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立國之本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12-22 06:18      字數:2794
  一個簡單的政治問題,國家由誰說了算,成功地將理政團的幾個人繞暈了。

  答案很簡單,人民當家做主,現代人都會搶答。但是對於理政團的幾個人來說,這幾個概念他們都沒有接觸過。

  趙玗說道:“說到底,就是咱們要建立一個什麽樣的國家?咱們奪了天下,咱們都能封王封侯,過上人上人的生活。可是咱們的後代呢?”

  “咱們過苦日子及的時候,最痛恨的就是那些為富不仁的人,恨他們寧願把吃不掉的肉扔掉,也不跟咱們分一點。可是,咱們奪了天下之後,是不是要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

  這句話成功地引起了眾人的深思,甚至微微有些羞愧,臉紅。

  但趙玗接下來的話,才是讓眾人警醒。

  “當咱們成了禍害百姓的富貴人以後,是不是有一天,又會出現一群像咱們現在一樣的人,推翻咱們,砍下咱們的腦袋呢?”

  杜陶在這一刻,感覺自己的腦袋有些不夠用了,催促道:“你就說咋辦吧,俺腦袋現在亂哄哄的,再說俺就要瘋了。”

  趙玗沒有回話,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想要得到每個人的回應。

  沉默了一會。

  李興說道:“趙公子說的沒錯,咱們本身就不是貪圖富貴的人,自然不會在朱門之內魚肉百姓。但是你說怎麽能避免這些事,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

  陳間威說道:“曆朝曆代都是這麽亡的,卻又都逃不出這個藩籬。強如太宗李世明,賢如房杜,建立的大唐,不到百年便成了亂世。”

  他指的亂世是安史之亂,而不是唐滅亡。

  張貞衝說道:“我倒是沒考慮過這些問題,不過好像,確實是這麽一回事。”

  趙玗將目光轉向了耶律質古,等待著她的回答。

  “我也要說說嗎?”耶律質古有些狐疑。雖然她也是理政團的成員之一,但也隻是為自己爭取利益而已。涉及到這種軍過大事,她從來不發言,一切以趙玗馬首是瞻。

  趙玗說道:“你是理政之一,就當肩負起理政的責任。”

  十幾歲的小姑娘,哪裏肩負過這麽重大的責任?

  “我也不知道。不過每次師父賜死奴隸的時候,我總覺得這樣不太好,卻又不知道哪裏不好。”

  趙玗說道:“除了質古,咱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就算不是窮苦人家出身,大家也都經曆過落魄的日子。

  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麽樣的國家,出發點一定要建立在我們是老百姓上。在這個國家裏,哪怕我們隻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會很幸福,很快樂。”

  耶律質古順著趙玗的話,憧憬著未來,點了點頭:“好呀!”

  “……”趙玗心想,女孩的心思果然難猜。

  杜陶沒啥文化,但總是喜歡先發言:“沒錯!你要是真能建成那樣的國家,俺老杜就當個平頭百姓!”

  李興說道:“你就說怎麽幹吧!”

  經過一番討論,基本上統一了思想,趙玗開始了下一步的話題。

  “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我就先拋磚引玉。”

  趙玗的觀點,已經經曆了實踐的檢驗,那是相當靠譜。眾人也十分地好奇,趙玗口中的那個國家,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趙玗說道:“首先一點,就是土地收歸國有,農民承包耕種。一定年限或者戶籍變動之後,國家將土地收回,重新分配。”

  土地問題,一直是中國幾千年來最根本的問題。以農業為根本的中國,解決好了土地問題,國力就會蒸蒸日上。土地問題如果解決不好,農民起義就會遍地都是。

  陳間威說道:“你這個辦法,曆朝曆代都執行過,可到了最後依然無法避免朝代滅亡啊。”

  陳間威書讀的多,知道的曆史教訓也多。他說的沒錯,從漢代開始,到唐代,亦或是之後的宋、明、清,都執行過土地國有,然後分配給老百姓的政策,最後依然無法導致國家滅亡。

  趙玗說道:“曆朝曆代在做,但是曆朝曆代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陳間威沉吟了片刻,說道:“你是指土地買賣,兼並?富商越來越有錢,不停地買地,而農民越來越窮,到最後隻能賣掉土地,當農奴。”

  趙玗心中暗暗對陳間威有些佩服。能認識到這樣的問題,確實對曆史很有見解。隻是他說的依然不全麵。

  “那隻是一個方麵,還沒有觸及到最根本的問題。

  土地收歸國有,就是指土地是國家的,不是某一個人的。曆朝曆代將土地收回,是收回了皇家,土地歸了皇帝所有。然後皇帝可以把土地封賞給有功之人。

  而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些人不納稅,不服役!”

  “嘶……”

  陳間威倒吸一口涼氣,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讓他仿佛抓到了事情的根本。

  趙玗繼續說道:“他們不納稅,國家就沒錢。國家沒錢,就無法賑災,就無法抵禦外敵。而那些富豪們,就像鑽在國家身體裏的吸血蟲,不僅不為國出力,還圈養著大量的農民仆役,讓國家征不到兵。等到國家虛弱的時候,他們甚至還會親自咬上一口,讓國家滅亡得更快。”

  張貞衝點了點頭:“好像確實如此。”

  耶律質古也點了點頭:“我們契丹的那些部落也是這樣的。隻有我父親是為了整個契丹部落好,其他的部落統領,隻會為了自己的部落好,削弱別人的部落。”

  沒想到自己的這番話,竟然可以得到廣泛的認同,更加增強了趙玗的信心。

  “所以說,咱們建立的國家,每一寸的土地都要征稅,每一個人,都要服役!”

  陳間威一臉憧憬,說道:“想當年秦國靠著耕戰體製一統天下,那是何等的氣勢如虹。”

  張貞衝不以為意:“沒說秦國滅亡得也快嗎?”

  趙玗說道:“秦國的國策之所以能幫他奪取天下,是因為那是一套獎勵戰爭的國策。當戰爭結束以後,國家沒有了緊迫的需求,還保持那麽高強度的運轉,遲早會崩斷。此外,秦始皇依然沒有解決勳貴和皇族吸國家血的問題。

  咱們的立國之本,就是讓你我,讓每一個人,在這個國家之中,都願意當一個普通的人,讓每一個人都有充足的安全感,不擔心盜搶,不擔心被人謀害,不擔心會吃不飽穿不暖,不擔心無事可做……”

  言有盡而意無窮,看著眾人不停地在完善“不擔心”的內容,趙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想要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很容易。

  憑借趙玗的知識儲備,足以引導人們展開兩次工業革命。

  當工業革命的結晶大量湧現的時候,熱武器,摩托化部隊,鐵甲戰艦會源源不斷地被製造出來,到時候別說統一華夏,就是稱霸全球都是小意思。

  但是這樣的國家,真的是自己想要生活的國家嗎?

  物質的強大隻是暫時的,當這些技術被別的國家學去以後,照樣可以反過頭來打自己。

  趙玗可以依靠自己現代的記憶,提前為國家謀劃好第三次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甚至將展望出來的第五次工業革命描繪出來。

  那麽第六次,第七次呢?

  或許之後,根本就不叫工業革命,改叫別的什麽革命了呢?

  隻有先進的政治製度,才能催生出強大的國家。

  而強大的國家,一定是以人民為本的國家,一定是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為主要目的的國家。

  趙玗知道自己的斤兩,他肯定不願意將自己的一生光陰,耗費在批閱公文上麵。

  他隻想當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在這個國家裏麵,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種菜種菜,想種花種花,無憂無慮,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