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打了雞血的東林黨
作者:唐曉非      更新:2020-09-15 00:19      字數:2449
  三法司的審問很快就結束了。

  魚和蟾蜍的內心獨白大概是:你們這幫龜孫砸,太他娘的不是人了,居然在研究是紅燒還是清蒸!

  第二天,就有一位剛正不阿的大臣出來給皇帝上了一份奏疏。

  什麽奏疏呢?

  經過三法司連夜審問,得出了一個驚天的結果:福王要造反!

  一場局就這樣開始了。

  什麽局?

  借刀殺人的局。

  誰借刀殺人?

  崇禎借溫體仁,溫體仁借東林黨。

  東林黨非常強悍,活力十足,精力十足,一個個時刻準備戰鬥。

  尤其是提及到福王的事情。

  為什麽這件事上東林黨會有這麽大反應呢?

  難道福王是個美女,東林黨君子們愛上了福王?

  當然不是!

  這一切都和當年的國本之爭有關係。

  那還是萬曆年間的事。

  萬曆非常寵愛鄭貴妃,鄭貴妃生了福王,萬曆愛屋及烏也很寵愛福王,但福王不是嫡長子,萬曆卻想立福王為太子。

  這事當然就遭到了大臣們的群體反對,其中尤其以東林人士最為激烈,恨不得衝上來把福王爆錘一頓。

  為此也和鄭貴妃、福王接下了深仇大恨。

  後來萬曆實在不想和這些大臣胡攪蠻纏了,於是才立了他不怎麽寵愛的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也就是天啟和崇禎這哥倆的老爹。

  最後皇帝妥協了,裏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可這幫清流還不肯就此罷休啊。

  為啥?

  因為按照明朝的規矩,封了王爵,要立刻前往封地就藩。

  可是朱常洵一直留在北京,遲遲不肯走。

  於是大臣們就炸毛了,繼續戰鬥。

  直到萬曆四十二年,這事才落幕,福王老老實實去洛陽。

  可去了洛陽,萬曆和鄭貴妃依然經常與福王書信,又給福王賜予了幾萬頃良田(幾百萬畝),還給福王賜了許多錢。

  賞賜給福王的田本來是在河南,已經幾萬頃了,萬曆覺得還不夠,又把山東和湖廣一帶的部分田也給了福王。

  明朝的湖廣是什麽地方?

  後世的湖北和湖南。

  當時有一句諺語:湖廣熟天下足!

  還沒完,又把四川的鹽引、茶稅等等都給了福王。

  據說營建洛陽的福王府,就用了800萬兩(約52億元),民間傳說比紫禁城還奢華。

  河南相當一部分老百姓都淪為了福王的農奴。

  朝廷每年還要給親王發俸祿,親王是每人一萬石,還要賜絲綢布匹。

  給了福王這麽多,一群喜歡抬杠的大臣,就更不樂意了。

  幾乎在大半個萬曆朝,大臣們都因為國本之爭,與皇帝、鄭貴妃和福王鬧得相當不愉快。

  而現在呢?

  某一些證據正指向福王有造反的嫌疑,東林黨抓住了這個證據,自然一個個興奮得像打了雞血一樣。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自然也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讖言這東西在古代本身就是極其敏感的東西。

  人家陳勝最多也就在魚肚子裏找出了張紙條,可福王倒好,魚肚子有紙條,蟾蜍開口說,連地裏挖出來的石碑都寫著福王您為了天下蒼生還是早點當皇帝吧,求求您咧!

  這看起來似乎荒誕的事,卻非常有殺傷力。

  第一封彈劾福王造反的奏疏擺在崇禎桌案上來的時候,崇禎看完微微一怔,立刻知道了這是溫體仁去洛陽“辛苦勞動”的成果。

  崇禎開始興奮起來。

  於是接下來,他把奏疏壓下來,留中待發。

  也就是不給回複。

  大家都知道,追女人,你既要表現出狂熱,還要時常冷淡一下對方,這叫欲擒故縱。

  崇禎故意壓下來,可這一壓,那群東林黨的戰鬥力瞬間全開了。

  第二天,一封封彈劾的奏疏,疾風驟雨一般湧來。

  有罵福王在封地作奸犯科的,有罵福王在封地草菅人命的,還有人罵福王在當地收刮民脂民膏的。

  當然,更多的人罵福王在洛陽私下打造兵器,收買人心,準備造反。

  這種言論乍一看,說得仿佛真的很有道理,如果崇禎不知道這是溫體仁去掀起的一場風浪,僅僅隻是看大臣們寫的這些奏疏,還真以為福王要桌子一掀,本王反啦!

  崇禎依然故意壓著,這下就把大臣們都著急了。

  陛下,難道您不知靖難之役嗎?

  當然,沒人敢在靖難之役這件事上亂嚼舌頭,畢竟崇禎是朱棣一脈,朱棣後麵那是天命正統。

  好,遠的靖難之役不說,寧王造反可以說吧?

  見皇帝沒反應,於是一幫大臣又把寧王造反拿出來說事。

  還好崇禎這一段時間都沒有上早朝,要不然皇極殿上估計到處都是大臣們的口水。

  五天過去了,急得團團轉的大臣們屢次要去乾清宮陛見,都被攔下來了。

  於是大家一致認為,皇帝還是太心慈手軟啊,估計是憐惜福王是自己的叔叔,開不了這個口。

  沒關係,陛下,臣等都是會幫您的,不需要您開口!

  又過了兩天,朝堂上下因為這件事已經是雞飛狗跳了。

  終於,乾清宮裏傳出來了皇帝的聲音。

  結果呢?

  差點沒把東林黨氣得原地爆炸。

  崇禎說了啥?

  朕是相信福王的,他是朕的叔叔,怎麽可能造反呢。

  這話是說給大臣們聽的嗎?

  當然不是!

  這話是說給全國各地所有親王聽的,意思就是大家遇到事情不要急不要慌,先洗幹淨脖子聽朕把話說完,朕不在針對福王,朕是說全國的叔叔們,你們都是辣雞,哦不,都是好樣的,朕是不相信有人會造反的。

  可杠精們,你越是跟他反著來,他越要跟你杠到底。

  這下把東林人士逼得放大招了!

  什麽大招?

  一群人跑到皇宮門口去跪下了,請求天子嚴查福王!

  崇禎一聽說不少大臣都來皇宮門口跪著了,表麵神色凝重,還怒罵了幾句這些大臣太不像話了,但其實心裏高興得差點就蹦起來了。

  兩天後,崇禎“被迫無奈”啟動了對福王的立案調查。

  三天後,廠衛、禮部、戶部和刑部的人從北京出發去洛陽。

  為什麽出動如此之大?

  廠衛自然不必多說。

  禮部是管理宗室的,必須在場。

  戶部的人呢?

  去幹什麽的?

  去旁邊呐喊助威嗎?

  當然不是!

  是去統計良田的,從田產入手搞福王的事。

  那刑部的人呢?

  從民事案件入手。

  各個部院,可謂是全副武裝啊!

  而崇禎還在紫禁城裏、大臣們麵前無奈歎氣,一副“福王,朕也是被迫無奈”的表情,但這幅表情也終於讓東林人士們都滿意地笑了。

  陛下,這樣才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