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參軍王樸
作者:七桃散人      更新:2020-07-22 13:56      字數:3532
  重點終於要來了。

  不管是刺殺,還是以人質做條件讓契丹出手,都是幌子。

  下策和中策雖然都有著很高的可行性,卻也帶著無盡的遺憾。

  刺殺的條件最簡單,但是成功率太低。

  而請契丹出手,條件既簡單,成功率又高,但又不夠解恨。

  隻有下策和中策的不完美,才能襯托出趙玗的上策。

  “李將軍,有沒有想過占一塊地盤經營,然後率十萬大軍殺回去?”

  趙玗聲音不高,分量卻很重。

  眾人“呼”地一聲,紛紛議論起來,宛若響起一片悶雷。

  李興道:“郎君這是何意?”

  不知不覺中,李興對趙玗的稱呼也發生了改變。

  趙玗道:“生逢亂世,男子漢大丈夫自當幹出一番基業來。皇帝又如何?兵強馬壯者居之。隻要咱們有錢糧,有人馬,就算去當個皇帝又如何?到時候把那趙在禮抓過來,把他按在家眷墓前千刀萬剮,豈不解恨!”

  在水下的時候,趙玗就想好了這番說辭。

  還要感謝穿越到了五代,這樣的亂世雖然不好,但是人的思想卻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什麽權威,什麽貴族,什麽士族,統統都是扯淡。

  如果生在其他時代,想要攛掇人造反,可能還要大費一番腦筋,甚至需要機緣巧合的配合。

  五代就不同了,老百姓的反抗情緒就如同幹柴烈火一般,那是一點就著,造反跟吃飯喝水一樣稀鬆平常。

  果然,李興再次陷入了沉思。

  杜陶早旁邊插畫:“將軍,我看能行。咱們東躲西藏了這麽多年,都快憋屈死了!”

  素來行事冷靜的陳間威也附和道:“將軍,我看也行。老張你啥意見?”

  張貞衝拍了拍身上的草杆子,說道:“我早就說過咱們要開辟自己的地盤,你們都不願意,我能有啥意見!”

  李興嘴唇動了動,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趙玗見李興還有些猶豫,決定再加把勁兒:“將軍還怕什麽?黃巢不過一個落地的秀才,朱溫不過一個臭痞子,李克用也不過是個賊配軍,他們能稱王稱霸,將軍身為天下雄兵銀槍軍的頭頭,還比不過他們?”

  李興也有血氣方剛之人,隻是身為這百十號人的頭領,身負的責任讓他不得不選擇冷靜。

  經過趙玗這麽一分析,三個手下幹將紛紛附和,終於放下了思想包袱。

  “那公子接下來打算怎麽行動?”

  趙玗正欲開口,忽然有哨兵來報:“將軍,那邊來了許多鄉勇。”

  李興起身望去,隻見遠處煙塵滾滾。

  暫且放下和趙玗的談話,李興把人馬組織起來,準備應對。

  不一會,就看到對麵跑來幾十個人,手持長槍,後麵還有幾個拿盾牌的,為首帶隊的一人手擒一把長劍。頗為可笑的是,拿長槍的人跑在前麵,拿盾牌的反而躲在後麵,一看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戰術上重視對手,李興不敢怠慢,讓大家保持戒備。

  五代時期,對武裝力量的建設,始終保持著內強外弱,以內製外的策略,這種策略一直延續到宋朝。

  以中央為例,抽調各個地方的精銳人馬,建立牙兵,後來叫做殿前司,也就是宋代的中央禁軍。

  中央禁軍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始終保持著針對地方武裝的優勢。作為中央常備武裝力量,一旦有地方叛亂,便依靠禁軍的人馬去平叛。

  而地方節度使也用同樣的辦法,建立自己的牙兵部隊,也就是親兵,作為節度使麾下最精銳的部隊,防止各個州縣叛亂。

  到了州縣,沒有獨裏的兵權,隻剩下鄉勇,這些臨時配發武器的農民了。

  李興所屬的銀槍效節軍,原是魏博軍節度使的牙兵,精銳中的精銳,聽到對方來的隻是鄉勇,哪怕是一個個赤裸著上身,手無寸鐵,卻一點都不慌張。

  反觀鄉勇那邊,感受到銀槍軍身上濃濃的殺氣,緊張得停在了幾十米開外,不敢前進。

  杜陶道:“將軍,咱們去奪了他們的槍,跟他們幹一場嗎?”在他看來,空手奪白刃,再反殺對方,易如反掌。

  趙玗抬手道:“將軍,對麵既然是官軍,咱們還是不要動武的好。不如讓我先去跟對麵談一談,談不攏再打。”

  李興點了點頭。他們已經跟唐軍和契丹軍交惡,實在是不宜再增加對手。

  張貞衝道:“我跟你去吧,有個照應。”

  趙玗知道這是他們還不信任自己。不過他也樂得有人監視自己,以證實自己的清白。

  待走得近了,對麵領頭之人喊話道:“來者何人?”

  趙玗看對麵來人年紀不大,約莫二十來歲,不像是很有城府的模樣,便胡編道:“我們是逃荒到了這裏,剛剛為了躲賊寇,渡河過來。敢問上官這裏是哪裏?”

