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藏戲菩薩(一)
作者:龍月一      更新:2020-07-26 23:24      字數:2471
  見了若離,三藏心頭一熱,激動不已。

  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恨不得現在就帶著她遠走高飛。

  去那塞外牧牛放羊,從此不問世間事。

  那經誰愛取誰取去,普渡眾生幹他屁事。

  他隻想帶著心愛的女孩過著平凡人的生活。

  沙僧見三藏與姑娘手拉著手,濃情蜜意的樣子,甚是不解。

  三戒解釋道:“你剛來還不知道,那女子是個妖精,也是師父的老姘頭。”

  沙僧聽了一愣,藍色的臉上寫著‘還能這樣’的表情。

  行者見道:“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沙僧哦了一聲,一臉八卦。

  惠岸行者看不下去了,怕生變故,催促三藏過河。

  三藏也不是那不通情達理之人。

  惠岸行者讓若離自行先回去。三藏當即反對,要一起過河。

  過了河再回去。

  惠岸行者隻得從了他,他怕這個三藏又耍流氓,讓他去把師尊叫來。

  隨後拿出葫蘆,投入水中,又有沙僧脖子上掛著的骷髏串加持,三藏得以平穩坐在葫蘆上。

  那葫蘆行駛起來異常平穩,感覺不出一絲顛簸。

  葫蘆上隻坐了三藏和若離,其他幾個飛在半空中護法。

  原本三戒和沙僧牽著龍馬,想要一起坐船,都被三藏攆了下去。

  兩個不僅沒坐到船,還得想辦法把那白馬弄過河去。

  幸好那白馬不是凡人,有些法力,過河不難。

  三藏兩人在船上說說笑笑,就像尋常男女熱戀中的那樣,眼睛裏盡是濃情蜜意。

  完全把幾個護法當做了空氣。

  三藏變著花樣給姑娘講這一路來的喜聞趣事,若離被逗得咯咯直笑。

  三藏感歎這世界的姑娘真單純,雖然她已經三百多歲,但心性卻天真的像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心裏更歡喜了。

  三藏還唱起了一首十分應景的情歌:

  妹妹你坐船頭,

  哥哥坐另一頭,

  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

  小妹妹你坐船頭,

  哥哥我坐另一頭,

  我倆地情我倆地愛,

  在纖繩上蕩悠悠蕩悠悠。

  你汗水灑一路啊。

  淚水在我心裏流,

  隻盼日頭它落西山溝哇,

  把你親個夠,

  噢噢噢噢噢噢……

  這歌把若離唱的滿麵飛紅,心裏像吃了蜜一樣。

  流沙河八百裏寬,葫蘆奔行神速,如飛似箭,隻半個時辰便到達了對岸。

  三藏嫌太快了,叫折回去再來一次。

  三徒弟不敢反對,惠岸行者幹著急,也隻能隨他的意。

  但定了約定,隻這一次。

  三藏滿口答應,誇讚惠岸行者但行好事,必將長命百歲。

  來去這一折騰,半天時間過去了。

  又到了分別之時,兩人依依惜別,戀戀不舍。

  三藏道:“一定要等著貧僧。”

  若離點頭答應,眼眶裏滿是淚水。

  隨後與惠岸行者一同離去。

  三藏出神良久,拍了拍三戒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八戒啊,讓你離家跟著為師去取經,真是苦了你啦。想老婆不?”

  三戒看三藏與若離濃情蜜意,不禁想起了高小姐,一時間自是心裏苦悶。

  又被三藏一點,頓時流下淚來。

  沙僧道:“原來二哥是有嫂子的?”

  行者道:“你還不知道呢,這呆子豔福可不淺哩!”

  三藏因景動情,忽然十分同情三戒。

  因而又給他取了個別名,叫豬八戒。

  名字取的莫名其妙,也沒有個由頭。

  八戒當時就懵了,追著道:“老豬也沒幹啥蠢事啊。三戒變八戒是不是太快了些,飯總該讓吃吧?”

  ——————

  師徒四人齊聚,過了流沙河奔西而來,不覺已是深秋時節。

  隻見那漫山的紅楓葉,真個是美不勝收。

  行不多時,天色見晚,正見一處庭院,數不盡的房舍。

  三藏叫行者看看吉凶。

  行者看了之後,神情有些異樣,被眼尖的三藏逮住,追著問了才告訴他,此處有天機不可泄。

  三藏不解。師徒兩個說起了悄悄話。

  行者道:“那是不知何方菩薩顯化的人家,怕是別有用意。”

  三藏點了點頭,一時想不起這是電視劇的哪一集了。

  心下想,走一步再看。

  師徒一行走近了一看,那庭院深深,房屋氣派軒昂,絕對是個有錢人家。

  三藏心想,今晚有軟床睡了。

  見大門敞開著,本欲走進去,忽想起行者的話。

  心下想還是小心為上,萬一再遇到個坑爹的被擺一道。

  因而退了回來,在門外等著。

  過不多時,一中年婦人,打扮華麗,從門中走出。

  嬌聲問道:“有什麽人,擅闖我寡婦之門?”

  三藏見了,心道:“這不會是觀音那娘們吧?”

  麵上裝成一本正經的樣子,合十道:“女菩薩,叨擾了。貧僧是東土大唐來的,奉旨去西方拜佛求經。路過寶方,天色已晚,特來借宿一宿。”

  那婦人點了點頭,又看三個徒弟,卻絲毫不怕三人樣貌醜陋。

  尤其是沙僧四米來高的身形,更是受婦人一番誇讚。

  倒是八戒那呆子,眼睛就像是開了光似的,一直色眯眯地盯著婦人看。

  被三藏呼了兩巴掌,才稍稍收斂一些。

  隨後,師徒四人被迎進院中廳堂,落座看茶。

  原著中這裏是三藏先開口問的主家姓名,然後婦人順理成章的說了家裏的情況。

  有三個女兒,自己又遇喪夫,家資豐富,正欲坐山招夫。

  才有了後來的豬八戒凡心不死,被擺了一道。

  而這個三藏隻顧喝茶,也不說話,隻大眼瞪小眼。

  一時間還未想起這是西遊記裏的哪一段。

  他不得不時時警惕著,這老娘們一定來者不善。

  心下裏已經把她當成觀音一夥的了。

  坐了許久,茶也喝了一壺。

  那婦人本是黎山老母,夥同觀音、文殊、普賢一道,特在此要試探一番師徒四人取經的決心。

  見三藏像根木頭,心下倒還滿意。

  隻是不知經不經得起誘惑。

  那婦人笑道:“長老取經一路多辛苦。”

  三藏道:“多謝女菩薩,不辛苦。”

  婦人道:“風餐露宿,出家之人還要忌那五葷三厭,戒情戒色,怎能不辛苦,哪如俗世家人快活。”

  三藏心道:“這是要幹啥?”

  隻聽那婦人又道:“不知高僧是否想過還俗,娶妻生子,恪守家業?”

  三藏堅定道:“貧僧立誌去往西天拜佛求經,普度蒼生。從不曾眷戀那凡塵俗世,情情愛愛。”

  婦人歎息道:“可憐!可憐呐!”

  黎山老母麵上惋惜,心中卻滿意,這三藏也不像觀音大士所說那般不堪。

  難不成還藏得深?麵上卻是裝出來的?

  待我再試他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