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天道迷魂(12)
作者:雲中遊魚      更新:2021-03-08 11:16      字數:2244
  <b></b>某個冬日,杜冷秋剛到城門口,就聽身後馬蹄如雷。

  “閑人閃開,閑人閃開……”

  幾名衙役騎著馬,手中提著一竹筒,瘋狂驅馬往裏跑,一路上雞飛狗跳,惹來咒罵。

  “看樣子,又是哪裏發生了大事啊。”

  “是啊,這都臨近傍晚了,還往縣裏送消息,說明事情不小啊。”

  聽了些閑人的話,杜冷秋也不去打聽,埋頭地往家裏走,進了院子,就見自家娘子端著菜籃子正洗菜。

  哎,雖然家裏買了一個女傭,可胡氏照例喜歡自己動手。杜冷秋也很是無奈,但心中也有一絲敬佩。

  翌日。

  杜冷秋進了神堂,發現氣氛不對。

  “範進,你來了,坐,為兄有話與你說。”

  杜冷秋邁步走進去,正襟危坐。

  清風道人睜開眼,抬頭看著神像,久久才道“你可知,昨日周府滅門之事?”

  “周府?”

  範進一愣,接著震驚的高呼“周家鎮的周府?”

  “不錯,昨日周府一百餘口人,被人殺害,手段十分狠辣,雞犬不留。”

  “到底何人這般大膽,敢犯下這般滔天大罪?”

  杜冷秋一驚,猛然站起身,脫口而出“難不成,難不成就是那晚,與師兄交手的強人?”

  清風道人憂心忡忡地道“除了他,還能有誰?”

  “這,這……師兄,咱們報官吧。小弟我在衙門有熟人。”杜冷秋可是記得很清楚,清風老道跟對方交手,一個照麵就被打爆了。

  那場麵,就像是韋小寶挑戰陳近南。

  “報官?”

  清風道人歎了口氣“昨夜縣裏把消息送往府城,怕是不日就有府衙的捕頭前來追查,到時候肯定會查到吾等身上。”

  “和我們有什麽關係,我們實話實說就是,難不成還能把我們當作凶手不成?”杜冷秋有些憤憤然。

  接著,他又道“師兄,我有舉人的功名,我一定會為師兄做擔保的。到時候……”

  杜冷秋話還沒有說完,清風老道就截然打斷了他的話,“範進範老爺啊,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清風道人搖搖頭“且不說府衙會如何,吾等作為唯一知道隱情的人,那凶手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那……那,師兄,咱們該怎麽辦?”

  範進又急又怕“咱們總不能束手就擒,任他宰割啊。”

  “逃吧!”

  清風道人苦笑“逃得越遠越好,唯有這樣,才能保全性命。”

  範進茫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可,可我娘親,還有老婆她們怎麽辦?”

  “江湖恩怨,不會波及到普通人的,一旦再次犯下大案,就不是府衙過問了。”

  “這,這……弟子再想想,再想想。”杜冷秋腦門發懵。他這範老爺才當了幾天啊,這就要被一個亡命徒逼得離家出走流浪江湖了。

  杜冷秋死死捏著拳頭,不知該如何是好。

  清風道人勸道“範進,最好今日就走,越快越好,免得夜長夢多。”

  杜冷秋也是有決斷的人,稍有思索便斷然道&nbp;“好,就聽師兄的話。”

  待他離去,清風道人久久長歎“範進,你我緣分一場,為你多留半日,拖住凶人,也算對得起你了,能不能逃得性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

  範進匆匆告別,走出道觀不遠,忽然想起了一個好主意。他匆匆趕回清風觀,誰知,人去樓空,隻有一封書信放在神像前。

  “範進,如若你看到此信,說明為兄已經離去……”

  杜冷秋苦笑起來,“師兄啊師兄,我本是準備進京趕考來掩人耳目。京城內高管雲集,想來也有很多巡捕房的高手。那賊人定然不敢在京城亂來。師兄啊,你這又是何必逃走呢?”

  一個時辰後,縣城。

  杜冷秋腳步匆匆地走在街上,眼睛一撇之間,瞄見巷子外擺攤替人寫家書的老秀才。杜冷秋心中一動,暗自道“如今回家除了給老母妻子招貨之外還有什麽用?罷了,罷了……”

  那老秀才科考多次,也不能中舉,本來對範進還有幾分優越感。畢竟範進可是附近有名的老童生。

  可是這南海縣上下,誰也料不到,鹹魚居然還有翻身的一天。範進居然一舉拿下了秀才和舉人,這份狗屎運,簡直要讓這老秀才質壁分離原地爆炸了。

  因此麽,他看到杜冷秋都是七個不滿,八個不忿。可秀才與舉人之間的鴻溝讓他不得不拱手問候,“範老爺!”

  杜冷秋展顏一笑,對老秀才道“葛兄,借你筆墨一用。”

  說著,提筆就在一紙張上寫,不敢耽誤時間,隻寥寥數筆,就把信塞進老秀才手裏,深深作揖“拜托葛兄,把此信交於我娘,謝了。”

  旋即,不慌不忙的轉身,踏入人群,轉眼間離開了縣城。

  原地隻留下滿臉愕然的老秀才,看了看信,又看了看範進離去的方向,跺了跺腳“唉,這叫什麽事?”

  杜冷秋離開縣城,一路趕到了小範村,也就是範進原本居住的地方。在哪兒見到了熟悉親切的老丈人胡屠戶。

  他找胡屠戶借了十兩銀子。

  這一次,胡屠戶爽快的不得了。比起當年去考舉人的時候,可是痛快多了。而胡屠戶的兒子還嚷嚷著要和杜冷秋一起進京去見識一下。

  結果自然沒有半點意外,被可愛的胡屠戶賞了一頓拳腳,便偃旗息鼓。

  說實在的,在大明朝,十兩銀子想進京趕考純屬做夢。杜冷秋卻有著自己的考量。以他的本事,進京趕考就是個笑話。

  那四書五經雖然有範進的記憶在,倒也算得上熟悉,可若是想中進士,那難度,不亞於一個學渣努力一年後叫囂要考入清華北大。

  當然,這也不是沒可能,比如說家裏有錢,直接轉入某個非洲國家的國籍,變成一個國際交換生。

  這樣一來,隻需考個兩百分左右,便可進入國內最高學府清華北大讀書,多麽諷刺。但這就是現實。

  好在大明朝沒有這回事兒。

  在大明若是換個番邦國籍,在大明才是寸步難行。沒見小弗朗機人眼巴巴的送銀子過來,越隻能在沿海的幾個港口/交易。想進內陸,做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