馬分戰馬,駑馬,各自用途不同,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戰馬個子高,跑得快,適合打仗。駑馬耐力好,適合拉車。這倆家夥的區別,就像轎車和拖拉機,各有各的優勢。

  駑馬不能打仗,那麽戰馬拉車顯然也不擅長。

  李從溫說完,對著幽州團練說道:“趙德鈞打算出點什麽?”

  幽州團練真想兩眼一黑,就這麽暈過去算了。今天在這裏被這幫家夥這麽欺負,回去還不定被趙德鈞怎麽罰呢。

  一直沒說話的郭威,在這時候開口了:“我家石相公還在洛陽,劉將軍坐鎮河東,按說還輪不到我來作主。但是趙將軍力克契丹,致力於將契丹人抵禦在長城之外,實乃大利於我華夏,我們不資助一些,著實說不過去。

  我河東盛產煤鐵,我便先作主,送趙將軍十萬斤生鐵,以補充鎧甲兵器的損耗。”

  李從溫豎起大拇指,朝郭威點了個讚,轉而對幽州團練說道:“你們幽州不也盛產煤鐵麽?也送十萬斤生鐵吧。”

  幽州團練有口無言,隻好拱了拱手,算是糊弄過去了。

  趙玗見眾人慷慨解囊,對自己鼎力支持,心中著實滿意得不得了。

  今日的收獲,早已遠遠超出了他呢期望。

  趙玗起身,朝著眾人一一作揖致謝:“多謝諸位前輩厚愛,趙玗定當不負眾望。”

  李重吉見狀,心中大喜,說道:“諸位能如此精誠合作,共克強敵,真乃社稷之福。我代表父皇,敬諸位一杯!”

  領導的講話,將宴會的氣氛,推向了高峰。

  不過讓趙玗鬱悶的是,你光說嘴,咋也不給點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