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嗨過頭了瀕臨破產的皇帝
作者:唐曉非      更新:2020-12-29 08:46      字數:2348
  崇禎離開陝西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初。

  來的時候,帶著天雄軍、錦衣衛。

  走的時候,將神武衛也一並帶走了。

  陝西的執行層麵主要有幾個關鍵點。

  一是官吏的清廉。

  這一點,將李自成放在那裏,來做威懾。

  二是糧食不斷的補充。

  其實隻要第一點做到了,第二點的問題就不大了。

  三就是源源不斷的錢扔進去了。

  四則是土地的再分配問題。

  這一次抄了不少家,加上秦王的,有近百萬畝良田充公,夠錢龍錫和陳奇瑜在陝西分一段時間了。

  這四點都有著落後,基本上,陝西的局勢就可以穩定下來。

  崇禎也不求陝西的問題立刻就可以解決,至少穩定下來,這樣國內的暴亂源頭就慢慢掐死了。

  暴亂源頭慢慢熄滅後,他才有精力去整頓各種僵硬死板的製度,整頓其他省的問題。

  臨走前,皇帝還單獨再見了劉廷嚴一麵,畫了幾個餅,若是他能做好,以後肯定還能升官。

  十一月二十日,崇禎出了陝西地界,進入山西。

  北方大地已經是銀裝素裹,寒風瑟瑟。

  但崇禎卻是心曠神怡,心情大好。

  陝西之事,暫且也不必再去多加幹涉了,就等著它自己發展一段時間再說吧。

  十二月一日的時候,崇禎帶著大軍一路回到了北京。

  到北京城外十幾裏之地,文武百官早已在那裏恭候多時,雖然大家都凍得全身發抖。

  見皇帝禦駕到了,眾大臣連忙高呼:“臣等恭迎陛下凱旋歸來。”

  崇禎道:“諸位愛卿都平身吧,這天寒地凍的,還讓諸位在此恭候朕,朕心難安啊!”

  “多謝陛下垂憐,臣等愧不敢當。”

  君臣象征性客套了幾句,皇帝便一路進了城。

  下午的時候,抵達皇宮,又進了紫禁城。

  而天雄軍和神武衛各自回了京師的軍大營中。

  回宮之後第一件事,當然是去洗一個熱水澡。

  等洗完後,崇禎啥也不幹,就跑去找田秀英去聊人生。

  “夫君,輕一點,還沒有準備好。”

  “是為夫操之過急。”

  “夫君這些時日出去都憔悴了,今晚是不是應當先好好休息。”

  “秀英,人生苦短,稍縱即逝,咱們要珍惜時間。”

  鼻尖盡是田秀英的體香,崇禎感覺到絲絲柔情。

  這一次回到紫禁城,張晨心態倒是有了一絲微妙的變化。

  他感覺自己竟然隱約已經將紫禁城當做自己的家了,竟然在這裏多了一絲歸屬感。

  這一覺倒是睡得十分踏實。

  第二天一大早,崇禎更衣完,回了乾清宮。

  畢自嚴和周延儒兩人正在乾清宮門口恭候。

  “讓畢自嚴和周延儒進來。”

  “是。”

  不多時,兩人便進了乾清宮。

  “臣參見陛下。”

  “都免禮吧,畢愛卿,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錢?”

  畢自嚴今日一大早過來,就是要匯報這件事的。

  他頓了頓,才道:“回稟陛下,國庫已經沒錢了。”

  畢自嚴便匯報了起來。

  一、遼東給了480萬兩。

  二、其餘八邊給了300萬兩。

  三、官員俸祿流出來發200萬兩。

  四、陝西給了800萬兩。

  五、京衛軍耗費百萬兩。

  六、晉王查抄的三百萬兩全部用完,秦王查抄的兩百萬兩也全部用完。

  七、陝西查抄的也全部算到了陝西的支出上。

  八、大明工業局撥發了50萬兩。

  九、劉策那邊領了150萬兩。

  十、其他開支,例如皇室開支。

  好家夥,去年和今年查抄的錢,基本用完了。

  好在崇禎還有一些去年靠炒香皂賺來的錢,這些錢並未劃歸到國庫,而是在內帑。

  但這些錢,最多也就是接下來投資投資李充的煙草局,想要在來年正常周轉是絕對不可能的。

  畢自嚴匯報完後,乾清宮陷入死靜中。

  君臣心頭壓力都非常大。

  沉默片刻,周延儒道:“陛下,現在朝中倒是有不少人提議說,對遼東軍進行整改,再削減遼東軍費。”

  “都說了什麽理由,說來聽聽?”

  “一是認為袁崇煥的築城消耗太大,作用甚微。”

  “二是認為遼東之地本身已經無可守價值,建議放棄。”

  崇禎沉默片刻才道:“是不是又是王在晉在那裏說要放棄遼東?”

  周延儒沉默不語。

  “放棄遼東?”崇禎站起來,走到一張地圖前說道,“都說得容易,嘴巴一張,話就能說出來。”

  “放棄遼東大明的戰略縱深就完全沒有了。”

  “放棄遼東,遼東幾十萬漢民拱手給皇太極?”

  “若是朝廷要召回這幾十萬漢民,如何妥善安置?”

  “朕倒是想讓他們去給朕帶一千人馬出去溜一轉,若是回來的時候少了一個人,朕就砍他們的腦袋!”

  “說得倒是輕巧啊!”

  的確如此,有許多隻看表象的人,一提到明末,就放棄遼東,認為那是大大節約了資源。

  可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些事,看起來仿佛很簡單,但是內在的邏輯卻並不簡單。

  尤其是在古代,大量的人口遷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即便勉強完成,地域衝突造成的內部矛盾,隻會變成火燒澆油。

  到時候別說皇太極攻進關內了,順天府容納一大堆難民,自己就消化不了,矛盾隻會更加尖銳。

  周延儒沉默片刻又道:“陛下,還有人說,可以與建奴打野戰,說建奴實際並不可怕,說袁崇煥是故意找朝廷索要資源,壯大遼東。”

  “誰說的?”崇禎的語氣瞬間變得鋒利起來。

  “是魏中雲所言。”

  “好個魏中雲,朕倒是要讓他去和建奴打野戰!”

  這種說法也純粹是瞎搞。

  從薩爾滸之敗後,到現在,已經十一年,明軍野戰有贏過麽?

  還有些人為了吹噓博眼球,要求野戰,這要麽是完全不懂軍事,要麽就是為自己謀求政治資源。

  誰都知道孫承宗的關寧錦防線費錢,可現在這種局麵,這種戰略,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了。

  並且事實也證明是有效的。

  至少唯一勝的兩次,都是在關寧錦防線上。

  並且,現在袁崇煥築的大淩河城,一旦築起之後,就可能切斷皇太極與喀喇沁部的聯係。

  這才是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