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一隻舊哨子
作者:湛王妃      更新:2020-07-17 19:59      字數:2535
  “是嗎?承認得這麽爽快?弄得老公措手不及啊寶寶,老公這興師問罪的戲還怎麽往下演?嗯?”

  江彥丞語音過來。

  譚璿把手機抵在耳邊聽,餐桌對麵的李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風卷殘雲地吃吃吃。

  譚璿索性也不打字了,直接發語音:“你最好現在去睡覺,要是介意我抱了別人一下,你也去找個人抱一抱好了,允許你抱一個漂亮的姑娘,畢竟我抱的那個人特別帥。”

  江彥丞無奈:“小流氓什麽時候能收斂一點?唉,老公想發脾氣又發不出來,是得找個辦法泄泄火。”

  譚璿:“嗯,要是讓我發現你搞小動作,借著出差的名義找情況什麽的,你的職業生涯就到此為止了,明白了嗎?快去睡覺。”

  李婭偷偷掀起眼皮看了看對麵的譚璿,譚老師這語氣夠得瑟的啊,那邊是小江總嗎?怎麽聽起來像是譚老師完全當家做主啊?

  江彥丞見好就收,也沒再繼續纏她,發消息過來:“明天一早要去hk,會議開始的時間也比較早,所以,下午再聯係。好好吃飯吧,老公去睡了。”

  譚璿一點懷疑沒有,江彥丞的日常就是忙啊忙,飛啊飛,她現在都習慣了,道了晚安,又專心吃東西了。

  忙碌如黎肖峰,通告排得太滿,當晚就離開了斯德哥爾摩。而第二天,團隊的眾人像周大奇等人也都提前飛了,留下來的原地解散,小團體各自玩耍,cora則拉著譚璿和李婭去逛斯德哥爾摩老城,順便買買買。

  斯德哥爾摩老城保留了文藝複興時期的許多建築,深受北日耳曼式風格影響,其濃鬱的文化氣息吸引了各國遊客慕名而來,其中頗具盛名的有諾貝爾博物館、斯德哥爾摩大教堂,還有十八世紀建成的瑞典王宮。

  三人不止遊覽,還留影,譚璿又強迫症地擔當了攝影師的本職,順便給新人李婭一些指導。

  吃完午餐,三個人晃晃悠悠地去了中世紀小巷,聽名字就特別吸引文藝青年。

  “今天北歐史算是學了不少了,小時候特喜歡聽she的《北歐神話》,後來特意找了北歐神話故事來看,一看神話故事內容,三觀盡毀,幼小的少女心遭到了重重打擊,有些部分可比我們國家的古代神話故事重口味多了。”

  cora作為雜誌編輯,專業出身,對這些曆史文化類的東西如數家珍,有她在,譚璿她們今天才算是長了不少文化知識。

  “是嗎?怎麽重口味了?我最喜歡聽重口味的故事了!cora姐講一講吧!”李婭手裏拿了個綠色的愛心氣球,剛才從一個小醜的手裏買的。

  “算了,不說了,穿山甲究竟說了什麽,哈哈,我就不說!”cora壞得要死,一邊逗李婭,一邊問低頭玩手機的譚璿:“譚譚,你男朋友查崗呀?這麽不放心喲,看你看得挺嚴的哈。”

  譚璿笑了:“不是,他說今天忙,結果到現在才聯係,國內都晚上八點了。”

  “六個小時時差,咱們還是大白天,多好。”cora也沒繼續八卦,忽然看到了一家店的招牌,好奇地走過去:“那家店……好像是斯城最有名的舊貨商店,居然誤打誤撞碰到了!”

  “寶寶,別生氣啊,今天趕著去見大人物,手機關機了一天。等你晚上回去再聊好嗎?”江彥丞在那邊柔聲賠罪。

  譚璿聽著他那邊是挺吵的,估計還在開會,她也懂分寸,邊跟著cora走,邊叮囑:“你多注意身體,別累垮了。我跟朋友去逛街了,拜拜。”

  譚璿推開不起眼的、狹小的木門,沿著樓梯往下走,發現這居然是一間地下室,燈光很暗,走完不太長的樓梯,整個地下室的空間展露在眼前,舊時光和文藝氣息撲麵而來。

  “好棒啊這裏!”李婭抓住了譚璿的胳膊,“譚老師,我早就想找這樣的舊地方了,聽說歐洲和霓虹的舊物店特別多,我要淘一個古著的包包!”

  “黑膠唱片這麽多,寶藏啊寶藏……”cora已經去了別的區域。

  無論是對譚璿這樣的“偽文藝青年”,還是cora那樣的時尚雜誌編輯,又或者好奇心特重的李婭,三個人都各有目標地逛了起來。

  舊物真多,老式電話機、黑膠唱片機,還有各種老舊的瓶瓶罐罐,譚璿一點點看過去,找到了一台古舊的相機——福倫達alpin相機,上世紀20年代德國造的幹板相機。

  爺爺愛收藏相機,譚璿從小耳濡目染,也有收藏各種老舊相機的習慣,這台相機的機型太稀有,還有它所配備的寇麗尼亞鏡頭,相機有水平和上下移軸旋鈕,後背帶磨砂對焦屏……

  譚璿頓時走不動路了,這相機是非得拿下不可了。

  這時,舊物店的店員、一個高高瘦瘦的北歐年輕人走過來,也不說話,笑看著她,一臉和善,似乎在等著解答她的問題。

  譚璿於是詢問他這台相機的價格,那年輕人指了指一旁的標價,譚璿用英文笑問:“會有折扣嗎?”

  那年輕人想了想,指了指自己的聲帶位置,譚璿忽然就明白了:“對不起,你不會說話?”

  年輕人用手語跟譚璿交流了一陣,cora又遠遠地問道:“鮑勃迪倫的唱片隻有這一張嗎?”

  問題越多,年輕人就有點吃力了,他忽然想到什麽,跟靈光一閃似的笑開,拿了智能手機出來,用發聲軟件代替他說話,無法用語言溝通的障礙迎刃而解。

  不知道怎麽的,這一幕讓譚璿忽然想到了江彥丞,越來越發達的智能時代真好,隻要不是聾啞人,就能借助外物與人溝通,至少他們能聽得見。

  在年輕人跟cora聊起來之後,譚璿又轉過了一個貨架,忽然瞥見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東西,孤零零地躺在角落裏,昏暗的燈光下,泛著微微金屬的光澤。

  她不由地伸手拿了起來。

  李婭已經淘到了兩個滿意的包包,正在糾結買哪一個,還在四下逛著,忽然看到譚璿拿了那東西,她好奇了:“譚老師,你拿了什麽?哨子嗎?”

  “……嗯。”譚璿答。

  是的,一隻舊哨子,銅製,上麵的英文提示:英格蘭製造。

  李婭問過之後,也沒特別感興趣,又繼續去別的貨架晃悠淘寶了,譚璿卻忽然陷入久遠的記憶——

  小小的她,趴在台燈下一筆一劃地寫信,信紙很薄,鋼筆的墨水有點重,她寫下來的字不一會兒全都變粗了不少。

  信紙的旁邊放著兩隻銅製的舊哨子。

  她甚至都還記得那個時候寫的什麽內容——

  “小哥哥,你好嗎?我回家想了很久,你說不好話,要是再遇到危險,你找不到人幫忙就麻煩了,所以你一定需要一隻哨子。我有兩隻一模一樣的哨子,都是爺爺送給我的,聽說它們好老了,比我爺爺年紀還大。但是,放心吧,我都已經試過了,還能吹得很響很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