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陳府
作者:奕天行      更新:2021-02-03 15:05      字數:2216
  南瞻部洲,某城。

  陳姓的財主家,迎來了喜訊。

  盼了數年,財主的正妻,終於誕下一子。

  整個陳府,喜氣洋洋。

  陳家是遠近聞名的富戶,生意遍布很多產業。

  早年間陳家老爺子遊曆在外,結識了很多達官貴人,後麵從商,越做越大。

  到了現在陳家家主這一代,家財萬貫,但家中雖是日進鬥金,但卻憂有不足。

  陳家當代家主到了三十五歲,還沒有子嗣。

  這成了整個陳家的心病。

  陳家已買單傳,這諾大的家業到了陳家家主這一代,後繼無人,可是愁壞了陳家老爺。

  人到中年,恰逢家中出了大事,陳家家主的結發妻子忽生重病,不久一命嗚呼。

  兩年之後,陳家家主續弦,不久新婦便有了身孕,這可是整個陳家的喜事。

  事到如今,新婦產下一子,也終於破了陳家將要絕後的傳言。

  母憑子貴,新婦也不再是陳家的附庸,而一躍成為陳家的功臣,家中主母。

  那小娃娃,生下之後粉琢玉器,好似一個瓷娃娃。

  一雙靈動的大眼,還未滿月就會四下觀瞧,十分可人。

  陳家家主大喜,給自己的寶貝兒子起名陳博超,乳名元寶,疼愛有加。

  陳博超出聲之後,好似更給陳家帶來好運,生意更是越做越大,成為了方圓百裏之內的首富之家。

  一瞬間,附庸陳家的各色人等絡繹不絕,陳家成為了百裏之內的核心。

  無論官府官員還是市井百姓,對陳家無一不知,也一不小。

  而陳家家主樂善好施,並非是那種為富不仁之人,口碑極佳。

  又加上中年得子,陳家家主更是喜出望外,這人生盡歡,也不過如此。

  這好似是上天賜給陳家的娃娃,陳博超長到四歲,便已能飽讀詩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童。

  陳家家主陳玉更是對陳博超疼愛有加,要星星不給月亮,整日捧在手心裏。

  陳博超卻也沒被這樣的環境寵溺慣壞,性情溫潤,小小年紀,彬彬有禮,世人都對其有所稱讚。

  人生得意,也不過如此。

  為感激上蒼眷顧,陳玉更是在家中設置佛堂,請來寺廟大師住在陳家,每日供奉,誦經念佛。

  陳家院落極大,前後四進。

  前院是陳玉平日裏議事和仆從居住之地,二進院落給了寺廟的僧人居住,三進院落乃是陳玉一家三口的居所,最後一進是後花園。

  後花園中設置了一處涼亭,涼亭之後有兩間廂房。

  這兩間廂房,便是每日陳博超讀書寫字之地。

  陳玉給陳博超請了一個進士老師,每日教導陳博超讀書寫字。

  陳家的產業在這方圓百裏之內,遍地開花,鋪號臨街,幾乎囊括了所有生意。

  而陳玉每日操勞,自己小兒如此優秀,他心中幹勁更足。

  一切順利的日子,一直持續到陳博超六歲這年。

  這年,陳博超六歲,自己的母親,病了。

  陳家之人上下忙碌,請來了方圓百裏最好的大夫,用藥無數,多少名貴的藥材鬆緊陳府。

  但陳家主母,還是日漸消瘦,陳博超幾乎是看著自己的母親,一日日被病魔折磨,生不如死。

  至此,小小的陳博超還不知道,他將麵對的是什麽。

  七歲那年,陳博超的母親,終於撐不住,撒手人寰。

  離去的時候,她的眼角掛著淚,抓著陳博超的手,眼中帶著滿滿的不舍。

  陳博超感覺到心如刀割,眼淚不住的往下流,但麵對已經離去的母親,他卻無可奈何。

  陳府的喪事,辦的很大,很大。

  陳博超走在隊伍的最前麵,陳玉拉著他的小手,他能感覺到自己父親的手,一片冰涼。

  在荒郊野地,一片墳塋之中,陳博超親眼看到一些大人將自己母親的棺木放入一個坑洞之中,埋上了黃土。

  淚水再一次噴湧而出,這是陳博超第一次完全失控。

  他瘋狂的衝上去,跳進那坑洞之中,趴在自己母親的棺木上,嚎啕大哭。

  周圍的所有人,無不動容,潸然淚下。

  在母親活著的時候,陳博超一直都沒有流淚,每日裏刻苦用功,學習完畢,就回道母親身邊。

  陳博超過目不忘,將今日學習的所有文章,當著自己母親的麵背出,一字不差。

  他天真的以為,自己飽讀詩書,做好自己的事情,讓自己母親欣慰,她的病,就會好了。

  但這一切,隻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

  最終,陳博超小小的身體,被父親從棺木之上抱起,此刻的陳家家主,也是雙目通紅,無盡悲涼。

  一個完整的家,就在這一日,碎了。

  陳博超被帶回陳府,大病了七日,一直高燒不退。

  在這個過程中,前麵院落之中,不時傳來一陣陣佛經吟誦的聲音,伴隨木魚金鍾之聲,鑽入陳博超的耳中。

  陳玉,在連續失去了兩任妻子之後,有些心灰意冷,沒有了再次續弦的想法。

  哪怕後麵的一段時間,上門提親之人踏破了陳府的門檻。

  哪怕有人願意將自己才雙七年華的閨女送入陳府,不求明媒正娶。

  陳玉也都沒有了這些心思。

  從那之後,陳玉最長去的地方,就是院落之中的佛堂,每日跪在佛祖麵前,為亡妻禱告。

  之後的三年,陳博超,變了。

  從一個每日刻苦用功學習的孩童,變成了一個偏執的少年。

  他不再讀聖賢之書,而是轉而學習醫術,遍訪名師。

  陳家家大業大,請入陳府教導陳博超的醫者,都是遠近聞名的大家。

  三年,陳博超憑借自己的天資聰穎,竟已探得醫術真諦,所學所用,已是爐火純青。

  上天眷顧,陳博超如此聰慧,過目不忘,對所有所學東西都能靈活運用,真乃天才。

  陳玉看著自己兒子的變化,卻感覺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他深切的明白,自己兒子的轉變,就是因為母親死在他麵前,所有醫者都束手無策。

  陳博超,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讓這世間,在沒有如此痛苦。

  可這樣的願望,又如何才能達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