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天道迷魂(7)
作者:雲中遊魚      更新:2021-03-08 11:16      字數:4446
  <b></b>縣裏熱鬧,大街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像水一般的車馬,一輛接著一輛,幾乎水泄不通。

  小販的叫賣聲,店小二的傳唱聲,聲聲入耳,杜冷秋離開家,一路閑逛,專走熱鬧的地方。昨天晚上的夢可把他嚇得不輕。

  一般來說,生長在紅旗下的一代是不信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的。

  奈何連穿越都出現了,自家也有變成鬼的經曆。如此說來,出現妖怪也很正經對吧。況且聖人也說了,子不語怪力論神。這說明什麽?說明聖人也不敢否認鬼神的存在啊。

  杜冷秋一邊胡思亂想,一邊隨意瞎逛。

  南海縣,是附郭縣,距離省城極近。故而南海縣頗為繁榮,這裏有舞刀弄槍、耍猴頂罐的江湖藝人,又聽那街邊說書人講古說今,有那街頭小巷的趣事,也有神鬼異誌讓人驚歎。

  杜冷秋特意在神鬼誌異那一塊聽了半天說書,卻叫他聽出來,這隻是說書人瞎編而已,完全沒有邏輯可言。但是這說書人明顯抓住了爽文的精髓,明知他在瞎編,杜冷秋居然也聽得津津有味。

  “讓讓,勞駕讓一下。”

  正聽得入神,就被推搡了踉蹌,杜冷秋回頭怒目而視,七八個短衣打扮的家仆氣勢洶洶,中間護著一管家模樣的老者,最顯目的是其旁邊的道人。

  一杆拂塵托手,長須過胸,寬鬆的道袍隨著走動,顯得飄飄欲仙,好似神仙人物。

  這家夥賣相不錯啊!杜冷秋暗自感慨,置辦這一身行頭,花費定然不少。由此可知,要想賺大錢,一定要舍得投資。

  高投資,才能高回報。就憑這老道一身好賣相,出差一趟,不要個十兩八兩的都不好意思。

  “這老道,是要發啊。”杜冷秋心中嘀咕。

  且聽旁人說道“陳家這次可下了血本,聽說足足十兩雪花銀,才把清風觀清風道長請來作法……”

  杜冷秋接話“這清風道長,又是何人?為何請他作法,需十兩之多。”他心中不忿,他堂堂舉人,旁人來賀也隻有五十兩而已。這家夥作法一次,也就是燒幾張黃紙,居然要十兩銀子。

  這簡直是在搶錢。道觀在哪兒,我也要出家!

  杜冷秋憤憤然。

  陳家他知道,南海縣鄉紳之家,家資萬貫,良田千頃,更有店鋪數十,可謂大財主。當初他中舉的時候,陳家也是送了賀禮的。

  但這什麽鳥清風觀,卻第一次聽說。照理說,這般賺錢的單位,他好歹應該聽過才對。

  那人一瞧杜冷秋打扮,頓時恭敬“原來是舉人老爺當麵,小的口不遮攔,讓老爺見笑了。”

  杜冷秋搖手輕笑“你不必多禮,我且問你,這清風道長是什麽人?”

  “老爺有所不知,這清風觀本是城外一破落戶,大半年前來了一道人,有大神通力,能降妖除魔,消災解難,更聽說壽過百餘,還能日食半牛,健走如飛,名傳縣裏。”

  一百餘歲?可真是長壽啊。

  杜冷秋心中驚訝又羨慕,靠這究竟是打廣告呢,還是有真實療效?這一點不好說,但他難免有些其他心思。

  自己這具身體老弱不看,走幾步路來就氣喘籲籲,能活到六七十就非常不錯了。他心中一動,悄然跟了上去,不過一兩裏地,轉了個彎人就不見蹤跡。

  忽地,兩旁竄出幾個身影,上來就擒拿,把杜冷秋死死扣住動憚不得。

  管家走出來,上下打量著杜冷秋,眼中閃過驚詫,口中問道“可是範老爺當麵?”

  杜冷秋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作揖道“正是,陳管家認識我?”

