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水伯 ——血色末日 第172章 受降城
作者:雲中遊魚      更新:2021-01-06 08:21      字數:3607
  “人本無尾,何來天柱?td,浪費了我一個月的時光。”杜冷秋笑罵一句,轉身疾走。慌忙中他卻忘記了付賬。

  老板卻絲毫不急,慢悠悠的拿起一塊木炭,轉身在條案上方懸掛的原色木板上寫下一行字冷火,饅頭兩個,茲欠兩顆玉珠。

  沒錯,在北疆,人們交易用的是玉珠,而不是白銀。所有的玉錢玉珠都是由白骨道宮出具,由他們以宗門信譽做擔保。

  戈壁萬裏,一色銀白。

  這種大雪天氣,馬兒難以出行。若是強行縱馬,必然會凍傷它們的小腿。

  杜冷秋不能忍耐客房的味道,便在荒野之上隨意選了一處高崗落腳。寒冷的空氣沁人肺腑,讓他精神更為振奮。

  雙腳牢牢鎖定大地,他閉目冥思,識海之內四具神靈漫無目的的上下遊弋。血神浩瀚、骨神含玉、目神千裏、耳神諦聽,各有特色。

  杜冷秋集中精神,識海內頓時浮現出一個黑點。微不足道,隻比芝麻大上些許。黑點周圍多出一圈黑暈。繼而黑點驟然擴張成一張月亮大小,周圍的黑暈同步消失。整個兒看上去,仿佛一個黑色的月餅。

  “成了!”

  杜冷秋甚至不需要看煉神圖便將尾神天柱成功凝練。說起尾神天柱的煉神圖,杜冷秋就是一肚子氣。

  其他煉神圖都是有跡可循,好歹按圖索驥能夠給出明確的修煉方向,可尾神天柱卻巨坑無比。圖上空白一片,僅有一張黑漆漆的月餅。沒有具體的說明,誰知道那到底是個什麽東西?若非這煉神圖是他在武夷山高價購買的,杜冷秋還以為碰見了假貨。

  “興致已盡!”

  杜冷秋悠悠一歎,便著手準備進階神通秘境。得到太羽道宮之後,他不再是修行上的小白,很多修行上的問題都明確記錄著解決辦法。

  比如說進階神通秘境的前提隻需天地人三部神靈各具其一便可,若是有興趣還可喚醒更多。在曆史上,甚至有人仗著天賦極佳,喚醒十七八種身神,在照靈境界中稱雄,但他最終沒能進階神通秘境,最終遺憾衰老而死。

  這種悲劇,杜冷秋沒有興趣重複。

  他背負雙手,縱目遠眺南方,默默思考了一陣之後。他禦劍而起,飛向北受降城。如今的他終於將百裏淩風訣那門借助風力滑翔的輕功甩掉,再不用那種笨蛋的辦法趕路。

  驚雀,這柄話費了一千三百枚玉錢購置的飛劍屬於金屬性,正與鳳舞九天心法相合,總算是能用。金屬性的飛劍一般是從黃金中提取金精煉製而成,這已經是金屬性飛劍中較為劣等的,其劍光呈現最純粹的黃金色澤。

  說起金屬性飛劍,更好的有太乙白金,碎玄星等等材料,而更劣等的還有血銅、沉鐵等材料。他們煉製而成的飛劍顏色各有差異,或者白色劍光,或者紅色及黑色劍光,但都屬於金屬性。

  雖然他隻學會了最基礎的禦劍術,可用來趕路綽綽有餘。劍光凜冽,撕裂長空,雪白的大地在快速的倒退著。

  長天一色,看得久了眼睛異常疲憊。偏偏他禦劍術初學,想要飛上高空去蹂躪白雲也是不能。

  用西遊記的說法,這種禦劍方式與爬雲的愚蠢有的一拚。最關鍵的是杜冷秋如今法力未成,禦劍消耗的真氣太過恐怖,生生不息的先天真氣硬是被消耗的熄火,每隔數十裏就需要暫停飛行恢複真氣,實在是個麻煩事兒。

  某一次降落後,驕陽正懸頭頂,竟已是正午時分。

  杜冷秋不由得苦笑起來,吐槽道別人都是禦劍飛天瞬息千裏,怎麽到我這兒了竟是龜速,整整一個上午,也隻飛了八百裏。

  他踩在雪窩子裏,吸一口氣,猛一跺腳,真氣激蕩中,雪花四散崩飛,露出了堅實的地麵。

  原地打坐了半個小時,總算是恢複了七成的先天真氣。他站起來扭了扭脖子,卻看到左側一座黃山的半山腰處飄起陣陣黑煙。

  杜冷秋禦劍而起,遙遙一看,啞然失笑。彼處竟是幾個獵人串了幾隻類似老鼠蜥蜴的小小獵物做燒烤。隻是這幾人明顯是新手,火苗不旺直冒黑煙,熏得幾人頗為狼狽。

  他沒有理會這幾個笨蛋,徑直禦劍疾飛。餓了,便啃上幾口饅頭,吃幾口雪,居然體驗了一把嚼冰臥雪的清爽。

  到了下午三點左右終於看到了受降城。從高空眺望受降城,就像是平坦的原野上蹲踞著一座色澤黝黑的恐怖巨獸。

  北受降城也是在二十年前修築而成,和所有北疆的城池一樣是以夾板夯土法修築城牆。但它為了美觀,使用戈壁上隨處可見的黑色石塊鑲嵌在城牆外壁,使得整座城池看上去充滿了滄桑感。

