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為什麽瞞著你
作者:青木赤火      更新:2020-11-12 21:02      字數:2276
  不過,武則天重鑄的這九隻巨鼎,也沒能留下來,而且如今並沒有明確的關於消失原因的記載。

  有說是隨著安史之亂和大火被毀了,也有說是李隆基登基後融掉了,因為畢竟這九鼎是象征“武周”而非大唐。

  吳奪的視線暫時離開電腦屏幕,又開始想權浩然手裏的那隻鼎。

  權浩然手裏有一隻李隆基時期的“青州鼎”,作為一個銅器高手,不算什麽很奇怪的事。

  大半夜的對著這隻鼎喃喃自語,吳奪也能理解,就像他對趙贇說的那樣,研究起來一時癡迷,進入忘我境界。

  但吳奪重點想的是,他在研究什麽呢?

  他在銅器上造詣非凡,鑒定肯定不成問題,而且也已經定論了。他研究的,肯定不是表麵上的東西。

  那他研究的東西,就有可能和吳鏑的“約定”有關了。

  這隻唐代仿製的四足方鼎,是“青州鼎”,老財主說聚龍河底埋著的,也是“青州鼎”。

  根據《尚書·禹貢》,九州以豫州為中心,剩下的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占據八方。

  青州的地界,和東山省有一部分的確是重合的。

  想到這裏,吳奪起身,到了院子裏,點了一支煙,來回踱步。

  他大膽假設了一番。

  如果大禹九鼎就是九隻鼎,當時雖然是一起消失的,但這種“消失”會不會是一種“隱藏”?

  分置九處。

  每一處藏鼎之地,正對應了九州的版圖。

  比如青州鼎,就隱藏在東山省的範圍內?

  當年,吳鏑和老財主會不會已經摸到了“青州鼎”的線索,甚至權浩然也都做好了得手後的保養準備,比如唐代“青州鼎”就是一個研究資料;但是,吳鏑卻在這時候也“消失”了,就此導致了計劃的擱淺。

  吳鏑消失之後,老財主就守在了白楊村,想繼續完成這個計劃,卻獨木難支,未能成功。

  ······

  不行,不管老財主怎麽想的,必須要和他說說這事兒了!

  吳奪回到房間,關好門,撥打了吳大誌的手機。

  “怎麽上午這個點兒來電話,少見啊!”吳大誌似乎心情不錯,言語輕鬆。

  “爺爺,您方便說話麽?”

  “方便,不過我要出門了,你有話快說。”

  “噢,在家裏啊,您能進屋裏關上門再說嗎?”

  “臭小子到底什麽事兒啊,怎麽有點兒神經兮兮的?”

  “大事兒,您就聽我的吧。”

  “行。”吳大誌進了屋,關好門坐下,“說吧。”

  吳奪略略沉吟,還是決定單刀直入,“爺爺,您當年,是不是和鏑叔在尋找大禹九鼎?”

  “你說什麽?”

  “我說,您當年是不是和鏑叔在尋找大禹九鼎?”吳奪放慢了語速,一字一句重複。

  “你是自己琢磨的,還是聽到什麽風聲了啊?”

  “沒有風聲。”吳奪先給吳大誌吃了個定心丸,又道,“您自己還記得麽,說聚龍河下麵還藏著九鼎之一的青州鼎!”

  “我那是對你當時囉裏吧嗦的沒好氣兒的玩笑話。”

  “是,也不是。”吳奪的意思是,是沒好氣兒的玩笑話不假,但同時也帶出了真實的情況。

  “臭小子,你就因為這句話,琢磨出來了我們當年在尋找大禹九鼎?”

  “當然不止這句話,爺爺,您要是願意聽,那我就先把整個過程說完。”

  “好,你說說,我聽。”

  隨後,吳奪便從看到紀錄片、聯想到寧霜的“大項目”可能和九鼎有關開始,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思考過程,其間穿插了所有的現實依據,包括剛剛知道的權浩然手裏的唐代“青州鼎”。

  吳奪之所以不答應趙贇,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難免要和老財主“碰撞”九鼎之事,萬一趙贇說的“秘密”與此有關,那就不能保守。

  這件事情,吳奪從昨晚開始,一直在思慮,所以表達起來還是比較順暢的。

  說完之後,吳奪長長出了一口氣。

  吳大誌沉默。

  長時間的沉默。

  “爺爺?”吳奪等了半天不見回應,終究得“提醒”一下。

  吳大誌開口了。

  他沒有直接承認,也沒有直接否認,而是問道,“小奪啊,如果你說的是真的,你覺得我為什麽會瞞著你呢?”

  “嗐!您瞞著我的事兒還少麽?”吳奪聽到老財主語聲略沉,便故作輕鬆,想緩解他的情緒。

  “別的事,不需要解釋。我隻說這件事,而且是你進入了古玩行、知道了吳鏑的事情、又將化肥送回來之後,還是瞞著你。”

  吳奪想了想,“這件事,牽扯重大,知道了未必是好事,甚至可能惹禍上身。而且,這不是您一個人的事,鏑叔又消失了,您不想擅自泄露。”

  老財主深吸一口氣,“你說的邏輯在線,也是從我為你好的角度,我很欣慰。但,果真有這件事情的話,卻不是我瞞著你的原因。”

  “爺爺,這麽說,果真有這件事情了?”

  吳大誌卻依然沒有正麵應對,而是接著說道,“如果真有這樣的事情,我瞞著你的原因,是怕你就此沉迷、虛耗一生,懂麽?”

  吳奪沉吟。

  吳大誌繼續說道,“因為最大的可能是,你窮其一生,也不會有什麽結果,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沒有什麽惹禍上身,你找不到東西,哪來的禍呢?但是,沉迷在這一件事情上,到死也沒有結果,一生一事無成,又是何其悲哀啊!”

  吳奪歎了口氣。確實,數千年來,多少人尋找未果!時至今日,找到九鼎的幾率,不客氣地說,幾乎為零。

  而吳大誌,其實就相當於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今年過古稀,此事卻依然沒有什麽突破。

  “至於你說的另一點,吳鏑消失,我不能擅自泄露此事,也不存在。就算我和他有約定,是他先‘違約’,消失就是最大的違約;那我告訴自己的孫子,又算得了什麽?”

  “爺爺······”

  “聽我說完。”吳大誌打斷了剛剛開口的吳奪,“我一直反對你進入古玩行,但是你一意孤行,木已成舟,我也不想繼續反對了。這古玩行,雖說也是波詭雲譎,但做好了起碼可以積累財富。但是尋找九鼎,即便萬一找到了,就真得是你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