  管家笑“範老爺中舉,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杜冷秋暗罵一聲笑麵虎,“範進中舉”可是進過教科書的,那個不知,哪個不曉?隻是這名聲卻不是什麽好名聲。

  頓了頓,又道“不知範老爺,一直跟著我等作甚?如不是清風道長發現及時,還當是尾隨的小賊呢。”

  杜冷秋麵皮一紅,咳嗽幾聲,再次作揖道“卻沒有其他心思,隻聽旁人傳說,清風道長神通廣大,這才動了心思,前來見一見。”

  一旁不說話的清風道人,淡淡的道“這位居士,莫要聽閑人傳言,老道不過是會些江湖把戲,不值一提,哪裏有什麽神通。”

  杜冷秋暗罵道“靠,跟老子拿喬。若不是我穿越到這個老頭身上。誰會跟蹤你這老道,打遊戲他不香嗎?”

  這老道倨傲的很,說罷,也不理杜冷秋隻是一擺拂塵“休要再跟著。”

  眼看眾人離去,杜冷秋卻不氣餒,繼續跟去。他倒要瞧瞧,這老道士究竟是有真本事,還是在裝模作樣。

  跟了一段路,卻發現這老道士竟不是去陳府做法,而是離開了縣城。杜冷秋立刻恍然,對方這是做法結束滾蛋回家了。

  躊躇良久,杜冷秋並未急著跟去,而是返回家中。

  第二日,杜冷秋出具了拜帖,在城中的幾戶鄉紳家中拜訪。他每次都不經意的提起這清風道士,打聽他的消息。

  如此幾日,杜冷秋便做到了心中有數。

  在大明,皇權不下鄉,這社會的基層是宗族和鄉紳共同治理。故而,在這塊土地上,瞞過皇家容易,瞞過鄉紳卻很難。

  在大多數的鄉紳眼中,這個清風道長是個有真本事的。

  對於杜冷秋來說,知道這個就足夠了。

  他決定跟著清風道長耗上了。

  一棵老樹依在一麵破牆上,蔓藤垂落而下,爬滿整片牆壁,延伸得很遠,纏在一麵匾額上,幾乎遮蔽了字體,但隱約可見‘清風觀’三個刻得很深的字。

  從牆角裏蹦出一隻山貓,伸了伸身子,忽地警惕看向不遠,接著一個跳躍爬上了樹。這種山貓是中國本土的豹貓,而家貓則是從中東地區傳來的。

  豹貓當做寵物是養不熟的,又誰喜歡吃雞。不是今天吃雞大吉大利的吃雞,而是真的吃雞。

  農家養一隻貓主要是為了防老鼠,不是為了請一隻祖宗來吃雞。故而養貓在唐朝之前並不流行。直到新品種的貓傳入中土,這才開始了大規模的當做寵物飼養。

  清晨,杜冷秋踩著露珠悠閑的趕了過來。一到門口,他便高聲喊道&nbp;“清風道長,範某前來打擾,還請見一麵。”

  杜冷秋整理衣冠,拍了拍灰塵,上前摳門作揖,如此三遍還不見動靜,也不氣餒,就端坐在門口。

  這些日子,幾乎每隔兩三天,就來清風觀,一來求學,二來解惑。

  求學則是想身體健康,壽長百年;解惑則是因為,那次夢見紅魚化作的女子,對仙道神秘感興趣,更對自己如何魂落此界,大感疑惑,想弄個明白。

  可惜清風道人,好似知道他的來意,初次看在他是個舉人姥爺的麵子上,請進來吃了杯茶,話都沒多說幾句,就被轟出來,之後更是門都進不去,呼喊不能應。

  一坐就是大半日,很快餓得前胸貼後背,但他早有準備,從褡褳中取出餅子,還有水袋。一口餅,一口水,吃的不亦樂乎。

  他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按照毛爺爺的說法,勝利的一定是他杜冷秋。

  正吃的興奮,&nbp;‘吱吖’一聲,大門打開,清風道長一臉驚訝“範居士,你怎麽還在這裏?”

  杜冷秋不緊不慢的咽下食物,從容作揖“範某見過道長。”

  清風道人眉頭緊鎖,瞧著從容自若的模樣,最終歎了口氣,讓開身子“進來歇息一會,吃一杯茶吧。”

  說著,自顧往裏走。

  杜冷秋微微一笑,暗自道“毛爺爺誠不欺我。”

  入門,一大鼎映入眼眶,裏麵插滿了香火,青煙繚繞,香氣撲鼻。

  道觀不大,左右三間,其中是神庭,奇怪的,這上麵竟沒有供奉三清。居中高坐神像,其下擺放幾個草蒲。

  靠著牆壁,有一張桌子和兩張椅子,桌子上麵擺放著竹簽和銅卦,還有一些經文典籍。

  “範居士請坐。”

