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一生之敵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08-13 08:56      字數:2186
  王樸見識柴榮,心裏踏實下來,趕忙說道:“柴兄弟,這次來做什麽生意?”

  柴榮跟王樸相識多年,互相非常了解。看王樸的做派,便知道他在偽裝身份。

  “這次來想買些硬貨。”柴榮一邊說話,一邊熟絡地給守城門的小軍官遞上了一個袋子,一個嘩啦啦響的袋子。

  柴榮說道:“大哥,我們是河東來的,買些馬回去。”

  軍官在手裏掂了掂,招手:“快進去吧。”

  遊牧民族跟農耕民族的交易,都有各自特定的需求。

  漢人最想要契丹人的戰馬和獸皮,而契丹人最想要的,是鹽鐵茶。

  雙方又各自把這些戰略物資緊緊握在手中,控製著貿易途徑和數量,當做戰略武器一般,控製著對方。當然,這也是自己這邊最大的盈利點。

  軍官一聽是要來買戰馬的,是賺錢的買賣,便順利放行。

  本來王樸運來鹽和茶販賣是最受歡迎,隻是鹽和茶的體積太小,藏不下太多東西,隻好換成了糧食。

  而契丹人,不太需要漢人的糧食,就像漢人不太需要契丹人的牛羊肉一樣。

  進了城,王樸跟柴榮都有各自落腳的地方。雙方都有各自的任務在身,沒有過多的寒暄,便分頭散去,各自行事。

  王樸先將貨物卸下,開始鎧甲和武器的組裝。柴榮則是開始打探消息,準備跟耶律李胡接頭。

  ……

  新州刺史府,耶律李胡坐在主位上,新州刺史坐在下手。

  “大元帥,近日幽州方麵傳來異動,聽說趙德鈞打算趁著新州守備空虛之際,突襲新州。”新州刺史是個漢人,在新州刺史任上幹了好幾年了。

  不管新州在漢人手裏,還是在契丹人手裏,他都能穩坐不動。

  所以他的契丹話說得很好。

  耶律李胡卻是不喜歡說契丹話,用蹩腳的漢語說道:“趙德鈞?他沒這個膽子。”

  新州刺史陪著笑:“所謂有備無患,咱們還是防著點吧。萬一……”

  耶律李胡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沒什麽好萬一的。就算萬一趙德鈞占領了新州,你還是你的新州刺史,怕什麽?”

  耶律李胡的傷其實早就好了。之所以悄悄地停留在這裏,還是為了找到耶律質古。從最近傳回來的消息分析,耶律質古應該還在幽州境內,沒往南邊走。

  找來找去,幾個月還找不到,讓他特別氣惱。

  新州刺史老臉一紅,笑容不減,說道:“大元帥,下官還聽說,河東來人了。”

  耶律李胡終於提起點精神,問道:“河東?石敬瑭?”

  “正是。”

  “他來幹什麽?”

  “聽說是派人過來買戰馬來了。”

  耶律李胡眉頭一皺:“他的戰馬不是每次都在雲州交易嗎?怎麽跑到新州來了?”

  雲州就是大同,是我國古代邊防重鎮之一,跟新州,幽州在北方一字排開。

  新州刺史嘿嘿一笑:“恐怕是趙德鈞出的價格高,雲州那邊的馬都運到新州來賣,石敬瑭有點著急了吧。這不,他們派了個少年到處打探消息,想找人引薦呢。”

  耶律李胡說道:“你去找到他們,直接把他們帶過來吧。”

  對於賺錢,他可沒有興趣。之所以願意跟河東的人接觸,還是想要打探一下他那調皮妹妹的下落。再找不到耶律質古,他沒臉回去,恐怕就要在新州過冬了。

  ……

  柴榮安頓好,悄悄溜到了王樸那裏。

  “兄長,你來這裏幹什麽?”柴榮顯然不相信王樸是來經商的。

  “還說我呢,你們生意什麽時候做到新州來了?”王樸也是非常納悶。

  河東的生意,跟契丹人交易地點在雲州,東北方麵的生意集中在幽州中轉。跟南方的生意,分別在洛陽,長安,開封等幾個交通關節點。

  來新州,有些不東不西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柴榮笑道:“還不是你家趙相公不厚道,突然加了戰馬的價格,把雲州的戰馬都給吸引到幽州去賣了。”

  王樸道:“河東曆來都是軍事重鎮,少買幾百匹戰馬也不算什麽大事。隨後你們把價格也加起來,自然有人去雲州賣戰馬,沒必要專門跑這一趟呀?”

  柴榮人小鬼大,假裝焦慮道:“還不是那李從珂當了皇帝,石相公感覺受到了猜忌,提前做好準備。”

  王樸不以為意:“準備什麽?李從珂坐擁大半河山,你們還打算起兵造反不成?”

  柴榮脖子一抬:“反就反!他李從珂能當皇帝,咱也能當皇帝。我要是當了皇帝,就讓兄長給我當宰相,咱們兄弟聯手,來結束這個亂世!”

  王樸不屑地一笑,心想你要是當個節度使,我還相信。當皇帝可沒那麽簡單。除了實力,還需要運氣。

  想到這裏,王樸聯想到了另外一個人。或許,他真的能當皇帝,而他也說要自己當宰相。

  趙玗,柴榮,你們是兩個什麽樣的人啊。

  ……

  趙玗其實隻是一個普通的凡人,所以他吃多了會撐,走路多了會累。

  為了將自己打扮得更像一個行腳商人,杜陶領著趙玗一路從山寨走到了新州城。

  每人還挑了一副擔子,擔子裏可是貨真價實的商品。

  趙玗雖然出生普通家庭,可是從小也沒幹過挑擔子的體力活兒。

  一通路走下來,肩膀早已磨破了皮,純靠毅力咬牙堅持。

  經過最後商討,他們決定讓趙玗、杜陶、張貞衝三人帶隊潛入新州城。為了裝扮得更像,他們還挑選了幾個新州的流民混在裏麵。

  李興在城外策應,配合指揮幽州和儒州帶來的州兵。陳間威負責後勤調度。

  李興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將軍,擔任這個職位最合適不過。

  銀槍軍中有不少人曾經當過中下層的軍官,把他們分配到州兵裏麵,負責基層的指揮。

  短短的半天時間,李興和陳間威就把這群臨時拚湊的士兵,組成了一支令行禁止的部隊。

  當然,這是在平時。真要上了戰場打硬仗,這些人還靠得住靠不住,答案是顯然的,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