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藏三落流沙河
作者:龍月一      更新:2020-07-23 08:52      字數:2629
  行者拗不過,隻得從了。

  馱上三藏,駕起筋鬥雲,隻行了不到二十米遠,直向下墜去。

  沙僧見狀急忙跳進湍流的大河中,一把撈起三藏。

  三藏本是會遊泳之人,奈何水流太急,一個浪就把他拍沒影了。

  沙僧救得他平穩上岸,渾身濕透,剛站定便脫鞋追行者。

  口裏罵道:“媽的巴子個死猴子肯定是故意的。”

  逮著行者,鞋子底照腦袋一頓招呼,邊打邊罵,把他十八代祖宗罵了三遍,最後打累了才停下手。

  三藏道:“老子就不信了。”

  撇了行者,又在三戒和沙僧頭上點指,口裏說著:“小公雞點到誰我就選誰。”

  這次點了豬三戒。

  三藏道:“八戒,你可是天蓬元帥下凡,水裏功夫比那猴子強的多吧?”

  三戒支支吾吾道:“水下功夫老豬倒是不賴,可飛過去也是駕雲。筋鬥雲是雲,老豬的雲也是雲,怕給你老人家又扔河裏去。”

  三藏道:“為師相信你,實在不行就馱著為師遊過去。”

  三戒一愣,道:“師父,你就別開玩笑了,這河可有八百裏寬呐!就是把老豬累死三回也過不去。”

  三藏叫他先飛再說,能飛多遠飛多遠,掉裏了就改遊,實在過不去再另想轍。

  但不能把他一人扔裏了。不能像那死猴子,掉裏了自己先跑了。

  三戒隻得遵從,馱著三藏飛了十來米遠便掉了下去,被三藏抓著拖進水裏,直往下沉,哪裏還遊得動?

  沙僧再次救人。

  三藏上岸咳了幾口水,見三戒逃跑,他抓起石頭就扔,又是一頓臭罵。

  最後隻剩沙僧沒有試過了。

  三藏越挫越勇,說道:“悟淨,你一定不會讓為師失望的,這裏畢竟是你的老家。”

  沙僧搖了搖頭,重複了行者那句‘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還得另想他法。

  三藏怒指三徒道:“難道讓貧僧自己遊過去嗎?啊,連條小河都擺不平,要你們三個有什麽屌用?”

  三戒勸道:“師父三思而行,你想要自己遊過去,怕是有八百個唐僧也淹死了。”

  三藏抬起腳就踹他。

  一時沒了計策,不過三藏記得一些這段情節。

  最後好像是觀音那娘們幫的忙。可他不想沒事就求她。

  正為過河而思對策時,三戒獻計道:“那白龍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何不讓他化身成龍馱師父過河?”

  三藏一拍豬頭,說好。

  他都忘了天天被他騎在胯下的白馬原是一條龍。

  小白龍無奈,這麽些日子以來,他深知三藏脾性,生怕他對自己做出什麽事來,不敢不從,隻得顯出原身。

  就見那白龍馬化身成了一條幾十丈長的白龍。

  本該是威武之相,怎奈去了龍角,剝了龍鱗,哪還有一點龍的樣子。

  三藏騎上龍身,手上亂摸,心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神龍啊。

  還坐在上麵跳了跳,問了句:“你是公是母?”

  那小白龍一聽,身子一晃,差點一頭栽下來。

  其他三徒弟都駕雲跟著白龍。

  流沙河寬八百裏,小白龍馱著三藏隻行了一百裏,就要力竭。

  如今他已算不得一條真正的龍了。神力也不足原來的千分中的一分。

  三藏第三次落入流沙河中,三徒弟合力累的半死,才將他從水中拖上岸來,肚子喝得鼓鼓的,像是懷胎八個月的孕婦。

  一番搶救,三藏才醒。

  醒來後立即鬼哭狼嚎,大嚷大叫不去了,不取什麽狗屁經了,誰愛取誰取去,嚷嚷著要回家。

  三徒弟學猴、變豬、學妖怪,一頓好哄。

  他們都是戴罪之身,都指著走這一趟路途,重修正果。

  當然要他們各自走一趟,當真如喝水一般簡單。

  但要獲得正果,必須保護三藏這個凡人順利到達才算功勞。

  因此三人不得不使盡了法子哄他。

  三藏也不是不通情達理之人。剛才隻是一時情緒失控。

  三次落水,嗆得半死,擱你你也難受想家。

  旁邊還三個妖怪,變著法的哄你開心……他們那哪裏是哄啊,分明是嚇才對。

  幸虧三藏見得慣了,否則嚇死他十次都不止。

  他前世父母雙離,老房子的拆遷款也很快被他謔謔光了,所謂的家不過是一間不大的出租屋。

  雖然是租的,但也是個落腳的地方,對他來說也算是家啊。

  平時倒也不想,可心裏一難過,一時間情緒就失控了,不僅想,還格外的想。

  好一陣三藏才平複心緒,如果他再不好,三個妖怪就該表演裸奔了。

  三藏道:“你們哪個去找觀音,她有法子渡老子過河。”

  一想到觀音,他就生氣,恨得牙根癢癢。盡管她長的很有姿色。

  三藏記得電視裏看過這段情節,最後是觀音的徒弟木叉幫忙收的沙和尚。

  至於後來具體是用什麽工具過河的就記得不太清了。

  行者道:“老孫去吧。”說著便駕起筋鬥直上高空。

  噗通。

  三戒和沙僧同時傻眼,看著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分外眼熟,原來是個猴。

  三藏快步走上前去,關切道:“悟空,你沒事吧?”

  行者爬起來,搖了搖頭道:“沒事。師父還有何吩咐?”

  三藏道:“實在對不住啊徒弟,剛剛忘記了。你這趟去最好能把若離姑娘一起帶來,讓為師見見,與她敘敘舊。”

  行者道:“這個……”

  行者是知道三藏與那魚精之間的勾當的。

  他這個為難呀。

  這讓他怎麽開口?

  請不來吧,那老和尚又要念咒,疼得自己死去活來。

  三藏道:“為師就這點願望了,悟空你一定得行行好。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更何況貧僧是你的師父,五指山下救了你,如同再生父母,你不答應就是不孝。

  你要是不孝順,為師可就要念那緊箍咒了。”

  行者忙道:“師父莫念,老孫去請便是。”

  三藏大喜道:“一定要請來。”

  說著拉起行者的手,掰過手指,道:“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變了死全家。”

  行者叫師弟們看護好三藏,隻身一人投南海而來。

  到達山外,躊躇良久,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

  正巧一童子看見,來見了行者,帶他見了觀音菩薩。

  菩薩吩咐惠岸行者,叫帶著葫蘆去渡三藏過河。

  兩行者一起走到門外,悟空扭捏不前,急得直抓後腦。

  惠岸行者問:“孫大聖還有何事?”

  悟空便對惠岸行者說了三藏的要求。

  那惠岸行者因前事,對三藏很有看法。

  又提這事,不免十分惱火。要報告觀音菩薩知道。

  悟空趕忙攔下,說了自己的苦處。

  如果事情辦不好,日後恐怕免不得要穿小鞋。

  惠岸行者看著悟空,心表同情。同時也犯難,這事若不讓師尊知曉,怕是行不太通。

  若離自上次被帶回,就被觀音菩薩收下了,一直在後山靜心修行。

  正此時,觀音的聲音傳來:“有因必有果,就讓她去見上一見,隨後就回,不可耽擱。”

  原來觀音遠就聽見兩行者的談話。

  悟空拜謝觀音,同惠岸行者帶著若離一起奔流沙河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