  清風道人一擺衣袖,掃了下椅子,旋即請入座,又從旁邊的爐子上,提著冒著熱氣的水壺,親自給杜冷秋斟茶。

  杜冷秋若有所思的看著那冒著高溫的水壺,久久不能語。

  見此,清風道人輕笑“居士不必驚訝,老道山野中人,手皮粗糙,耐熱耐寒,倒也不怕這點溫度。”

  杜冷秋站起身作揖跪拜“還請道長收我為徒,範某願侍奉您老左右,常伴明燈。”

  清風道人麵露震驚,連忙站起身,擺手道“居士乃舉人,是貴人,前程似錦,哪能入老道門下,快快請起。”

  杜冷秋一笑,暗道你丫的也知道我是舉人,就快點傳授點真東西吧。

  但他表麵上卻是堅定的搖頭道“範某如今已是風燭殘年,雖僥幸中舉,可如今文思窮語,別說中進士,再叫我讀書,也是讀不進去的。”

  事實上,在儒林外史中,範進是考上了進士。還做了不小的官。可杜冷秋可沒有心去做官,他腦袋上又沒長包。這大明朝的官當起來沒有什麽意思。

  倒是這老道士挺有意思的。

  他裝模作樣的道拱手,道“自見了道長您神異,如思夜想如何投入門下,這才三番五次前來,如若道長不應,範某長跪不起。”他裝模作樣的準備下跪,清風道人連忙扶住他,神色惶急。

  “你,居士啊,你這不是為難老道麽?老道山野中人,餐風飲露,又喜常年行走,其中苦楚豈是那般容易?居士還是起來吧。”

  杜冷秋抓住老道的手,誠摯異常的道“道長,我不怕苦,也不怕累,隻求您收下杜冷秋。”

  清風道長來回走動,扯了扯長須,閉目搖頭“你入道之心如此虔誠,老道也不再阻攔你,但咱們約法三章,你要是能做到,再談拜師之事,如何?”

  杜冷秋驚喜,抬頭就應“別說三件,三十件也答應。”

  “第一件,老道暫且收你為記名弟子,先學醫,再采藥,為百姓看病,你可能做到?”

  “能。”

  “第二件,如若吃不得苦,也不可抱怨老道,在外也不許打著老道名號,不可告訴他人此中事情,你可願意?”

  “願意。”

  過了半晌,清風道人沒有在說話,杜冷秋問道“還有第三件呢?”

  清風道人尷尬一笑道“還沒有想好,待以後再補吧。”

  杜冷秋內心直笑,連帶著嘴角也抽搐了幾下。

  清風道人搖搖頭,衣袖一擺,“看你的表現,若是令我滿意,也不是不能收入做入門弟子。”

  “弟子定能完成,還請師傅放心。”

  “好了,如今天色已晚,你且早些回去吧。”

  清風道人擺了擺手“你雖是記名弟子,但我門下規矩,你也得遵守。”

  “既入我門下,不得欺師滅祖,不得為非作歹,更不可助紂為虐,一旦發現,定不輕饒。”

  “弟子謹記,絕不犯錯。”

  接著說一些旁枝末節的話,旋即站起身,作揖告退。

  自這日起,杜冷秋白日去道觀,研習藥經,又在清風道人的指點下,熟悉脈絡和藥材。

  在大明朝,醫生的地位很高。宋朝某個家夥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到了明朝醫生的地位更加高。

  但這裏卻又一個特指,指的是名醫。

  隻有名醫的地位高,至於其他的醫生,嗬嗬,也隻是養家糊口而已。杜冷秋既然要學醫,自然是有一份心思在內。

  他本人已經五十四歲了,老娘年齡更大,都是需要調理的人。正統的學下醫生,有好處,沒壞處。

  乾坤旋轉,日月飛梭,彈指間已經過了了一整年。

  如若把一年前的杜冷秋和現今的杜冷秋對比,就會發現形若兩人,身體健壯了不少,麵色更加紅潤,眼中神采熠熠。

  一年前,他還是一個糟老頭子。但如今,已經是一個不那麽糟的老頭子。

  此時,他一身青灰長袍整潔幹淨,坐在一張破桌前,伸出幾根手指搭在一位老漢手腕上,片刻後睜開,隨口道“無需擔心,最近天氣寒冷,不過是受了些涼,多注意保暖,不要吃喝生冷之物,多喝些熱水就行。”

  說著,執筆寫了一副藥單“這是幾味尋常草藥,值不了幾個錢,你可去藥鋪或者山上采集,合著煎上幾碗,不出半月,保準您好轉。”

  這一番出口,杜冷秋活活的就是名醫風範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