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打呆仗,穩紮穩打!
作者:唐曉非      更新:2020-07-30 22:01      字數:2243
  二十二日,孫承宗提交了關於後續反攻的計劃。

  立刻派人把遵化先奪回來,將出關的路堵死,開始圍殺皇太極!

  沒錯,即便現在關內被建奴衝擊得有些狼狽,但是計劃要列得大膽一點,奔放一點。

  誰說隻許皇太極進來,不允許朕關門錘狗子的?

  朕就是要錘他!

  皇帝當場就把孫承宗的計劃給批複了,順天府各地尚未失守的城已經做好了十足的防範工作。

  這一日一大早,滿桂和侯世祿,就進了城。

  滿桂受了傷,但不算重,和曆史上他被京衛的火炮轟擊了一下相比,要輕很多了。

  侯世祿的傷明顯要重許多,他的左手臂有一條長長的口子,血雖然已經止住了,但麵色蒼白如紙。

  他們走進來,匍匐在下麵,不敢說話。

  崇禎連忙站起來,走下去,將兩位攙扶起來。

  “兩位總算回來了,朕好生擔心。”

  “罪臣已無顏麵聖,請陛下賜臣等死罪!”

  “兩位言重了!”崇禎左手握著滿桂的手,右手握著侯世祿的手,“兩位都是英勇殺敵的忠臣,朕都看在眼裏,勝敗乃兵家常事,且不必放在心上,有什麽問題,朕來頂著便是。”

  皇帝這麽一說,兩人頓時感動得眼眶都濕潤了。

  本來都已經做好回來被罵,被降罪的準備了,豈料皇帝不但不怪罪,還如此溫和。

  不過你要真以為崇禎說的話是真的,那你就太天真了。

  崇禎對他們交上來的結果肯定是不滿意的,但絕對不能直接表現出來。

  他說這話,一是因為這種敏感時期,一定不要寒人心,不要一味隻強調結果,要團結大家。

  二是說給在場的其他人聽的,例如孫承宗,例如袁崇煥、趙率教、尤世威等等。

  你們看,隻要為大明流血的人,朕不但不會怪罪,還會非常體諒。

  這是禦下之道。

  人心甚微,不可不察。

  滿桂和侯世祿又跪下來,把頭埋起來,痛苦道:“陛下,臣等恨不得立刻就殺出去,與建奴再決一死戰。”

  崇禎道:“王承恩,去宣太醫,讓太醫去兩位總兵的住處,為兩位總兵療傷。”

  “罪臣兵敗,已是無顏麵見君父,君父如此大恩,罪臣此生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快下去療傷吧。”

  兩人這才紅著眼眶走了出去。

  他們兩人出去之後,殿內的氣氛明顯變了。

  為什麽?

  因為大家都覺得皇帝確實非常疼惜自己的臣子,他們心中都很感動。

  孫承宗道:“陛下聖明仁德,建奴凶殘無道,遲早是自取滅亡。”

  孫老頭子這話倒不是場麵話,隻是古人的價值觀之一。

  且他看見皇帝如此禮賢下士,有才之人必然都會歸心,何愁建奴不滅?

  崇禎道:“滅建奴,還需要靠諸位。”

  眾人皆道:“臣等願為陛下萬死不辭!”

  接下來幾天,崇禎依然什麽事也不插手,就坐在乾清宮查看各種名單。

  例如宗室去年的賬本,例如天啟年間每年的稅收,以及九邊的軍餉,還有官員們的俸祿情況。

  可別小看了這些,這些才是反應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指標。

  什麽東林書院,能翻出多大的浪來?

  朝廷解決錢和軍隊的問題後,一個小小的書院還能狂?

  做領導,要抓的是重要核心指標。

  例如這大明朝的稅,特麽的從朱重八時代,到現在就沒有變過。

  這不是扯淡麽!

  怎麽可能不變?

  丫的大明開國之初,天下良田是多少?生產總量是多少?工農商是什麽情況?

  現在又是什麽情況?

  稅一樣的?

  這兩百多年的經濟豈不是白發展了?

  所以啊,扯淡的就是全國2億人,交稅的隻有5千萬,而且大部分都是平民。

  官紳、有功名的,都特麽不交稅!

  原本朱元璋開國的時候也不是說不交稅,其實施行的是免稅限額,例如某一些人不必交稅,或者交的很少就可以了。

  但久而久之,土地不斷兼並,利益集團不斷膨脹,監察係統不斷壞死,行政效率不斷下降,官僚**成風。

  也就沒有人再管這些了,凡是有功名的,丫的都開始不交稅了!

  朝廷就靠最窮的平民養著,平民也苦啊,朝廷又要打仗,就出現了曆史上的三餉,把全國平民都壓得要造反。

  總結一句話:我大明朝末期就隻敢劫貧濟富的勾當!

  看來這後麵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畢竟崇禎已經選了割韭菜這條與天下利益集團為敵的路了。

  兩天後,剛剛消停了一會兒的官員們,又開始精力旺盛起來了。

  有些人畫風一轉。

  大概他們覺得建奴被擊退了,威脅的壓迫感慢慢淡了不少,於是充沛的精力又回來了。

  他們幹啥呢?

  開始奏疏要求朝廷應該立刻乘勝追擊,去把皇太極徹底消滅掉。

  看看咱們的兵部尚書王洽說的:王師大捷,威加宇內,建奴小兒倉皇而逃,不過鼠輩爾,朝廷當發兵十萬,同心戮力,以殺奴賊,正綱常,定乾坤!

  這個王洽呢,也不是啥奸臣,當然,更不是什麽能臣。

  之所以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來,是曆史上崇禎皇帝覺得他長得牛高馬大,像個門神,所以就讓他來當了兵部尚書,寓意他為國守門。

  不僅僅王洽,還有一堆人奏疏要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泥煤啊!

  現在最穩妥的就是打防守戰,關寧軍在城外大勝了一場沒錯,但這依然是偏向於防守,關寧軍是主場,排列好之後,等待八旗前來攻擊。

  按照曆史的發展,十一月二十七日,皇太極還會來攻,在左安門打了一場,皇太極依然被袁崇煥給爆錘了一頓。

  這樣打呆仗,穩紮穩打,它不香麽?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二十七日。

  皇太極那貨休養了幾天,果然又來了。

  這一次皇太極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把下麵幾個人狠狠罵一頓吼,開始商量相互配合。

  在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天上午,發動了對左安門的進攻。

  聽說建奴大軍又來了,朝堂官員們又開始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