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副國級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07-25 07:57      字數:2307
  儒州城內,王樸對刺史說道:“稟刺史,契丹人近日活動頻繁,不日就將南下打草穀。樸請率一團之兵前往抵禦。”

  一團,大約三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刺史道:“往年咱們都是奉行堅壁清野之策,何必跟契丹人硬拚呢?”

  倒不是儒州刺史是個軟蛋,而是他也要提防自己在跟契丹人的戰鬥中實力受損,被別的州給吞並。

  儒州雖歸幽州節度使統轄,卻也有自己一定的獨立性。

  就像幽州節度使相對於中央朝廷,也有自己一定的獨立性一樣。

  王樸道:“如果不把契丹人打疼,他們年年都會來。隻有一次把他們打疼了,他們才不會來我儒州打草穀,進而轉向雲州,薊州。”

  儒州刺史道:“倒也是這麽個道理。隻是……”

  王樸打斷道:“刺史莫要再猶豫了。如果不能打疼契丹人,樸願提頭來見。”

  刺史有些納悶,為何往日唯唯諾諾的王樸,今日表現這麽激進?

  不過他說的話倒是很有道理。

  “好!既然你敢立軍令狀,本州也不是沒擔當之人。軍中校尉你隨意跳遠,兵器戰馬也隨你選用。隻要你殲敵之數超過戰損之數,本州辟你為司馬!”

  儒州刺史求賢若渴,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州司馬在一州之中,乃是品級最高的官員之一,大約相當於六品官。

  要知道,王樸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參軍,是一個剛剛入品的從九品小官,跟明末起義的李闖王一個級別。

  一戰就能提拔到六品,相當於連升六級!

  放到現代,那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科員,一下提拔成了副市長的感覺。

  不過儒州刺史敢開這麽高的價碼,一來是想提振士氣,二來也是覺得王樸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

  在他看來,王樸能象征性地騷擾一下契丹人,就已經很好了。

  ……

  不多時,銀槍軍的幾個頭領齊聚在趙玗的住處,圍坐了一圈。

  李興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隨著咱們的隊伍越來越大,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以後的路怎麽走,大家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說出這段話的時候,李興其實是有些心虛的。

  最主要的,還是趙玗的地位怎麽定。

  在以往,他自然是銀槍軍最高統帥。哪怕是趙玗加入以後,憑借種種神奇手段,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增加了話語權,但是到最後拿主意的時候,還是得李興拍板。

  可是昨天晚上,趙玗的表現太過了,已經對他一把手的地位產生了威脅。

  如果真要讓趙玗鳩占鵲巢,成了為銀槍軍的最高統帥,李興還沒想好該如何應對。

  張貞衝道:“趙公子昨晚的話很振奮人心。但是具體怎麽實施,不知趙公子心裏有沒有個章程?畢竟說得再好,也隻是停留在口頭上。古來起義的人不計其數,變法的人也多如牛毛,到最後還不是回到了人吃人的看樣子。”

  趙玗道:“老張說得沒錯。但是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麽最終都回到了看樣子?”

  杜陶道:“俺老杜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就知道老百姓必須要有地,隻要有地,就沒人出來搗亂。”

  陳間威道:“古往今來,也有不少人提出給老百姓分土地的政令,可是這樣的政令到了最後總會變得名存實亡,讓百姓流離失所。”

  張貞衝道:“趙公子,你給說道說道,這是個什麽道理?”

  趙玗當然知道這是所有製的問題,卻不知道該怎麽跟他們解釋。

  “不如我先問問諸位,銀槍軍是誰的銀槍軍?”趙玗先拋出了一個問題。

  這麽簡單的一個問題,把眾人說得一愣。

  是啊,銀槍軍是誰的銀槍軍?

  李興的嗎?肯定不是。李興隻是銀槍軍的頭領,大家聽他的指揮,是因為信任他,敬佩他。

  如果有一天,李興不值得大家信任,不值得敬佩,分分鍾會換一個頭領,繼續帶領大家。

  而李興,可能要付出一顆人頭的代價。

  這也是李興很擔心趙玗搶他位置的原因。

  可是銀槍軍不是李興的,那麽大家為什麽要聽他的,為什麽跟著他走?而李興又憑什麽可以掌握銀槍軍上下的生殺大權?

  趙玗放任他們思考了一陣,才說道:“銀槍軍當然是大家的銀槍軍,銀槍軍的存亡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銀槍軍管理中來。

  隻有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銀槍軍的管理中,銀槍軍才是大家的銀槍軍。”

  沒有給別人發言的機會,趙玗緊接著說道:“同樣的,天下是所有百姓的天下,隻有讓所有百姓成為天下的主人,這天下才真正是百姓的天下。

  而曆朝曆代所犯下的錯誤便是,他們靠著百姓奪取了天下,卻把天下收入了自家囊中。”

  停頓了片刻,沒有人接話。

  大家都在思考趙玗的話。

  “而咱們,就要改變這一切。”說完,趙玗算是階段性地結束了這段話。

  杜陶道:“俺老杜是個粗人,你說的這些俺也不懂,但是覺得還挺有道理。你就說具體怎麽幹吧。將軍,你說是吧?”

  李興點了點頭,說道:“曆朝曆代都想做沒有做好的事,公子果真有辦法?”

  趙玗道:“辦法多的是,但是咱們幾個人,一定要堅持一條心,隻能有一個總原則。”

  “什麽原則?”

  “百姓利益最高!”

  “首先,咱們幾個人組成一個‘理政團’,取治國理政之意。咱們在坐的都是理事,選取一個總理,一個副總理。總理負責主持日常事務,總理不在期間由副總理主持日常事務。凡涉及到重大決策,重要政令頒布的,有理政團投票決定,每人一票,哪個方案票數多就按哪個方案執行。”

  杜陶道:“那誰當總理?”

  趙玗道:“李將軍德高望重,又是銀槍軍之首,我覺得總理之位非李將軍不可。”

  李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推辭道:“哪裏,哪裏。”

  張貞衝和陳間威齊聲道:“我同意。”

  李興道:“那就推舉趙公子當副總理如何?”

  其他人不知道副總理的含義,趙玗卻是激動不已。一夜之間,自己竟然成了“副國級”領導了。

  “我同意!”

  “我同意!”

  “我同意!”

  “我同意!”

  咦?怎麽好像多了一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