  城牆上望樓很矮,為了彌補這一點缺憾,受降城除了在城門樓上修建望樓之外,在相距三百米外,又對稱修建了兩處望樓。

  城牆上頂盔披甲的戰士百無聊賴的巡邏著,他們如今隻是裝裝樣子而已,隻看長達十裏的城牆上僅有數十人的戰士便可看出端倪。

  杜冷秋收起飛劍,降落在荒原上。這裏沒有道路,大唐皇朝已經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在這座廣袤的戈壁上修建官道和驛站。

  在北疆帶了幾個月,杜冷秋對二十年前的變故已經是耳熟能詳。這是罕見無比的一場不流血的政權交接。

  天降血雨,妖魔橫行,單靠朝廷恩養的軍隊已經無力控製局麵。這時,禦天盟的三位長老聯袂闖長安,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傷一人直入朝堂。整整一天的時間,將所有前來救援的力量盡數擊敗。

  然後,禦天盟提出了條件。

  條件極度苛刻。占據了北方打量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源的李唐皇室王侯以及王、盧、崔等高門大姓必須盡數前往北疆,使得政權成為一片真空,方便禦天盟施政。

  統治著中原,以無盡民脂民膏供養自己的高門自然不願意,但在飛仙境真人的鎮壓之下,一切反抗都像是螳臂當車。

  搬遷,或者死!

  這個簡單的選擇題給讓他們很快清醒。他們卷起浮財,一路北行,來到北疆。除了規定必須搬遷的人之外,還有一些忠於皇室的官員一並趕來。禦天盟以武館和修士為根基,統治天下,沒有給這些家夥留下職位。

  南門的城門大開,往常並沒有士兵守衛。也從來沒人願意在門口吃風沙,那也太傻了些。然而,今日卻有兩個吊兒郎當的混混穿著厚重的皮製衣物,依著城牆緊緊盯著進入受降城的每一個人。

  當他們看到杜冷秋,目光雖然沒有波動,但心跳卻驟然加快。杜冷秋耳神諦聽已成,輕鬆聽出了兩人的異常。

  他停下腳步,認真的打量了兩人一陣,直到看得兩人心虛,也沒有看出什麽不對勁的地方。想到自己的目的,他也懶得計較,便徑直邁步,穿過十五米長的城門洞,進入了北疆名稱——北受降城。

  杜冷秋離去不久,兩個混混對視一眼,都露出狂喜的表情,隨即連滾帶爬的鑽進了南門。

  甫一離開城門,寬闊無比的天街立刻出現在眼前。這是對長安城的仿照,但如今卻顯得不倫不類。受降城內人口不過十萬,和長安相差極遠,故而天街稀稀拉拉,並沒有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反而顯出一副貧相。

  長安一百零八坊,李唐皇室也曾野心勃勃的仿製,然而,民力所限,隻造出二十四坊便宣告停工。

  至今,受降城的西區和南區仍舊是一片荒涼。

  杜冷秋沒有在天街上逗留,快步匆匆,直奔北城。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獵人和軍士都是如此。

  沿著天街前進三千米,便可看到宮城。

  土灰色的宮城城牆不高,約有三米。因常年沒有修繕,如今已經是坑坑窪窪斑駁不堪。遠看尚可,若是走近了,便覺得有礙觀瞻。

  宮城內居住這李唐皇室。作為舊時代的代表,他們有人沉浸在統治天下的美夢中醉生夢死,也有人離開宮城,迎接新時代的浪潮。

  繞過宮城,便到了北城。

  人聲鼎沸,這是第一印象。而道路兩旁蓬首垢麵的乞丐也是北城一景。人來人往,但乞丐們卻是臉色呆滯,目光渾濁沒有焦距。

  杜冷秋麵無表情的掃過去,並不在意旁邊蹲著的乞丐就是過去的大唐丞相,旁邊捉虱子的就是大理寺卿。

  大時代的浪潮淹沒一切,不會遊泳的自然就成了鹹魚。

  東城二十四坊是平民居住的地方,但北城是軍士和獵人的天下。騎著戰馬舉著長槍的戰士,背刀帶劍,腰胯長弓的獵人並肩而行,他們的目的地都是同一處地方。

  白骨宗在這裏設置了辦事處,可以讓戰士和獵人將收獲兌換為玉錢,然後從白骨宗兌換靈丹妙藥以及符籙、法術秘籍等等。

  但北城最顯眼的還是高聳的城牆上遊弋的士兵。他們神色嚴肅,明顯要比南側城牆上同伴要精銳的多。

  受降城是連接陣法阻擋妖魔南下的節點。北城的城牆下不知埋葬了多少屍骨,有妖魔的,更多的是軍人的。

  北城的城門也比其他城門要寬闊許多。為了減輕北疆防線的壓力,每過幾個月,都會有數萬騎兵從北門離開,到北方的狂野上殺戮成群的血妖和妖魔。

  正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才讓中原腹地平安喜樂,能夠過上安穩的生活。杜冷秋對受降城不算熟悉,但對於從那裏找到齊玲卻再清楚不過。

  胡風酒館

  這裏以胡姬當壚賣酒而名聲在外。自從天下大變以來,西域盡成鬼域,胡姬的來源中斷,卻成了稀罕。尤其是願意來這苦寒之地的受降城的,更是少之又少。難得這胡風酒館不僅有胡旋舞可看,酒價還公道,就成了軍士和獵人最愛的去處之一。

  酒館門口,杜冷秋不等入內便看到齊玲一手拎著酒壇,和幾個軍士勾肩搭背走了出來。如今,她已經看不出當初青澀的模樣。北國的風沙改變了一切,她盔甲鮮亮,臉色黝黑粗獷,說話也和軍士一樣大嗓門,絲毫看不出當初的清秀。

  這就是花木蘭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