  對麵鄉官聞言,明白這些人是流民,說道:“我是順州參軍王樸,早前有人報告說永定河邊出現好多生麵孔,特來看看。”

  王樸說著話,壓了壓手,示意鄉勇們放下長槍。

  王樸?好熟悉的名字。

  趙玗忽然想起來,問道:“可是左木右卜之樸?”

  王樸驚道:“咦?你認識某家?”

  認識?太認識了。史載王樸小時候就很聰明,在後漢時期考中了進士,然後追隨後周世宗柴榮,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隻可惜,這一對賢明君臣紛紛早夭,未能把統一事業進行到底。

  話說趙匡胤在當了皇帝以後,有一次路過功臣閣,看到王樸的畫像,趕緊整理衣冠,對旁邊的人說:“如果王樸還在,我絕對不敢當這個皇帝。”其人如此,可見一斑。

  趙玗趕忙掩飾自己的驚訝,拱手道:“路上聽人說的,大家都對王參軍讚不絕口,沒想到竟然有緣一見。”

  此時的相見,也解開了趙玗心中的謎團。史載王樸天資聰穎,卻在四十多歲的時候才去參加科舉考試,一舉考中狀元。而在考中科舉之前,史書上並沒有關於王樸的記載。

  原來這家夥是在周遊天下,增長見識。

  五代時期延續了唐代的科舉取士,卻也不完全依靠科舉。隻要是地方長官覺得某人有才能,直接就可以任命。

  一個小小參軍的任命,都不用節度使說話,縣令打個招呼都管用。

  花花轎子眾人抬,奉承的話誰都愛聽。趙玗的一番七真三假的馬屁,拍得王樸心情大好。

  王樸道:“不知你們有多少人?盧龍節度使趙相公頒布了招撫流民的政策,你們報來人數,我好去安排。”

  在亂世,人口是最大的財富,這個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哪怕是北方落後的遊牧政權,南下的時候也要擄掠許多人口。

  王樸見有人來歸附,趕緊先把人給留住。

  張貞衝擔心趙玗一衝動,答應不該答應的條件,趕忙道:“那個……公子,茲事體大,是不是跟大……管家商量一下?”

  張貞衝怕露出馬腳,臨時給幾人落了名分。

  趙玗白麵小生一個,生得一副好皮囊,言談舉止又頗有見識,倒也像個公子。

  李興是他們的頭頭,稱作大管家也沒啥錯。

  趙玗知道張貞衝的小心思,麵帶笑容,朝著李興招了招手。

  李興會意,朝旁邊的人囑咐了幾句,轉身一路小跑地過來。

  等李興過來,張貞衝擔心穿幫,不等他開口,搶先對著王樸介紹道:“這位是我們的李大管家。”

  李興趁勢抱拳道:“在下李興。”轉而朝著趙玗道:“公子,喚我來何事?”

  趙玗道:“這位是順州王樸王參軍,他說幽州節度使趙相公有許多安民政策,專門招撫流民,可以安置咱們。我也不懂這些,叫你來商量商量。”

  李興乃是牙兵將軍,正宗的驕兵悍將,也沒怎麽把王樸這個小小參軍放在眼裏。

  這一副驕傲像,在王樸眼裏反倒成了不卑不亢,讓王樸對這些漢子有了好感。

  王樸介紹道:“你們有識字的嗎?”

  李興跟張貞衝對視一眼,憨笑道:“不識。”

  趙玗道:“在下上過幾天學堂,大致認識些字。”

  王樸道:“那太好了。你們把名冊交上來,去縣衙登記,然後就能領取救濟糧,種子,耕牛,還有一些種地的農具。趁著現在的時節,抓緊點還能種一季糧食。”

  李興有些不可思議:“白領嗎?”

  王樸道:“白領,當然是白領。”

  “呃……也不是白領,這些東西你們先用著,等日後豐收了再折價還回去就行了。”王樸解釋道。

  這下反倒是讓趙玗有些驚訝了。一直以來,他都認為五代時期是曆史上最黑暗的吃人時代,沒想到還有如此溫馨的親民政策。

  其實是吃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已。大魔王黃巢、秦宗權紛紛作古,後來的掌權者多少都知道體恤一下老百姓。

  然而政策是好的,執行的時候就變了樣。

  就拿租借耕牛來說吧,老百姓買不起耕牛,每年隻需要支付一些糧食,就能從官府領一頭耕牛回去用,怎麽看都是好政策。

  殊不知,等這頭牛死了以後,還需要繼續支付“租金”,並且不能再領新耕牛。

  李興不知道這些道道,心裏覺得都是好政策,便點了點頭,問道:“我們何時可去領?”

  王樸道:“如果現在方便,現在就可以去。”說著,朝自己帶來的鄉勇揮了揮手,鄉勇們抬起手中的長槍豎立在地上,後麵一排人放下了盾牌,露出了最後麵的一排人,一人端著一把上好弦的三連發弩機。

  泛著幽光的弩箭,直看得李興和杜陶頭皮發麻。

  如果剛才選擇跟王樸硬鋼的話,說不定現在早就是弩下亡魂了。

  趙玗反倒是一副理應如此的樣子。

  王樸是可以比肩管仲孔明的名臣,必然有兩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