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水伯 第55章 杏林董君
作者:雲中遊魚      更新:2021-01-06 08:21      字數:3332
  水府內,杜冷秋坐在椅子上,身上傷痕密布,甚至左臂也斷成了三截。但他臉上還是掛著滿不在乎的笑容。

  鄭珺施展法術為杜冷秋療傷,一邊低聲發問“為什麽一定要和齊彥打一場呢?”

  “原因很多。”

  杜冷秋隨口回答,又看著手臂上附著的一層水色雨露,反問道“這是什麽法術?”

  “回春術。你還沒有回答我呢?是為了爭強好勝嗎?”

  杜冷秋啞然失笑,搖頭,“我沒那麽無聊。”

  “我之所以挑戰齊彥,首先是要確認盟友的實力。其次是告訴他我不好惹,免得齊彥做出傻事兒來,讓我們雙方不愉快。”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齊彥籌謀這麽長時間,損失不小,卻一無所獲。若不打上一場讓他消消火氣,對我們雙方都不利。”

  “若是不打這麽一場,我一旦返回牧雲莊,這齊彥百分之百會找上門來。”

  杜冷秋晃了晃左臂,發現骨頭都已經長好,猛然握拳,發出砰砰的空爆聲,“說起來,齊彥做了八百年城隍,果然夠厲害。若是生死搏殺,必然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接著,杜冷秋站起來蹦跳了兩下,確認傷勢盡數痊愈,他回憶之前那場激烈的戰鬥,若有所思的問道“珺妹,剛才那場比鬥,齊彥從始至終都用符籙對敵,從不見他近身作戰,這其中到底是什麽原因?”

  鄭珺一伸手,黃金座椅下方驟然彈出一個暗格,從中射出一本書來。她撫摸著封麵,微微一歎,道“兄長,齊彥用的並不是符籙,是神力。這,才是符籙。”

  說著,鄭珺隨手將書扔給了杜冷秋。

  書的封麵上空無一字,但翻開一看,卻盡數都是一些符籙咒語。和得自排教的那本假貨相比,這本符籙內容要詳盡的多,也有用的多。

  翻至最後一頁,杜冷秋輕咦一聲,因為他發現了一個十分麵熟的好東西。

  神通

  名稱癸水劍符

  品階九品

  類別元素類

  功能凝聚一柄水元素飛劍傷敵,威力隨環境不同的有所差異。

  這門神通杜冷秋在諸天商城見到過,售價兩百多個信用點。當然了,售價兩百,是指直接學會。若是隻購買秘本自學,那可便宜的多啦。

  可即便如此,能夠在這水府中卻不花一毛錢拿到符籙,仍舊讓杜冷秋心情大好。而除了癸水劍符之外,書中還有很多實用符籙,如水龍吟,天降甘霖之類。

  將書本收入係統包裹,便看見鄭珺說道“兄長,可要在這水府中小住幾日?”

  “珺妹你水府新開,事務繁多,改日我再來拜訪。”

  “也好,小妹恭送兄長!”

  牧雲莊內,阿措正將買來的木蓮果實一點點的碾碎,用紗布將果實的汁水全部擠壓出來,這是製作木蓮豆腐的第一步,十分的費時費力。

  她腳下堆著十多個木蓮果實,額頭上布滿了汗珠,連後背的布裙也濕透了。她目光緊緊盯著桌上黑色的陶盆,看到汁水終於漫過了預定的高度,她臉上方才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大功告成,接下來是哪一步呢?”阿措甩了甩手,凝眉思索起來。而就在這時,一個戲謔的聲音在她背後響起。

  “我也是大功告成,可惜沒有木蓮豆腐可吃。”

  “少爺。”阿措大喜過望,轉身撲了過去,她拽住杜冷秋的衣袖抹來抹去,眼眸中含著淚花,頃刻間已淚流滿麵。

  “行了,行了,你把我衣袖當做抹布呢?”

  “哪能呢?”阿措破涕為笑,那笑容傻乎乎的,卻叫杜冷秋心中生出一絲暖意。

  “阿措,你去通知福管家,讓他到縣城將祖母和父親等人接過來。”

  “老祖母他們已經從山南府回來了嗎?真是太好了。”阿措喜悅非常,一溜煙的跑了出去。

  這其中的經過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杜冷秋任憑阿措誤解,自顧自的到花園尋了一個竹製的躺椅,慵懶的躺下,竟快速的睡了過去。

  等他被一陣腳步聲驚醒,天色已接近了中午。阿措小跑過來,一臉的緊張,腳步都有些錯亂,顯然被驚嚇的不輕。

  “少爺不好了。”

  “少爺我好得很。阿措你慌張個什麽?”杜冷秋美美睡了一覺,心情正是大好,不由得調侃阿措這小丫頭起來。

  “老祖母他們去山南府的路上,竟遇到了妖怪。沒有見到醫生,就被捉了回來,老爺的病情更加嚴重了。”阿措憂心忡忡。

  杜冷秋也懶得解釋,他揮了揮手,“放心好了。溱水波濤平緩,咱們家再沒有外憂,有了這消息,老爹的病情就好了一大半。”

  等杜冷秋見到祖母,她臉色有些發白,精神也十分疲憊。杜冷秋不由得在心裏記了城隍齊彥一筆小賬。

  “祖母大人受驚了。”

  “乖孫,原來這世上真有妖怪。老身活了七十多歲,這還是生平第一次。”老夫人苦笑著搖頭,顯然受驚不小。

  “祖母大人放心,這有妖怪就有道士。我已經吩咐福管家,請兩個道士來做法事,去一去晦氣。”

  “那就好,那就好!”

  見祖母神情疲憊,杜冷秋也不多呆,“祖母大人盡快休息。父親大人的病情耽誤不得,我這就安排車子啟程,這一次多帶護衛,再雇幾個得道高真,相信不會再有什麽意外。”

  “乖孫你看著安排吧。一路上定要多加小心。”

  杜冷秋一邊著人安排出行山南府的車馬,一邊著福管家刻碑記錄斬妖除魔的事跡,同時安排人手,將一千二百兩銀子送到各位江湖好漢的家裏。

  這刻碑的事情得找專業人士,包括碑文的撰寫,書法的雕琢,非一日可成。杜冷秋隻提出,要將宰相公子房複儒作為斬妖除魔的首領,其餘的事情就任憑作者發揮了。

  將這些雜事安排妥當之後,杜冷秋隨車隊前往山南府,曉行夜宿,一路無事,順利到達了山南府杏林。

  山南府,毗鄰六百裏翠屏山。在山之陰,故而名為山南府。

  翠屏山山腳,靠近半月形的野鴨湖湖畔,有一處山林。山林之內遍植杏樹,滿目蒼翠,盡顯自然之美。

  此時正值秋季,淡黃色的杏子業已成熟,隻看一眼,就有一股酸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讓人不由得食欲大開。

  偶然,可見漫天野鴨在湖麵上飛掠而過,留下一片呱呱的噪聲。

  杏林邊緣,七八間茅屋掩映於蔥綠之間,別有幽靜。從遠處看去,可以看到行人馬車羅列成行,卻沒有半點喧鬧。

  杜冷秋一行人趕了過去,很快就有人前來接待,解釋醫師的規矩。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受過醫師的恩惠,在農閑時,便來醫館幫忙。

  醫師姓董,沒有名字,周圍的人呼作董君。董君醫術高明無比,無論什麽疑難雜症,隻搭脈五息,就分說的一清二楚,對症下藥,靈驗如神。

  董君治病救人不收一文錢,隻要求病愈之人在湖畔栽種杏樹三株作為診費。如今看到這鬱鬱杏林三十萬棵,盡是病人栽種。

  鄭府其他人聽得驚歎無比,而杜冷秋卻是若有所思。他身為中醫學院的學生,怎麽會沒有聽過杏林的傳說!

  董奉,三國時人。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餘株。

  隻是沒有想到這個世界也有董神醫,真是令人驚歎造化之奇妙。

  杜冷秋他們到來時,天色已經較晚,等前方的百多人看病完畢,夕陽已墜落西山,唯留晚霞流光璀璨,奪人眼目。

  董君的醫館已經有些陳舊,但幹幹淨淨不染半點塵埃。董君坐在一張長條形的木質醫案之後,脊背挺的筆直,須發濃黑,臉色白淨,看上去四十多歲。

  他看了看躺在軟床上的鄭家家主,轉身走過醫案,走近搭脈,隨即閉上眼睛,幾秒鍾之後,就睜開眼睛,撫著長須笑道“是急火攻心,淤塞心竅所致昏迷。我開一副藥,早晚各煎一次,七日後當會痊愈。”

  杜冷秋絕倒,傳說中的望聞問切呢?

  七姨娘正眼巴巴的望著董君,聽到好消息立刻鬆了一口氣,拍著胸膛道“謝天謝地,謝天謝地。”

  董君又笑了一下,從醫案上取來針囊攤開,從中選出一根,道“病人昏迷不醒,對治病不利,我讓他盡快醒來吧。”

  說著,董君隔著衣服,銀針一閃,已紮入胸膛。他撚著針尾,緩緩轉動,神情嚴肅。不一刻,杜冷秋的便宜老爹呻吟一聲醒了過來。

  他茫然四顧,嘶啞著嗓子問道“我這是在哪兒啊?哦,是老七啊。這些日子總督有難為咱們鄭家嗎?”

  七姨娘喜極而泣,她抹了一把眼淚,撲過去,跪在軟床前,泣聲道“老爺,老爺,這麽多天,您可終於醒了。”

  在東牟府,鄭家不知請了多少神醫,卻每一個有這般手段。杜冷秋見了,心中一動,已有所決定,但此刻卻不是說話的時候。他隨著七姨娘上前問安,盡一盡為人子的本份。

  當夜,鄭府搭了帳篷,就在湖畔露營。一路上的舟車勞頓讓所有人都十分疲憊,早早的就韓聲大作。

  待煎藥完畢之後,七姨娘去喂病人吃藥,杜冷秋獨自一人,離開了營地,緩步前往董君所在的醫館。

  。